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MSC)是一种中胚层起源的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潜能的异质性细胞群体.在体外培养时贴壁生长,具有成纤维细胞样形态和克隆形成能力,并能够典型地分化为成骨细胞、软骨细胞和脂肪细胞[1].最初的MSC主要是从骨髓中分离获得,然而目前已证明从脂肪组织、真皮、肌肉、肌腱、胎盘、脐带、外周血和脐血等几乎所有结缔组织中都可分离得到[2].近年来,间充质干
【机 构】
:
250102,济南,山东省脐血造血干细胞库、山东省齐鲁干细胞工程有限公司,250102,济南,山东省脐血造血干细胞库、山东省齐鲁干细胞工程有限公司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MSC)是一种中胚层起源的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潜能的异质性细胞群体.在体外培养时贴壁生长,具有成纤维细胞样形态和克隆形成能力,并能够典型地分化为成骨细胞、软骨细胞和脂肪细胞[1].最初的MSC主要是从骨髓中分离获得,然而目前已证明从脂肪组织、真皮、肌肉、肌腱、胎盘、脐带、外周血和脐血等几乎所有结缔组织中都可分离得到[2].近年来,间充质干细胞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这不单是因为其具有分化和转分化的潜能,更重要的是因为其抑制免疫细胞增殖和抗炎症的免疫调节作用。
其他文献
目的 通过对服用伊马替尼(IM)的慢性髓性白血病(CML)患者甲状腺、性腺、肾上腺三种腺体激素水平的测定,探讨IM对患者内分泌系统的影响.方法 对69例CML患者测定86例次,测定指标包括外周静脉血三碘甲状腺氨酸总量(TT3)、甲状腺素总量(TT4)、促甲状腺激素(TSH)、睾酮、孕酮、雌二醇、晨8:00-10:00时血清总皮质醇.同时按不同用药时间、血药浓度及临床症状分组比较,分析内分泌激素水平
粒细胞肉瘤(GS)是一种未成熟粒细胞在髓外增生和浸润形成的肿瘤性包块[1],其最常侵犯的部位为皮肤、淋巴结、软组织、骨及骨膜.GS较多见于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慢性髓系白血病患者,AML患者并发GS的比例为3%~8%[1].t(8;21)核型是GS最常见的细胞遗传学异常.我们报道1例伴有inv(16)及t(6;17)染色体核型异常,初诊时合并腹腔GS的AML-M2型患者,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
目的 体外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对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CD4+CD25-T细胞比例以及T细胞分泌IL-2、IFN-γ、IL-4、IL-10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Ficoll分离骨髓单个核细胞,体外培养扩增MSC;采用Ficoll分离法和尼龙棉柱法获取正常人及ITP患者外周血T细胞,应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T细胞中CD4+CD25T细胞比例;MSC经丝裂霉素(MMC)处理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一种由于循环血中抗血小板抗体增多,导致血小板破坏增加而引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具体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近年来大量研究显示,树突细胞(DC)功能的异常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病关系密切.我们研究了ITP患者外周血来源DC的功能状态,以阐明DC在ITP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患者,男,43岁.患者于2002年4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刺激性干咳,以夜间为重,同时双下肢出现不规则红斑、瘙痒.在外院就诊,血常规:Hb 153g/L,WBC 12.7×109/L,BPC221×109/L,杆状核嗜酸粒细胞0.05,分叶核嗜酸粒细胞0.14,嗜酸粒细胞绝对值2.4×109/L.骨髓象:增生明显活跃,粒系占0.570,红系占0.260;粒系原始、早幼粒细胞不增多,嗜酸粒细胞0.120,
目的 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抑癌基因p73启动子区域甲基化情况及其在预后中的意义.方法 收集135例初诊MDS患者及13名正常志愿者骨髓细胞,用甲基化特异性PCR (MS-PCR)方法检测p73基因启动子CpG岛甲基化发生情况,并利用亚硫酸盐测序法验证MS-PCR结果;荧光定量PCR法检测p73 mRNA表达情况;利用地西他滨处理MDS患者原代细胞,观察p73基因去甲基化及p73 m
患者,男,24岁,2周前发现额部有一蚕豆大小肿块,在外院CT检查未见异常,后迅速增大伴头胀痛,于2011年7月11日来我院神经外科就诊.行包块穿刺未抽出液体,MRI检查示颅内外沟通性占位.以"额部肿块性质待定"收入院.于7月13日在全麻下行肿块切除术,术中见肿瘤骨质已破坏,表面可见部分包膜,向皮下及脑侧突出,右额部近中线处硬脑膜侵犯,并穿透硬脑膜进入右额叶脑组织,沿肿块边缘见肿瘤与脑组织粘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