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为“立人交往治世”之道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tao_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论语》中多处记载了孔子关于诚信方面的话语,说明孔子非常重视诚信这一道德品质。诚信是人之根本,是人之为人所具备的最基本的品质;人类由于相互需要而进行交往活动,而诚信是人类交往得以正常进行的基点,只有诚实守信才可获得他人的尊重和信任;诚信能够维持社会存在并且促进社会发展,统治者若要很好地治理国家,稳定社会,必须先“取信于民”。本文从立身之道、交往之道和治世之道三方面来说明诚信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论语》诚信 立身之道 交往之道 治世之道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它与《大学》、《中庸》、《孟子》、《诗》、《书》、《礼》、《易》、《春秋》并称“四书五经”。
  《论语》的语言简洁精炼,含义深刻,虽然记录的是孔子两千多年前的言行,但其中体现的思想却丝毫没有过时,有许多言论至今还被世人传诵并视为真理。最为人们熟知的就是孔子关于学习的思想,例如,“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1],“温故而知新”[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4],等等。当然,一种思想的产生和发展总是依据一定的历史时代背景,这就意味着它必然受历史条件制约,具有某些方面的历史局限性。因此我们在读《论语》的时候,要很好地去理解并把握《论语》中的思想精髓,既不能全盘接受,又不能全盘否定,而是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真正做到“古为今用”。
  《论语》是一部涉及人类生活诸多方面的儒家经典著作,许多篇章谈到做人的问题,这对当代人及其社会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其中,诚信是人类学会做人的首要条件。下面我就从三方面来阐述孔子关于诚信方面的思想,并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一、诚信是立身之道
  在《论语》中,“信”一共出现38次,其中表示“诚实不欺”意思的有24处,可见“信”在孔子的思想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诚”与“信”在古文中是两个词,但因为其本义很相近,所以现代人一般把“诚信”看作一个词,即诚实,守信用。一个人做到诚实守信,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和信任;一个人得到他人的认可,存在于他人意识中,才可以说他具有存活于社会的价值和意义。
  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5]其意思是说作为人,如果连最起码的诚实守信都做不到,那就不知道他有什么可取之处了。由此可见,孔子把诚信作为人应该具备的一种最基本的品质。一个人要想立足于世,必须具备诚信的优秀品质,这样才能得到他人和社会的肯定,才能体现自己存在的价值。如果一个人没有诚信,那么别人对他所说的话总是听而不信,久而久之,别人他就会视而不见。这样,这个人就会孤立无援,失去他作为社会人的意义。一个人失去与他人的联系和帮助,作为目的人的他就很难实现马克思所说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人”。
  诚信是人之为人的基本品质,不仅如此,它对个人的修身也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是人进行道德修养以完善人格,提高自身境界时所必须遵守的原则之一。《论语·学而》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6]这说明了人要修身,就要经常地自我反省。自我反省是个人修身的重要途径,通过反省,可以检讨自己的言行举止是否得当,从而更好地纠正自己、完善自己,而诚信正是每天自我反省的内容之一,可见诚信也是个人内省修身的不可或缺的条件之一。除此之外,孔子还说:“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7]这“五者”就是恭、宽、信、敏、惠。孔子认为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言行举止都能以恭、宽、信、敏、惠为原则和规范,恭敬则不致受到侮辱,宽恕就能够得到众人的拥戴,诚信则令人们信任而重用,勤敏就能够把握机会建立功勋,施恩惠就能够令人服从,那么就可以达到“仁”的境界了,而“仁”就是孔子所谓的修养的最高境界。所以,诚信是一个人完善自我品格必不可少的条件。
  由此可以看出,诚信是非常重要的。但是,诚实守信并不是人生来就懂得遵守的,是需要后天教育和培养的。这或许就是孔子为什么在其教育思想里灌注诚信思想的原因。孔子在教育学生时,要求“子以四教:文,行,忠,信”,[8]即从历代文献,道德品行,忠心和与人交际要诚信笃实四个方面来教育学生。这表明孔子不仅教授学生知识,而且教导学生如何做人,如何立身处世,“信”是不可缺少的方面。
  教育问题是我们当前乃至相当长时期内所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教育的导向直接影响着社会的发展,影响着民族文化的发展。孔子在教育学生时,注重人内在修养的提高和人格的塑造,主张因材施教,这对于我们反思现今的教育模式是很有启发意义的。我国传统教育过度注重学分制,在这种制度下,学生被培养成只懂得死学书本知识去应付考试的机器,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健全人格的培养都受到忽视,从而导致学生道德意识淡薄,学生之间背信弃义的现象也越来越多。通过对于这些不良现象的反思,现代教育已经进行了改革,提倡“以人为本”,逐渐废除以往的应试教育模式,以及老师单一传授而没有师生互动的旧模式;学校不再过度追求高分教学,而是注重注重学科综合知识的传授与训练,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努力教育出具有健康体魄、健全人格和较高实践能力的人才。最值得一提的是在新课程改革中,初级中学的政治教学改为思想品德教育,重视对学生的思想道德的教育,注重对学生优秀人格的教化,如诚信友爱、宽厚待人、爱国主义等。这不能不说是现代教育制度对孔子教育思想的反思的结果。
  二、诚信是交往之道
  诚信是人与人相处的基点,在社会关系中,它表现为人与人的交往之道。诚信作为交往中的人的内在真挚情感,是对自己言行承诺负责的品质,是内在情感和外在行为的结合。
  一个人在他未出生时就已经与父母有着不可抹灭的血缘关系,所以说,人从来就不是孤立存在的存在物。人之为人的根本所在是人是社会性动物,人与人之间因为互相需要而进行社会交往。然而,一切交往的前提是以信任为基础的,所以,作为个人行为规范的诚信,必然成为人和人的交往之道。
  当子路问孔子“愿闻子之志”时,孔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9]这说明孔子的志向之一是对朋友诚实无欺、守信用。朋友关系是个人一生中举足轻重的关系,因为朋友是人生旅途的伴侣,是可以和自己分享心情的人,所以对待朋友,一定要真诚相待,互相信任,维护珍贵的友情。在现实的社会交往中,社会关系网络复杂繁多,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接触其他各种类型关系的人。这要求我们要一视同仁,以对待朋友的态度,用一颗真诚的心去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建立起自己的诚信社交关系。
  讲诚信不是空喊口号,在具体行动上要必须注意 “言必信,行必果”[10],即要言而有信,言出必行,更重要的是要保持言语和行为的一致性。因此,我们不可以轻易许下诺言。因为诺言一旦承诺,我们就要言而有信地去实现它。除此之外,我们的承诺一定要适宜,不能超出自己能力所及的范围,否则,承诺就会因无法实现而落空,这既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同时又是对他人的不尊重,会失去他人对自己的信任,并且落下“轻诺寡信”的恶名。所以我们平时说话要讲求慎言,不可妄语,只可以说出在现实实践范围内可行的话。从这一点来看,我们可以说,只有不轻易许诺的人,才是最重视诺言履行的人。
  我们从孔子对如何“行得通”的回答中可以知道诚信对个人在社会生活中的影响作用。孔子曰:“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11]这就告诉我们,只要做到言语忠厚老实,行为忠厚严肃,那么一个人的主张就可以畅通无阻,即使在未开化之地也可以行得通;如果言语欺诈无信,行为刻薄轻浮,那么一个人在自己的故土也是很难生存的。这启示我们:一个人无论何时何地,无论从事什么工作,只要能够以诚实守信为原则,就可以拥有立足之地。
  我国古人是非常重视诚信的,这一点不仅在孔子那里得到很好的说明,在孟子那里也可以看出。孟子将“信”列为五伦之一,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12]。除此之外,董仲舒也有“夫仁义礼智信,五常之道”的表达[13]。
  三、诚信是治世之道
  诚信也可以运用于政治生活中,成为治世之道。
  德国著名社会学家齐美尔曾说:信任是“社会中最重要的综合力量之一”,没有人们相互之间的普遍信任,社会本身将瓦解。上述已经提到诚信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基础,也是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依据。对于统治者来说,诚信还是百姓服从、稳定社会的关键。下面就通过孔子的语录来具体地分析。
  孔子认为“道千乘之国”,应该要做到“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14]。可见,统治者要想治理好国家,首先自己就要做到诚实守信。孔子认为:“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这就充分说明,只要统治者以身作则,率先“好礼”、“好义”、“好信”,百姓就会“襁负其子”地来投奔你。统治者的言行诚实正直,才能获得民众对他的依赖和信任,正所谓“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15],历史证明,只有得民心者才能得天下,并且才能长久地保天下。
  当子贡询问孔子何为政时,孔子是这样回答的:“足食,足兵,民信之矣。”“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16]即粮食充足,军备完善,老百姓信任而上下同心。所以,民心的得失对国家的盛衰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国家安定必须先使百姓安定,取得百姓的信任。
  统治者必须做到“取信于民”。一个国家如果得不到人民的信任,社会之根基就会动摇,整个社会就容易处于混乱状态,国家自然得不到巩固和蓬勃发展,也就难以在世界中占有一席之地。在当今市场竞争如此激烈的经济全球化时代,各国都在寻求更好的发展之路,来提高人民的整体生活水平,努力让自己成为人民依赖和信任的统治者,从而维持国家和社会长期稳定地发展。
  不可否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科学技术确实突飞猛进。然而在普遍以物质利益为追求的现代化社会里,到处都充满欺骗、狡诈、伪劣。社会中的造假问题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大家熟知的商品造假,现在还出现了科学技术造假、学术造假等。例如,浙江大学某博士后因论文造假而被开除,而且牵连其导师被解聘;韩国某学者为了论证自己的观点而捏造假数据,并公开发表这篇文章,后来问题被揭露出来,不仅他个人失去尊严和以往的荣誉,而且整个国家都深感蒙羞。当一个人享有盛名,成为国人甚至是世界人民瞩目的公众人物时,个人的形象就自然与国家的荣誉联系在一起了,个人的荣与辱直接影响到国家的荣与辱。所以,我们要诚信做人,诚信做学问,诚信生活。
  诚信,是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的传统美德,也是中国人约定俗成的社会交往规则。当代中国所提倡的“八荣八耻”,其第七条就是讲诚信方面的,即“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这就说明诚信不仅在中国传统社会里受到重视,在当今社会里,它依然扮演重要角色,依然为我们所崇尚和提倡。在现实社会中人们道德普遍下降的困境下,我们有必要重新提倡优秀的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学说中关于重视道德修养的思想。孔子为了维护周代的封建等级制度和宗法制度,而提出“克己复礼”,强调“仁”、“礼”的作用。在现代的中国社会中,我们仍然应该强调“克己复礼”,当然,这个“礼”指的是社会主义制度。我们的一切言行都应该符合社会主义制度,符合社会主义道德要求,从而使构建和谐社会成为可能,加快和谐社会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6][14]论语·学而.
  [2][4][5]论语·为政.
  [3][9]论语·公冶长.
  [7]论语·阳货.
  [8]论语·述而.
  [10]论语·子路.
  [11]论语·卫灵公.
  [12]孟子·滕文公上.
  [13]汉书·董仲舒传.
  [15]孟子·公孙丑下.
  [16]论语·颜渊.
其他文献
摘 要: 作者联系教学实践谈谈在中小学诗歌教学中如何渗透审美意识:观古今于须臾——调动审美感观;云想衣裳花想容——进入审美意境。  关键词: 中小学诗歌教学 审美意识 审美感观 审美意境    诗是美文学,是文学的精华。尤其是入选课本的诗歌,文质兼美,给我们展现了璀璨夺目的美的世界。如何引导学生感悟诗歌的美?我认为,教师在诗歌教学中应满怀诗人的激情,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链接他们的生活经验,引导
摘 要: 本文就低年级室内设计课程如何培养学生创造力的问题展开讨论,指出创造力必须以知识积累为基础,低年级的学生要从模仿开始学习,进而有所创新,亦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并对从模仿到创新的训练手段进行了简要介绍。  关键词: 低年级室内设计 专业学生创造力 模仿 创新    近年来,中国设计教育经历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时期,但不可否认的是学生的综合素质有所下滑,专业素养也较为薄弱,很多学生是通过考前
摘 要: 加强社区文化建设对于构建覆盖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障和实现广大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本课题选择杭州市区最有代表性的音乐机构——琴行为例,研究其与社区文化建设的互动关系。  关键词: 琴行 社区文化建设 互动关系  近年来,以琴行为主要代表的音乐机构发展迅速,成为普及传播音乐文化的重要载体。如今,各种琴行、音乐中心、舞蹈培训甚至覆盖到了社区、住宅区和乡镇街道
摘 要: 十八世纪后期的英国诗坛上出现了一颗璀璨的新星,那就是苏格兰有史以来最杰出的农民诗人罗伯特·彭斯。在短暂的一生中,他收集、整理、复兴了众多的苏格兰民歌,进而创作出了几百首脍炙人口的诗歌,表达了对民主与自由的颂扬与渴望,出色地反映出苏格兰人民的劳动、生活、风俗和情感,为十八世纪浪漫主义诗歌的发展带来了一股浓郁馨香的泥土气息和令人耳目一新的新风尚。  关键词: 彭斯 田野 民主 自由 抒情诗 
摘 要: 2009年,江苏省教育厅发表了《江苏省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语文课程标准》,高等职业教育中语文课程的改革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高职语文教学素来有重视学生“读”与“写”的能力培养,而“说”一直是教学之中的弱项,这成为限制高职学生的素养提高的关键。本文从修辞学的角度对口语表达教学进行研究,研究了口语表达教学中修辞运用的原则,以及常见修辞方式在口语中的运用,有助于教师在口语表达教学之中更好地组织课
摘 要: 交流是“你来我往”的语言行为艺术。交流的内容应包括语言和认识两个层面。那么在交流中,言者所言与听者所听,以及最终的认识结果,应是“不同境界中人的智商展现”,而这种展现经对比所呈现的差异,也恰恰体现了人本身的智慧等级。一句普普通通的对白也好,一段认真揣摩的表述也罢,都来自于言者的“本源智慧”与“艺术修养”,完全可以通过它来分析什么样的人更适合做设计师;而设计师中又分为哪些人群。  关键词:
摘 要: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白夜》是一部感伤的浪漫爱情小说。梦想者的无意识充满幻想,是对现实生活无法实现的欲望的满足。与娜斯坚卡的相遇,使他的压抑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宣泄,更表现出他内心深处崇高的人道精神。  关键词: 小说《白夜》 梦想者 幻想 无意识 合理利己主义    陀思妥耶夫斯基是19世纪俄国著名小说家。高尔基曾指出:“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天才是无可争辩的,就艺术和表现力来讲,他的才华只有莎士比
摘 要: “水”作为原型意象,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丰富的内涵。地处碧水秀湖的浙江作家因长期受水乡环境的浸染,对“水”有着独特的情怀,他们借用“水”的创作形成了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审美理想。以郁达夫、叶文玲等为代表的作家,将视点落在人物的道德化生存上,用“水”荡涤人性之丑恶,力图构建理想道德和人性的和谐。  关键词: 浙江作家 “水” 道德 人性    浙江水域广阔,温和湿润的环境细无声息地滋润、浸染着郁
摘 要: 独立学院是一种有别于普通高等教育的特殊类型的高等教育,采取与之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模式是独立学院发展中必须解决的问题。目前独立学院学生基础相对较差、与母体高校培养目标相类似、课程体系不够完善。因此,必须明确培养目标,优化专业设置,完善课程体系。  关键词: 独立学院 应用型创新型人才 培养模式    独立学院是一种既不同于中等、高等职业教育,又有别于普通高等教育的特殊类型的高等教育,采取什么
摘 要: 本文试图以“主体”、“自我”为关键词,将之与“他人”、“主体间性”的关系为索引线延展,将拉康文论中的“镜像说”、“三界说”、欲望理论间建立联系,并结合文学理论中对主体与身份认同的研究,指出拉康将语言学的概念引入到精神分析,并将之运用于文学文本的分析具有极大的独创性,它集中体现了拉康开启的结构主义精神分析文论中以主体无意识为内核的哲学本位。  关键词: 主体 自我 他者 镜像 主体间性 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