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旁观中审视教研活动的有效性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lllj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改革以来,课堂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生机和活力,与此对应的是教研活动形式也变得多样生动起来,而热闹的形式到底诠释了多少实质内容和体现了怎样的研究价值呢? 2007年11月,笔者参加了X校县优秀教研组观摩活动,在旁观中审视教研活动的有效性。
  【案例描述】
  片段一:仇老师授课七年级《社会》《学习改变命运》
  环节一:导入“我猜我猜我猜猜”:幻灯上文字描述我县一个养猪状元的创业经历。
  教师提问学生她的名字,很多学生都不太清楚,有一个女生不确定地说:“是方瑞娟吗?”耗时5分钟。
  环节二:
  师:“你还知道哪些有关学习改变命运的故事?”
  (小组讨论2分钟)很多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资料,并没有太多交流。
  学生举例:海伦·凯勒、霍金……
  “能举些身边的例子吗?”学生没太多的反应。
  “反例有吗,请相互交流一下。”
  有学生举例:“李连杰没到正规学校念过书,早年习武,成为武打明星。有的大学生找不到工作,只能做清洁工。”
  教师提问:你怎样看待刚才同学们提到的大学生当上清洁工的问题。
  学生:“在社会大课堂中也是实践学习。”
  师:那大学生应该怎么办?学生回答(略)
  师总结:学习是个过程,需要积累。
  环节三:
  师:学习为什么能改变命运?
  幻灯片上呈现学习的作用(课本上有)。
  师:中学生应学习哪些知识?应怎样学习?(小组交流)
  环节四:(播放视频)一根稻草两种命运
  提问:两姐妹不同的命运真的是由稻草决定的吗?到底是什么改变了她们的命运?在家务农的姐姐如果想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还有什么办法?小组合作,给两姐妹写封信,谈谈你的看法,提些建议。离下课还有8分钟。
  学生写,老师读。超时2分钟。
  片段二:评课现场
  教研组长:“评课的主题是‘教学有效性’,请授课老师先简单介绍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感受。”
  仇老师:“我这节课的重点是理解学习对个人的作用。难点是怎样学习。我碰到的问题是,学生对身边的例子不能讨论。”
  A老师:“教学活动应体现内容的活动化,活动的内容化。让学生在学习中有体验。李连杰不是学习改变命运的反例,可引导学生了解武术这种技能的学习也是学习。”
  B老师:“我认为命运的概念也可挖掘。李连杰毕竟是少数,要把学生拉回来,这是落脚点。学生举的例子高不可攀,其实父母、兄弟姐妹的例子都可举。没把生成性资源充分挖掘。”
  C老师(前任教研组长):“导入太长,设计的问题太多,猜一猜不必要。”
  教研组长:“那我们先把导入确定下来。”
  C老师:“我看是不是这样,开始就讨论学习是否能改变命运,请举出身边的例子。避免讨论形式的随意性,教学环节的顺序重新部署,重点要突出。”
  W老师(该校学科中坚),一直听其他老师发言,沉思,此时发言:“从大家的发言中,我看是否能这样设计:一根稻草作为导入提出问题,稻草会改变命运吗?学习真的能改变命运吗?再开展辩论,课外学习也能成功吗?总的来说,教学是一种有遗憾的艺术。大方、有效的教学应有真实的学习过程,科学的学习方法,高超的教学艺术。”
  【案例反思】
  (一)确定主题——活动有效的前提
  1.主题的实效性
  教研组研究的主题应该是组内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迫切想解决却又无力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来自学生、来自教材、来自教学技术、来自评价。
  2.主题的鲜明性
  在日常的学校教研活动中存在着一个普遍的现象——教研漫无目的。上课教师力求面面俱到,评课现场泛泛而谈。由于所站的角度不同,看到的和想到的也截然不同。在案例中虽然确定了主题“教学的有效性”,但这个主题过于宏观,莫衷一是。
  3.主题的前瞻性
  一次有质量的教研活动必然有清醒的背景分析和明确的活动意图及预达的目标,这就要求教研活动的组织者事前必须充分地调研和策划,教研活动务必要针对教学实际事先确定一个鲜明的主题,让教师结合主题学习相关理论,思考备课,针对主题观察课堂,围绕主题展开评课。
  4.主题的序列性
  案例中教师在评课时出现的关于导入、幻灯片制作、小组讨论活动的再设计,看似偏离主题,其实可以引领教师从“导入的有效性,小组合作探究活动的有效性,多媒体整合的有效性”等分解主题,设立专题,建立主题序列。并在研讨的过程中,自然生成新的主题,这才能使活动更具发展性和实效性。
  (二)实现互动——活动有效的关键
  1.互动的个性化
  教研活动的目标在教师专业素质发展方面没有“整齐划一”的“终点”,它取决于参与者在已有经验上的建构,而且不同教师教研目标具有分化性。因此,只有关注了群体发展的差异,才能实现不同的教师得到不同的发展。具体操作应是每个教师必须在活动前“有备而来”,可将教材或教参提前下发给教师,即使有的教师未涉及过该课教学,也可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进行教学设计或构思。
  2.互动的民主化
  教研的作用应在自我搜集、自我思考、相互交流、相互争鸣的过程中,对教学问题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或者生成了更多、更深层次的问题,其过程所实现的最终是促进教师的整体团队的发展。我们倡导这样的教研文化:倾听授课教师的自评,取舍可点评的内容,把自己基于教学现象的思考后的观点抛出来,说说自己的想法和困惑,质疑授课者的想法。评者只谈体会,不直接谈不足,而是通过富有哲理的体会,给授课者留下思考,留下启迪。优点也可以点评,在每一条优点中,再重新加以设计,提出改进意义,以求更好。
  3.互动的多元化
  案例中参与教研活动的有十多个教师,但参与评课的却只有寥寥几位。有的权威教师评课十分精彩,几乎统领全局,但更多的教师侧耳旁观,事后反思的效果是他人思想的定势顺延,还是应付了事无从可知。是否可以充分开发网络空间的潜能,如开展网上论坛活动,或开设学科博客,使教研活动在虚拟的网络中得到延伸。如有专家参与,也可以教学现场辅导为主要形式,在说课、听课、评课等系列活动中,与专家进行对话。
  (三)科学评价——活动有效的催化剂
  如果说教学授课的过程是一门有缺憾的学问,教研活动也应是一种追求完善而非完美的活动。在案例中教研组反复试教评课,力求拿出一节完美的课,目标是急功近利的,评课教师不乏求全责备,授课教师也倍感压力与疲惫。有效的教研活动是教师们乐于参加的,它给教师们带来了质的收获,并可以宏观提升全体学科教师的素质。对于教研活动的评价,应根据校情,本着评价“引领教研活动的发展方向,规范教研活动的过程进展,提升教研活动的内涵价值,应用教研活动的研究成果”的原则来制定评价方案,重视学生的评价,通过多维评价机制提高教研活动的有效性。
  (责任编辑袁妮)
其他文献
基于网络环境的成人学习行为容易产生偏差,原因主要是功利性的学习动机所致,突出表现在学习欠主动、学习能力弱和学习成效差,可采取的纠正对策如创设支持性的网络教学环境,强
刚进中学的农村初一学生感到最新鲜的事莫过于:我们要学English 啦,我们就要会说English 啦。初学时兴趣盎然,可经过两至三个月后,新鲜感过了,好奇心逐渐冷却下来,一部分学生开始觉得英语枯燥难学。随着教学内容的加深,久而久之,很多学生就会陷入“听不懂就不想学,越不想学就越听不懂”的恶性循环,严重的还会放弃英语学习。的确,农村中学生厌学英语是普遍存在的问题。要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关键之一就是要
王阳明从良知情感化到情感良知化的性情思想轨迹及特质,影响了阳明后学从以情为性、即情即性到情实性名的性情思想发展。在性的失语与情的独语的语境中,"唯情论"和"情教"幻灭的理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农远工程”)对提高农村中小学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农远工程”中教师专业化建设、学生学习和知识库建设三个方面进行知识
当大部分教师都把注意力集中在高考的指挥棒上时,高中语文教学就变得功利而平庸,并因此削弱了语文学科的美育和德育功能。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我要高声呼吁:莫让美育在语文课堂上缺失!  “审美教育有助于促进人的知、情、意全面发展……未来社会更崇尚对美的发现、追求和创造。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和审美创造
自2009年奥巴马执政以来,中美两国间贸易摩擦越演越烈,美国政府连续多次对中国出口美国的产品实施了反倾销行动,立案率之高,在国际贸易史上也极为罕见。为维护中国企业的利益
李奎报喜爱中国传统文化,对蕴涵在中国古代典籍中的典故十分了解,在他的赋作中,篇篇皆用典,所用典故类型丰富,意蕴深厚。典故的运用,使李奎报的赋更加含蓄、概括、凝练,更扩
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万事开头难。”这就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只要开了一个好头,那么事情就成功了一半。在课程改革的今天,如何减轻学生的负担,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每一个化学教师面临的问题。第一个五分钟是一节课的开始,即一节课的开头,也就是课前引人的时间,是40分钟课堂中学生思维最活跃、精力最旺盛的时间段。如何利用好这五分钟,开好这个头,对于提高这节课的教学效率至关重要
随着中国加入WTO,作为在国民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国有商业银行,面对机遇与挑战并存,合作与竞争同在的复杂局面,该如何改革与发展,已成为各商业银行普遍关注和研究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