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九义”课标中,对初中生写作的要求是:能写记叙文、简单的说明文、议论文和一般的应用文。可见,初中阶段的作文写作是以记叙文为主,提高学生记叙文写作水平是这一阶段的教学训练的重点。
【关键词】初中生 记叙文 写作方法
要提高学生的记叙文写作水平,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克服惧怕心理,培养写作习惯
在平时训练和考试中,一提到作文,学生最容易产生一种莫名的惧怕心理,甚至叫苦连天。他们总认为没东西可写或写不好。其实,这是学生的通病,因为“怕”字当头,写起作文来总是力不从心,质量粗糙,甚至敷衍了事,难以达到预期的目标。为此,克服惧怕心理,是首要的问题。
要克服写作文的惧怕心理,先要解决没东西可写的问题。所谓“东西”,乃写入文中之材料也。学生要占有丰富的材料或素材,阅读是基础。阅读不仅能丰富人的间接经验,积累知识,还能从中感受、学习别人的写作方法,获得写作的灵感。阅读范围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文本阅读,教材中的文章是通过精心遴选出来的美文,这是积累知识和学习写作方法的样本。二是拓展视野,加强课外阅读。比如,让学生有选择地读一些喜闻乐见的童话、寓言以及古今中外的名著等,这些都是有效地精神食粮。另外,也可以结合所学课文向课外适当延伸。这其中,浓厚的阅读兴趣和正确的读书方法是获取知识的前提。
其次,学会观察。观察与阅读是彼此交融的,是“盐水”中的盐与水的关系,学生之所以觉得无东西可写,除了阅读量少,字、词、句、段等积累有限以外,多数是因为缺乏对生活的观察与体验,没有生活积累。学生一到写作时,总是语句干涩,空洞而不具体。久之,学生越写越怕。要改变这一现状,就要让学生多留心生活,多观察生活。比如,学会观景、观物、观事、观人、观情、观理等。这其中,观察的方法需要教师精心指导,比如,如何抓住事物的特征,如何由表及里分析事物的本质等,当然,观察不能孤立的或漫无目的地进行,要有针对性的与具体的训练课题结合起来,做到有的放矢,才能收到实效。
再者,学生有了一定的文字积累和学会观察以后,要勤于动笔,及时记录自己的所见所感所想,日积月累,就会储备丰富的原始材料。当然,学生的写作能力的提高,要采用循序渐进的方法去训练。比如,一开始,可以从片段作文入手,因为其训练目的明确,学生不会感到有压力。另外,还可以让学生写观察日记或周记,通过写周记,日记来培养学生的观察习惯和写作习惯,增强其写作的信心。
二、加强思维训练,提高思考能力
思考能力是写作能力的核心,与思维能力紧密联系。因此,加强思维训练是提高思考能力,提高记叙文写作能力的一个关键。在作文教学中,思维训练主要是训练学生作文具有深刻性与新颖性,并由此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思维方法,活跃其思维能力。
1.深刻性
所谓深刻性,就是指学生的认识水平,即分析、综合能力。如,从平凡中找出闪光点,从一般中发现特别之处,从表面现象看到本质。让学生准确审题,立意深刻,达到情真意切。
2.新颖性
文章的新颖性,表现在立意构思、写作技巧等方面不落俗套,有创新。要达到这个目标,关键在于训练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求异思维能力,其求异,其实就是求新,就是追求与众不同,即写作技巧的匠心独运和文章视角的特别。比如,记叙是用顺叙还是倒叙或是插叙;写人是突出肖像还是侧重神态描写;体式如何选择,议论、抒情如何安排等。对于文章视角上的独特性,要靠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在教学上要引导学生解放思想,跳出“凡作文必须要表现深刻意义,重大主题”的传统框框,懂得生活中无大小,只要是有趣的、健康的、令人感动的东西,都可以在文章里获得彰显,让感动自己的东西去感动别人,不必刻意追求深刻的意义、重大的主题。否则,生活阅历肤浅的初中生就会用此来束缚手脚,写出假、大、空的文章。
想象能力,是创造力的基础,没有想象能力,就很难有创造力。在记叙文写作中,想象力是一个必要条件。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呢?一是从课文中去学习,去培养,去积累;二是在平时写作中去培养。比如,对陌生人的推测,对各种声音的随想,故事情节的补充,或编写小童话、小寓言等。只要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文章立意视角的独特性、构思的巧妙性也就会在写作中表现出来。
三、培养修改作文的习惯,促进写作水平提高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叶圣陶先生强调:“作文要自己改,才能够进一步提高写作水平”。其实,像鲁迅、郭沫若等这些优秀的文豪们,其文章也是反复修改后才定稿的。为此,在作文训练中要训练学生能“写”并能“改”,在写了改,改了写的过程中,既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又培养了修改文章的习惯。当然,对学生而言,修改作文首先要掌握修改的方法,并在修改过程中培养出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从字、词、句和标点等浅显的毛病修改开始,循序渐进过渡到选材、立意、结构、修辞等进行加工。具体操作如下:
1.示范修改
教师选出有代表性或中等水平的心声习作,复印分发给学生,引导学生根据教师批语,共同修改。然后,让学生总结经验,吸取教训。这既能让学生明确修改的标准,掌握修改方法,又能增强师生间的互动性。
2.集体修改
选好习作,学生根据教师批语分组讨论修改,然后,由各组代表谈修改意见,评选出改得好的。用这种方法,更能及时反馈出学生对修改标准、方法掌握的程度。
3.相互修改
按学生习作水平的差异,以两人一组将学生合理搭配,根据预定的标准互相修改,及时巡回指导,修改完成后,学生相互交流、切磋。
4.独立修改
独立修改是训练学生修改文章能力的最佳途径。方法是:在示范修改、集体修改和相互修改的基础上,逐步让学生独立修改作文。每次作文训练,可让学生在第一稿经教师批阅后,根据批语自行修改。然后,再将修改稿抄于作文正本上与第一稿相对照,并让学生在修改后边页旁附上“修改感受”,最后,由教师再批阅、讲评。
尤其要强调的是,对学生的作文,教师应先批改,并且要突出重点,学生训练什么就以批改什么为主,学生亦然。这样一写一改,写改互动,就能增强学生既能写又善改的能力。
总之,要提高初中生记叙文写作水平,就要立足学生实际,并且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出学生对作文的兴趣,把文章的写法及修改方法内化为学生的实际能力。
【参考文献】
1. 江秀琴著:《语文教学与研究》,2005.1.
2. 王浴海主编:《作文成功之路》,2006.6.
(作者单位:673200云南省泸水县鲁掌中学)
【关键词】初中生 记叙文 写作方法
要提高学生的记叙文写作水平,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克服惧怕心理,培养写作习惯
在平时训练和考试中,一提到作文,学生最容易产生一种莫名的惧怕心理,甚至叫苦连天。他们总认为没东西可写或写不好。其实,这是学生的通病,因为“怕”字当头,写起作文来总是力不从心,质量粗糙,甚至敷衍了事,难以达到预期的目标。为此,克服惧怕心理,是首要的问题。
要克服写作文的惧怕心理,先要解决没东西可写的问题。所谓“东西”,乃写入文中之材料也。学生要占有丰富的材料或素材,阅读是基础。阅读不仅能丰富人的间接经验,积累知识,还能从中感受、学习别人的写作方法,获得写作的灵感。阅读范围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文本阅读,教材中的文章是通过精心遴选出来的美文,这是积累知识和学习写作方法的样本。二是拓展视野,加强课外阅读。比如,让学生有选择地读一些喜闻乐见的童话、寓言以及古今中外的名著等,这些都是有效地精神食粮。另外,也可以结合所学课文向课外适当延伸。这其中,浓厚的阅读兴趣和正确的读书方法是获取知识的前提。
其次,学会观察。观察与阅读是彼此交融的,是“盐水”中的盐与水的关系,学生之所以觉得无东西可写,除了阅读量少,字、词、句、段等积累有限以外,多数是因为缺乏对生活的观察与体验,没有生活积累。学生一到写作时,总是语句干涩,空洞而不具体。久之,学生越写越怕。要改变这一现状,就要让学生多留心生活,多观察生活。比如,学会观景、观物、观事、观人、观情、观理等。这其中,观察的方法需要教师精心指导,比如,如何抓住事物的特征,如何由表及里分析事物的本质等,当然,观察不能孤立的或漫无目的地进行,要有针对性的与具体的训练课题结合起来,做到有的放矢,才能收到实效。
再者,学生有了一定的文字积累和学会观察以后,要勤于动笔,及时记录自己的所见所感所想,日积月累,就会储备丰富的原始材料。当然,学生的写作能力的提高,要采用循序渐进的方法去训练。比如,一开始,可以从片段作文入手,因为其训练目的明确,学生不会感到有压力。另外,还可以让学生写观察日记或周记,通过写周记,日记来培养学生的观察习惯和写作习惯,增强其写作的信心。
二、加强思维训练,提高思考能力
思考能力是写作能力的核心,与思维能力紧密联系。因此,加强思维训练是提高思考能力,提高记叙文写作能力的一个关键。在作文教学中,思维训练主要是训练学生作文具有深刻性与新颖性,并由此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思维方法,活跃其思维能力。
1.深刻性
所谓深刻性,就是指学生的认识水平,即分析、综合能力。如,从平凡中找出闪光点,从一般中发现特别之处,从表面现象看到本质。让学生准确审题,立意深刻,达到情真意切。
2.新颖性
文章的新颖性,表现在立意构思、写作技巧等方面不落俗套,有创新。要达到这个目标,关键在于训练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求异思维能力,其求异,其实就是求新,就是追求与众不同,即写作技巧的匠心独运和文章视角的特别。比如,记叙是用顺叙还是倒叙或是插叙;写人是突出肖像还是侧重神态描写;体式如何选择,议论、抒情如何安排等。对于文章视角上的独特性,要靠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在教学上要引导学生解放思想,跳出“凡作文必须要表现深刻意义,重大主题”的传统框框,懂得生活中无大小,只要是有趣的、健康的、令人感动的东西,都可以在文章里获得彰显,让感动自己的东西去感动别人,不必刻意追求深刻的意义、重大的主题。否则,生活阅历肤浅的初中生就会用此来束缚手脚,写出假、大、空的文章。
想象能力,是创造力的基础,没有想象能力,就很难有创造力。在记叙文写作中,想象力是一个必要条件。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呢?一是从课文中去学习,去培养,去积累;二是在平时写作中去培养。比如,对陌生人的推测,对各种声音的随想,故事情节的补充,或编写小童话、小寓言等。只要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文章立意视角的独特性、构思的巧妙性也就会在写作中表现出来。
三、培养修改作文的习惯,促进写作水平提高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叶圣陶先生强调:“作文要自己改,才能够进一步提高写作水平”。其实,像鲁迅、郭沫若等这些优秀的文豪们,其文章也是反复修改后才定稿的。为此,在作文训练中要训练学生能“写”并能“改”,在写了改,改了写的过程中,既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又培养了修改文章的习惯。当然,对学生而言,修改作文首先要掌握修改的方法,并在修改过程中培养出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从字、词、句和标点等浅显的毛病修改开始,循序渐进过渡到选材、立意、结构、修辞等进行加工。具体操作如下:
1.示范修改
教师选出有代表性或中等水平的心声习作,复印分发给学生,引导学生根据教师批语,共同修改。然后,让学生总结经验,吸取教训。这既能让学生明确修改的标准,掌握修改方法,又能增强师生间的互动性。
2.集体修改
选好习作,学生根据教师批语分组讨论修改,然后,由各组代表谈修改意见,评选出改得好的。用这种方法,更能及时反馈出学生对修改标准、方法掌握的程度。
3.相互修改
按学生习作水平的差异,以两人一组将学生合理搭配,根据预定的标准互相修改,及时巡回指导,修改完成后,学生相互交流、切磋。
4.独立修改
独立修改是训练学生修改文章能力的最佳途径。方法是:在示范修改、集体修改和相互修改的基础上,逐步让学生独立修改作文。每次作文训练,可让学生在第一稿经教师批阅后,根据批语自行修改。然后,再将修改稿抄于作文正本上与第一稿相对照,并让学生在修改后边页旁附上“修改感受”,最后,由教师再批阅、讲评。
尤其要强调的是,对学生的作文,教师应先批改,并且要突出重点,学生训练什么就以批改什么为主,学生亦然。这样一写一改,写改互动,就能增强学生既能写又善改的能力。
总之,要提高初中生记叙文写作水平,就要立足学生实际,并且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出学生对作文的兴趣,把文章的写法及修改方法内化为学生的实际能力。
【参考文献】
1. 江秀琴著:《语文教学与研究》,2005.1.
2. 王浴海主编:《作文成功之路》,2006.6.
(作者单位:673200云南省泸水县鲁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