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痛苦的妈咪 36岁
几个月前,我离异了。其实,4年前我们的夫妻关系就已名存实亡。他是一个好人,但我们价值观不同。我想要去外地做生意,他却只愿意过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小日子。让我难受的是,女儿对我的情感跌入冰点。
自从争取到女儿的抚养权,我就欢天喜地地计划和女儿以后的生活,为她联系了最好的小学,为她打造了一间公主范儿的卧室。她却并不领情,说:“你一点都不了解我,我最讨厌这种小女生风格了。”她的作业需要辅导,我要帮她请个家教,她居然阴阳怪气地说:“你除了花钱,能想出别的办法吗?”
为什么她对我有这么大的敌意?前夫告诉我,女儿受我们不良婚姻的影响很大。而且,孩子奶奶经常告诉她,妈妈为了赚钱丢下他们了。
我害怕这样下去会影响她对爱情、婚姻的看法。我应该怎样打开她的心结,让她依恋我呢?
亲爱的小痛,我能理解在长期与女儿疏离后,你渴望她再度依恋你的想法。可是,这是不是一个合理的要求呢?
按照人正常的心理发展历程,孩子在一岁左右时对母亲的依恋最强。在18个月左右时,孩子们喜欢选择父亲作为游戏伙伴,在遇到困难或受挫时,往往喜欢向母亲寻求帮助和安慰。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会越来越独立,拥有自己的交际圈和信任的朋友,从前父母亲密的地位会被同学、朋友、老师所替代。这是一个客观规律,不能为任何人的意志而转移。
但很多父母会犯下一种错误:孩子年幼时,因为各种原因疏离他们;孩子成年了,又出于补偿心理无条件地满足他们,并期待他们以孩童式的依恋作为回馈。这会让孩子在幼年时缺乏安全感,对亲密关系产生畏惧、抗拒,一生情感贫瘠;在成年时又无法发展独立空间,反而被父母错误的爱束缚,甚至感觉窒息。
你真的期望带给孩子这样的成长经历吗?父母之爱子,必为之计深远。你目前的首要任务不是重觅与孩子的依恋关系,而是亲密关系。前者是幼儿与成年人之间的情感羁绊,后者则是两个成年人之间对等的能量交流。
我建议你坦诚地告诉她当年离开的原因。不要担心她不能理解大人的世界,她未必像你想象的那般幼稚、懵懂。孩子不能理解的是模棱两可的说辞,而非真实的经历。特别是你与她爸爸中间并没有第三者,两个成年人因相爱在一起,因了解而分开,只要表达自己的真切感受,无论悲喜,相信孩子都能理解。这样反而有利于与孩子建立良好、亲密的关系。
你对孩子爱情、婚姻心态的忧虑是对的。从发展心理学上讲,孩子与母亲的亲密关系直接影响他将来组建家庭后与亲人的相处模式。我提几条建议,供你参考。
第一,离婚的父母彼此要包容,相互认同。父母(包括双方亲友)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应诋毁对方,要理性地看待婚姻中的矛盾,你们只是不适合再继续相伴,并非仇人;父母应该有协作精神,为孩子共同创造和谐的环境,让孩子与双方都保持接触,让他知道父母都是爱他的。
第二,抚养孩子的一方必须有成熟、稳定的性格,在教育困境中能够乐观面对、积极解决。
第三,要让孩子有独立的空间,并让他在不受歧视的学校生活学习,尊重他的朋友,帮助他扩大交友范围。
最后,我想说的是,哪怕是在双亲家庭中成长的孩子,进入青春期后也会有一个阶段冷淡父母。真正的母爱,不是恒久的依恋,而是一场得体的退出。母子间最深厚的缘分,恰是在渐行渐远中趋向真实。只要你做得得体,孩子会在某一刻重新感知到亲情的吸引,她会明白,原来母亲也是她生命的根。
几个月前,我离异了。其实,4年前我们的夫妻关系就已名存实亡。他是一个好人,但我们价值观不同。我想要去外地做生意,他却只愿意过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小日子。让我难受的是,女儿对我的情感跌入冰点。
自从争取到女儿的抚养权,我就欢天喜地地计划和女儿以后的生活,为她联系了最好的小学,为她打造了一间公主范儿的卧室。她却并不领情,说:“你一点都不了解我,我最讨厌这种小女生风格了。”她的作业需要辅导,我要帮她请个家教,她居然阴阳怪气地说:“你除了花钱,能想出别的办法吗?”
为什么她对我有这么大的敌意?前夫告诉我,女儿受我们不良婚姻的影响很大。而且,孩子奶奶经常告诉她,妈妈为了赚钱丢下他们了。
我害怕这样下去会影响她对爱情、婚姻的看法。我应该怎样打开她的心结,让她依恋我呢?
亲爱的小痛,我能理解在长期与女儿疏离后,你渴望她再度依恋你的想法。可是,这是不是一个合理的要求呢?
按照人正常的心理发展历程,孩子在一岁左右时对母亲的依恋最强。在18个月左右时,孩子们喜欢选择父亲作为游戏伙伴,在遇到困难或受挫时,往往喜欢向母亲寻求帮助和安慰。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会越来越独立,拥有自己的交际圈和信任的朋友,从前父母亲密的地位会被同学、朋友、老师所替代。这是一个客观规律,不能为任何人的意志而转移。
但很多父母会犯下一种错误:孩子年幼时,因为各种原因疏离他们;孩子成年了,又出于补偿心理无条件地满足他们,并期待他们以孩童式的依恋作为回馈。这会让孩子在幼年时缺乏安全感,对亲密关系产生畏惧、抗拒,一生情感贫瘠;在成年时又无法发展独立空间,反而被父母错误的爱束缚,甚至感觉窒息。
你真的期望带给孩子这样的成长经历吗?父母之爱子,必为之计深远。你目前的首要任务不是重觅与孩子的依恋关系,而是亲密关系。前者是幼儿与成年人之间的情感羁绊,后者则是两个成年人之间对等的能量交流。
我建议你坦诚地告诉她当年离开的原因。不要担心她不能理解大人的世界,她未必像你想象的那般幼稚、懵懂。孩子不能理解的是模棱两可的说辞,而非真实的经历。特别是你与她爸爸中间并没有第三者,两个成年人因相爱在一起,因了解而分开,只要表达自己的真切感受,无论悲喜,相信孩子都能理解。这样反而有利于与孩子建立良好、亲密的关系。
你对孩子爱情、婚姻心态的忧虑是对的。从发展心理学上讲,孩子与母亲的亲密关系直接影响他将来组建家庭后与亲人的相处模式。我提几条建议,供你参考。
第一,离婚的父母彼此要包容,相互认同。父母(包括双方亲友)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应诋毁对方,要理性地看待婚姻中的矛盾,你们只是不适合再继续相伴,并非仇人;父母应该有协作精神,为孩子共同创造和谐的环境,让孩子与双方都保持接触,让他知道父母都是爱他的。
第二,抚养孩子的一方必须有成熟、稳定的性格,在教育困境中能够乐观面对、积极解决。
第三,要让孩子有独立的空间,并让他在不受歧视的学校生活学习,尊重他的朋友,帮助他扩大交友范围。
最后,我想说的是,哪怕是在双亲家庭中成长的孩子,进入青春期后也会有一个阶段冷淡父母。真正的母爱,不是恒久的依恋,而是一场得体的退出。母子间最深厚的缘分,恰是在渐行渐远中趋向真实。只要你做得得体,孩子会在某一刻重新感知到亲情的吸引,她会明白,原来母亲也是她生命的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