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历史素养是知识、能力、意识以及情感价值观的有机构成与综合反映,是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心理品质。如何让学生在考试中充分发挥应该具备的历史素养的作用,是值得高中历史教师认真思考与探索的问题。文章以一道模拟试题的讲评为视角,试图探索培养学生历史学科素养的策略。
[关键词]高三历史 课堂教学 历史素养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250081
如何让学生在考试中充分利用应该具备的历史素养,是值得高中历史教师认真思考与探索的问题。学生答题情况集中反映了基础知识、能力结构和思维状况,教师要深入研究学生答题情况。教师对答题情况进行科学数据分析,有助于检验教学方向、反馈教学效果和更好地指导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去培养学生应该具备的历史素养。笔者试以讲解2015年嘉兴市一模考试文综卷第39题的课堂设计为例说明之。
39.(26分)理解历史上国家之间的冲突与妥协,对考察当代全球行为体之间的关系有借鉴意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根据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第七卷)》等编制
(1)欧美国家围绕马歇尔计划产生了诸多矛盾。根据材料一,分别指出其中两对矛盾及其焦点问题。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到1948年,围绕马歇尔计划的诸多矛盾发展的主要结果。(10分)
材料二 美国和苏联之间的对峙是为了争夺霸权,每一方都认为对方威胁到己方。西方盟国以条约组织包围了苏联阵营;苏联则迂回到西方的背后,培养革命的盟友。苏联领导人忽而表现为防御性的焦虑,忽而流露出攻击性的霸气。赫鲁晓夫时不时威胁发动核战以恫吓世界,旨在吓阻西方的入侵。其中一次的危机就是古巴导弹危机,但是危机最后双方都各退一步。
——[美]菲利普·费尔《世界:一部历史》
(2)根据材料二,概括学者认为推动冷战形势不断加剧的因素。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美苏对峙对世界和平产生的主要影响。(10分)
材料三 随着超级大国竞争的结束,中国重新确定自己在世界事务中的目标之一是恢复它在19世纪丧失的作为东亚霸权国家的历史地位。
——某西方学者观点
(3)结合所学知识,辨析材料三中这位学者的观点(6分)(只列观点,不说明理由不得分)
从该题的答题情况看,该题得满分的学生占0.8%,平均得分率为45%。在学生所给的答案中,“社会主义阵营和资本主义阵营之间的矛盾”出现频率较高,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学生基本能够理解考题所问意思,答案也可以围绕马歇尔计划的基本情况展开,但其答案的精确程度不够,才导致得分率低。采用此种答法的大多数学生都认为“自己的答案肯定能得分,因为自己是建立在概括材料的基础上的”。根据试卷的得分率和学生的问卷结果,笔者开始对此题进行深入的研究,以下是自己对此题讲解教学进行的反思。
一、注重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核心知识素养
这里的核心知识素养,不仅是学生应了解和掌握的基础知识,还是学生发展能力及养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基础和条件。我们在设计新问题时应抓住核心主干知识或重要历史现象,促成学生建构知识结构,实现预设的教学目标。本题旨在考查对课程标准“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马歇尔计划对冷战的影响”的掌握,但采用的材料是非常新颖的。聂幼犁教授曾提出审读试题的五个视角,即文字符号视角、思维逻辑的视角、史实史观的视角、学情学理的视角、测量技术的视角。此题情况符合这五个视角的要求,避免了对学生单纯识记情况的考查,尽可能多地考查学生利用材料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给学生分析此题的时候,笔者始终围绕冷战这个核心知识,以马歇尔计划为具体的切入点,分别引导学生根据材料从英美关系、美苏关系、苏联和东欧国家的关系及欧洲内部各国的关系等角度去重新回顾马歇尔计划实施的过程及原因。学生结合材料再次审视马歇尔计划体系下的种种矛盾,既加深了对马歇尔计划的认识,又了解到在冷战大背景下国际关系的复杂和国际社会的不稳定性。这种围绕核心知识从多个角度去分析问题的引导方式,有助于学生把散乱的知识点系统化,既提升认知水平,又发展生成性思维。
由于高三复习教学的信息量大,考试的次数多,学生解题时也常会出现知识点混淆和理解不准确的问题。比如解答此题的第一个问题“分别指出其中两对矛盾及其焦点问题”时大多数学生所给的答案是“社会主义阵营和资本主义阵营之间的矛盾”,并且认为“自己的答案肯定能得分,因为自己既是建立在概括材料又结合了课本上的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得出的答案”。
在对这一解题现象进行分析后笔者对自己平时的教学进行了反思:马歇尔计划是我们在讲授冷战时的一个环节,平时教学时应该将冷战作为核心知识点,以之作为进一步探讨冷战对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以及对今天的启示的基础材料。在处理冷战这个核心知识时应注意以下三点:1.受本题材料的启发,笔者认为选择合适的路径来明确雅尔塔体系的概念、确立和美苏盟友关系的破裂的时候,应该从当时各国盟友的角度进行分析。2.全面理解冷战还需从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交代两极对峙局面的形成。3.在尽量还原历史本原的基础上,凭借自身的知識素养,引导学生正确评价冷战带来的影响。
高中历史课堂应想方设法使学生围绕核心知识,理解知识点之间为什么会有这种联系及其意义,才能将具体史实转化为学生自己对历史事实的认识,进而使其形成的知识结构是将具体的、零散的史实内化成一套有机的、立体的知识体系。
二、重视史料的有效阅读,发展学生的历史思维素养
从近几年高考的试题情况来看,考查史观、史法的题目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因为这是命题以学术视野引领中学教学的体现,也是测量学生史学素养、创新思维与能力的重要方式。本题的第二问依据材料设计具有广度和深度,通过冷战内涵的剖析及其影响探问:冷战加剧的因素有哪些?美苏冷战对世界和平产生的主要影响是什么?第一问契合材料,旨在要求学生了解和分析历史材料中文字表述的实际含义,重点考查学生的历史阅读素养。学生在已经认识“冷战”这个概念的基础之上再去分析其加剧的因素,通过这几个因素的分析对冷战的影响产生初步的印象。比如有学生在答案中写到了“局部战争”(朝鲜、越南战争)、“核战危机”(古巴导弹危机)等。冷战在政治、军事和经济上的影响也有很多学生答到了,体现出一定的历史思维能力,对冷战的看法也比较全面、客观。可是本题的得分率不是很高,还有很多学生的答案游离在题目主旨之外。 历史学科能力的培养是历史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课程改革下的历史教学不再是把焦点集中在历史本身或发生了什么,而是把重点放到我们如何认识历史上面去。最重要的是接触和反映探究的过程、获得知识的方法,其次才是涉及历史探究的成果即历史的实际情况及其发展。高中历史教师要多阅读与自己学科相关的知识以拓展教学视野,多思考,巧设问,以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学生在课堂学习历史的过程中阅读到大量的史料,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这是认识历史的过程,也是发展认识历史能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拓展了视野,丰富了认识,而且能够增强适应境新意丰的高考试题的能力。
三、关注历史及现实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素养
高中历史素养是知识、能力、意识以及情感价值观的有机构成与综合反映,是指人们对历史现象和现实社会事务的认识,是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心理品质。也就是说我们的历史教学对历史素养的培养,除了知识传授和能力的培养,更应该使学生具有以史为鉴、关注现实、展望未来三者能有机联系起来的能力。
当前高考试题能力考查方式非常多,论证、评价、叙述、解释、阐释等能力型试题成为高考的主流题型。本题的最后一个问,旨在考查学生借鉴冷战的历史经验,关注中国的现实,辨析不同觀点的能力。试题注重开放性,突出考查学生的思维广度、思维的生成和思维辨析能力。但答题的时候很多学生感觉拿捏不定,题“活”缺“变”,显得捉襟见肘,这表明学生的历史思维模式、认识能力都不理想。R.J.斯腾伯格说:“如果你要发展学生的思维技巧,你要记住,最重要的不是学生知道什么,而是如何运用所知道的东西”。因此,学生首先要深刻理解思维模式角度的价值,然后利用这种思维模式去分析新的历史问题,最终得出自己正确的历史认识的能力。
笔者在讲解此题时,抓住学生已经在前两问中充分了解过去史实,即马歇尔计划提出的背景、冷战进一步加强的因素和冷战的影响这些可以看做学生思维模式生成的素材。要学生关注中国现实,引导学生关注新的现实问题,并形成对“大国争霸”这个问题的正确认识,看清楚冷战为今日世界留下了那些可资借鉴的遗产,中国大国崛起的道路如何走等问题。这样通过科学解题方法的讲解,完成了培养学生历史意识和情感价值观的目标,达到了对学生进行历史教育的目的。
总之,在中学的历史教育过程中,特别是高三复习阶段,教师应在尽量还原历史本原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现代公民素养、全面的历史知识、较高的阅读和思维能力、正确的历史意识。
[ 参 考 文 献 ]
[1][美]约翰·杜威.我们如何思维[M].伍中友,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10.
[2]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3][美]R.J.斯腾伯格.思维教学:培养聪明的学习者[M].赵海燕,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
(责任编辑 庞丹丹)
[关键词]高三历史 课堂教学 历史素养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250081
如何让学生在考试中充分利用应该具备的历史素养,是值得高中历史教师认真思考与探索的问题。学生答题情况集中反映了基础知识、能力结构和思维状况,教师要深入研究学生答题情况。教师对答题情况进行科学数据分析,有助于检验教学方向、反馈教学效果和更好地指导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去培养学生应该具备的历史素养。笔者试以讲解2015年嘉兴市一模考试文综卷第39题的课堂设计为例说明之。
39.(26分)理解历史上国家之间的冲突与妥协,对考察当代全球行为体之间的关系有借鉴意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根据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第七卷)》等编制
(1)欧美国家围绕马歇尔计划产生了诸多矛盾。根据材料一,分别指出其中两对矛盾及其焦点问题。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到1948年,围绕马歇尔计划的诸多矛盾发展的主要结果。(10分)
材料二 美国和苏联之间的对峙是为了争夺霸权,每一方都认为对方威胁到己方。西方盟国以条约组织包围了苏联阵营;苏联则迂回到西方的背后,培养革命的盟友。苏联领导人忽而表现为防御性的焦虑,忽而流露出攻击性的霸气。赫鲁晓夫时不时威胁发动核战以恫吓世界,旨在吓阻西方的入侵。其中一次的危机就是古巴导弹危机,但是危机最后双方都各退一步。
——[美]菲利普·费尔《世界:一部历史》
(2)根据材料二,概括学者认为推动冷战形势不断加剧的因素。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美苏对峙对世界和平产生的主要影响。(10分)
材料三 随着超级大国竞争的结束,中国重新确定自己在世界事务中的目标之一是恢复它在19世纪丧失的作为东亚霸权国家的历史地位。
——某西方学者观点
(3)结合所学知识,辨析材料三中这位学者的观点(6分)(只列观点,不说明理由不得分)
从该题的答题情况看,该题得满分的学生占0.8%,平均得分率为45%。在学生所给的答案中,“社会主义阵营和资本主义阵营之间的矛盾”出现频率较高,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学生基本能够理解考题所问意思,答案也可以围绕马歇尔计划的基本情况展开,但其答案的精确程度不够,才导致得分率低。采用此种答法的大多数学生都认为“自己的答案肯定能得分,因为自己是建立在概括材料的基础上的”。根据试卷的得分率和学生的问卷结果,笔者开始对此题进行深入的研究,以下是自己对此题讲解教学进行的反思。
一、注重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核心知识素养
这里的核心知识素养,不仅是学生应了解和掌握的基础知识,还是学生发展能力及养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基础和条件。我们在设计新问题时应抓住核心主干知识或重要历史现象,促成学生建构知识结构,实现预设的教学目标。本题旨在考查对课程标准“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马歇尔计划对冷战的影响”的掌握,但采用的材料是非常新颖的。聂幼犁教授曾提出审读试题的五个视角,即文字符号视角、思维逻辑的视角、史实史观的视角、学情学理的视角、测量技术的视角。此题情况符合这五个视角的要求,避免了对学生单纯识记情况的考查,尽可能多地考查学生利用材料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给学生分析此题的时候,笔者始终围绕冷战这个核心知识,以马歇尔计划为具体的切入点,分别引导学生根据材料从英美关系、美苏关系、苏联和东欧国家的关系及欧洲内部各国的关系等角度去重新回顾马歇尔计划实施的过程及原因。学生结合材料再次审视马歇尔计划体系下的种种矛盾,既加深了对马歇尔计划的认识,又了解到在冷战大背景下国际关系的复杂和国际社会的不稳定性。这种围绕核心知识从多个角度去分析问题的引导方式,有助于学生把散乱的知识点系统化,既提升认知水平,又发展生成性思维。
由于高三复习教学的信息量大,考试的次数多,学生解题时也常会出现知识点混淆和理解不准确的问题。比如解答此题的第一个问题“分别指出其中两对矛盾及其焦点问题”时大多数学生所给的答案是“社会主义阵营和资本主义阵营之间的矛盾”,并且认为“自己的答案肯定能得分,因为自己既是建立在概括材料又结合了课本上的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得出的答案”。
在对这一解题现象进行分析后笔者对自己平时的教学进行了反思:马歇尔计划是我们在讲授冷战时的一个环节,平时教学时应该将冷战作为核心知识点,以之作为进一步探讨冷战对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以及对今天的启示的基础材料。在处理冷战这个核心知识时应注意以下三点:1.受本题材料的启发,笔者认为选择合适的路径来明确雅尔塔体系的概念、确立和美苏盟友关系的破裂的时候,应该从当时各国盟友的角度进行分析。2.全面理解冷战还需从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交代两极对峙局面的形成。3.在尽量还原历史本原的基础上,凭借自身的知識素养,引导学生正确评价冷战带来的影响。
高中历史课堂应想方设法使学生围绕核心知识,理解知识点之间为什么会有这种联系及其意义,才能将具体史实转化为学生自己对历史事实的认识,进而使其形成的知识结构是将具体的、零散的史实内化成一套有机的、立体的知识体系。
二、重视史料的有效阅读,发展学生的历史思维素养
从近几年高考的试题情况来看,考查史观、史法的题目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因为这是命题以学术视野引领中学教学的体现,也是测量学生史学素养、创新思维与能力的重要方式。本题的第二问依据材料设计具有广度和深度,通过冷战内涵的剖析及其影响探问:冷战加剧的因素有哪些?美苏冷战对世界和平产生的主要影响是什么?第一问契合材料,旨在要求学生了解和分析历史材料中文字表述的实际含义,重点考查学生的历史阅读素养。学生在已经认识“冷战”这个概念的基础之上再去分析其加剧的因素,通过这几个因素的分析对冷战的影响产生初步的印象。比如有学生在答案中写到了“局部战争”(朝鲜、越南战争)、“核战危机”(古巴导弹危机)等。冷战在政治、军事和经济上的影响也有很多学生答到了,体现出一定的历史思维能力,对冷战的看法也比较全面、客观。可是本题的得分率不是很高,还有很多学生的答案游离在题目主旨之外。 历史学科能力的培养是历史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课程改革下的历史教学不再是把焦点集中在历史本身或发生了什么,而是把重点放到我们如何认识历史上面去。最重要的是接触和反映探究的过程、获得知识的方法,其次才是涉及历史探究的成果即历史的实际情况及其发展。高中历史教师要多阅读与自己学科相关的知识以拓展教学视野,多思考,巧设问,以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学生在课堂学习历史的过程中阅读到大量的史料,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这是认识历史的过程,也是发展认识历史能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拓展了视野,丰富了认识,而且能够增强适应境新意丰的高考试题的能力。
三、关注历史及现实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素养
高中历史素养是知识、能力、意识以及情感价值观的有机构成与综合反映,是指人们对历史现象和现实社会事务的认识,是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心理品质。也就是说我们的历史教学对历史素养的培养,除了知识传授和能力的培养,更应该使学生具有以史为鉴、关注现实、展望未来三者能有机联系起来的能力。
当前高考试题能力考查方式非常多,论证、评价、叙述、解释、阐释等能力型试题成为高考的主流题型。本题的最后一个问,旨在考查学生借鉴冷战的历史经验,关注中国的现实,辨析不同觀点的能力。试题注重开放性,突出考查学生的思维广度、思维的生成和思维辨析能力。但答题的时候很多学生感觉拿捏不定,题“活”缺“变”,显得捉襟见肘,这表明学生的历史思维模式、认识能力都不理想。R.J.斯腾伯格说:“如果你要发展学生的思维技巧,你要记住,最重要的不是学生知道什么,而是如何运用所知道的东西”。因此,学生首先要深刻理解思维模式角度的价值,然后利用这种思维模式去分析新的历史问题,最终得出自己正确的历史认识的能力。
笔者在讲解此题时,抓住学生已经在前两问中充分了解过去史实,即马歇尔计划提出的背景、冷战进一步加强的因素和冷战的影响这些可以看做学生思维模式生成的素材。要学生关注中国现实,引导学生关注新的现实问题,并形成对“大国争霸”这个问题的正确认识,看清楚冷战为今日世界留下了那些可资借鉴的遗产,中国大国崛起的道路如何走等问题。这样通过科学解题方法的讲解,完成了培养学生历史意识和情感价值观的目标,达到了对学生进行历史教育的目的。
总之,在中学的历史教育过程中,特别是高三复习阶段,教师应在尽量还原历史本原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现代公民素养、全面的历史知识、较高的阅读和思维能力、正确的历史意识。
[ 参 考 文 献 ]
[1][美]约翰·杜威.我们如何思维[M].伍中友,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10.
[2]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3][美]R.J.斯腾伯格.思维教学:培养聪明的学习者[M].赵海燕,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
(责任编辑 庞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