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初中化学方程式学习策略研究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rstlw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初中化学说不难也不难,说难也难,真正的分水岭就在化学用语。尤其又以化学方程式为甚。从教初中化学多年来,在这个问题上,不断探索,不断积累,终于渐渐悟出:分散难点、扎实基础、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对于突破这一难点,颇有成效。
  ◆关键词:化学方程式;初中化学;策略
  化学方程式作为初中化学教学中的重要教学内容与知识构成部分,在进行初中化学教学设计中,应更加初中对于化学方程式的教学设计,以促进学生对于化学方程式部分知识内容的理解掌握,培养与提高学生的相关知识能力与水平。
  1初中化学“化学方程式”教学设计思想分析
  在进行化学方程式章节与知识内容的教学设计中,首先应注意结合初中化学的教材内容与课程要求、标准等,在应用课程教学设计新理念的情况下,进行初中化学教材中“化学方程式”这一章节内容的教学设计。
  在教学实践中,尤其是进行新课程标准下的化学教学开展,探究式的教学方式,不仅有利于改变学生的学习和改变教师教学模式等,还有利于激发学生对于教学课程知识的兴趣与积极性,提高学生自主性学习能力,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在进行初中化学中,“化学方程式“知识章节的教学设计时,就可以通过科学探究式的教学与学习设计,让学生在进行化学知识内容学习的过程中,通过科学方法的锻炼与培养,并在探究学习中体验问题解决过程的乐趣同时,实现对于学习内容的掌握、理解、运用以及相关探究、实践等能力的培养形成。
  2初中化學方程式教学的有效策略
  加强对教材中化学方程式教学总框架的把握,可以有效降低化学方程式的学习难度帮助学生加强对方程式总体框架的掌握,可以进一步加强学生对化学方程式的理解,进而降低学习的难度。化学方程式看似简明直观,但其在细节上含有很多知识都需要重点掌握,例如,物质的整体化学式,化学方程式书写、分类以及方程式配平等,这些也是学生在学习方程式中经常遇到的几种问题,给学生造成一定的困扰。教师在课堂上可以让学生先对这节课将要学习的内容进行了解,例如涉及到的物质化学式、元素符号等,都可以提前展示给学生理解,初中化学教材绪言中元素、物质化学式、分子、原子、元素周期表等出现就是很好的体现。另外,学生在实验时,可以通过观察、亲身体验一些物质在某些条件下发生的反应变化,使其对物质和化学式的事物有效联系起来,更利于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在学习“水的构成、原子、分子以及离子构成”时,化学式和化合价也是化学式书写的提前呈现,为接下来化学式的书写和理解打下一定的理论基础。此外,在学习“碳和碳的氧化物”时,教材同样为学生设计了很多实验,其中隐含着化学式和物质的直接关系,而且提前渗透了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的相关知识。相似的课程设计还有很多,例如酸和碱等,这些都加强了学生对化学方程式总框架的掌握,提高化学方程式教学的有效性,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增加对化学反应实质的理解和应用。
  善于根据初中生心理成长规律,运用恰当的方法教学初中生正处于青少年时期,这个时期大脑机能是处在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阶段,抽象逻辑思维还比较薄弱,一般来讲还是需要一些比较具体形象的感性经验。
  在学习方面,需在理解上过关才能谈对知识的掌握,只有在理解基础上才能充分发挥对知识的应用和巩固,而初中生在知识的理解上需要将抽象的知识和事物具体化,这对学习和记忆化学方程式有很大的作用。例如,在学习水的化学式-H2O时,就可充分利用理解记忆,先让学生对水有一定的概念理解:它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液体,存在于空气中、地下、江、河、湖、海等物体中,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质;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在学生对水有以上的了解之后,就会对水的化学式-H20产生一定的记忆,这种方法就是理解记忆法。根据实际教学经验体会,建议在对化学式的理解方面应着重从以下两方面加强。首先,应充分发挥教师演示实验的积极作用,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实验,并在实验过程给予正确的指导。
  注意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配平,是提高化学方程式教学的有效途径。首先,对于化学式的书写形式应尽量简明,其主要步骤包括写、配、标三个环节。而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常见的主要有两种。即最小公倍数法和定“1”法。这里最常用的是最小公倍数法,但该方法也有一定的使用条件,当一种元素在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多种物质中出现,这种情况就不可以使用最小公倍数法。其次,定“1”法相比于最小公倍数法,其适合初中任何情况下配平。下面介绍下几种常见物质的配平方法,以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
  水电解化学方程式:1H2O2→H2O+O2↑。
  首先进行化学计量数定“1”,将H2O2计量数定为1,然后对H和O进行配平,一切应遵循质量守恒原理。前边反应物的H原子数量是2,所以生成物H2O前面应该配1,接下来再进行O原子配平,O原子在反应物H2O2中的原子数量是2,左右两边应满足质量守恒,O原子数量应满足:2=1+x,可知x=1,那么O2前面的化学计量数应该是1/2,即1H2O2→1H2O+1/2O2,2H2O2=2H2O+O2。
  铝与氧气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Al+O2=Al2O3。
  应从简单的元素开始,这里,Al2O3元素较为复杂,将其计量数定为1,即Al+O2=1Al2O3,Al和O元素配平比较简单,所以先配Al,2Al+O2=1Al2O3,O前面的计量数未定,设为x则有2x=3,x=3/2,所以有2Al+3/2O2=1Al2O3,即4Al+3O2=2Al2O3。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是初中化学学习的重点、难点,只要掌握好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就一定会有所突破。
  3结束语
  总之,只要教师思想重视,潜心钻研,遵循教育教学规则,结合学生心智发展实际,我们的化学方程式教学一定能盛开出更美丽的教学之花。
  参考文献
  [1]彭丹,孙霞,明欣,赵丹,任宝华.突破学生学习有机化学思维障碍的教学实践研究[J].化学教育(中英文),2019,40(05):30-36.
  [2]赵方,孙娟.基于核心素养的化学符号教学实践——“化学式及其意义”教学设计[J].化学教与学,2019(02):65-67+71.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基于中学化学教学,从实用主义角度,总结分析杜威实用主义在中学化学教学的具体体现。  ◆关键词:实用主义;化学教学;具体体现  有“20世纪教育理论和思想的巨人”美誉之称的杜威,使美国在19世纪末盛行一种教育思想——实用主义,它以庞大的教育思想体系为载体以及对传统教育的批判在教育领域得到普遍认同,影响颇深,因此,杜威被后人称之实用主义大师。  1问题的来源  通过分析杜威实用主义,结合
学习兴趣是学生获得知识、丰富心理活动的最主要动力。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兴趣是人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它推动人们去探求新的知识,发展新的能力。”当学生对学习感到有兴趣的时候,他们就会积极主动、心情愉快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当他们满怀兴趣地学习时,就能掌握快,记得牢,效果好。而数学是抽象性和概括性高度统一的学科,学生在学习数学时极易产生枯燥乏味的感觉,从而削弱乃至丧失学习兴趣。因此,在数学教学培养学生的学
期刊
◆摘 要:通过研究,我们进一步认识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就是学习在研究解决其学习任务时所表现出来的具有学生个人特色的方式,也是学生持续表现出来的学习策略和学习倾向的总和,初步得出了学生的学习方式中的现代特征成分,以及与个体因素、教师教学方式的关联,摸索出了一些有效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途径和方法,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  ◆关键词:农村中学生;数学学习方式;转型;探究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以数
◆摘 要:教学过程是提升学生认知水平,发展学生能力的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应当双向互动,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教学效果。然而,由于特殊学生生理上的缺陷,加上一些其他因素,在数学课堂上表现出来的参与积极性非常低。这种情况下,教学过程就成为了教师的单向传输过程,教学效果也不理想。在本文中,笔者根据自己在特殊教育中所做的一些尝试,就如何提升特殊学生数学课堂参与积极性阐述自己的几点拙见。  ◆关键词
◆摘 要:生物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生物实验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精神。新课程理念认为实验教学是促成学生达成生物核心素养的重要手段。新课程倡导探究性学习,提倡为学生提供更多实验探究的机会,将实验教学放到更加重要的地位。文章通过分析生物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核心素养以及《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提出了几种改革生物实验教学的方法,期望能为实验教学质量的提高、学生
◆摘 要:数学是人们日常工作生活重要的知识和工具,如何有效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让广大农村小学学生掌握到更多的数学知识和学习方法,成为广大教师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提高效果  我在边远农村小学从事教师工作30年,所带班级的学生家长不识字、家庭贫困的占40%以上。他们只顾生活劳碌,很少关心孩子的学习。而且60%以上学生是留守儿童,由爷爷、奶奶负责生活,家庭教育完全没有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教学的不断改革,许多新的教学模式出现在人们的视野当中,趣味教学有着自己独特的教学理念,成为学生非常喜欢的教学模式。运用趣味的教育教学模式,有效的搭建起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更加浓厚。化学课程是带有一定的危险性和动手操作能力的一门学科,需要学生进行动手操作,借助于各种实验来直观的表现所学的内容,让学生更加轻松的了解化学,假如采用更加趣味的化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和人们对教育的不断重视,强化学生核心素养在小学教育中就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对小学数学来说,小学教育是学生学习阶段的一个基础教育,它可以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下深厚的基础,而小学数学是一门逻辑性、科学性的学科,如果小学数学的核心素养没有培养好的话,学生今后的学习就会很困难。基于此,本文探究了小学数学教育中强化学生核心素养的方法,帮助学生培养数学的核心素养,帮助学生小学数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