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恩耐斯特.布劳克的《希伯莱狂想曲》是一部在教学中有独特意义的作品。文章就其创作与结构作一简单论述。
关键词:恩耐斯特.布劳克;大提琴与乐队;《希伯莱狂想曲》
中图分类号:J6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2172(2008)02-0065-02
大提琴曲目的匮乏是教学过程中长期困扰专业教师和学生乃至演奏家们的问题,虽然当今信息渠道快捷,然而也仅仅局限在交换和获取上的方便,曲目的发掘运用反倒是显得迫切。因此,每当查找到一部好的可同时用于演奏特别是在教学上有独特意义的作品时,总是让人有一种很振奋的感受,而急切要和大家一起分享这种感觉的冲动促成了本文的草就。
恩耐斯特. 布劳克(Ernest Bloch 1880--1959)并不是一位我们熟知的作曲家,在当今音乐会舞台上也鲜有他的作品被经常演奏。他的大致经历如下: 1880年7月24日生于瑞士日内瓦的一个犹太家庭。少年时期的布劳克表现出了强烈的创作欲望,写出了一部《东方》交响曲,虽然如此,从才能上说,他仍然较同时期的很多优秀作曲家相去甚远。青年时期,他曾在日内瓦、布鲁塞尔、法兰克福、慕尼黑等地接受音乐教育,严格地讲,布劳克是一位没有地域传统可资借鉴的作曲家,但同时被大家忽略的一点是他本人及其作品的深刻的“犹太”背景,这个问题后面还要谈到。在布劳克早期的作品中,如《#c小调交响曲》(1901-1902年)、音诗《冬-春》(1905年)和根据莎士比亚的戏剧创作的歌剧《麦克白》(1910年)等作品中,或多或少地表露出他对理查•施特劳斯、德彪西、莫索尔斯基等作曲家的崇敬,但这些作品的成就很有限。1910年以后,他的创作进入了成熟期,陆续写了《三首希伯来诗》、《诗篇》、《以色列》交响曲、《希伯来狂想曲》(Rhapsodie Hebraique ’Schelomo’)等具有犹太气质的作品,并逐渐形成了具有希伯来民族特征的音乐语言。作为成功地使纯粹的希伯来道德思想在音乐中升华的作曲家, 布劳克在他那个年代的音乐家中绝无仅有,因而他的音乐意义独特。
Schelomo 即旧约圣经所叙述的“所罗门王”,他是以色列的第三位君主,以孤高、智慧、贤明而被后人视为希伯莱民族的精神象征。1916年,布劳克造访瑞士大提琴家巴尔扬斯基,偶然间看到一件所罗门王的雕像,受到感染的他随后即创作了这部大提琴与乐队的“狂想曲”。作曲家自己在感言中曾经写到:我总是想依据(当然不是简单模仿)正宗的犹太旋律‘再现’希伯莱音乐,张扬真实的犹太人长期压抑、复杂、热情而不安的内心情感。因为和所有犹太人一样:我的幻觉中总是萦绕着我们的灵魂在圣经中的震颤……….
也许让他自己也不会想到的是,这首灵感发现的作品,在历经近百年的岁月冲刷后,现在已经成为所谓的“有真正意义的犹太烙印”、真实记录作曲家心灵轨迹的稀世大提琴保留曲目。而这种“稀有”的具体体现有两个特点最重要:第一,整部作品中,作为独奏乐器的大提琴部分几乎没有诸如快速经过句、双音、和弦等华丽高难度的“炫技”成分,这和其他很多同类作品是不一样的,那么,如何准确把握作曲家的真实思想呢?单纯试图在技术层面上寻求支撑,在这部作品中是做不到的,这一点是各位同行在指导学生和实际演奏这首乐曲时要特别留意小心的。广义而言,我们总是被一个普遍的现象困惑:专业大提琴学生在求学期间会不自觉地把很大的精力放在技术训练上,通常表现为对作品的华丽而技巧艰深的表层兴趣浓厚而往往忽略作品的内在表现力(一些演奏家由于对作品的文化背景洞察不够也容易出现同样的偏差),如果按这种态度来对待这部作品的话,在这里可以负责任地讲:最好远离这部作品,因为就“技术训练”而言,它显然分量不足。我的建议是:练习或演奏作品前,必须尽可能搜寻相关的资料介绍,包括音响,特别想向大家推荐的是皮亚蒂戈尔斯基演奏的版本,原因是我个人感觉他“吃透了”这部作品的精神实质。在当下纷扰繁杂的环境下,能静下心来仔细聆听、研究皮亚蒂戈尔斯基的演奏,对于我们正确理解和练习这部作品,其裨益之大,可谓非亲生经历者难以体昧。例如乐曲的开头,在类似华彩的引子部分,独奏大提琴(所罗门王的“精神”象征)开门见山深情地吟颂出“狂想曲”的主题,忧郁而半音颇多的旋律丝丝入扣地似乎印证着希伯莱人的性格特性,其中似乎还带有少许的“东方”元素,这些元素也是犹太民族文化“根”中有别于西方传统的重要部分,研读有关历史便会明白:犹太民族非常值得尊敬,不仅仅是从生存的意义上讲,而是指他们坚韧敏锐的独特精神气质,请大家仔细体会。演奏中千万不能忽略那些半音-------因为他们的“犹豫”属性是乐曲的“核心内容”,这一点也要提请大家仔细揣摩。
乐曲的结构比较简单,属于单乐章的三部曲形式(有人把这部作品勉强归类为单乐章的大提琴协奏曲,其实很唐突,也没有必要),所有的发展、变化都是围绕着这个主题来展开的。乐曲虽然篇幅不小,然而这个核心主题的“质”并不随着乐曲的变化而改变,也许多少折射出这个民族执著的一面。从独奏部分来讲,这首乐曲最难的就是“分寸”的把握,就像前面所介绍的,要从“情感”上着手去体现作者想要宣扬的本民族的“根”:技术上不难,但实际演奏时,如果受制于“文化视野限量”,那就很不容易准确表达。这是重点之一,涉及到具体的演奏原则和对乐曲的了解,很重要。
第二,作为一部大型的交响音乐作品,这首“狂想曲”的戏剧性很大程度上依靠管弦乐队高强度的张力发挥。一般认为,犹太民族是敏感、含蓄、内敛甚至固执的,但是似乎缺乏张扬的个性。但这部作品好像注定要挑战传统,前面已经提到,布劳克青年时代的偶像中,包括以驾驭管弦乐队见长的交响诗大师理查•施特劳斯,青年时代的影响一直延续以至在这部作品中仍然清晰可见:那就是乐队的精细配器和宏大的音响------用于支持作者为改变世俗观点而进行的刻意渲染:高贵的希伯莱人就是所罗门王的化身,这位强大的统治者有着无与伦比的智慧和力量(准确说其实是‘形而上’精神层面的力量),宗教“固态化”的观念似乎应该能够在巨大音响的轰鸣中坍塌(艺术的境界)!这当然需要借助所罗门王的精神力量。乐曲在很多地方都有类似“拟人”式的着力点。同样情形的音乐作品在理查•施特劳斯的交响诗中随处可见:例如《英雄的生涯》、《堂璜》、《堂.吉苛德》等等。其实认真研究一下的话,这两个人虽然在诸如血统、文化背景、宗教的“根”乃至实际成就等很多方面差异巨大,而且在精神实质上一个是固有的有着传统观念上的优越感,而另一个则试图在宗教反思和具体的音乐中要努力达到与前者的“等量齐观”。但是反应在音乐创作中倒是的确有些共通之处:那就是寻梦般地追求管弦乐队的宏大音响。不过理查•施特劳斯的宏大音响是直观的,有时甚至有点浮华成分,比较外在;而布劳克显然要含蓄得多:即使是在“狂想曲”戏剧性冲突发展到顶点的时候,那个“核心”的由独奏大提琴展现的悲凉主题仍然断断续续、若隐若现。显然,内心巨大的宗教落差不是人为的艺术修饰可以弥补的,古老、智慧而充满力量的所罗门王实在只是过去久远的希伯莱人的精神支撑!虽然形式或主观的努力成份明显,但是这样反而从另一些侧面凸显了个人的个性张扬抑或艺术的夸张并不一定能跨越长期固有观念的潜在束缚。幸好音乐不是以具体的文字或“具像”形式呈现,所以作曲家可以在音乐中全方位地宣泄他的情感和思想,甚至“形而上”的宗教诉求。独奏大提琴最后在低音区的主题陈述非常深沉,似乎意犹未尽,昭示着些许无奈:宏大音响表象的背后潜藏着的是难掩的悲哀,这就是这部狂想曲的巨大魅力所在。聆听这部作品,我们的内心一定会被烙上这样的印记:精神的力量对于一个人乃至一个民族而言是圣洁而完满的,但是伟大的所罗门王智慧和力量的背后,总是折射着犹太民族挥之难去的悲凉缩影!在很多的时候,这样的情形可以理解为艺术的永恒,而决非“宿命”二字的简单狭隘界定所能涵盖的。
以上所论及的关于这部作品的两个方面的问题,是最近教学过程中的深切体会。当然,依据个体的不同,往往对音乐作品的具体理解会生成一些差异,但仅仅就这部“狂想曲”而言,我个人认为,目前业界认识基本一致,这也使得我们在指导学生练习这部作品时可以有相对准确的建议和针对性较强的“指向”,以最大限度地避免学生走入误区。虽然如此,以上所述也难免挂一漏万,不当之处还请大家不吝赐教。
责任编辑:李姝
关键词:恩耐斯特.布劳克;大提琴与乐队;《希伯莱狂想曲》
中图分类号:J6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2172(2008)02-0065-02
大提琴曲目的匮乏是教学过程中长期困扰专业教师和学生乃至演奏家们的问题,虽然当今信息渠道快捷,然而也仅仅局限在交换和获取上的方便,曲目的发掘运用反倒是显得迫切。因此,每当查找到一部好的可同时用于演奏特别是在教学上有独特意义的作品时,总是让人有一种很振奋的感受,而急切要和大家一起分享这种感觉的冲动促成了本文的草就。
恩耐斯特. 布劳克(Ernest Bloch 1880--1959)并不是一位我们熟知的作曲家,在当今音乐会舞台上也鲜有他的作品被经常演奏。他的大致经历如下: 1880年7月24日生于瑞士日内瓦的一个犹太家庭。少年时期的布劳克表现出了强烈的创作欲望,写出了一部《东方》交响曲,虽然如此,从才能上说,他仍然较同时期的很多优秀作曲家相去甚远。青年时期,他曾在日内瓦、布鲁塞尔、法兰克福、慕尼黑等地接受音乐教育,严格地讲,布劳克是一位没有地域传统可资借鉴的作曲家,但同时被大家忽略的一点是他本人及其作品的深刻的“犹太”背景,这个问题后面还要谈到。在布劳克早期的作品中,如《#c小调交响曲》(1901-1902年)、音诗《冬-春》(1905年)和根据莎士比亚的戏剧创作的歌剧《麦克白》(1910年)等作品中,或多或少地表露出他对理查•施特劳斯、德彪西、莫索尔斯基等作曲家的崇敬,但这些作品的成就很有限。1910年以后,他的创作进入了成熟期,陆续写了《三首希伯来诗》、《诗篇》、《以色列》交响曲、《希伯来狂想曲》(Rhapsodie Hebraique ’Schelomo’)等具有犹太气质的作品,并逐渐形成了具有希伯来民族特征的音乐语言。作为成功地使纯粹的希伯来道德思想在音乐中升华的作曲家, 布劳克在他那个年代的音乐家中绝无仅有,因而他的音乐意义独特。
Schelomo 即旧约圣经所叙述的“所罗门王”,他是以色列的第三位君主,以孤高、智慧、贤明而被后人视为希伯莱民族的精神象征。1916年,布劳克造访瑞士大提琴家巴尔扬斯基,偶然间看到一件所罗门王的雕像,受到感染的他随后即创作了这部大提琴与乐队的“狂想曲”。作曲家自己在感言中曾经写到:我总是想依据(当然不是简单模仿)正宗的犹太旋律‘再现’希伯莱音乐,张扬真实的犹太人长期压抑、复杂、热情而不安的内心情感。因为和所有犹太人一样:我的幻觉中总是萦绕着我们的灵魂在圣经中的震颤……….
也许让他自己也不会想到的是,这首灵感发现的作品,在历经近百年的岁月冲刷后,现在已经成为所谓的“有真正意义的犹太烙印”、真实记录作曲家心灵轨迹的稀世大提琴保留曲目。而这种“稀有”的具体体现有两个特点最重要:第一,整部作品中,作为独奏乐器的大提琴部分几乎没有诸如快速经过句、双音、和弦等华丽高难度的“炫技”成分,这和其他很多同类作品是不一样的,那么,如何准确把握作曲家的真实思想呢?单纯试图在技术层面上寻求支撑,在这部作品中是做不到的,这一点是各位同行在指导学生和实际演奏这首乐曲时要特别留意小心的。广义而言,我们总是被一个普遍的现象困惑:专业大提琴学生在求学期间会不自觉地把很大的精力放在技术训练上,通常表现为对作品的华丽而技巧艰深的表层兴趣浓厚而往往忽略作品的内在表现力(一些演奏家由于对作品的文化背景洞察不够也容易出现同样的偏差),如果按这种态度来对待这部作品的话,在这里可以负责任地讲:最好远离这部作品,因为就“技术训练”而言,它显然分量不足。我的建议是:练习或演奏作品前,必须尽可能搜寻相关的资料介绍,包括音响,特别想向大家推荐的是皮亚蒂戈尔斯基演奏的版本,原因是我个人感觉他“吃透了”这部作品的精神实质。在当下纷扰繁杂的环境下,能静下心来仔细聆听、研究皮亚蒂戈尔斯基的演奏,对于我们正确理解和练习这部作品,其裨益之大,可谓非亲生经历者难以体昧。例如乐曲的开头,在类似华彩的引子部分,独奏大提琴(所罗门王的“精神”象征)开门见山深情地吟颂出“狂想曲”的主题,忧郁而半音颇多的旋律丝丝入扣地似乎印证着希伯莱人的性格特性,其中似乎还带有少许的“东方”元素,这些元素也是犹太民族文化“根”中有别于西方传统的重要部分,研读有关历史便会明白:犹太民族非常值得尊敬,不仅仅是从生存的意义上讲,而是指他们坚韧敏锐的独特精神气质,请大家仔细体会。演奏中千万不能忽略那些半音-------因为他们的“犹豫”属性是乐曲的“核心内容”,这一点也要提请大家仔细揣摩。
乐曲的结构比较简单,属于单乐章的三部曲形式(有人把这部作品勉强归类为单乐章的大提琴协奏曲,其实很唐突,也没有必要),所有的发展、变化都是围绕着这个主题来展开的。乐曲虽然篇幅不小,然而这个核心主题的“质”并不随着乐曲的变化而改变,也许多少折射出这个民族执著的一面。从独奏部分来讲,这首乐曲最难的就是“分寸”的把握,就像前面所介绍的,要从“情感”上着手去体现作者想要宣扬的本民族的“根”:技术上不难,但实际演奏时,如果受制于“文化视野限量”,那就很不容易准确表达。这是重点之一,涉及到具体的演奏原则和对乐曲的了解,很重要。
第二,作为一部大型的交响音乐作品,这首“狂想曲”的戏剧性很大程度上依靠管弦乐队高强度的张力发挥。一般认为,犹太民族是敏感、含蓄、内敛甚至固执的,但是似乎缺乏张扬的个性。但这部作品好像注定要挑战传统,前面已经提到,布劳克青年时代的偶像中,包括以驾驭管弦乐队见长的交响诗大师理查•施特劳斯,青年时代的影响一直延续以至在这部作品中仍然清晰可见:那就是乐队的精细配器和宏大的音响------用于支持作者为改变世俗观点而进行的刻意渲染:高贵的希伯莱人就是所罗门王的化身,这位强大的统治者有着无与伦比的智慧和力量(准确说其实是‘形而上’精神层面的力量),宗教“固态化”的观念似乎应该能够在巨大音响的轰鸣中坍塌(艺术的境界)!这当然需要借助所罗门王的精神力量。乐曲在很多地方都有类似“拟人”式的着力点。同样情形的音乐作品在理查•施特劳斯的交响诗中随处可见:例如《英雄的生涯》、《堂璜》、《堂.吉苛德》等等。其实认真研究一下的话,这两个人虽然在诸如血统、文化背景、宗教的“根”乃至实际成就等很多方面差异巨大,而且在精神实质上一个是固有的有着传统观念上的优越感,而另一个则试图在宗教反思和具体的音乐中要努力达到与前者的“等量齐观”。但是反应在音乐创作中倒是的确有些共通之处:那就是寻梦般地追求管弦乐队的宏大音响。不过理查•施特劳斯的宏大音响是直观的,有时甚至有点浮华成分,比较外在;而布劳克显然要含蓄得多:即使是在“狂想曲”戏剧性冲突发展到顶点的时候,那个“核心”的由独奏大提琴展现的悲凉主题仍然断断续续、若隐若现。显然,内心巨大的宗教落差不是人为的艺术修饰可以弥补的,古老、智慧而充满力量的所罗门王实在只是过去久远的希伯莱人的精神支撑!虽然形式或主观的努力成份明显,但是这样反而从另一些侧面凸显了个人的个性张扬抑或艺术的夸张并不一定能跨越长期固有观念的潜在束缚。幸好音乐不是以具体的文字或“具像”形式呈现,所以作曲家可以在音乐中全方位地宣泄他的情感和思想,甚至“形而上”的宗教诉求。独奏大提琴最后在低音区的主题陈述非常深沉,似乎意犹未尽,昭示着些许无奈:宏大音响表象的背后潜藏着的是难掩的悲哀,这就是这部狂想曲的巨大魅力所在。聆听这部作品,我们的内心一定会被烙上这样的印记:精神的力量对于一个人乃至一个民族而言是圣洁而完满的,但是伟大的所罗门王智慧和力量的背后,总是折射着犹太民族挥之难去的悲凉缩影!在很多的时候,这样的情形可以理解为艺术的永恒,而决非“宿命”二字的简单狭隘界定所能涵盖的。
以上所论及的关于这部作品的两个方面的问题,是最近教学过程中的深切体会。当然,依据个体的不同,往往对音乐作品的具体理解会生成一些差异,但仅仅就这部“狂想曲”而言,我个人认为,目前业界认识基本一致,这也使得我们在指导学生练习这部作品时可以有相对准确的建议和针对性较强的“指向”,以最大限度地避免学生走入误区。虽然如此,以上所述也难免挂一漏万,不当之处还请大家不吝赐教。
责任编辑:李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