级配碎石基层沥青路面合理沥青层厚度

来源 :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wj9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得到适用于级配碎石基层沥青路面的合理沥青层厚度,当级配碎石基层厚度为20cm时,利用BISAR 3.0程序计算不同沥青层厚度(4~36cm)路表和面层底部应变、路基顶面压应变、沥青面层和级配碎石基层内不同深度剪应力,进一步根据不同结构层的应力应变疲劳极限确定不同沥青层厚度级配碎石基层沥青路面结构疲劳开裂、永久变形和车辙的病害状况,根据路面结构使用性能和耐久性实现沥青层厚度的优选。为验证薄沥青层级配碎石基层路面结构力学响应和长期使用性能,采用足尺路面加速加载试验(APT),对5cm沥青层厚度路面结构的力学响应、长期使用性能及病害特征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当级配碎石基层厚度为20cm时,沥青层不宜过薄,沥青层厚度h1<5cm时易产生过大的路表永久变形和自上而下的疲劳开裂;沥青层厚度为5~18cm时,存在较大的面层层底拉应变、路基顶面压应变、沥青面层和级配碎石基层最大剪应力的不利受力组合;沥青层厚度h1≥34cm时,可满足长寿命沥青路面的使用要求;若条件受限时,宜保证沥青层厚度h1≥18cm;由APT试验结果可知,沥青层厚度为5cm时,沥青层层底拉应变计算结果、路面结构剪应力计算结果与试验路实际使用状况基本符合,路面结构主要病害为车辙和永久变形,疲劳开裂并不明显,但路基顶面压应力计算值偏小,该值不宜作为路面结构设计依据。
其他文献
近日,华硕在国内正式发布了ASUS Transformer Book Chi变形笔记本,包含T3 Chi和T1 Chi,分别对应12.5英寸以及10.1英寸。性能方面,ASUS Transformer Book T3 Chi在配置上有酷
自从“互联网+”概念被提出以来,传统行业纷纷应用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寻求转型升级。餐饮行业,由于其市场需求和行业特性成为和“互联网+”渗透最快的行业之一,取得了快速发展
果树沟原名不叫果树沟,后因这里的果树多了,人们就用"果树"二字渐渐替代了它原来的名字。30多年前,在草长莺飞的季节,我从县直单位抽调到果树沟与贫下中农同吃、同住、同劳动。
我国《宪法》第十条规定:“城市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但对于什么是“城市”,“城市”的边界在哪里,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界定。因此,无论在学术界还是在现实生活中,都存在对该条法律
目的探讨3.0T磁共振成像(MRI)表现对脑脂肪栓塞(CFE)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6例临床确诊为脂肪栓塞综合征(FES)患者的头颅MRI影像学资料。结果MRI显示病灶散在、多发分布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