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传统文化教学中渗透道德素养的策略探究

来源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806026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初中教学中的渗透为主题展开论述,在本次研究中,主要采取了逻辑分析、演绎归纳的方法,重点论述了传统文化教育教学中进行科学素养培养的意义,并对相关策略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究。
  关键词:传统文化 道德素养 渗透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17.060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中渗透道德素养的意义
  1.有利于学生健全人格
  初中传统文化教材具有丰富的文化内容,汇集了我国传统文化的经典,通过传统文化教学,可以使学生在文化熏陶中不断提升自身人文素质,进而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传统美德。
  现行的传统文化教材中,所涵盖的文学作品都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首先,这些文学作品中蕴含了民族精神的内容,通过对这些文学作品的学习,可以让学生去了解那些先贤的思想和情操,使学生受到精神的洗礼,不断增强自身的民族气节,进而不断提升自己的人文素质。其次,这些文学作品传递了生命价值的内涵,如“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面不为”等,传递出正能量的人生价值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用这些精神品质来指导自己的行为,进而不断健全自身人格。
  2.有利于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传统文化教材中所包含的文学作品,囊括了先秦诸子百家的经典作品,里面蕴含了不同时代不同文化氛围中的思维和文化底蕴。所以,通过对文学史上具有影响力的人物的思想成果进行借鉴,学习他们的思维方式,汲取他们的智慧,然后融会贯通,能够有效提升初中生的思维创新能力。如通过学习《子路正冠》,可以让学生学习和了解子路那种“君子死而冠不免”的独特思维方式。学习《关雎》,可以让学生学习和了解古代君子和淑女追求异性的正当而执着的思维方式。初中学生,正是青春期的懵懂少年,对异性的好奇与渴望需要正面引导,而《关雎》以诗歌的方式为人们树立一个爱情的标准,可以培养学生辩证思维的方法,启发学生的想象和创新,以正确的态度对待人际交往。所以,传统文化教学在提升学生思维能力的同时,也使其创新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进而不断提升其人文素质。
  二、初中传统文化教学渗透道德素养的策略
  1.科学正确引导,加强经典积累
  在初中传统文化教学中,为了不断提升传统文化教育教学效果,教师首先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教师必须认识到,传统文化教学与语文教学不同,重点不在于文言知识的传授,而是以经典文本为载体,坚持“以文化人”,注重“知行合一”,以增强学生对民族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为最终目标。渗透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的同时,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基于此,教师应结合社会特点,摒弃传统课堂中输液式的教学模式,在传统文化渗透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由教师充当引导者的角色,通过科学引导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传统文化的教学离不开诵读,诵读能领会传统经典文本的独有韵律和节奏,领悟其中的韵味,进而有所感悟。从而一步步加深对文学经典的认识和理解,通过量变达到质变的目的。为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好课前2分钟侯课时间,带领同学诵读,读出节奏,读出情感。其次是积累,传统文化的传播,传统美德的宣扬,需要通过学生的大量积累才能完成。所以,对于经典的语句,教师要让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成诵,然后结合文学作品的时代背景,引导学生对整个文本进行学习,促使学生对作品内容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产生深刻的了解。
  只有树立了科学的教学理念,才能促进学生学习活动的开展。
  2.注重学习兴趣,培养正确“三观”
  传统文化教材对于初中生来说是晦涩难懂的,学生很难产生学习兴趣,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提升传统文化在初中教育中的渗透效果,教师必须加强对学生的兴趣培养。
  为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以学生激发学生兴趣作为切入点,结合学生生活实际,高效开展教学活动。例如,在《君子立德》一课的学习中,教师可以把“君子”的含义作为激发学生兴趣的切入点,告诉学生“君子”最初是“身份君子”即“国君之子”,后來才演变成“道德君子”成为“品德高尚的人”的代名词。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进入文本,开始了“君子之道”的探究。而在“细察勤问”板块的学习中,让学生将“君子”的“食、居、做事、说话”诸方面和自己的生活进行对照,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兴趣,然后再一步步引导学生找出自己与君子之间的差距,进而,发现自身的不足加以改正。
  又如,在学习《坦荡处世》“善辨明理”板块时,教师可以通过历史故事告知学生“冠”对于古代读书人的意义,学生会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师可以趁热打铁,引导学生明确理解“子路正冠而死”是以庄严赴死的方式表达自己对君子之行至死不渝的追求。从而让学生明白了:人生有必须坚守的比生命还宝贵的东西,为了它,有时要付出生命的代价。
  通过这种方式,在给学生带来学习乐趣的同时,能够不断加深对传统文学作品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的生命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3.创设活动情境,培养探究欲望
  新课程标准提出: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学习的目标,又是学习的方式。
  探究能力的形成依赖于学生的学习和探究活动,进而通过亲身实践内化而成。这就要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结合教材给学生创设情境进行探究活动,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获得感受、体验并内化,形成良好的科学(人文或文学)素养。如:在教《小心谨慎》一课时,教师可以从文本“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生发开去,设置问题:“我们要健康成长,首先要保护自己,我们身边存在哪些能够伤害到身体的隐患?”学生合作探究后找出“食品、交通、电器、水、校园欺凌”等安全隐患,教师继续引导探究避免措施。这样一个个探究性的问题,会一次次激起学生探究的兴趣和欲望。长此以往,体验就会内化成探究能力并逐渐提高。   4.完善评估方式,提升学生素养
  为了进一步提升传统文化在初中科学素养提升教育中的渗透效果,必须充分发挥考核与評估的作用,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但是,受学科特点所制,传统文化教育教学中的考核和评估不可能沿用传统的考核方式,不可能凭借一张卷子的成绩而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定性。考核的重点应该放在日常生活和学习的综合评价中。这样才可以真正了解到学生对传统文化教材的理解领悟程度,了解学生的价值观的正确与否、道德情操的高尚与否。通过这种考核方式,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提升自身的道德素养、文化素养、科学素养。
  5.布置灵活的教学融入作业
  教育来源于生活,回归于生活。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提出要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用科学理论培养人,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性,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引导学生立鸿鹄之志。作为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要求学生能够在生活实践中运用和内化知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现代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所渗透。因此教师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布置灵活多样的教学作业,如参加讲座、阅读传统文化经典等,使学生们参与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动中,进而达到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育人的目的。如在讲解“敬畏生命”一课时,为了使学生认识“生命休戚与共”这一重难点知识,让学生加深对“推己及人”“仁者爱人”情怀的认识和理解,可以在课堂上借助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的感人案例,要求学生在课后与父母或者同学一起,完成一项“凡人善举”,并要求学生在活动后进行分享交流。通过付出行动和分享感受,促使学生深刻理解“推己及人”“仁者爱人”的情怀,体会到“生命休戚与共”的内涵。
  综上所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的渗透对于学生的成长有着重要意义。教师要引导学生系统地认知、践行其中所蕴含的中华传统美德,明白为人处世之道,完善道德品质,培育理想人格。传统文化教学不仅仅是“学”的学科,更是“做”的学科,学生的素养也正是在“学与做”中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王刽《当议以激发兴趣为目标的数学文化渗透策略》,《理科考试研究》2015年第9期。
  〔周绍静,1974年生,女,山东青岛莱西市人,汉族,一级教师,大学本科(自学考试),研究方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及与学生素养的关系〕
其他文献
目前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的研究多集中在与临床症状相关的机制方面,而对于FD相关的基因组学研究较少,仅限于少数基因.现就FD与基因多态性作一综述.一、G蛋白β3亚基(G protein β3 subunit,GNB3)C825T基因G蛋白作为一个重要的第二信使物质,是多种重要神经递质、肽类激素、炎性反应趋化因子受体介导的信息转导通路中关键的信号传递分子,由
期刊
目的 探讨乳腺癌易感基因1(BRCA1)在人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与铂类化学治疗疗效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术后接受奥沙利铂化学治疗的78例结直肠癌患者,取其手术标本,另取正常结肠黏膜标本14份、结直肠癌标本中非癌组织部分标本12份.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织中BRCA1的表达情况并行x2检验.随访结直肠癌患者的生存情况,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进行生存分析的比较,并行Log-rank检验.
目的 总结分析蓝色橡皮大疱痣综合征(BRBNS)的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来收治的4例和国内文献报道的30例BRBNS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比较BRBNS的临床表现、家族史、内镜和影像学检查、病变部位、治疗方式、随访情况等.结果 BRBNS患者男女比例为1.8∶1,中位年龄为19.5岁.33例(97.1%)患者有消化道出血表现,发现消化道出血的中位年龄为9.0岁,其中9例(27.3%)以
摘 要:少先队的主责主业是对少年儿童进行政治启蒙和价值观塑造。本文通过对少先队活动中儿童性不够突出的问题进行分析,从活动主题、活动设计、活动过程和活动效果等多维度,提出在少先队活动中兼顾政治性和儿童性、增强二者的融合互促的方式方法,完善活动开展措施。  关键词:政治性 儿童性 少先队活动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17.050  中国少年先锋队是中国少
目的 应用定标活组织检查技术评价替普瑞酮联合叶酸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疗效.方法 选取H.pylori阴性的CAG患者224例,将其分为A组(96例,替普瑞酮50 mg/次,叶酸10 mg/次,每日3次)、B组(23例,替普瑞酮50 mg/次,每日3次)、C组(74例,非特异性治疗)、D组(31例,不治疗),疗程均为1年.观察治疗前后各组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观察治疗前后各组患者定标活组
造血干细胞移植(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HSCT)是根治白血病、淋巴瘤、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AA)等血液系统疾病的有效方法之一,主要分为异基因HSCT及自体HSCT.近年来,随着移植技术的发展,HSCT的成功率和存活率不断提高,但在移植过程中会出现许多并发症,其中移植物抗宿主病(graft versus host
期刊
目的 根据现有的临床研究评价伊托必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检索Cochrane图书馆、EMBASE、PubMed、Elsevier、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万方等数据库中有关伊托必利治疗FD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文献,并提取纳入研究的特征信息,计数资料采用相对危险度(RR)值,计量资料采用加权均数差(WMD),根据异质性检验结果选择相应的效应模型,绘制漏斗图
目的 探讨人结直肠癌组织及外周血中干细胞标志物富含亮氨酸重复单位的G蛋白耦联受体5(lgr5)基因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SYBR Green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27份结直肠癌组织及配对的正常组织中、1 7例患者及8名健康对照者外周血中lgr5mRNA的表达.应用Wilcoxon秩和检验分析lgr5 mRNA在不同组织间、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表达差异.结果 结直肠癌组织中lgr
《中华消化杂志》2013年编委工作会议于5月11日在广州召开,近70名编委和特邀审稿专家等齐聚一堂,上海市医学会谭鸣副秘书长、中华医学会杂志社姜永茂社长、中华医学会继续教育部游苏宁主任也专程从上海和北京赶来参加此次会议。
期刊
为鼓励临床医师积极投稿,提高稿件学术质量,《中华消化杂志》编辑部于今年起对前一年发表在《中华消化杂志》的论文进行优秀论文评选活动,所获优秀论文奖金由Journal of Digestive Disease Foundation资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