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方激发兴趣,盘活农村作文教学

来源 :作文周刊(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swyswy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农村作文教学仍是令无数师生头疼的大难题:学生对写作没兴趣,教师找不到有效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教学方式。如何走出低效枯燥的作文教学困境呢?蘇霍姆林斯基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所以,只有因地制宜创设符合农村作文教学的文化情境,营造轻松的写作氛围,才能调动学生的写作兴趣,才能激发起他们作文的灵感,学生才会产生强烈的“我想写”的念头。那么,我们教师又该如何因地制宜创设文化情境,营造出轻松的写作氛围,从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呢?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以及在教学过程中的摸索,笔者认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采取以下几种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
  一、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
  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村教学基础设施与城市教学基础设施趋同,农村教学的手段也越来越多样化。这种手段的多样化在多媒体上体现得最为突出。多媒体具有直观形象、容量大,化抽象为具体的强大功能,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比如在教学《我的母亲》这一单元作文时,笔者先让学生听音乐《母亲》(阎维文),看视频理解歌词,引发学生情感的共鸣,让学生感受母爱,重温母爱。然后在《妈妈,我想对您说》的音乐中“说母爱”“赞母爱”,并用PPT为学生展示“镜头组接作文法”以及两篇例文,最后组织学生写作文,学生表现非常积极。刘玉龙同学用“镜头组接法”写的作文《母爱在细微处》,经过修改之后还在报纸上发表了。
  二、发散思维,求异创新
  要想写出创新作文,构思很重要,教师可通过启发学生运用发散思维和逆向思维思考问题,从而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比如表达母爱的作文大都千篇一律,大多是通过描写母亲对我生活上的照顾、学习上的指导、为人处世的教导等方面去表现。笔者鼓励学生转换成母亲的视角去写,有些学生就写出了“妈妈的日记”这样新颖的作文,通过妈妈的4篇日记简要记录了“我”的成长过程,让人耳目一新。当然,要想写出有新意的文章,还必须做到对生活要有独到见解、新颖看法。所以教师必须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特别是求异思维和批判思维。例如,多数老师教学《愚公移山》时都会让学生去评论愚公到底“愚不愚”,学生自然会从环保、工效等多角度展开论述,提出许多合理化建议。但世界上的事情是复杂的,是由多方面的因素构成的,其意义都不是单一的,因此与材料观点相左的文章是可以写的,只要言之有理即可。教师应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看事物,形成多维思考的习惯,只要坚持训练,学生的思维开阔了,创新思维能力自然大大提升。
  三、就地取材拓宽视野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泼地流个不歇。”农村初中学生生活圈子有限,交际范围较为狭窄,但优美的自然风光、源远流长的风俗文化、一年四季农田的耕作都是很好的寫作“泉源”。如果教师能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在生活中实践,在实践中写作,就不愁学生写不出有真情实感的好文章了。
  “情者文之经。”因为学生对农村生活熟悉、有感情,如能加以正确的引导,必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我们西和是“中国乞巧文化之乡”,春倌说唱源远流长;羊皮扇鼓亮相春晚;山歌社火等民俗文化生活丰富多彩。笔者组织学生参与了CCTV-10探索与发现栏目组录制的纪录片《寻找失落的女儿节》的拍摄以及《第三届中国乞巧文化旅游艺术节》的演出……这样不仅能拓宽学生的视野,扩大他们的生活范围,还能增加他们的情感体验。
  四、凸显自我,鼓励发表
  从本质上讲,写作是写作主体的一种观念形态的活动,是学生张扬个性表达心声的过程。为了给学生充分表达的自由,笔者采用了灵活多变的训练方法:即每学期除了写若干篇大作文外,还要求学生坚持写日记,记生活。如果能够在日记中将自我表达出来,脑子里有素材、有想法,那么学生在作文中自然有话可说。在写作教学中,笔者把教学的主要精力集中在日记写作上,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生活中发生的点滴小事,发现生活中的乐趣、表达自己的想法。正如老舍先生所说,刮一阵风或者下一阵雨都让学生做细致的观察,日积月累,学生就能积累不少好的写作素材。
  笔者经常鼓励学生到我们农村的乡间田头捕捉瞬间的灵感写成文章,不求篇幅,只求富有内涵和生活情趣。只要写得生动活泼,哪怕不成文不成章,只有三言两语也给予鼓励。学生摆脱了“写作文”这个框框的束缚,纷纷轻装上阵、畅所欲言。我班学生许多文章虽短但却相当精美,体裁也变得形式多样。在愉快的写作氛围中,我班谢莉媛同学的《绘春》、王润霞同学的《师恩难忘》等在报纸上发表了。
  他们在写作天地里获得了无穷乐趣。为了让学生提高写作技巧,笔者坚持写“下水文”,经常就写作技巧和他们探究,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技能。新课标在写作内容方面指出:“重在从学生的生活视野和感性经验中取题立意,引发真情实感,以求得写作的个性化和独特性的导向更加鲜明突出。”因此,指导学生在写作中突出主体强调自我,立足生活,这对克服以前学生作文“假、大、空”的弊病以及对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都是极有帮助的。
  虽然目前农村作文教学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但只要我们能在课堂上实现创新,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并通过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就地取材拓宽学生的视野,多给予学生一些支持和鼓励,就不怕学生写不出好作品。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自主地去学习,就一定能走出一条高效作文教学的新路子。
  【作者单位:甘肃省西和县十里乡剡河小学】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因为“教材为中心”的观念根深蒂固,新课程理念在教研活动中被“形式化”,传统的教研形式已不符合潮流,所以校本教研走进了我们的视野。对校本教研怎么做才更有效,笔者进行初步探讨后得出:初中校本教研需要保障措施,建设考核评价奖励制度,灵活机制,教研内容与形式需要多样化并加强对教师专业技能的培养。  关键词:初中;校本;教研;做法  一、初中校本教研之背景  (一)“教材为中心”的观念根深蒂固。 
期刊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对于初学写作的学生来说,教师首先应教导学生重视修改,并教会学生自我修改:一方面习得方法,避免同类错误,提高写作能力;另一方面锤炼语言,提升思维,培养语感,提高鉴赏能力。  一、激发学生自主修改  教师应教导学生学会自我修改习作,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叶圣陶先生认为,关于修改习作,应“着重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教师只给引导指点。该怎么改让学生自己考虑去决定,学生不就处于主动地位
期刊
自古迄今,凡名师名士,在修德敬业上无不重视“问”,因为“学以聚之”,还必须“问以辩之”(《易·乾》),“不問不知”“不问不识”(汉·王充《论衡·实知篇》)。不但如此,而且问要详细,问了如果还没有得到要领就不能停下来,还得继续问。  因此,孔子“入太庙,每事问”(《论语·八佾》),清人顾炎武强调要“执疑问难”(《与友人辞往教书》)。至于语文教学上的问,当代著名语文教育家张志公先生于一九六二年写了一篇
期刊
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他凭着“横眉冷对千夫指”的铮铮铁骨,用他那胜似匕首投枪的巨笔,以严密的逻辑力量和所向披靡的雄辩之力,成为了“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从那浓墨的笔尖流出的杂文,就是他向旧世界猛烈开火的锐利武器。  鲁迅杂文是一座宏伟的艺术宝库。我国近现代文学史上,这座不朽的艺术丰碑铭
期刊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作文批改的新思路及新对策似乎总是昙花一现,广大一线教师仍然纠结于作文评改的实效性,依旧没有找到更具操作性的作文评改模式,仍在苦苦追寻“写作的真谛”。笔者认为,只要我们教师抓住作文教学的几个关键点,把握几项重要原则,再加上语文教师自身的聪明才智,就一定能形成富有个性的评改方式。  一、传统模板与创新文体的关系  作文讲究先“入格”再“出格”,教师应当把对学生作文关注的重点放在如
期刊
【教学设想】  议论文的事例论证是惯常采用的论证方法,但在实际的运用过程中,学生还没有足够强的扣题意识。因此,运用事例论证时,容易造成论点和材料之间联系不紧密,甚至“油水分离”的现象。本节课聚焦“作文论证贴切”的话题,拟通过“回扣关键词”的思维牵引技术,让学生用事例说理的能力得到提高。  教学目标:用“回扣关键词”的思维技术,让议论文的事例论证更贴切有力。  【真题速递】  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一
期刊
从一线教师转入教研员行列对我而言是极大的挑战。二者虽然相通,但是性质不同,需要的素养有很大的差别。  做了教研员之后,我自认为很努力:常常强迫自己去读那些以前不曾接觸过的教育理论类书籍,硬着头皮去咀嚼那些枯燥的文字,偶尔也写点儿心得感悟,觉得应付工作已经绰绰有余了。可那天的事,却给我上了使我至今难忘的一课。  一天,学校组织了“特岗教师技能大赛”,作为教研员的我以评委的身份出场。以往参加这样的比赛
期刊
春季高考是时代发展之所需  设立春季高考旨在打破高考独木桥,建立高考双车道,让拥有一技之长的学生也能上大学,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就业難的问题,同时也有力地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考试政策变化引人注目  春季高考考试科目和分值为:语文120分、数学120分、英语80分、专业知识200分、专业技能230分,总分值为750分。  专业技能考试由具备相应专业优势和考试组织能力的高等职业院校或本科院校作为主
期刊
因去年11月份实施的《刑法》(修正案九)将考试作弊入了刑,今年的高考也被称为“史上最严”高考。近年来,接连爆发的高考作弊案,不但严重损害高考的权威与公信力,也伤害基本的社会公平。但是,作弊入刑、人防加技防的高考防患举措,能否真正消除高考作弊还有待觀察。  目前的高考录取制度,是按考生的一次高考分数从高到低结合志愿录取,哪怕学生的平时成绩很差,可高考这次考试考出很高的分数,教育考试部门在投档、学校在
期刊
兴的联想重在心理感觉的微妙照应,使这种感觉变得确定和具体。《诗经》里有很多表现感觉的常见的兴句取象:  一、与青春繁盛之感照应的兴句取象(以花类居多)  如《周南·桃夭》《召南·何彼秾矣》都是以花的浓烈鲜艳兴起新娘盛年宜嫁的美好之感;《摽有梅》以梅之渐落兴起女子盛年将过的急迫感;《卫风·氓》中的“桑之沃若”及《小雅·隰桑》中婀娜的桑叶都令人联想到如嫩桑般鲜美的青春。《陈风·泽陂》中由青蒲与荷花兴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