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表现出“非正规性”、“如是性”、“民族性”等特点的民族民间教育生活持续地被研究者忽视或者漠视。事实是,千百年来,正是这种“非正规”的民族民间教育生活,与国家举办的制度化的学校教育系统一起,共同支撑起某一民族教育生活的大厦。民族民间教育与官方普识教育(主要表现为学校教育)的关系,也绝非各行其是,互不相关。而是民族民间教育主动地、有选择地,在保持民族教育文化个性的基础上,不断调适、主动对接制度化的学校教育并走向融合的过程——这一点,从业已走过一千多年的我国回族民间教育的历史演进中清晰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