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情境创设三步曲

来源 :新课程改革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jun24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克思说过:“数学教育具有创造之本型,数学是人类自由的创造物。”这句话明确了数学教育的首要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数学教育过程,事实上就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数学问题的解决方法进行研究、探索的过程,继而对其进行延拓、创新的过程。因此,学生的创新意识的培养,关键在于教师如何设计数学问题,选择数学问题,而问题又产生于情境。最终,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情绪情境、教室情境,就成为整个课堂教学设计的核心了。下面就此谈谈在教学过程中自己创设情境的做法:
  一、从筑基开始,提出问题,预设情境
  我在上初一数学《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习题课的过程中,从资料上选取了这样一道应用题:
  (题1)一列快车长180m,时速为72km,一列慢车长220m,时速为48km,问:
  (1)两车相向而行,从车头相遇到车尾刚好相离需要多少时间?
  (2)两车同向而行,慢车在前,快车从追上慢车车尾开始到刚好与慢车完全错开需要多少时间?
  这是一道双动态的典型应用题,一般来说学生是很难弄清题意获得正确、完整的解析过程的。但本人在教学过程中事先并没有直接给出原题,而是将原题中的题目条件变改,出示给学生的是下题:
  (题2)一列火车长180m,时速为72km,一座桥长220m,火车从车头上桥开始到车尾刚好离桥需要多少时间?
  这是一道动静态的应用题,较原题简单,学生很容易作出示意图分析、弄清题意,获得正确、完整的解析过程的。
  二、从研究、探索开始。延拓创新问题,创设情境
  我要求学生将(题2)中的条件“一座桥长220m”任意更换为其它条件,提示他们最好改变为动态的事物,重新自编应用题(学生分组讨论)。之后我将学生自编的应用题收集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
  第一类:一列火车长180m,时速为72km,一山洞长220m,火车从车头进洞开始到车尾刚好离洞需要多少时间?
  第二类:一列火车长180m,时速为72km,另一列火车长220m,时速为xkm,(这里由于不同的学生给出不同的时速,故用xkm代),问两列火车相向而行,从车头相遇到车尾刚好相离需要多少时间?
  第三类:一列火车长180m,时速为72km,另一列火车长220m,时速为xkm,两车同向而行,慢车在快车前,快车从车头与慢车车尾相接到刚好与慢车车头完全错开需要多少时间?
  第一类题与(题2)当然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但第二、三类题则是学生自己独立思考,提出的问题。这个过程产生的效果是不言而喻的。因为这个过程渗透了问题情境、情绪情境、教室情境的创设。
  三、解决问题,体验情感
  我要求学生自己解答以上自编的问题,他们都能准确的给出解答过程,并都能清楚的说出分析问题的步骤。此时,学生兴趣特别浓,结束之后,我告诉学生,事实上,我本要出示的原题正是第二、三类的综合应用题。学生此时情绪更高,我便顺水推舟,启发学生今后遇到问题时,不仅要会解答,更重要的是要在解答过后善于总结,发现新的问题。
  由上面的教学例子可以体现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造良好的问题情境、情绪情境、教室情境,引导学生开展积极的思维活动,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意识、培养集体思考、使学生的各种感观和心理活动与他们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潜能相结合、求得开发学生的创造潜力的最佳效果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这些正是情境创设教学功能的体现,下面再具体谈谈我对情境创设教学功能的感悟。
  在上初二《全等三角形》习题课的教学过程中,有这样一道习题:“一个三角形中的两边与另一个三角形中的两边对应相等,第三边上的高也对应相等,则这两个三角形全等”。在解决这道习题的教学过程中,我仍采用前述“三步曲”模式,其功能主要有:
  1、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对于上述的几何证明题,学生都能给出正确的解答过程,但我诱导学生不要停留在命题的愿意上,分组讨论,试更换命题的条件,看结论是否依然成立。结果学生给出下面几种命题:
  第一类:将“第三边上的高线”换成“第三边上的角平分线”或“第三边上的中线”。
  第二类:将“两边”换成“两角”,并将“第三边”换成“两角的夹边”。
  第三类:将第一类、第二类命题综合成一个命题“一个三角形中的两边(或两角)与另一个三角形中的两边(或两角)对应相等,第三边t(或两角的夹边上)的派生线也对应相等,则这两个三角形全等”(这里派生线是指三角形的中线、高线、角平分线)。
  给出上面几个命题以后,学生自己写出了证明过程,此时他们积极性很高,毕竟这些命题都是他们自己提出、自己解决的,因此我感受到:“教学生问比教学生答更重要”。
  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教与学都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但只要有坚定的意志、努力的付出、正确的思想和方法作指导,就一定有收获,在学习相似三角形之后,学生自己证明了“两角及夹边上的中线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这个命题的正确性,并且他们前述几个命题都可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来证明,过程更简洁。
  3、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思想。
  学生在总结出前述几何命题的正确性之后,自信心倍增,我借助此时的气氛,激发学生,告诉学生如何在学习中相互学习、相互交流、互相讨论、互相帮助、共同总结发现问题,从而解决问题,应用问题的结论。正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两人智慧胜一人”。
  如果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情境,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答,反客为主。从作为问题的接受者转变为问题的提出者,进而解决问题,这样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能力不是更有作用,更有意义吗?
其他文献
【摘要】现在的初中数学教学中,许多教师常常发出这样的感叹:“初中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不高,老师无论怎么教,他们就是学不会。想要教会他们实在太难了!”可见,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尤为重要。  【关键词】初中生;数学;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生对学习活动和学习对象的一种力求趋近的认识倾向。对数学知识的内容和对数学思维方法的兴趣越厚,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就保持得越长久。数学教学实践证明,
期刊
【摘要】在日常的小学数学教学中,许多老师都十分注重导入新课、优化教学过程、强化复习等环节的教学艺术,但对结尾却很少讲究。其实,小学数学教学结尾运用得当,能够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智能的发展。因此,精心设计结尾这一教学环节,对于良好的教学效果的巩固,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结尾    小学数学教学既要讲究开头、突出中心,更需要注重结尾艺术。结课方法运用得当,
期刊
分数应用题在小学数学应用题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分数应用题往往具有单位“1”不统一,结构复杂,关系隐蔽等特点,很多同学在解答时不知道应从何处入手分析数量关系。究其原因:一是学生对这类题不会分析,甚至根本不理解,单一练习时机械地模仿,凭记忆来解题;其二也有部分教师教学方法不当。在学生不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教学,在大多数学生不会解题时,利用一个固定的模式让学生导入,这样阻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违反了教学规律
期刊
【摘要】计算机在教学领域中的广泛应用必将导致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深刻变革,最终导致全新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育理论的诞生,并会引发教育体制的根本变革。当前教育中的问题是:把现代化教育技术简单化,把多媒体教学复杂化、万能化。所以只有突破旧的教学观念,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建立自主、开放、和谐发展的教学模式,才能实现小学数学课堂中多媒体教学最优化的运用。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
期刊
创新素质教育是伴随着人类的创造实践活动而产生,并逐步明确、逐步形成的。创新素质教育,是从创造、教育、素质教育、创新教育不断衍化而生成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学生全面素质为目的的教育活动,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而创新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造思维、创造能力,其目的是培养创造性人才。  创新素质教育,就是引导学生学习与研究发明创新的规律和创新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期刊
【摘要】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过程,即教师围绕着某一教学目标和要求进行的动态系统。本文从两个方面介绍了如何进行信息反馈:(1)课前制定合理的反馈计划;(2)获取数学课堂教学信息反馈的三种途径,即口语反馈,情态反馈,文图反馈。接着介绍了调控反馈信息的五种方式:及时激励启迪、及时明辨是非、及时调节节奏、及时调节难度、及时调整作业。  【关键词】反馈;调控    课堂教学过程是教与学之间的
期刊
颁布的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通过数学教学,学生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通过数学教学,学生能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这表明数学新课程体系已革新了传统课程体系,即由过去的以学科为中心,传输数学知识逐渐转向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那么数学教学中如何有效培养学生
期刊
由于初中生正处在由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心里发育不很健全,而初中数学比较抽象,学习任务又比较重,这就要求数学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下面是本人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效率的几点做法,供大家参考。  一、充分发挥整体效益  我们面临的教学现状是,每上完一节课,就盲目地大量做题,费了力气,却没有效果。造成这样事倍功半的原因是因为没有对教学内容进行系统考虑。  系统论的观点是现代方法论的一
期刊
【摘要】学习兴趣是指一个人对学习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与情绪状态。学生对某一学科有兴趣,就会持续专心致志的钻研它,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关键词】数学;兴趣;培养    目前,职业学校的学生的数学基础较差,是人人皆知的客观现实,不少学生对数学不感兴趣,认为数学没多大用处,数学课枯燥乏味,学着没意思;加之自感数学基础差,学习没信心,缺乏兴趣,甚至厌学。如何提高学生兴趣,让学生喜欢数学,热爱数学,
期刊
日常生活中,人们无时不在表达心意,交流情感,传达信息,可见口语交际的重要性。新颁布的小学语文教学大纲,第一次把“口语交际”纳入了教学内容,并明确规定:从小学低年级开始,就要对学生进行这方面的训练。,这是语文教育的一项重大改革,体现了对语文教育功能的全面理解,对语文素质的全面关注,理解语文教育生活化的理念。  现在的低年级小学生生活内容比起以前的孩子丰富多了,接收信息的渠道很多,与人交流时基本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