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教学中审美能力的培养策略

来源 :当代家庭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chunx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我国素质教育以来,国家较为重视小学美术教学质量,主要是因美术教学能够有效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并且在此基础上为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较为重要阶段,需要采取有效培养策略对学生审美能力进行快速发展,以此为美术教学质量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学;审美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8877(2020)11-0132-01
  我国素质教育普及以来,小学教学实现了综合发展,这对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较大促进作用。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综合素养的培养在其中扮演着较为重要的角色,这在较大程度上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审美能力,这就需要采取有效策略全面提升学生在美术教学中的审美能力。

1.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性
  小学美术教学,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也是素质教育中较为重要的构成部分,对学生美术教学质量的提升尤为重要。首先,通过美术教学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能够提升学生自身综合素质,主要是因小学阶段是学生综合能力发展较为重要的阶段,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较为重要的方式。其次,在对学生审美能力进行培养的过程中,能够让学生通过美术发展美的事物,以此提高学生欣赏美与创造美的能力,这在较大程度上能够有效提高美术教学质量。

2.小学美术教学中审美能力的培养存在的问题
  (1)培养方式单一
  在美术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应采取不同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审美能力,不但能够提升学生学习兴趣,而且对美术教学质量的提升具有较大促进作用。但是,在教学的过程中,一些教师只对学生绘画技巧进行培训,不重视审美能力的培养,并且在此基础上审美能力培养方式较为单一,这在较大程度上很难提升学生审美能力。
  (2)教学理念陈旧
  在小学美术教学的过程中,一些教师教学理念较为陈旧,很难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这在较大程度上无法确保学生审美能力的有效提升。此外,因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一些教师教学观念落后,并且没有将一些理念落实到教学实践中,这在较大程度上很难提升学生审美能力。

3.小学美术教学中审美能力的培养策略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进行美术教学的过程中,一些学生由于一些因素的影响,对美术学习兴趣较低,并且审美能力也偏低。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采取有效方法提升学生学习兴趣,这对审美能力的提高也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此外,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从生活中收集教学素材提升学生审美能力。比如,教师在讲解《五彩的烟花》时,教师能够收集生活中的烟花并通过多媒体播放,让学生体会烟花之美,并独自完成美术创作,这在较大程度上提升学生美术学习兴趣,这对审美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
  (2)理论与实际教学相结合
  美术来源于生活,美术作品是生活的写照,作品质量与学生审美能力的高低有较大的关联性,这就需要强化学生对事物的真实感受。为此教师在教学中将理论与实际进行有效的结合,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提高学生审美能力。比如,学生在学习《丰富多彩的玩具》一课时,教师让学生欣赏不同玩具,从外形与颜色激发学生自身想象力,同时让学生将课堂玩具与自己的玩具进行对比,最后进行小组创作,不但能够提升学生自身鉴赏力,而且为教学质量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
  (3)激发学生创作欲望
  在对小学生进行审美能力培养的过程中,由于受到理解能力以及年龄的限制,对一些美术作品的理解完全取决于自身的审美能力。因学生年龄相对较小并且理解能力低,导致审美能力培养出现不同程度的障碍,为此教师可以通过营造良好的教学情境构建学生与美术之间的桥梁,以此对美术进行有效感知。比如,学生在欣赏美术作品的过程中,教师首先通过多媒体进行教学情境的设置,让学生在一定的教学情境中对作品背景以及思想进行全面体验,以此使学生多不同角度對美术作品有全面了解,再通过教师的引导进行美术作品的创作,这在较大程度上能够使学生审美能力更具方向性。多媒体能够通过直观、有趣的方式对学生各种感官系统实施调动,以此为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以此激发学生美术创作欲望。
  综上所述,在小学美术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这也是教师在教学中肩负的较为重要的教学任务,为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此外,好的教学策略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这对教学审美能力的培养具有较大促进作用,在此过程中需要教师将理论与生活进行有效的结合,从实际出发对学生美术教学审美能力的全面培养,从而为我国美术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郝芳.浅析小学美术教学中审美能力的培养[J].才智,2017(27):165-165
  [2]顾丽丽.小学美术教学中审美能力的培养研究[J].情感读本,2017(27):1-1
  [3]石明霭.陶冶情操启迪心智—谈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策略[J].考试周刊,2017(99):173-173
  [4]陆伯瑶.浅谈小学美术教学中审美能力的培养[J].考试周刊,2018(4):170-170

其他文献
为研究12-18w临武鸭的赖氨酸需要量,试验随机选取健康、体重接近的84日龄雌性临武鸭210羽,分为5个处理(赖氨酸水平分别为0.55%、0.65%、0.75%、0.85%、0.95%),每处理设6个重复,
摘 要:小学数学作为学生的基础阶段,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新课改也对小学数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小学教师应当从核心素养出发,培养小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本文以小学数学教学为对象,研究了在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数学教学的现状和相关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现状;解决措施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8877(2020)11-0131-01  学生
摘 要:类比推理是一种推理模式,它根据两个或两个以上事物在某些方面的共性,进行合理的推断。针对一些复杂或陌生的题目,进行类比推理,不仅考验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还能拓展学生多角度发现事物规律的能力,以及思维延伸能力的培养。高中阶段,类比推理越来越得到了教师的重视,笔者简要讨论高中数学教学中类比推理的作用及应用方法,希望对提高学生数学成绩与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有所助益。   关键词:类比推理
工作面带压开采突水危险性,受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开采影响等多因素影响,掌握含水层富水性无疑是分析评价突水的关键,不同的矿井甚至不同工作面富水性差异较大,因此即使
法理学是高职院校法学专业的基础课程。在法理学教学中,不同的教师对于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教学方法、培养法学思维方式等方面存在着不同的认识。对以上几个方面进行说明和分
摘 要:在新课改背景下,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已经成为全体教师的主要教学任务之一。小学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要明确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概念,在学生体育核心素养培养的道路上要不断地探索和创新,在体育课堂贯彻落实新时期的教育理念,从而促进小学生个性的全面健康发展。鉴于此,本文就核心素养下的小学体育教学策略提出了几点个人建议,以供探讨。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体育;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
摘 要:在初中物理教学活动中,教师不仅要帮助学生掌握专业的技能知识,还要根据当前的教育发展特点,选定教学方法,提升课堂教学效益。物理实验在初中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它不但能够使学生更快地理解物理知识,加强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的印象,还能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物理实验观,提高学生的物理综合水平。本文以初中物理教学现状为论述点,探讨实验教学法在初中物理教学环节的应用。   关键词:实验教学法;初中物理;作用 
摘 要: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现已成为课程学习的重点课程,因此越来越多的教育机构普遍重视小学信息课程的教学质量,并对此展开深入的探索研究。有效的对小学信息技术进行变革可以提升整个的教学质量。本文就如何提高信息课程的教学质量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对教学模式的变革提出了相对的策略与措施。  关键词:小学课程;信息技术;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2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
论文从鸡绦虫的生长繁殖特点及致病机理出发,综述了几种常见抗绦虫药物的作用机理,及其在养鸡生产中的应用和使用前景,为其合理使用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