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一部分,湘西傩中构建的鬼神文化与当下审丑趋向的怪物艺术有着紧密联系。中国仙侠游戏发展迅速,游戏中构建的仙、神、妖、魔、鬼等种族需要大量立足于中国传统神话传说的鬼神角色,设计师们完全可从湘西傩的鬼神故事中寻找角色创作灵感,同时也可通过鬼神角色的游戏体验让湘西傩文化得以现代传承传播。
【关键词】 湘西傩文化;鬼神角色;传播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41-0035-02
基金项目:1.湖南省社科项目“湘西傩文化在游戏鬼神角色中的传播研究”(编号:17YBX035)成果。2.湖南省社科联项目“基于游戏社会功能的湖湘文化传承与发展研究”(编号:XSP19YBZ055)成果。
一、审丑成为当下美学新变的核心概念
学者李泽厚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提到了“艺术丑”“艺术的丑”和“艺术中表现的丑 ”三个概念,指出艺术的丑,能给人以心灵的震撼,通过典型化的描绘,更加揭露丑的本质,这种揭露或艺术加工的技巧性在艺术效果上便是一种宝贵的审美价值,审丑现象形成并开始引起国内学者关注。学者(2006,刘法民)指出在所有美的艺术中,怪诞艺术是最震撼的,是形式上被反形式美规律的艺术。西方学者(2006,美 · 诺埃尔 · 卡罗尔)提出恐怖美学的概念,并提出了创造幻想生物构造的主要结构以及呈现方式。随着日本、西方动漫、游戏在中国的传播,怪物恋与审丑成为我国当下美学新变的核心概念,怪物叙事获得了新的生长空间。鬼神、审丑成为很重要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如2014年黄鸣奋《“怪物恋”的美学定位及文化反思》,2015年李四达在《幻想艺术概论》著作中提出在当下中国艺术教育体系开设幻想艺术课程的迫切性。日本动漫中的传统妖怪也成为热门美学的研究对象,如:周英、薛燕平的《怪谈——日本动漫中的传统妖怪》;王鑫的《比较视域下的中日“妖怪”与“妖怪学”研究》等。通过文艺学、社会学、传播学的交叉研究认为鬼神角色在当下的研究有着“反常合道”的审丑美学意义,在文化上也代表了一种打破既有分类系统的追求,体现了后现代语境特点。
二、湘西傩文化在游戏鬼神角色中传播的价值
“傩文化”是指傩的全套祭祀活动和在祭祀活动中唱、念、舞、面具、陈设等多种艺术形态以及在这些形式中附加的傩戏。傩文化因为具有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价值体系使其在几千年社会发展过程中得以保存流传。所展现出来得更是一个尊重自然的角色,从最初的敬畏到最终的和谐状态,傩扮演的是协调、平衡人与自然关系的角色。同时,傩文化建构了庞大的鬼神文化,特别是在傩祭时上演的傩面具剧中登场的诸神之特征,那些在民众心目中可以除灾招福的鬼神的动作特征等元素让人充满好奇。
湘西地区至今还保存鬼神崇拜,以虚幻、超现实的手法通过鬼神故事反映人的思想感情,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审美价值为地域化设计提供了宝贵的创作源泉。2006年,沅陵辰州傩戏经国务院批准就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凤凰、辰溪县等地都有大量保存下来的傩文化活动。可由于现代经济压力、传承人少,由于旅游项目的介入以及其他外在因素的干预,使得湘西傩文化的“保护” 呈现出“表演化、仪式化”的倾向;诚然,文化、技艺的传承和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就如同它不可回避地要去面临社会的深刻变迁背景。
数字游戏的发展,为傩文化的现代传承与传播多了一种途径与方法。一是数字游戏的虚拟性、情景的代入感、角色的沉浸感、玩家的体验属性为傩文化的整体性传播提供新的平台与媒介。二是大量的鬼神角色在中国游戏中登场,成为大众的消费对象,但是大部分鬼神角色从造型到动作,从道具到技能,从服饰到色彩被塑造成西方审美视觉特征,从中国地域文化中寻找创作源泉,也是对游戏鬼神角色设计的探索。在审丑美学潮流下,通过游戏媒介传播湘西傩文化成为一种大胆的尝试与可行。
三、湘西傩文化植入游戏鬼神角色中的設计要素
近年来,中国仙侠游戏发展迅速,仙侠游戏往往立足于中国传统神话传说,仙侠游戏中往往会有仙、神、妖、魔、鬼等传说中的种族出现,游戏角色人物还会有拥有各类法宝、仙器等游戏道具,这类游戏目前备受年轻人喜欢,也多以RPG为主,玩家扮演其中角色,去升级成长和探索游戏世界,如游戏《仙剑奇侠传》《古剑奇谭》《诛仙》《仙剑OL》《大话西游》等。如何在这类游戏中植入湘西傩文化,使游戏鬼神角色成为传播地域民俗文化的载体,寓教于乐,设计师需从三个方面考虑。
首先是神话传说。如游戏《轩辕剑》中的“烛阴”形象按照《山海经》的文本进行设计,烛阴角色在《山海经》中名为烛龙,其曰:“人面蛇身赤色,居钟山下,视为昼,暝为夜,吹为灯,呼为夏,息为风,不饮,不食,不息。身长千里,在无启之东。”经过几百上千年的时间,流传出盘古的形象,仙侠游戏多以这些大家耳熟能详的神话传说为依据,使玩家更有亲切感和代入感。
其次是角色技能体系。游戏角色的技能设计多是按照五行属性进行设计分类,鬼神角色的技能属性,也会纳入五行相生相克体系之中,五行属性的设定,影响到战斗过程中攻击和防御的生克效果。某些攻击性法术也具有五行属性,如果对方的防御五行刚好被克制,攻击时就可以收到增强效果,以至增强游戏性。当然,游戏鬼神角色有时也会根据游戏需求修正属性,如为水怪设计一些金属性的技能,那么在形象设计上,就需要一件金属的兵器或铠甲。
再是流行与时尚文化元素。电子游戏深受流行与时尚文化的影响,从大众玩家猎奇心理出发,遵循审丑美学理论,掌握玩家对游戏鬼神角色的喜好偏向也是角色设计师应该考虑的要素之一。在进行设计时满足与适当引导当下玩家的喜好与需求,而玩家的需求最能体现对流行与时尚文化理解的反馈。最能直接表现游戏鬼神角色的便是角色造型、画面整体风格,据游戏玩家满意度调查,画面的满意程度占到50%以上。就像西游,小说和电影的西游外表形象,并不能把人物个性表达得淋漓尽致,而游戏里的人物形象,孙悟空是妖,造型就妖到极致,猪八戒角色造型就凶恶、丑陋到极致,唐僧就温和柔弱到极致的设定。这些都与当下消费者们的审美期待分不开。 四、湘西傩文化在游戏鬼神角色中的设计实践
(一)提取傩公傩母传说故事与“台台花”纹样元素。收集整理湘西傩文化的经典故事,形象参考;建立鬼神角色故事、图像、动作、礼乐、属性等资料的数据库,具体游戏鬼神角色的设计实践过程中提取傩公傩母传说故事。湘西土家人供奉摊神,祭拜摊公摊母,又称为“补所”“雍妮”,在湘西酉水流域,是能够保护小孩的保护神。根据《梯玛神歌》中的人类起源部分记载了“在天下洪水大泛之时,全人类都被洪水淹死了,只有“补所”“雍妮”兄妹俩躲进葫芦里逃过灾难。当过了七天七夜后,洪水消退了。为了人类的繁衍,兄妹俩被迫成亲。”土家人为了纪念这对人类的祖先,将其敬为摊公摊母,被供奉在摊坛的正中。
湘西“台台花”纹样就是傩神传说的写照(如下图所示)。纹样中的小船纹、水波纹、面纹的排列,形象地描述了七天七夜洪水蔓延中,“补所”“雍妮”兄妹藏在葫芦里躲過劫难的神话情景,整个图案排列中水波纹处于整个图案的最下方,并以二方连续形式依次排列,象征了连绵不断、无边无际的洪水泛滥。洪水再怎么往上涨也无法淹没“补所”“雍妮”兄妹,因为兄妹俩处于葫芦变成的小船纹之中,因此“台台花”图案中的面纹设置于水波纹之上。
(二)确定玩家喜好的湘西傩文化游戏鬼神角色属性与风格。游戏鬼神角色是古典与现代的结合,更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结合,一切提升和丰富画面效果的鬼神服饰都可以运用到游戏中,在原有故事和背景的影响下,再做夸大,提高画面效果。傩公傩母游戏(原创)角色设计如下图所示,角色设定为傩系,整体定位为法师职业身份,魔力值高;同时,根据玩家们对法师身份的帅气角色喜好,角色设定为帅气的五官与身形形象,从各部分的装饰细节与色彩上进行与湘西傩文化相关联的设计。具体设计中,头、首饰以湘西傩文化中傩面具元素为主、服饰纹饰以湘西 “台台花”图纹为参考,眼镜纹饰以傩仪中方相氏的“黄金四目”为设计依据进行设定;色彩采用具有神秘色彩的紫、黑、红为主色调,紫色是魔力象征,黑色的毛为乌鸦毛,红色的绸带代表人们的祈愿;在服装裁剪上就考虑流行性与时尚性的表现,借鉴现代时尚感的高定服装元素。总的来说这些都是考虑当下的流行与时尚文化,根据玩家的喜好偏向来进行湘西傩文化游戏鬼神角色的角色设定的。
五、结语
湘西傩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一部分,那些在民众心目中可以除灾招福的傩戏让人充满好奇,诸神角色造型的怪异化、风格的朴拙装饰化、动作的趣味化、色彩隐喻的抽象化特征更是成为电子游戏设计师们创作的灵感。以此,可使游戏鬼神角色设计承载更深文化内涵;并通过电子游戏媒介使湘西傩鬼神文化在当下怪物恋和审丑思潮中获得新的延续与阐释。
参考文献:
[1]唐文林,王艳萍.湘西南苗族傩祭及傩面具[J].文艺研究,2009,(06).
[2]杨亭.土家族傩面具的审美发生、形态及意义[J].西南大学文学院,2013,(05).
作者简介:
孙淑萍,湖南益阳人,湘潭大学艺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传统文化与游戏设计。
【关键词】 湘西傩文化;鬼神角色;传播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41-0035-02
基金项目:1.湖南省社科项目“湘西傩文化在游戏鬼神角色中的传播研究”(编号:17YBX035)成果。2.湖南省社科联项目“基于游戏社会功能的湖湘文化传承与发展研究”(编号:XSP19YBZ055)成果。
一、审丑成为当下美学新变的核心概念
学者李泽厚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提到了“艺术丑”“艺术的丑”和“艺术中表现的丑 ”三个概念,指出艺术的丑,能给人以心灵的震撼,通过典型化的描绘,更加揭露丑的本质,这种揭露或艺术加工的技巧性在艺术效果上便是一种宝贵的审美价值,审丑现象形成并开始引起国内学者关注。学者(2006,刘法民)指出在所有美的艺术中,怪诞艺术是最震撼的,是形式上被反形式美规律的艺术。西方学者(2006,美 · 诺埃尔 · 卡罗尔)提出恐怖美学的概念,并提出了创造幻想生物构造的主要结构以及呈现方式。随着日本、西方动漫、游戏在中国的传播,怪物恋与审丑成为我国当下美学新变的核心概念,怪物叙事获得了新的生长空间。鬼神、审丑成为很重要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如2014年黄鸣奋《“怪物恋”的美学定位及文化反思》,2015年李四达在《幻想艺术概论》著作中提出在当下中国艺术教育体系开设幻想艺术课程的迫切性。日本动漫中的传统妖怪也成为热门美学的研究对象,如:周英、薛燕平的《怪谈——日本动漫中的传统妖怪》;王鑫的《比较视域下的中日“妖怪”与“妖怪学”研究》等。通过文艺学、社会学、传播学的交叉研究认为鬼神角色在当下的研究有着“反常合道”的审丑美学意义,在文化上也代表了一种打破既有分类系统的追求,体现了后现代语境特点。
二、湘西傩文化在游戏鬼神角色中传播的价值
“傩文化”是指傩的全套祭祀活动和在祭祀活动中唱、念、舞、面具、陈设等多种艺术形态以及在这些形式中附加的傩戏。傩文化因为具有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价值体系使其在几千年社会发展过程中得以保存流传。所展现出来得更是一个尊重自然的角色,从最初的敬畏到最终的和谐状态,傩扮演的是协调、平衡人与自然关系的角色。同时,傩文化建构了庞大的鬼神文化,特别是在傩祭时上演的傩面具剧中登场的诸神之特征,那些在民众心目中可以除灾招福的鬼神的动作特征等元素让人充满好奇。
湘西地区至今还保存鬼神崇拜,以虚幻、超现实的手法通过鬼神故事反映人的思想感情,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审美价值为地域化设计提供了宝贵的创作源泉。2006年,沅陵辰州傩戏经国务院批准就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凤凰、辰溪县等地都有大量保存下来的傩文化活动。可由于现代经济压力、传承人少,由于旅游项目的介入以及其他外在因素的干预,使得湘西傩文化的“保护” 呈现出“表演化、仪式化”的倾向;诚然,文化、技艺的传承和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就如同它不可回避地要去面临社会的深刻变迁背景。
数字游戏的发展,为傩文化的现代传承与传播多了一种途径与方法。一是数字游戏的虚拟性、情景的代入感、角色的沉浸感、玩家的体验属性为傩文化的整体性传播提供新的平台与媒介。二是大量的鬼神角色在中国游戏中登场,成为大众的消费对象,但是大部分鬼神角色从造型到动作,从道具到技能,从服饰到色彩被塑造成西方审美视觉特征,从中国地域文化中寻找创作源泉,也是对游戏鬼神角色设计的探索。在审丑美学潮流下,通过游戏媒介传播湘西傩文化成为一种大胆的尝试与可行。
三、湘西傩文化植入游戏鬼神角色中的設计要素
近年来,中国仙侠游戏发展迅速,仙侠游戏往往立足于中国传统神话传说,仙侠游戏中往往会有仙、神、妖、魔、鬼等传说中的种族出现,游戏角色人物还会有拥有各类法宝、仙器等游戏道具,这类游戏目前备受年轻人喜欢,也多以RPG为主,玩家扮演其中角色,去升级成长和探索游戏世界,如游戏《仙剑奇侠传》《古剑奇谭》《诛仙》《仙剑OL》《大话西游》等。如何在这类游戏中植入湘西傩文化,使游戏鬼神角色成为传播地域民俗文化的载体,寓教于乐,设计师需从三个方面考虑。
首先是神话传说。如游戏《轩辕剑》中的“烛阴”形象按照《山海经》的文本进行设计,烛阴角色在《山海经》中名为烛龙,其曰:“人面蛇身赤色,居钟山下,视为昼,暝为夜,吹为灯,呼为夏,息为风,不饮,不食,不息。身长千里,在无启之东。”经过几百上千年的时间,流传出盘古的形象,仙侠游戏多以这些大家耳熟能详的神话传说为依据,使玩家更有亲切感和代入感。
其次是角色技能体系。游戏角色的技能设计多是按照五行属性进行设计分类,鬼神角色的技能属性,也会纳入五行相生相克体系之中,五行属性的设定,影响到战斗过程中攻击和防御的生克效果。某些攻击性法术也具有五行属性,如果对方的防御五行刚好被克制,攻击时就可以收到增强效果,以至增强游戏性。当然,游戏鬼神角色有时也会根据游戏需求修正属性,如为水怪设计一些金属性的技能,那么在形象设计上,就需要一件金属的兵器或铠甲。
再是流行与时尚文化元素。电子游戏深受流行与时尚文化的影响,从大众玩家猎奇心理出发,遵循审丑美学理论,掌握玩家对游戏鬼神角色的喜好偏向也是角色设计师应该考虑的要素之一。在进行设计时满足与适当引导当下玩家的喜好与需求,而玩家的需求最能体现对流行与时尚文化理解的反馈。最能直接表现游戏鬼神角色的便是角色造型、画面整体风格,据游戏玩家满意度调查,画面的满意程度占到50%以上。就像西游,小说和电影的西游外表形象,并不能把人物个性表达得淋漓尽致,而游戏里的人物形象,孙悟空是妖,造型就妖到极致,猪八戒角色造型就凶恶、丑陋到极致,唐僧就温和柔弱到极致的设定。这些都与当下消费者们的审美期待分不开。 四、湘西傩文化在游戏鬼神角色中的设计实践
(一)提取傩公傩母传说故事与“台台花”纹样元素。收集整理湘西傩文化的经典故事,形象参考;建立鬼神角色故事、图像、动作、礼乐、属性等资料的数据库,具体游戏鬼神角色的设计实践过程中提取傩公傩母传说故事。湘西土家人供奉摊神,祭拜摊公摊母,又称为“补所”“雍妮”,在湘西酉水流域,是能够保护小孩的保护神。根据《梯玛神歌》中的人类起源部分记载了“在天下洪水大泛之时,全人类都被洪水淹死了,只有“补所”“雍妮”兄妹俩躲进葫芦里逃过灾难。当过了七天七夜后,洪水消退了。为了人类的繁衍,兄妹俩被迫成亲。”土家人为了纪念这对人类的祖先,将其敬为摊公摊母,被供奉在摊坛的正中。
湘西“台台花”纹样就是傩神传说的写照(如下图所示)。纹样中的小船纹、水波纹、面纹的排列,形象地描述了七天七夜洪水蔓延中,“补所”“雍妮”兄妹藏在葫芦里躲過劫难的神话情景,整个图案排列中水波纹处于整个图案的最下方,并以二方连续形式依次排列,象征了连绵不断、无边无际的洪水泛滥。洪水再怎么往上涨也无法淹没“补所”“雍妮”兄妹,因为兄妹俩处于葫芦变成的小船纹之中,因此“台台花”图案中的面纹设置于水波纹之上。
(二)确定玩家喜好的湘西傩文化游戏鬼神角色属性与风格。游戏鬼神角色是古典与现代的结合,更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结合,一切提升和丰富画面效果的鬼神服饰都可以运用到游戏中,在原有故事和背景的影响下,再做夸大,提高画面效果。傩公傩母游戏(原创)角色设计如下图所示,角色设定为傩系,整体定位为法师职业身份,魔力值高;同时,根据玩家们对法师身份的帅气角色喜好,角色设定为帅气的五官与身形形象,从各部分的装饰细节与色彩上进行与湘西傩文化相关联的设计。具体设计中,头、首饰以湘西傩文化中傩面具元素为主、服饰纹饰以湘西 “台台花”图纹为参考,眼镜纹饰以傩仪中方相氏的“黄金四目”为设计依据进行设定;色彩采用具有神秘色彩的紫、黑、红为主色调,紫色是魔力象征,黑色的毛为乌鸦毛,红色的绸带代表人们的祈愿;在服装裁剪上就考虑流行性与时尚性的表现,借鉴现代时尚感的高定服装元素。总的来说这些都是考虑当下的流行与时尚文化,根据玩家的喜好偏向来进行湘西傩文化游戏鬼神角色的角色设定的。
五、结语
湘西傩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一部分,那些在民众心目中可以除灾招福的傩戏让人充满好奇,诸神角色造型的怪异化、风格的朴拙装饰化、动作的趣味化、色彩隐喻的抽象化特征更是成为电子游戏设计师们创作的灵感。以此,可使游戏鬼神角色设计承载更深文化内涵;并通过电子游戏媒介使湘西傩鬼神文化在当下怪物恋和审丑思潮中获得新的延续与阐释。
参考文献:
[1]唐文林,王艳萍.湘西南苗族傩祭及傩面具[J].文艺研究,2009,(06).
[2]杨亭.土家族傩面具的审美发生、形态及意义[J].西南大学文学院,2013,(05).
作者简介:
孙淑萍,湖南益阳人,湘潭大学艺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传统文化与游戏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