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建构有效的数学课堂

来源 :中小学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linsans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按照新教学理念,改变传统的备课方式、课堂教学模式以及学生的学习方式,通过课堂教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此,教师不仅要优化教学设计、精心设计练习、以达到精彩的生成;还要运用动手实践、反思教学细节等手段,对教学过程进行有效调控,并创设有效的教学情景、营造富有生机的学习氛围,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数学教学;有效性;建构
  
  在教学创新理念的冲击下,我们的数学课堂一度出现“繁华热闹”的景象,似乎数学教学焕发着充沛的活力。但事实上,有些教师在数学教学的课堂上,常常高耗而又丢失了宝贵的东西——“有效”,这就引起我们的深思:如何对课堂教学精打细算,建构简洁有效的数学课堂,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趣味导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前提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我们在讲授每一个新知识的初始阶段,可以通过猜想、谜语、故事等儿童喜闻乐见的多种形式,调动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快乐地进入学习数学的状态,成为“乐之者”。
  在教学“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时,上课伊始,笔者设计了师生比赛活动。一提到比赛,学生个个跃跃欲试,首先随便说几个数让学生判断这些数能不能被2或5整除,学生听后,立即飞快地用笔计算起来,一会儿,有的学生算完了,结果全对了,这个学生脸上露出了胜利的喜悦,于是学生急着要考老师,我说,“好吧,谁来出题?”班上的“小机灵”立刻大声地说“654”,我随口答道,“654能被2整除,但不能被5整除。”学生们验证后,用惊奇的目光看着我,接着又连续有几个“嗄小子”不服地说出一些四位数、五位数,想难住老师,我都对答如流。学生们分别验证后更惊讶了,于是,我趁势问道,“你们想知道老师为什么判断得这么快吗?猜猜老师有什么秘密武器。”一个“猜”字激发起学生对本课知识的需要和渴望,在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中导入新课的学习。
  
  二、优化设计——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和共同发展的过程”这是数学新课程标准对数学教学的建议,也是课程改革形势下的数学教学与传统的数学教学的本质区别。
  例如,在教学“认识人民币”一课时,由于学生对人民币已有了一些认识,因此,采用以下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①争当小小营业员。用1角、2角、5角的人民币怎样兑换1元的人民币?用面值为1元、2元、5元人民币怎样兑换10元的人民币?(采取小组活动,每人填写出1份兑换方式的表格,大家共同检查对错)然后小组推选优胜者当营业员,小营业员挂牌上岗。②购物活动。根据自己的需要去购物,营业员要根据商品的价格和顾客付的钱数计算出需要找回多少钱。在活动时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和其他同学商量、讨论。注意运用礼貌用语。(“顾客”自主购物,教师在旁做适当的帮助和提示)③换物活动。相互交换自己所购的物品,要注意在价格不同时需要贴补差价。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到我们班的“消费者协会”来寻求帮助。④物换币活动。“顾客”可以到营业员那儿去,把手中的商品换成人民币。看看换回的人民币和原有的人民币相符吗?如不相符,检查一下是哪个环节出了差错。⑤小结交流。购物后是怎样换物的?应怎样贴补差价?最后到手的人民币和原来手持的人民币相符吗?你遇到了什么困难?是怎样解决的?
  教学活动中,既有学生的观察与思考,又有学生的操作与表达;既有小组的合作交流,又有学生个性的独立思考;既有学生的自主探索,又有教师恰当的引导和点拨。使整个教学活动形成一个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主体交叉互动。在这一多维互动过程中,每个学生得到了均等的参与机会,快乐、活动的课堂使学生动了起来,把“学数学”变成了“做数学”。
  
  三、动手实践——提高有效教学的重要途径
  
  众所周知,小学生的思维特点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而数学知识的特点具有高度的概括与抽象性。如何转化这“矛盾”,动手实践是一个有效的途径。例如,在教学“米、厘米”的认识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亲自动手量一下两臂间的距离、一拃的长度,具体感受1米、1厘米的实际长度,用手比划一下1厘米的实际长度。在建立1厘米和1米的表象之后,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与1米、1厘米长度有关的物体,如图钉的长约1厘米;食指的宽大约是1厘米;讲台的长大约是1米;米尺的长是1米……接着让学生估一估、量一量身边熟悉的事物,如黑板、铅笔、课桌、书本等有多长。这样,通过对身边事物的实际测量,激发了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热情。让学生知道学习数学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通过这样多次的实践活动,大部分学生对米和厘米的长度观念有了深刻、直观的理解。
  
  四、精设练习——提高有效教学的重要载体
  
  有趣的练习,能使学生兴趣盎然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能稳定学生的注意力,深化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在设计时,可以根据教学目标挖掘习题本身的内在力量,设计游戏、猜谜语、走数学迷宫等活动,开展口头练习、书面练习、实践练习等,真正做到让每一个学生动起来,让学生“思维”飞起来,只有让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才能产生学习欲望和学习兴趣,这时学生即使遇到困难,也会去克服困难,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例如,《质数与合数》一课,是比较抽象枯燥的概念教学,为了不失趣味性,避免学生的厌学情绪,我精心设计了一道猜电话号码的题目:①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的数;②最小的奇数;③9的最大约数;④5的最小倍数;⑤最大的一位数;⑥比最小质数与最小合数的积少1;⑦只有一个约数的数;⑧最小的自然数;⑨能整除25的质数;⑩最小的能被2、3同时整除的数;{11}最小的偶数。接下来还设计了用学过的知识介绍自己的学号这一活动。这样的设计使知识性与趣味性得到了统一。
  
  五、反思细节——提高有效教学的重要手段
  
  课堂教学是由无数个教学细节组成的,教学细节是透视教学理念的放大镜。因而应该及时分析和反思自己教学中的细节,失败的细节给人以启迪,成功的细节给人以借鉴,我们要记录、交流教学细节,积少成多,聚沙成塔,共享教学智慧,让课堂教学效率进一步提高。
  例如,在一年级的一节数学课上,我看到题目就读给学生听:“走哪条路最近?近的画‘√’。”然后就让学生自己画“√”。题目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难,只是感觉课堂气氛总不如我所想。一年级的课堂应该是很活跃的啊,但是为什么没有这样的效果?肯定是我讲的东西不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不能使他们感兴趣。如果这道题目,创设一定的情境:小明从家到学校可以走两条路,可是他不知道走哪一条路更近一些。小朋友们,你们能帮助他吗?换这样的方式出现,引起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从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应该注意用适合这一年龄段学生的语言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有些地方可能只是稍微变了一点出现的方式,得到的效果可能就要好得多。
  教学作为一种有明确目的性的认知活动,其有效性是广大教师所共同追求的。无论课程改革到哪一步,“有效的课堂”是我们教师永恒的追求。我们要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尊重教育发展规律,在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前提下,真正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责任编辑:李雪虹)
其他文献
2012年高考是河北省实施新课标后的首届高考。笔者认真研究了2012年各地高考卷的实验题,发现实验的命题基本上还是来源于教材上的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但会在此基础上对实验进行进一步的拓展。如安徽卷实验题考查了“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和“测绘小灯伏安特性曲线”,广东卷考查了“测量一个圆柱体的电阻率”,但实验电路不同于普通的“伏安法”,而是“替代法”。新课标下的高考实验越来越注重对学生实验基本素质的考查(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