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形势下,教育者需要着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以《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为例,分析得出高年级古诗教学可以通过“问题式课前预习、赏识性評价、学法指导、学法迁移”这四种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古诗教学;自主学习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提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积极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由此可见,自主学习已经是不可或缺的一环。另外,《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还要求高年级学生学习背诵优秀诗文60篇,所以自主学习在新形势下的古诗教学中已经显得尤为重要。笔者以《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为例,浅析高年级古诗教学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为高年级的古诗教学提供一些可行的建议。
一、问题式课前预习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古诗,中国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时间久远;另外,古今语言的差异使我们的学生对诗人产生了较大的距离感,对诗句里蕴含的情感也具有陌生感,所以课前预习显得格外重要。然而,无目的的预习收效甚微,笔者认为有目的的预习才能够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在《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的课前预习中,笔者采用了问题式课前预习的方法,让学生预习并解答以下五个问题:(1)知诗人——李白是谁?(2)知背景——李白与孟浩然的关系及李白写这首古诗的原因?(3)知惯例——古代的分别为什么受人重视?(4)知字词——联系上下文或生活实际理解“故人、西辞、烟花”等重点字词的意思;(5)知诗意——初读古诗,你有什么感受?学生对于这些问题非常感兴趣,有的查阅工具书,有的上网寻找答案……问题式课前预习既为学生学习新课打下了基础,又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逐渐培养其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赏识性评价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信心
新课程改革认为:“学习者不是被动的旁观者,而是自主的参与者。”另外,高年级的学生具有渴望他人肯定的心理倾向,所以对学生自主参与学习的行为给予赏识性评价,能够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信心。在《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学习中,笔者对于学生预习情况的汇报给予了肯定,一节课有许多赏识性的语言出现,如“我知道你是认真地查阅资料后明白了李白与孟浩然的关系”;当学生这样回答“烟花”一词时:“现在是春天,最近我早上上学时看到江边水雾如烟,所以我知道了烟花就是指水雾如烟、繁花似锦的春景”,笔者对其联系生活实际的自主学习法表示了赏识:“你真是一个认真观察生活的人”……教师赏识性评价一方面使学生自主学习的信心得到了增强,另一方面也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表现得更加轻松自如,提高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三、学法指导一步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传统的古诗教学是“教师传授——学生接受”的模式,没有学生自主学习的影子。笔者心想:要想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必须提供学法的指导,这样学生才能知道如何进行古诗的自主学习。所以笔者在《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的学习中,对学生进行“学诗四读法”的指导:一读,解诗题,知诗人;二读,晓诗音,抓字词;三读,抓字词,知诗意;四读,悟诗情,知写法。在一读时,示范读诗题:想强调“黄鹤楼”,所以将“黄鹤楼”重读,然后解释为什么要强调“黄鹤楼”,示范之后,让学生用这种读法自主理解诗题;在二读中,指导学生先正字音读两遍,再有节奏地读两遍,从而自主读通诗句;在三读中,指导学生先朗读再抓住字词“故人、西辞、烟花”,再串通诗句,从而自主知诗意;在四读中,指导学生通过朗读和想象,联想李白送孟浩然时的场景,从而通过自己的想象领悟诗情。通过“学诗四读法”的指导,一步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整首古诗,效果显著。
四、学法迁移有效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通过对《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学习,学生已经对问题式的课前预习有了一定的理解,理解了如何运用“学诗四读法”进行古诗学习,所以笔者通过学法迁移,要求学生对《送元二使安西》进行问题式的课前自主预习,并通过“学诗四读法”自主学习《送元二使安西》,在下节课《送元二使安西》这首古诗的学习中,笔者完全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通过引导,学生能够进行较为理想的学法迁移:学生自己理解了《送元二使安西》这首古诗,其自主学习能力也在这样的课堂中得到了提升。
综上所述,在学习《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古诗时,笔者先通过问题式课前预习、赏识性评价、学法指导,然后通过这首古诗的学法迁移学习另一首古诗,以此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收效显著。
参考文献:
韦克华.如何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关古诗教学的研究[J].试题与研究(新课程论坛),2015(5):51-52.
编辑 张佳琪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古诗教学;自主学习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提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积极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由此可见,自主学习已经是不可或缺的一环。另外,《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还要求高年级学生学习背诵优秀诗文60篇,所以自主学习在新形势下的古诗教学中已经显得尤为重要。笔者以《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为例,浅析高年级古诗教学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为高年级的古诗教学提供一些可行的建议。
一、问题式课前预习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古诗,中国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时间久远;另外,古今语言的差异使我们的学生对诗人产生了较大的距离感,对诗句里蕴含的情感也具有陌生感,所以课前预习显得格外重要。然而,无目的的预习收效甚微,笔者认为有目的的预习才能够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在《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的课前预习中,笔者采用了问题式课前预习的方法,让学生预习并解答以下五个问题:(1)知诗人——李白是谁?(2)知背景——李白与孟浩然的关系及李白写这首古诗的原因?(3)知惯例——古代的分别为什么受人重视?(4)知字词——联系上下文或生活实际理解“故人、西辞、烟花”等重点字词的意思;(5)知诗意——初读古诗,你有什么感受?学生对于这些问题非常感兴趣,有的查阅工具书,有的上网寻找答案……问题式课前预习既为学生学习新课打下了基础,又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逐渐培养其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赏识性评价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信心
新课程改革认为:“学习者不是被动的旁观者,而是自主的参与者。”另外,高年级的学生具有渴望他人肯定的心理倾向,所以对学生自主参与学习的行为给予赏识性评价,能够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信心。在《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学习中,笔者对于学生预习情况的汇报给予了肯定,一节课有许多赏识性的语言出现,如“我知道你是认真地查阅资料后明白了李白与孟浩然的关系”;当学生这样回答“烟花”一词时:“现在是春天,最近我早上上学时看到江边水雾如烟,所以我知道了烟花就是指水雾如烟、繁花似锦的春景”,笔者对其联系生活实际的自主学习法表示了赏识:“你真是一个认真观察生活的人”……教师赏识性评价一方面使学生自主学习的信心得到了增强,另一方面也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表现得更加轻松自如,提高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三、学法指导一步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传统的古诗教学是“教师传授——学生接受”的模式,没有学生自主学习的影子。笔者心想:要想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必须提供学法的指导,这样学生才能知道如何进行古诗的自主学习。所以笔者在《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的学习中,对学生进行“学诗四读法”的指导:一读,解诗题,知诗人;二读,晓诗音,抓字词;三读,抓字词,知诗意;四读,悟诗情,知写法。在一读时,示范读诗题:想强调“黄鹤楼”,所以将“黄鹤楼”重读,然后解释为什么要强调“黄鹤楼”,示范之后,让学生用这种读法自主理解诗题;在二读中,指导学生先正字音读两遍,再有节奏地读两遍,从而自主读通诗句;在三读中,指导学生先朗读再抓住字词“故人、西辞、烟花”,再串通诗句,从而自主知诗意;在四读中,指导学生通过朗读和想象,联想李白送孟浩然时的场景,从而通过自己的想象领悟诗情。通过“学诗四读法”的指导,一步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整首古诗,效果显著。
四、学法迁移有效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通过对《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学习,学生已经对问题式的课前预习有了一定的理解,理解了如何运用“学诗四读法”进行古诗学习,所以笔者通过学法迁移,要求学生对《送元二使安西》进行问题式的课前自主预习,并通过“学诗四读法”自主学习《送元二使安西》,在下节课《送元二使安西》这首古诗的学习中,笔者完全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通过引导,学生能够进行较为理想的学法迁移:学生自己理解了《送元二使安西》这首古诗,其自主学习能力也在这样的课堂中得到了提升。
综上所述,在学习《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古诗时,笔者先通过问题式课前预习、赏识性评价、学法指导,然后通过这首古诗的学法迁移学习另一首古诗,以此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收效显著。
参考文献:
韦克华.如何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关古诗教学的研究[J].试题与研究(新课程论坛),2015(5):51-52.
编辑 张佳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