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尔凯姆论社会实体象征的宗教

来源 :宗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ly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 法国社会学家艾弥尔·杜尔凯姆对宗教的研究,着眼于宗教的本质以及宗教在社会中的功能。他认为,一个社会完全有必要在人们心中唤起神圣的观念和情感,就象神对于崇拜者一样。“社会要求忘记个人的利益,要求我们成为它的仆人,它使我们受到各种限制、艰辛和牺牲,没有这些社会生活就成为不可能的了”。的确,人是无法离开社会的。人生活于其中的世界不但有欢乐,而且更有罪恶与苦难。卢梭的“如果你需要坟墓的话,
其他文献
<正> 《正统道藏》系明北京内府经厂刻本,刻于英宗正统九年(1444),十年工竣,凡五千三百零五卷,四百八十函,梵夹装,每半页十行,行十七字。据《大明道藏经目录》卷之四太玄部竟字号载“《山海经》卷一之十八,共十卷,原缺十四、十五。” 明白云霁《道藏目录详注》云:“郭噗传。”可知所收《山海经》十卷,实以残存十六卷(原本十八卷)重新分合而成。
<正> 一种政策的制定既不能脱离对象的实际情况,也与决策者对客观现象的认识水平有关,即是说政策的制定必须有其认识根据。宗教政策的制定也是如此,它建立在决策人对宗教问题的认识之上。那么,晋南北朝封建政府的决策者们对宗教问题的认识究竟怎样呢?
<正> 羌族是我国民族大家庭中历史最悠久、文化最古老的民族之一。在新中国建立前,羌族社会虽已进入封建制,但羌族地区仍普遍地保留着原始宗教的痕迹。羌族原始宗教产生于羌族氏族制社会,是作为羌族原始社会的意识形态和上层建筑而出现的。尽管羌族原始社会早已成为历史的陈迹,但由于宗教作为社会上层建筑之一的意识形态,具有相对独立性,加上其他人为因素,故羌族原始宗教得以延续下来。
<正> 宗教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民族之中,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不同的层次结构和不同的时空特点;并有维系自己生存的条件和基础,以及持续发展的潜能和动力。因此,它象一条多彩多姿的文化长河,从历史的初期流淌至今,形成了固有的原则与演变发展规律,因而对人类文化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并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牢固地和民族的传统文化融为一体,从而在一定范围内使自己变成规范人们思想、言论与行动的准则,起着警世导众、惩恶劝善、协调关系,慰籍心灵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在我国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
<正> 《太平经》是道教的早期重要经典,在道教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由于该书并非成于一时一地一人之手,因而内容庞杂,有的观点也互为矛盾,这就给研究《太平经》造成一定困难,对《太平经》的评价也产生了完全相反的看法,有的认为它是农民起义的经典,有的认为它处处为封建统治阶级着想,是为统治者服务的,各据其理,相争不下。目前,研究《太平经》的文章不少,但从经济思想角度出发进行研究的却不多。从本质上讲,经济是政治的基础,各阶级的利益冲突归根结底还是经济利益的冲突,政治特权只不过是经济利益的保护伞和护身符,
<正> 天道观是指人们对天(自然界)的总的看法和观点。在中国历史上,特别是先秦时代,天道观往往是人们世界观的集中表现,同时又是有神论与无神论斗争的焦点。当然,人们的天道观也是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的发展而变化的。本文拟对中国先秦天道观的变迁作一概略的叙述。
<正> 编修地方志在我国有着悠久的优良传统,建国以后,编修地方志曾列入国家科学十二年规划的重点项目,1985年国务院正式将编修地方志列入国家“七五”规划。在四川省地方志的“七五”规划中,又提出了编写《哲学社会科学志》的工作,这个志是无前人经验可鉴的一项新工作,据了解在全国各地编修该志者也不多,因此,如何编好《哲学社会科学志》是一个新的课题。其编写体例,共分三编,第一编概述,第二编各学科志(约30多个学科),第三编社会科学研究的组织管理。《宗教学志》是《哲学社会科学志》第二编中的一个学科志。其编
<正> 建文帝(1399—1402在位)是明太祖孙,名允(火攵),生于洪武十年(1377年),洪武二十五年(1392)九月,因其父懿文太子死,立为皇太孙。洪武三十一年(1398)太祖崩,即皇帝位,时年21岁。 当建文四年(1402年),燕王朱棣玫陷金川门时,“宫中起火,帝不知所终。”(《明史·恭闵帝纪》)有“死于大火”和“由地道出亡”之说。本文据《明史纪事本末》的
闵泳珪先生为韩国延世大学名誉教授,于1990年8月与其学生韩国汉阳大学博士赵兴胤先生在四川进行实地考察,这是他在川作学术讲演的一部分。
<正> 在中国云南和东南亚诸国中,有相当一部分民族至今还完整地保留着原始社会末期盛行的农业祭祀活动。这种祭祀属于植物崇拜的范畴,是原始宗教的重要形式之一。 植物崇拜的最初出现,决不是偶然的,它是当时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在人们还依靠采摘块根、坚果等可食植物赖以生存的原始时代,野生的植物和动物便成为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 根据实际调查说明人们对植物的崇拜要比对动物的崇拜晚些,它是后来和其他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