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言与思维是密切联系的,各以对方为存在的前提。首先,语言是思维的载体,脱离了语言,思维就无法进行。同时,对语言的感知与理解也依靠思维来进行,没有思维就没有语感。语感的形成,脱离不了思维,并且不同的语感能力是不同形式的思维积极参与的结果。语感的培养,应当从思维的培养入手,并且,从思维训练的角度进行语感的培养正是抓住了语感培养的本质与关键。
一、直觉思维
语感属于直觉思维,直觉性是语感的首要特征。人们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通过语流的变化,就能直接感受到情感的不同。舒缓柔和的节奏,使你感受到深沉婉约的情绪;欢快昂扬的语调,表达愉悦激扬的感情。朗读是“声”与“情”的统一。朗读时,对文章的感知理解通过语气语调的变化表达出来;同样,语气语调的变化也能促进对思想内容的感知。朗读是培养语感最直接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语感,教师首先要善于朗读,并善于指导学生朗读,使学生读出停顿、轻重、缓急的语调,读出文章的思想感情,达到叶圣陶先生所要求的那样,能够“设身处地的,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务期尽情发挥作者当时的情感”。
直觉思维的形成,在不知不觉中产生,是人们在潜意识中长期积累沉淀的结果。因此,对于一些精要的好文章,就应当反复朗读,达到熟读成诵的程度,使文章的情感韵律浸透于心胸与筋肉里,在听说读写时,于无意间支配自己的思维和灵感,形成敏锐的语感。朗读与背诵是最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也是培养语感最基本、最简单有效的方法。
二、抽象思维
语感属于直觉思维,但理性判断参与其间。确切的语感,来自对语言抽象意义的确切把握。比较是分析与综合的主要形式,是抽象思维的基本方法,也是人们寻找确切语感的最常用的方法。如贾岛“僧敲月下门”,最终确定“敲”字,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最终确定“绿”字,都是运用比较的方法寻找最佳语感的生动例子。我们在语文教学中,也经常采用替换、增删、移位的方法进行比较,分析语言的准确精妙,挖掘其间的深刻蕴涵,培养学生对语言的确切感知。比如教朱自清的《春》,“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把“钻”换成“长”,将“‘吹面不寒杨柳风 ’,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一句的独立语“不错的”删去,让学生和原句作比较。学生稍微读一读、品一品,就会感到少了许多情致和韵味。教学中恰当使用比较的方法,对语言文字进行分析和揣摩,是培养学生确切语感的最有效的方法。
三、形象思维
文学语言是生动形象的艺术语言,人们对文学语言的感知必然是充满情感的审美感知。也就是说,语感是理性的,也是情感和审美的。并且,对语言的审美感知是较高的语感水平的标志。然而,文学形象是以语言为媒介的间接形象,联想和想象是审美感知的桥梁和纽带,离开了联想和想象,就难以获得生动形象的语感。“云破月来弄花影”,“弄”字用得传神,是人格化的动作描写,引发了读者对月下花影的种种情态的联想;“红杏枝头春意闹”,“闹”字用得好,让人想象到了色彩艳丽、蜂蝶争舞、生机盎然的景象。读朱自清的《背影》,父亲在爬月台时“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把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只有想象到这个背影,想象到他吃力的动作、表情以及气喘吁吁的声音,才能体味到父亲甘心为儿女奔波的情怀;只有联想到父亲一生辛苦,老境颓唐,福无双至、祸不单行的人生经历,才能感受到这个背影的深沉,感受到他的困顿与挣扎,感受到作者百感交集的思绪,与作者一起潸然泪下。
“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阅读教学中只有启发和培养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发展他们的形象思维,才能培养学生对语言的审美感知,使语感具备审美的特性,达到更高的语感水平。
(作者单位:沂源县南麻中学)
一、直觉思维
语感属于直觉思维,直觉性是语感的首要特征。人们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通过语流的变化,就能直接感受到情感的不同。舒缓柔和的节奏,使你感受到深沉婉约的情绪;欢快昂扬的语调,表达愉悦激扬的感情。朗读是“声”与“情”的统一。朗读时,对文章的感知理解通过语气语调的变化表达出来;同样,语气语调的变化也能促进对思想内容的感知。朗读是培养语感最直接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语感,教师首先要善于朗读,并善于指导学生朗读,使学生读出停顿、轻重、缓急的语调,读出文章的思想感情,达到叶圣陶先生所要求的那样,能够“设身处地的,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务期尽情发挥作者当时的情感”。
直觉思维的形成,在不知不觉中产生,是人们在潜意识中长期积累沉淀的结果。因此,对于一些精要的好文章,就应当反复朗读,达到熟读成诵的程度,使文章的情感韵律浸透于心胸与筋肉里,在听说读写时,于无意间支配自己的思维和灵感,形成敏锐的语感。朗读与背诵是最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也是培养语感最基本、最简单有效的方法。
二、抽象思维
语感属于直觉思维,但理性判断参与其间。确切的语感,来自对语言抽象意义的确切把握。比较是分析与综合的主要形式,是抽象思维的基本方法,也是人们寻找确切语感的最常用的方法。如贾岛“僧敲月下门”,最终确定“敲”字,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最终确定“绿”字,都是运用比较的方法寻找最佳语感的生动例子。我们在语文教学中,也经常采用替换、增删、移位的方法进行比较,分析语言的准确精妙,挖掘其间的深刻蕴涵,培养学生对语言的确切感知。比如教朱自清的《春》,“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把“钻”换成“长”,将“‘吹面不寒杨柳风 ’,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一句的独立语“不错的”删去,让学生和原句作比较。学生稍微读一读、品一品,就会感到少了许多情致和韵味。教学中恰当使用比较的方法,对语言文字进行分析和揣摩,是培养学生确切语感的最有效的方法。
三、形象思维
文学语言是生动形象的艺术语言,人们对文学语言的感知必然是充满情感的审美感知。也就是说,语感是理性的,也是情感和审美的。并且,对语言的审美感知是较高的语感水平的标志。然而,文学形象是以语言为媒介的间接形象,联想和想象是审美感知的桥梁和纽带,离开了联想和想象,就难以获得生动形象的语感。“云破月来弄花影”,“弄”字用得传神,是人格化的动作描写,引发了读者对月下花影的种种情态的联想;“红杏枝头春意闹”,“闹”字用得好,让人想象到了色彩艳丽、蜂蝶争舞、生机盎然的景象。读朱自清的《背影》,父亲在爬月台时“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把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只有想象到这个背影,想象到他吃力的动作、表情以及气喘吁吁的声音,才能体味到父亲甘心为儿女奔波的情怀;只有联想到父亲一生辛苦,老境颓唐,福无双至、祸不单行的人生经历,才能感受到这个背影的深沉,感受到他的困顿与挣扎,感受到作者百感交集的思绪,与作者一起潸然泪下。
“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阅读教学中只有启发和培养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发展他们的形象思维,才能培养学生对语言的审美感知,使语感具备审美的特性,达到更高的语感水平。
(作者单位:沂源县南麻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