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国作家培根说:读诗使人聪慧。
我国103岁诗翁葛祖兰曾说:“我的长寿之道就在读书与写诗,它使我胸襟豁达,心情闲适。”
学习诗词,要通过对诗词中写的人、事和景象的分析和探究,得出本质性的正确结论。我们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当然本质和现象,不是一个东西。本质才是诗词的灵魂或中心思想。
【引渡】
一剪梅
〔宋代〕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注]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子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注]玉簟(diàn),是精美的竹席。
时间背景:本诗是李清照的早期作品,作于公元1103年(北宋崇宁二年)的秋天。当时李清照刚结婚三年,为即离家外出的丈夫赵明诚写的。
鉴赏:词的首句“红藕香残玉簟秋”涵义极丰,它不仅点明秋意,而又渲染了环境气氛,对作者的孤愁做了衬托。表面写荷残,席凉,实质上暗含青春易逝,红颜易老,“人去席冷”之意境。“轻解罗裳,独上兰舟”,“轻解”与“独上”,栩栩如生地表现出她的神态、举动。“轻”,写动作轻敏,小心而又有几分害羞的少妇心情。正因“轻”,连侍女也没让跟上。“独上兰舟”,正是她想借泛舟以消愁,昔日也许双双泛舟,而今独自击楫,恩爱情深的丈夫久盼不归,怎不教她愁情满怀。
“云中谁寄锦书来?”惦念夫君,望眼欲穿,真是一封“家书抵万金”。“雁子回时,月满西楼”是她思夫的迫切心情,突然自现的外在皎月。作者借鸿雁传书的传说,渲染了月光照满楼头的美好夜景,然而在喜中,蕴藏着相思的泪水。“月满西楼”写月夜思夫凭栏眺望。月已西斜,足见她站立楼头已久,也表明她思夫之情更深,愁更极。盼望音讯的她仰头叹望,竟产生了雁字回书的遐想。难怪她不顾夜露浸凉,呆立凝视,直到月满西楼而不知觉。
“花自飘零水自流”,言花自飘落,水自飘零东流。其实,“花自飘零”,是说她青春空自凋残;“水自流”,是说她丈夫远行了,像江水空自流。细想,便会发觉,李清照既为自己“红颜易老”而感慨,更为丈夫不能和自己共享青春而伤怀。这微妙的感情,就是他之所以感叹“花自飘零水自流”的关键所在,也是他俩真挚爱情的突出表现。“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由己及人,互相思念,这是有情人的心灵感应,她想到丈夫一定也同样因离别而苦恼着。这都体现了她夫妇二人心心相印、情真意切,相思却又不能相见的无奈思绪。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这蹙着的愁眉方才舒展,而思绪又涌上心头,其愁苦挥之不去,遣之不走。“才下”“却上”两个词用得很好,把真挚的感情由外露转向内向,表相思极其形象,写愁苦无尽绵绵。这真是“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绵绵无止休!通过全词的妙述,充分表达了作者独居的孤独寂寞,急切念夫早归及她与夫君的真挚感情。
内心波澜:《一剪梅》笔调清新,风格细腻,词人移情入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一语双意,字字如金。作者以女性特有的敏感捕捉稍纵即逝的真切感受,将抽象而不易捉摸的思想感情,以巧素的语言表现出具体可感、为人理解、耐人寻味的东西。词言如珍,感人至深。
越中览古
〔唐代〕李白
越王勾践破吴归,义士还乡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注]飞。
[注]鷓鴣,一种叫声凄冷的鸟。
时间背景:本诗作于春秋时期吴和越两国争霸之时。公元前494年,越王勾践为吴王夫差打败,此后勾践卧薪尝胆20年,于公元前473年灭吴。从诗的首句“越王勾践破吴归”看,写诗的具体时间是,在吴败越胜,越王班师回国后。
鉴赏:此诗首句“破吴归”,可想到越王领着大队兵马,凯旋而归,多么氣派;“义士还家尽锦衣”又写战士回家都穿着华丽的衣服,荣归故里,显示兴盛喜庆,“宫女如花满春殿”,是说如花似玉的宫女站满宫殿,“春殿”的春字不一定是春意,是就着宫女如花顺过来的。但此句也表示美女满宫的兴旺景象。细想之,前三句表明,越获胜后,人、事、景,都好,但第四句却陡转其意,说而今惟有鹧鸪飞了,什么兴盛繁荣都没了!
该诗将昔日的繁华和今日的凄凉,通过具体的景物,作了鲜明的对比,使我们感受特别深切。一般说,直接描写某种环境,难于突出,而通过对比,效果更强。通过热闹的场面来描写凄凉,就更加凄凉可叹。为了突出主题思想,诗人对诗的结构也做了特别安排,一般七绝,转折点都在第三句,而它的前三句却一气直下,直到第四句才突然转到反面,就显得格外有力、有神采。这种写法,不是笔力雄健的李白,是难以挥洒自如的。
内心波澜:看至此,我们都深刻认识到:诗人在大声慨叹,越国人事变化,兴衰无常,并如实地指出了过去的统治者妄想万世华贵的希望之破灭。总的看来,此诗是李白的大手妙作,是七绝中的名绝,对比奇妙,主题高雅醒人,属难得的佳诗。
【自渡】
结合相关资料,谈谈你对以下几首诗的理解与感悟。
咏怀八十二首(其一)
〔魏〕阮 籍
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
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
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
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
杂诗十二首(其二)
〔东晋〕陶渊明
白日沦西河,素月出东岭。
遥遥万里晖,荡荡空中景。
风来入房户,夜中枕席冷。
气变悟时易,不眠知夕永。
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
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
念此怀悲凄,终晓不能静。
我国103岁诗翁葛祖兰曾说:“我的长寿之道就在读书与写诗,它使我胸襟豁达,心情闲适。”
学习诗词,要通过对诗词中写的人、事和景象的分析和探究,得出本质性的正确结论。我们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当然本质和现象,不是一个东西。本质才是诗词的灵魂或中心思想。
【引渡】
一剪梅
〔宋代〕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注]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子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注]玉簟(diàn),是精美的竹席。
时间背景:本诗是李清照的早期作品,作于公元1103年(北宋崇宁二年)的秋天。当时李清照刚结婚三年,为即离家外出的丈夫赵明诚写的。
鉴赏:词的首句“红藕香残玉簟秋”涵义极丰,它不仅点明秋意,而又渲染了环境气氛,对作者的孤愁做了衬托。表面写荷残,席凉,实质上暗含青春易逝,红颜易老,“人去席冷”之意境。“轻解罗裳,独上兰舟”,“轻解”与“独上”,栩栩如生地表现出她的神态、举动。“轻”,写动作轻敏,小心而又有几分害羞的少妇心情。正因“轻”,连侍女也没让跟上。“独上兰舟”,正是她想借泛舟以消愁,昔日也许双双泛舟,而今独自击楫,恩爱情深的丈夫久盼不归,怎不教她愁情满怀。
“云中谁寄锦书来?”惦念夫君,望眼欲穿,真是一封“家书抵万金”。“雁子回时,月满西楼”是她思夫的迫切心情,突然自现的外在皎月。作者借鸿雁传书的传说,渲染了月光照满楼头的美好夜景,然而在喜中,蕴藏着相思的泪水。“月满西楼”写月夜思夫凭栏眺望。月已西斜,足见她站立楼头已久,也表明她思夫之情更深,愁更极。盼望音讯的她仰头叹望,竟产生了雁字回书的遐想。难怪她不顾夜露浸凉,呆立凝视,直到月满西楼而不知觉。
“花自飘零水自流”,言花自飘落,水自飘零东流。其实,“花自飘零”,是说她青春空自凋残;“水自流”,是说她丈夫远行了,像江水空自流。细想,便会发觉,李清照既为自己“红颜易老”而感慨,更为丈夫不能和自己共享青春而伤怀。这微妙的感情,就是他之所以感叹“花自飘零水自流”的关键所在,也是他俩真挚爱情的突出表现。“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由己及人,互相思念,这是有情人的心灵感应,她想到丈夫一定也同样因离别而苦恼着。这都体现了她夫妇二人心心相印、情真意切,相思却又不能相见的无奈思绪。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这蹙着的愁眉方才舒展,而思绪又涌上心头,其愁苦挥之不去,遣之不走。“才下”“却上”两个词用得很好,把真挚的感情由外露转向内向,表相思极其形象,写愁苦无尽绵绵。这真是“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绵绵无止休!通过全词的妙述,充分表达了作者独居的孤独寂寞,急切念夫早归及她与夫君的真挚感情。
内心波澜:《一剪梅》笔调清新,风格细腻,词人移情入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一语双意,字字如金。作者以女性特有的敏感捕捉稍纵即逝的真切感受,将抽象而不易捉摸的思想感情,以巧素的语言表现出具体可感、为人理解、耐人寻味的东西。词言如珍,感人至深。
越中览古
〔唐代〕李白
越王勾践破吴归,义士还乡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注]飞。
[注]鷓鴣,一种叫声凄冷的鸟。
时间背景:本诗作于春秋时期吴和越两国争霸之时。公元前494年,越王勾践为吴王夫差打败,此后勾践卧薪尝胆20年,于公元前473年灭吴。从诗的首句“越王勾践破吴归”看,写诗的具体时间是,在吴败越胜,越王班师回国后。
鉴赏:此诗首句“破吴归”,可想到越王领着大队兵马,凯旋而归,多么氣派;“义士还家尽锦衣”又写战士回家都穿着华丽的衣服,荣归故里,显示兴盛喜庆,“宫女如花满春殿”,是说如花似玉的宫女站满宫殿,“春殿”的春字不一定是春意,是就着宫女如花顺过来的。但此句也表示美女满宫的兴旺景象。细想之,前三句表明,越获胜后,人、事、景,都好,但第四句却陡转其意,说而今惟有鹧鸪飞了,什么兴盛繁荣都没了!
该诗将昔日的繁华和今日的凄凉,通过具体的景物,作了鲜明的对比,使我们感受特别深切。一般说,直接描写某种环境,难于突出,而通过对比,效果更强。通过热闹的场面来描写凄凉,就更加凄凉可叹。为了突出主题思想,诗人对诗的结构也做了特别安排,一般七绝,转折点都在第三句,而它的前三句却一气直下,直到第四句才突然转到反面,就显得格外有力、有神采。这种写法,不是笔力雄健的李白,是难以挥洒自如的。
内心波澜:看至此,我们都深刻认识到:诗人在大声慨叹,越国人事变化,兴衰无常,并如实地指出了过去的统治者妄想万世华贵的希望之破灭。总的看来,此诗是李白的大手妙作,是七绝中的名绝,对比奇妙,主题高雅醒人,属难得的佳诗。
【自渡】
结合相关资料,谈谈你对以下几首诗的理解与感悟。
咏怀八十二首(其一)
〔魏〕阮 籍
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
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
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
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
杂诗十二首(其二)
〔东晋〕陶渊明
白日沦西河,素月出东岭。
遥遥万里晖,荡荡空中景。
风来入房户,夜中枕席冷。
气变悟时易,不眠知夕永。
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
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
念此怀悲凄,终晓不能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