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御制”领衔新一轮秋拍大戏

来源 :收藏·拍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risby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入10月,新一轮秋拍大戏开场。作为中国艺术品交易的“重镇”—香港艺术品市场近年来受到内地以及欧美的影响越来越大,在这种“腹背受敌.的形势下,香港的各大拍卖朽星今年秋拍中继续各出奇招。率先登场的是苏富比和保利香港,佳士得和中国嘉德在十一黄金周期问也各有一场拍卖。据各路拍行预先透露的图录可知,今季“乾隆御制”、赵无极、张大千、吴冠中等依然是热门。
  在春拍后,今秋市场还会持续调整或是回暖上扬?谁又将是市场“黑马”?本文带大家抢先一睹10月拍卖的精彩拍品。
  清乾隆洋彩黄地粉青透龙夹层吉庆有余玲珑尊
  来源:香港苏富比2018年秋拍
  创作年代:《大清乾隆年制》蓝料款
  尺寸:40.8cm
  估价:5000万-7000万港元
  此洋彩夹层玲珑尊,当属景德镇督陶官唐英(1682-1756)晚年为乾隆皇帝创烧之新瓷。1740年代初,紫禁城御作坊内,以画入瓷,生动趣真,珍品辈出,惟空间受限,器小而罕。景德镇御窑厂规模却无此碍,在唐英的领导下,吐故纳新,研制洋彩瓷器,强调纹饰独斗者,每每须经繁复程序数十回,方可成器,而如此玲珑尊一类,.制作殊艰,耗料费工,故唐英曾只试烧上呈,未敢多造。此品与2010年以4300万英镑落槌的著名乾隆洋彩玲珑尊成对。此玲珑尊的黄地锦上添花纹,显然受路易十五(1715-1774)时期西方流行之洛可可风影响,却未循欧洲常见之不对称设计。肩上环饰洋花卷叶,配缀串珠,以及双鱼、吉庆、如意云头等中国传统图案,规整对称。圆珠巧添光点,加上如意云头的渐层催染,让玲珑尊更显立体。
  清乾隆 御制珐琅彩虞美人题诗盌
  来源:香港苏富比2018年秋拍
  创作年代:《乾隆年制》蓝料款“佳丽”“翠铺”“霞映”印
  尺寸:118cm
  估价:待询
  清宫瓷器中,以珐琅彩级别最高,珐琅彩当中,又以有题诗的最为矜贵。清宫瓷胎画珐琅彩的制作开始于康熙皇帝,由于君王喜爱,特别招徕具备珐琅制作技艺的西人入宫研制,终于在康熙晚年成功烧制出珐琅彩瓷。雍正诗书双绝,他以文人追求的诗、书、画、印设计珐琅彩瓷,成为雍正年制一大特色,此特点在乾隆朝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此件乾隆御制珐琅彩虞美人盌,纤花盛绽,石半掩、蝶萦绕,并题前人佳句,诗句前有“佳丽”,后有“翠铺”“霞映”共3枚红料印,咏妍姿雅貌,盌心加缀佛手瑞果,更显清朗,私人珍藏中绝无仅有。珐琅彩画虞美人,除此仅见“台北故宫博物院”藏雍正盘一对,尤为难得。
  朱沉芷《公园小径》油彩木板
  来源:保利香港2018年秋拍
  创作年代:约1930年代末至1940年代初作
  尺寸:50cm×60.5cm
  估价:400万-600万港元
  相较于吴冠中、赵无极和常玉这三位的显赫声名以及市场底蕴,朱沅芷尽管在小圈子中有一足热度,但其在市场认知度、市场基础和高价纪录等多个方面都还有很大差距。2017年《工业之轮在纽约》过亿元成交,让朱沅芷与他的艺术主张重新被市场认识。《公园小径》超现实的场景勾画,俨然超脱写生的场景,弯曲的步道是画面的轴心线,观者的视线从左下角沿着土黄色的人行道一路到右方,企图营造回返往复的视觉延伸。书写性线条的勾勒也大规模地出现于画中,营造流畅却虚幻的场景,使得原本静态的风景充满了生命力。《公园小径》体现了朱沅芷以西方表现形式与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结合的视觉表现,将中国近代美术史的革新朝向现代化的目标推进。
  沈周《余荫堂图卷》设色绢本手卷
  来源:香港苏富比2018年秋拍
  創作年代:不详
  尺寸:34cm×98.3cm
  估价:400万-600万港元
  此卷是沈周为缅怀祖母之作,用笔苍浑有力,神气俱足,布局随意而至,古朴有致,写出余荫堂中寸草春晖之景。虽未落年款,但据画风可分析应为七十余岁所作,落款“姑苏沈周”,为沈周传世作品中之唯——例,可为研究石田书画之重要资料。本幅经清代收藏家李佐贤题跋并著录于《书画鉴影》、著名金石学家刘鹗署签及题跋并有罗振玉、内藤湖南等名家题后,约于20世纪初流入日本,曾经饭田新七家族递藏,流传有序。
  林寿宇《1967年1月》油彩 铝 画布
  来源:保利香港2018年秋拍
  创作年代:1967年作
  尺寸:127.7cm×127.7cm
  估价:550万-650万港元
  据2010年高雄市美术馆出版的《一即一切:林灵宇50年创作展》记载,《1967年1月》为目前私人收藏中最大尺寸的20世纪60年代创作,至今半世纪首次现身于拍卖市场,足见作品之珍贵。在《1967年1月》中,林寿宇将舅耳本与澎湃的情绪收蛋改为极简的块状之中,经过严谨计算,将正方形的画布划分为两个刁砚等份的矩形,而居中平行排列粗细面积不一的布阵,这些不同色调的白,来自不同次数油彩的覆盖,重重叠叠产生密度的变异导致色彩微妙差异,成为“白上白”的重复州时美,在一块平面上演绎另一块平面的次序关系,建构多重空间的无限延下,试图表现东方禅学中宇宙空间的内涵性。
  陈洪绶《听松涛》立轴 设色绢本
  来源:保利香港2018年秋拍
  创作年代:不详
  尺寸:127cm×49.5cm
  估价:100万-180万港元
  明末画坛,陈洪绶无疑是一位独具风格的画家。其山水、花鸟、人物皆长,且尤以人物为最。其所绘人物,大多体格高大超逸,衣纹细密清楚,线条流畅有力。论及表现技法,又可见灵活多变之妙,如用粗枯之笔表现好汉壮士,用细润之笔表现文人佳丽,用游丝之笔表现高古逸士等,极大丰富了中国传统人物画的表现技法。此件《听松涛》刻绘细致,赋色雅丽,有“古法渊雅,静穆浑然”的格调。画中松树挺拔而立,山石侧靠在松树旁,高士侧卧,神情恬静,边听着松涛声,边沉思着,好不惬意。画中题写五言诗一首,这是在陈洪绶画作中比较少见的。整幅画面景物与人物浑然一体,高士闲情雅趣,整幅画作恬静安逸。作品不仅体现了晚明文人生活之写照,也寄托着老莲遗世独立的人生追求。   朱耷(八大山人)《松石》 水墨纸本 立轴
  来源:香港苏富比2018年秋拍
  创作年代:壬午年(1702)
  尺寸:116.1cm×45.7cm
  估价:800万-1000万港元
  朱耷之作多笔墨极简,然简中常有余兴。本幅绘于壬午年(1702),是朱耷带纪年之晚年作品,寥寥墨线便成松针,淡泊却又严静。其来源清晰,著录详实,曾为高邕旧藏,后归美国私人收藏。高邕所藏八大山人书画于收藏界颇负盛名,辑有《泰山残石楼藏画集》,本作便是著录于其书。另外,亦收录于中外各大出版物之内,包括1936年日本出版的《支那南画大成》、20世纪70年代台北周士心编《八大山人及其艺术》及1990年由王方宇、班宗华著的《荷塘主人:八大山人的生活与艺术》,可谓研究八大山人画作之经典作品。
  张大千《自画像与黑虎》波墨泼彩金笺 镜框
  来源:香港苏富比2018年秋拍
  创作年代:1969年作
  尺寸:176cm×96cm
  估价:待询
  这幅作品具有其他张大千作品无法比拟的综合特质,因此受到藏家的普遍关注。首先,在张大干的创作中,泼彩是最具有开创性的技法与面貌,而在泼彩作品中,山水、荷花的数量较多,而在人物画中的运用最为少见,以泼彩作自画像的作品则唯独此件尺幅最大且最为精美。本幅取六尺金笺为材,大干长袍侧立,开卷在手。身傍巨犬乃藏獒,体型健硕,墨黑披身,毛质细密。画中背景全以浓淡石青石绿泼洒,矿物颜料色泽厚重,在金笺上色彩如宝石般斑斓耀目,与满体通墨之藏獒怡成强烈对比,气魄摄人。画就,一直自存,后留付夫人徐雯波,日后转入“谪仙馆”收藏,其珍贵陛由此可知。
  何多芩《红色天气的马》油彩画布
  来源:保利香港2018年秋拍
  创作年代:1991年作
  尺寸:76cm×106cm
  估价:450万-650万港元何多苓是一位富有诗人气质的画家,他忧郁抒情的特质并不源于特足的社会和日刁代变迁,而是深植于生命本体。创作于1991年的《红色天气的马》是何多苓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创作时喷用的构图布局。将女陛置身于空旷的场景上,或置于密闭的类似建筑的结构中。此幅作品中可以看出何多苓深受美国现实主义画家安德鲁.怀斯画风的影响。画面中女人与马以一种与观看相悖的空间错位对视,女人的服饰和发饰与凝重斑驳的背景相互映衬,白马与沉稳鲜明的红色相互映衬,虽形成冷暖对比。女人与白马各自处于独立的空间,在静默的色彩拼接中犹如巴洛克式的纪念碑,内景与外景共存的平面化构图,像是挂在墙上的画作又像是恰好在窗外的风景。使作品整体具有超现实主义的神秘气氛,像一个精神化的空间,苍凉压严,空灵缥缈。
  赵无极《1985年6月至10月》
  油画画布(三联屏)
  来源:香港苏富比2018年秋拍
  創作年代:1985年作
  尺寸:280cm×1000cm
  估价:待询
  《1985年6月至10月》是赵无极平生创作尺幅最大的油画,其诞生契机源自国际华人建筑大师贝聿铭之邀请。1980年,贝聿铭接获新加坡莱佛士城的重要工程,贝氏邀请赵无极亲临视察,并希望他在主楼大堂的巨大墙壁上创作壁画。经历五个月的不懈努力,《1985年6月至10月》终于在同年10月正式问世,其后在1986年莱佛士城开幕时正式登场。此重要作品一直公开展出,直至2005年莱佛士城大规膜翻修重建为止,成为狮城建筑风景线上最璀璨的冠冕。此作代表着赵无极“无境时期”的经典特征,其开放式构图,大胆地扩散、放空,将结构巩固于四周,给予中央位置更多空间,反映艺术家当时心境豁然开朗,不再执着于“唯我”之心,呈现派释放自由的“无我”心灵。紫翡般的蓝色在浓淡干湿的变化中营造了虚与实、空与满,结合轻盈回荡于各处的细腻辅色,构成性灵的画面。
  吴冠中《林》设色纸本 镜心
  来源:保利香港2018年秋拍
  创作年代:1995年作
  尺寸:68.5cm×137.5cm
  估价:400万-500万港元
  乍看上去,作品《林》的表现方式和色彩搭配类似西方现代抽象表现主义油画的常见形式,但是承载作品的形式却不是抽象表现主义常用的油画,而是传统的中国水墨,并且墨色上有丰富的变化,这正是吴冠中对古老的中国水墨加入了形式美和抽象美的更新改造,也是他所开创的独特的艺术风格。作品《林》的整幅画面底色为淡墨的灰色,淡墨之上用浓墨表现出填满画布的茂密的枝叶,正朝着各个万向恣意生长,并向着画面之外伸展;墨色间跳跃着点点留白,并点缀着大量绿色、黄色、粉色等斑斓的色点,颇有波洛克式抽象表现主义的风格特色。作品的笔触时而厚重时而轻巧,墨色层次丰富且浓淡相宜,收放自如。层次丰富的画面仿佛冈吹动层层叠叠的树梢,将透过林间枝叶间隙而洒落满地的阳光搅乱成一地斑驳,充满动感和活力。
其他文献
中华戏曲与古希腊戏剧、印度梵剧一起,并称世界三大古老戏剧文化但古希腊戏剧、印度梵剧没有流传和延续下来.唯有中国戏曲屡演不衰。戏曲在中国艺术史上极其重要,进人当代却难免式微。其根本原因在于当代人生活方式、文娱方式的巨大变化戏曲是历代先民生活中某个瞬间的缩影,拥有属于各个时代的“代码”,从历史遗存的各类戏曲文物中我们可以感知到戏曲所处时代的另一种真实“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虽然戏曲娱乐大众的功能已逐渐被
期刊
2014年4月上旬的一个上午,在郑州市碧波园古玩城逛地摊时,发现了四块带铭文的砖雕,线刻着四个戏曲演员的舞台形象.其铭文分别为“丁都赛”“杨揔惜‘’“薛子小’‘和“凹歛儿。熟读中国戏曲史的他,看到“丁都赛’‘三个字时心跳都急促起来。“丁都赛‘’是北宋著名青年女性杂剧演员.《东京梦华录》上有记载,她曾在东京的宝津楼上给宋徽宗演过杂剧。这次偶然的机遇,便是李宝宗与戏曲文物缘分的开始,也是对戏曲文物收藏
期刊
碑刻作为金石文化里的一个重要分支,自古就是人们感兴趣的热点,在浩瀚纷繁的金石著作中人们把碑刻拓帖类出,去咀嚼、品评、摹临、赏玩。古往今来,人们出于各种目的,或因原石佚毁且意义重大而重刻,或因玩好及传播而翻刻,或因经济的贪利而翻刻做伪,其翻刻和做伪的手段花样繁多,且大有愈演愈烈之势,这种对碑刻的追逐势利现象致使真假难辨、良莠误识,给学界研究者和碑帖爱好者带来诸多困惑和尴尬。因此,碑刻的辨真识伪就成为
期刊
球迷看球可以买球迷道具,戏迷也可以收藏到相关的戏曲衍生品。虽然戏曲艺术在进人21世纪后不被时下大多数人所接纳,但是仍然有一批人希望能够通过现代的技术将这一国粹文化很好地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喜爱。将戏曲开发出各种形式的衍生品,不仅能够拓展戏曲文化艺术的传播空间,更能够丰富普通人的生活,让生活艺术化、趣味化,从而实现了传统戏曲艺术活力的再激活、价值的再体现。不过,严格意义上说,戏曲衍生品具有艺术性和实
期刊
中国戏曲是最具民族特色的中国传统文化代表之一。一般来讲,中国戏曲发展分为孕育期(史前至五代)、戏曲成熟期(宋元)、戏曲繁荣普及期(明清民国)。戏曲收藏与书画、陶瓷类似,年代越久远者,其文物遗存越稀少。在这期间遗存的戏曲文物如古戏台、戏曲碑刻、戏曲雕塑、戏曲绘画、舞台题记、服饰道具与乐器、文物类戏曲抄刻本等使我们加深了对中国戏曲文化的认识,而且还大大补充了史料载录之不足。尤其图像类戏曲文物的大量遗存
期刊
广州小洲人民礼堂原为广州郊区新滘公社的集体财产,是建于20世纪50年代的前苏联式老建筑。三年前,它有了一个新名字“你我空间”,一个以小洲人民礼堂为据点,致力于当代艺术思想传播和社会实践,由策展人和艺术家共同经营的非营利替代艺术空间。三年多来,“驻扎”在这里的艺术家杨帆,与另一位“联合总监”胡震亲密合作。前者作为艺术家,后者作为策展人,他们一起发起了“小洲动态影像计划”等多个项目。今年6月,正值你我
期刊
2016年6月25日晚11点至6月26日凌晨3点,一场神秘的午夜拍卖会在杭州揭开面纱。下着大雨的深夜,300余人聚集在杭州世贸君澜酒店里,喊价声此起彼伏,竞价激烈,4小时里竟无一人离席。他们都是冲着国内首场戏曲专场拍卖会而来的神秘买家。最终,这场整体估价为700万-800万元的拍卖会,以3倍以上的金额成交,大量拍品成交价高出估价10余倍。200余件拍品,经过多轮“厮杀”尽数拍完。这是戏曲艺术首次进
期刊
近些年来, “米其林”三个字在国人对美食的了解中分量越来越重,因为那代表了极端精致的餐食,然而米其林餐厅的标准绝对不是只有菜肴可口,还有厨师懂得如何将合适的菜品盛放在合适的餐具中,呈现最恰到好处的气氛,让客人在吃饭的同时为视觉的渲染达到感官体验的高潮。可知,器皿在餐桌中的地位不可小觑。  对各种器皿的热爱和痴迷是源于母亲的影响,记得小时候厨房里,母亲的厨具和餐具总是不会有重复,法国LE CREUS
期刊
小型博物馆,往往从更纵深的角度,以小小的开口打开参观者的视野,小型博物馆涉猎的领域大多较为小众,如果有时间,不妨放慢脚步,在旅途中造访一两家有趣且具有特色的小型博物馆,不仅“长见识”“开眼界”,更重要的是,这些博物馆常会带给你意想不到的惊喜。本篇将整理多家国内外的小型博物馆,它们大多分布在较为偏僻的城市或都市中较为偏远的位置,但都各具特色,所谓“酒香不怕巷子深”,如果旅途正好经过此地,则不妨加入自
期刊
“采金为丝,妙手编结,嵌玉缀翠,是为一绝。”这里所描摹的正是巧夺天工的花丝镶嵌技艺。与西方珠宝的繁复相比,东方的花丝镶嵌工艺更加侧重于一种精雕细琢的美,将东方人祟尚细腻的性情体现得淋漓尽致。花丝镶嵌位居燕京八绝之首,又被奉为蓉城的“四大名旦”之一。两千多年来,一直为宫廷御用,也在时代发展的浪潮中蜕变为独具东方特色的奢侈品。它是金与火的艺术,在无数次锻打、焊烧中化金银的刚为绕指柔,灵动的曲线、通透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