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从两方面分析了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即分析文体;把握题型。
关键词:高中英语;阅读理解;课堂教学;分析文体;把握题型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23-0085
随着课程观的改进,课程作为学生的经验,更突出了教学活动过程本身的价值。课程由此演变成一种动态的、生长性的生态系统和完整文化。因此,英语课堂中的教与学就应体现在正确的引导和积极的参与,这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但是怎样才是正确的引导呢?笔者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就阅读理解方面而言,可以尝试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一、分析文体
高中教材中的阅读材料题材多样,体裁各异从文学角度来分,有小说、戏剧、诗歌、散文等。但从文章的写作方式上来看,一般都以记叙文和说明文为主。记叙文中包括传记、故事、传奇和游记等。说明文中涉及了科学技术、天文地理、环境保护、自然灾害、医疗救护和饮食文化等主题。高中教材中记叙文和说明文居多。根据阅读课文的体裁可以分成以下几类:
1. 记叙文。记叙文可分为传记类和故事类。(1)传记类:传记类文章在高中英语教材中有十几篇。学习这类文章时,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抓住年代或时间这一主线来理解文章。比如通过上述活动,既可以使学生快速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又能帮助他们记忆文章中的一些细节,还可以减轻他们复述课文的难度(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这些年代和发生的事件复述课文),而且还能学到传记类文章的写作方法。高中英语教材中可以用这种方法指导学生阅读的人物传记类文章还有:(2)故事类。小说和故事类文章情节性较强。指导学生阅读这类文章时,教师应引导学生按照记叙文的特点(即when, where, who, what,why, how)进行阅读,就能使他们很容易地抓住主要内容和重要信息,从而准确地理解文章。
2. 说明文。说明文是对事物的形状、性质、特征、成果或功用等进行介绍、解释或阐述的文章。把握所说明的事物的特征和本质是理解说明文的关键。说明事物特征的方法很多,主要有定义法、解释法、比较法、比喻法、数字法、图表法、引用法和举例法等。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把说明文按照数字、解释和举例等进一步分为以下几类:(1)数字说明文:用数字说明事物容易给人留下具体和深刻的印象,让人读后一目了然。指导学生阅读数字说明类文章时,教师应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了解这些数字的含义。(2)解释说明文:解释说明文着重说明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功用等。因此,教师应先向学生提出诸如“是什么”、“怎么样”、“做什么”等一类的问题,引导学生带着问题阅读,从而快速抓住文章的主题。
例如: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阅读和寻找答案。这是一种主动性的阅读,它不但可以引导学生快速理解文章的主旨大意,而且可以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其自主学习的能力。(3)举例说明文:举例说明文是通过实例说明问题的文章。教授此类文章时,教师应引导学生理解为什么作者要举出这个实例,通过实例作者欲说明什么问题。学生经过教师的启发和引导,积极思考问题;然后,教师帮助学生从实例中归纳总结出文章的主题。(4)分类说明文:分类说明文是通过列举某一事物或其特征的不同类别来说明这一事物总体特征的文章。教授此类文章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寻找所述事物的各个类别及其特征,启发学生通过对不同类别特征的分析,归纳和总结出所述事物的总体特征。
总之,在阅读教学中,不同文体的阅读指导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师根据不同的体裁和题材把阅读文章进行分类,并设计出不同的阅读要求,给予学生必要的阅读指导,可以使学生掌握不同文章的阅读方法,使他们的阅读速度和理解的正确率大大提高。
二、把握题型
纵观历年高考试题,阅读理解试题一般有以下几种题型:一是直接回答who,whom,which,what,where,when,why,how等疑问词引起的细节问题;二是猜测词义题;三是推理判断题;四是综合概括题。在做阅读理解题时,一定要仔细看完,看清楚试题要求再作答,特别要注意NOT,TRUE,EXCEPT等词。有时,要先看题后阅读文章,带着问题去读短文,可缩短阅读时间,效果也许会更好。
1. 事实题———“鹦鹉学舌”。即根据文章中作者的思路和意图来做题,不要自己主观臆断。阅读理解试题中大部分题型都是对文章细节,段落事实的考查。例如,本次考试中A篇的41和42题,B篇的46题以及C篇的45和50题等。这类题目的分值在阅读理解中所占的比重是最高的,一般在60%左右。因此把握住这类题目是得分的关键。此类题目又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直接考查事实题,例如A篇的41题,一问一答,相对较容易得分。另一类是判断正误题。这类题需要考生掌握文中的信息,对所列出的选项作出判断。如果题目是“not true”,“not right”或“not mentioned”,也就是“3正1误”,经常可以使用排除法,挑出其中与文章不符的一项即可,既快又准确,如42和50题,其他三个选项显然都符合文义。
2. 猜测词意题———“瞻前顾后”。例如A篇44题“The underlined term“capital punishment”probably means ”.考查的是划线部分词语在文中的意思,考生失分较多,原因主要是不理解“capital”的意思,也没有联系文章段落内容,误选了C或D项。其实,只要认真阅读相关段落,在“capital”后面紧跟着写到“in extreme criminal cases,...In these cases,the person is put to death.”就可以顺利地选择正确选项D。再如C篇52题问的同样是划线部分“they hit the schoolhouse door.”的意思。如果只从字面意思判断“hit”为“击打”,那么就难免误选A项了。还有的同学体会到了其引申意,但只从全文大意考虑认为D项正确,未能抓住此类题的关键,那就是要重视划线部分前后的相关信息。文中提到“These kids wanted to be doctors...and then they hit the school house door.”这里面“then”就是考生把握的关键。孩子们先是有理想,然后到学校上学……因此选项C是最佳答案。可见,做此类题时不能只注重词语的表面意思,或是单凭自己的印象来做题,而是要回归原文,注重语境和情境,这样即使是面对不认识或不太理解的词语也不会束手无策。
3. 推理判断题——“去伪存真”。这类题目的设置经常使用“What can we in fer from the text?”,“What can we know...?”或“What does the passage mainly talk about?”等设问,难点在于可能有多个选项都是正确的,但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例如试卷中的47题是“The first paragraph is mainly about ”。乍一看似乎A和B都正確。尤其是B项“misunder standing between teenagers and their parents”好像更有说服力。但是仔细审题,再回归第一段“It is natural for young people to be critical of their parents...”就可以把B项排除掉。再如56题“What can we infer from the text?”从文章大意和文章特点出发,就不难发觉作者的意图是“provide necessary information on dealing with unwanted e-waste”。解决此类题的关键是“去伪存真,”排除看似正确却不符合题意的选项。
4. 选择标题———“切中主题”。此类题型考查考生对文章的领悟和概括能力。所选文章题目应能涵盖文章内容,体现主题,即不能“太大”,也不可“太小”或过于片面。如质检二中的51题,A项过于空泛,B项只能体现文章部分内容,不够全面。由于文章主题是讲述高中生辍学后感到后悔并分析其辍学原因,因此D项为最佳标题。
综上所述,面对阅读理解,我们的目标是相对容易的事实题不丢分,其他题型多拿分。由此可见,良好的心态、严密的思考、适当的方法必将促进考生阅读成绩的全面提高。
(作者单位:江西省于都县第四中学 342300)
关键词:高中英语;阅读理解;课堂教学;分析文体;把握题型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23-0085
随着课程观的改进,课程作为学生的经验,更突出了教学活动过程本身的价值。课程由此演变成一种动态的、生长性的生态系统和完整文化。因此,英语课堂中的教与学就应体现在正确的引导和积极的参与,这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但是怎样才是正确的引导呢?笔者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就阅读理解方面而言,可以尝试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一、分析文体
高中教材中的阅读材料题材多样,体裁各异从文学角度来分,有小说、戏剧、诗歌、散文等。但从文章的写作方式上来看,一般都以记叙文和说明文为主。记叙文中包括传记、故事、传奇和游记等。说明文中涉及了科学技术、天文地理、环境保护、自然灾害、医疗救护和饮食文化等主题。高中教材中记叙文和说明文居多。根据阅读课文的体裁可以分成以下几类:
1. 记叙文。记叙文可分为传记类和故事类。(1)传记类:传记类文章在高中英语教材中有十几篇。学习这类文章时,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抓住年代或时间这一主线来理解文章。比如通过上述活动,既可以使学生快速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又能帮助他们记忆文章中的一些细节,还可以减轻他们复述课文的难度(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这些年代和发生的事件复述课文),而且还能学到传记类文章的写作方法。高中英语教材中可以用这种方法指导学生阅读的人物传记类文章还有:(2)故事类。小说和故事类文章情节性较强。指导学生阅读这类文章时,教师应引导学生按照记叙文的特点(即when, where, who, what,why, how)进行阅读,就能使他们很容易地抓住主要内容和重要信息,从而准确地理解文章。
2. 说明文。说明文是对事物的形状、性质、特征、成果或功用等进行介绍、解释或阐述的文章。把握所说明的事物的特征和本质是理解说明文的关键。说明事物特征的方法很多,主要有定义法、解释法、比较法、比喻法、数字法、图表法、引用法和举例法等。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把说明文按照数字、解释和举例等进一步分为以下几类:(1)数字说明文:用数字说明事物容易给人留下具体和深刻的印象,让人读后一目了然。指导学生阅读数字说明类文章时,教师应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了解这些数字的含义。(2)解释说明文:解释说明文着重说明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功用等。因此,教师应先向学生提出诸如“是什么”、“怎么样”、“做什么”等一类的问题,引导学生带着问题阅读,从而快速抓住文章的主题。
例如: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阅读和寻找答案。这是一种主动性的阅读,它不但可以引导学生快速理解文章的主旨大意,而且可以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其自主学习的能力。(3)举例说明文:举例说明文是通过实例说明问题的文章。教授此类文章时,教师应引导学生理解为什么作者要举出这个实例,通过实例作者欲说明什么问题。学生经过教师的启发和引导,积极思考问题;然后,教师帮助学生从实例中归纳总结出文章的主题。(4)分类说明文:分类说明文是通过列举某一事物或其特征的不同类别来说明这一事物总体特征的文章。教授此类文章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寻找所述事物的各个类别及其特征,启发学生通过对不同类别特征的分析,归纳和总结出所述事物的总体特征。
总之,在阅读教学中,不同文体的阅读指导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师根据不同的体裁和题材把阅读文章进行分类,并设计出不同的阅读要求,给予学生必要的阅读指导,可以使学生掌握不同文章的阅读方法,使他们的阅读速度和理解的正确率大大提高。
二、把握题型
纵观历年高考试题,阅读理解试题一般有以下几种题型:一是直接回答who,whom,which,what,where,when,why,how等疑问词引起的细节问题;二是猜测词义题;三是推理判断题;四是综合概括题。在做阅读理解题时,一定要仔细看完,看清楚试题要求再作答,特别要注意NOT,TRUE,EXCEPT等词。有时,要先看题后阅读文章,带着问题去读短文,可缩短阅读时间,效果也许会更好。
1. 事实题———“鹦鹉学舌”。即根据文章中作者的思路和意图来做题,不要自己主观臆断。阅读理解试题中大部分题型都是对文章细节,段落事实的考查。例如,本次考试中A篇的41和42题,B篇的46题以及C篇的45和50题等。这类题目的分值在阅读理解中所占的比重是最高的,一般在60%左右。因此把握住这类题目是得分的关键。此类题目又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直接考查事实题,例如A篇的41题,一问一答,相对较容易得分。另一类是判断正误题。这类题需要考生掌握文中的信息,对所列出的选项作出判断。如果题目是“not true”,“not right”或“not mentioned”,也就是“3正1误”,经常可以使用排除法,挑出其中与文章不符的一项即可,既快又准确,如42和50题,其他三个选项显然都符合文义。
2. 猜测词意题———“瞻前顾后”。例如A篇44题“The underlined term“capital punishment”probably means ”.考查的是划线部分词语在文中的意思,考生失分较多,原因主要是不理解“capital”的意思,也没有联系文章段落内容,误选了C或D项。其实,只要认真阅读相关段落,在“capital”后面紧跟着写到“in extreme criminal cases,...In these cases,the person is put to death.”就可以顺利地选择正确选项D。再如C篇52题问的同样是划线部分“they hit the schoolhouse door.”的意思。如果只从字面意思判断“hit”为“击打”,那么就难免误选A项了。还有的同学体会到了其引申意,但只从全文大意考虑认为D项正确,未能抓住此类题的关键,那就是要重视划线部分前后的相关信息。文中提到“These kids wanted to be doctors...and then they hit the school house door.”这里面“then”就是考生把握的关键。孩子们先是有理想,然后到学校上学……因此选项C是最佳答案。可见,做此类题时不能只注重词语的表面意思,或是单凭自己的印象来做题,而是要回归原文,注重语境和情境,这样即使是面对不认识或不太理解的词语也不会束手无策。
3. 推理判断题——“去伪存真”。这类题目的设置经常使用“What can we in fer from the text?”,“What can we know...?”或“What does the passage mainly talk about?”等设问,难点在于可能有多个选项都是正确的,但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例如试卷中的47题是“The first paragraph is mainly about ”。乍一看似乎A和B都正確。尤其是B项“misunder standing between teenagers and their parents”好像更有说服力。但是仔细审题,再回归第一段“It is natural for young people to be critical of their parents...”就可以把B项排除掉。再如56题“What can we infer from the text?”从文章大意和文章特点出发,就不难发觉作者的意图是“provide necessary information on dealing with unwanted e-waste”。解决此类题的关键是“去伪存真,”排除看似正确却不符合题意的选项。
4. 选择标题———“切中主题”。此类题型考查考生对文章的领悟和概括能力。所选文章题目应能涵盖文章内容,体现主题,即不能“太大”,也不可“太小”或过于片面。如质检二中的51题,A项过于空泛,B项只能体现文章部分内容,不够全面。由于文章主题是讲述高中生辍学后感到后悔并分析其辍学原因,因此D项为最佳标题。
综上所述,面对阅读理解,我们的目标是相对容易的事实题不丢分,其他题型多拿分。由此可见,良好的心态、严密的思考、适当的方法必将促进考生阅读成绩的全面提高。
(作者单位:江西省于都县第四中学 34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