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体育课堂的有效性,是指学生的身心健康、运动技能和社会适应等方面得到良好的发展。本文从体育课堂教学要以学生综合发展、提高教学效果、达成教学目标、学生心理健康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课堂结构 有效性 心理健康
近年来,教育界在大谈有效性教育,在同行们眼中,似乎只有体育教学不存在“有效课堂”,为此,笔者也要谈谈体育有效性教学,学生在健康指数、技能参数、运动技巧、品行操守和社会适应方面获得的实实在在的进步和发展,我想这应该归属于体育的有效性课堂的功效吧;另外有效课堂的核心论题是单位时间内教学的效益,我们体育教师不也在遵循吗?
事实上,有效教学在教学改革过程中发展迅猛,对高中体育课堂的影响力度之大、发展速度之快、对体育教师教学理念的冲击之广是绝对不会亚于其他学科的。在有效课堂理念的鞭策下,高中体育课堂改革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展。笔者现谈谈自身的感受。
一、提升课堂有效性的关键——优化课堂结构
体育教学由组织教学、课堂内容、技能训练等要素组成,各要素之间的结合并无固定套路。体育课堂结构是根据课堂教学的不同任务、不同环境及学生的身体情况和人体的活动变化规律,合理地安排,并在课堂操作中灵活掌握和运用。因此,体育课堂教学不能只限于一种固定的手段。笔者认为:无论采用哪种课堂结构,必须考虑三个要素:⑴学生每堂课都能学到一定的体育知识,掌握一些基本的体育技能;⑵每堂课的教学密度应达到85%;⑶教学情境良好,师生关系融洽。合理的课堂结构是从教学任务的实际需要出发、从学生的身体和生理特征出发、从遵循学生心理规律出发、从满足大部分学生的活动愿望出发、从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出发,组织多层次的教学结构,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目标安排做到多向性、多变化,以便于每个学生积极参与。
二、教学目标的选择要有利于有效性
怎样的体育教学目标才是有效的?有效教学目标是指明确、具体、全面和适度。备课时,教师设定的目标既要符合《体育与健康》的新课程理念,又要充分体现体育课堂教学学科的特点,学生在课堂上既能得到有效的锻炼,又能实实在在地学到有用的体育技能。课堂上,学生要有明确具体的学习目标,强调目标的动机性,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对活动的具体作用越明确,他们的体育锻炼态度就越自觉。真正有效的体育教学目标一定是明确而具体、全面而适度的。因此,体育教师在备课时一定要紧紧抓住新课程的理念和体育学科的特点,依据本校的条件和学生的实际需求,制定符合有效性而又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以达到教学目的。
三、以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心理健康
体育意义上的健康不仅是指身体健康,还指心理健康。新课程理念十分重视运用体育锻炼来提升学生的自信、思想品质及情绪调节能力。教学中,要杜绝只重视技能的传授,而忽视心理健康教学目标达成的现象;要努力使学生在体育活动中既掌握基本技能,又提升心理品质;要注意创设情境,采取一些特别的方式,促进学生身心素质的综合提高。体育教学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载体,这项工作只能在运动技能的发展和各种活动中进行,教师要特别注重挖掘教材的心理因素,大力改善学生的心理健康,确实提高学生的思想操守。
四、改变教法,确保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体育教学不能千遍一律地套用讲解→示范→练习的公式。具体教学中,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创设更多具有特色的教学方法,灵活运用,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为原则,落脚点在于激发学生兴趣,学生一旦对体育学习产生兴趣,将会大大提高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技能的掌握和应用问题就能迎刃而解了。因此教学中要尽可能地利用实物、图片、教材插图、模型、标本等教具,如有条件,还可运用投影仪、录像及多媒体(制作生动直观的课件)等教学手段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拓展学生视野,使抽象的理论具体化、形象化,从而达成教学目标。
五、强化有效练习和反馈信息
强化有效练习,一者可以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二者还能学生巩固基础知识和提高技能。然而与之相反,当今的体育课堂练习却陷入了走过场的误区,学生的练习量远远不够,大大降低了课堂教学效率。体育有效性教学能否实现,关键在于是否围绕教学目标来设计练习,学生练习是否带有目的性、方向性。因此,练习必须穿插于课堂教学各环节之中,同时,练习要富有启发性。
体育教学是通过身体练习来达成一切发展目标的,它离不开运动技术和运动技能。体育教学常提三基,这是体育学科特有的提法,一般文化课称为双基,即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体育学科之所以要增加“一基”,就因为身体练习是其他学科不具备的基本特征。学生在身体练习中获得技术、掌握技能,体育学科的技术和技能是离不开身体练习的,这“一基”是其他学科不可能有的,所以强化练习和信息的及时反馈,是教师再次制定有效的练习方案的重要依据。
六、教学评价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保障
教学评价是弹性的操作活动,体育课堂教学评价主要采用定性分析法和定量分析法。这两种评价方法由于各自的优势正走向兼容。评价要着眼发展性,强化教学进程评价,必须关注学生的课堂表现、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全体学生的未来,促进全体学生在现有水平上的主动发展。由于学生身体差异和技能水平的参差不齐,所以自评与互评的结果会有很大差别,这就要求教师最好不要把自评与互评成绩直接进入教学评定中,可以将自评与互评成绩列入学生成长记录上,教师的评价才是学生的最终的成绩。另外,教师要做好学生平时的记录,选择采用,以便矫正学生评价中成绩出现的偏差。
总之,要提高体育教学效率,体育教师必须具有有效教学的理念,确立学生主体观;体育教师一定要准确理解和把握体育学科的核心理念,并把体育学科的核心价值知识有梯度的融入到体育教学中去;体育教学必须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确实可行的教学活动,合理的课堂教学评价机制。每个学生的体育技能、体育意识、体育精神都能在教学中得到有效地提高,每个学生都能欣赏体育教学的美感,享受体育教学的乐趣,这样的体育课堂才进入了有效性的境界。
【参考文献】
1.夏崇德:《发展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2.姚小琪:《体育与情感教学》,《聊城师院教改新论》,2000.11.
(作者单位:546100广西来宾市第八中学)
【关键词】课堂结构 有效性 心理健康
近年来,教育界在大谈有效性教育,在同行们眼中,似乎只有体育教学不存在“有效课堂”,为此,笔者也要谈谈体育有效性教学,学生在健康指数、技能参数、运动技巧、品行操守和社会适应方面获得的实实在在的进步和发展,我想这应该归属于体育的有效性课堂的功效吧;另外有效课堂的核心论题是单位时间内教学的效益,我们体育教师不也在遵循吗?
事实上,有效教学在教学改革过程中发展迅猛,对高中体育课堂的影响力度之大、发展速度之快、对体育教师教学理念的冲击之广是绝对不会亚于其他学科的。在有效课堂理念的鞭策下,高中体育课堂改革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展。笔者现谈谈自身的感受。
一、提升课堂有效性的关键——优化课堂结构
体育教学由组织教学、课堂内容、技能训练等要素组成,各要素之间的结合并无固定套路。体育课堂结构是根据课堂教学的不同任务、不同环境及学生的身体情况和人体的活动变化规律,合理地安排,并在课堂操作中灵活掌握和运用。因此,体育课堂教学不能只限于一种固定的手段。笔者认为:无论采用哪种课堂结构,必须考虑三个要素:⑴学生每堂课都能学到一定的体育知识,掌握一些基本的体育技能;⑵每堂课的教学密度应达到85%;⑶教学情境良好,师生关系融洽。合理的课堂结构是从教学任务的实际需要出发、从学生的身体和生理特征出发、从遵循学生心理规律出发、从满足大部分学生的活动愿望出发、从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出发,组织多层次的教学结构,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目标安排做到多向性、多变化,以便于每个学生积极参与。
二、教学目标的选择要有利于有效性
怎样的体育教学目标才是有效的?有效教学目标是指明确、具体、全面和适度。备课时,教师设定的目标既要符合《体育与健康》的新课程理念,又要充分体现体育课堂教学学科的特点,学生在课堂上既能得到有效的锻炼,又能实实在在地学到有用的体育技能。课堂上,学生要有明确具体的学习目标,强调目标的动机性,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对活动的具体作用越明确,他们的体育锻炼态度就越自觉。真正有效的体育教学目标一定是明确而具体、全面而适度的。因此,体育教师在备课时一定要紧紧抓住新课程的理念和体育学科的特点,依据本校的条件和学生的实际需求,制定符合有效性而又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以达到教学目的。
三、以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心理健康
体育意义上的健康不仅是指身体健康,还指心理健康。新课程理念十分重视运用体育锻炼来提升学生的自信、思想品质及情绪调节能力。教学中,要杜绝只重视技能的传授,而忽视心理健康教学目标达成的现象;要努力使学生在体育活动中既掌握基本技能,又提升心理品质;要注意创设情境,采取一些特别的方式,促进学生身心素质的综合提高。体育教学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载体,这项工作只能在运动技能的发展和各种活动中进行,教师要特别注重挖掘教材的心理因素,大力改善学生的心理健康,确实提高学生的思想操守。
四、改变教法,确保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体育教学不能千遍一律地套用讲解→示范→练习的公式。具体教学中,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创设更多具有特色的教学方法,灵活运用,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为原则,落脚点在于激发学生兴趣,学生一旦对体育学习产生兴趣,将会大大提高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技能的掌握和应用问题就能迎刃而解了。因此教学中要尽可能地利用实物、图片、教材插图、模型、标本等教具,如有条件,还可运用投影仪、录像及多媒体(制作生动直观的课件)等教学手段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拓展学生视野,使抽象的理论具体化、形象化,从而达成教学目标。
五、强化有效练习和反馈信息
强化有效练习,一者可以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二者还能学生巩固基础知识和提高技能。然而与之相反,当今的体育课堂练习却陷入了走过场的误区,学生的练习量远远不够,大大降低了课堂教学效率。体育有效性教学能否实现,关键在于是否围绕教学目标来设计练习,学生练习是否带有目的性、方向性。因此,练习必须穿插于课堂教学各环节之中,同时,练习要富有启发性。
体育教学是通过身体练习来达成一切发展目标的,它离不开运动技术和运动技能。体育教学常提三基,这是体育学科特有的提法,一般文化课称为双基,即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体育学科之所以要增加“一基”,就因为身体练习是其他学科不具备的基本特征。学生在身体练习中获得技术、掌握技能,体育学科的技术和技能是离不开身体练习的,这“一基”是其他学科不可能有的,所以强化练习和信息的及时反馈,是教师再次制定有效的练习方案的重要依据。
六、教学评价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保障
教学评价是弹性的操作活动,体育课堂教学评价主要采用定性分析法和定量分析法。这两种评价方法由于各自的优势正走向兼容。评价要着眼发展性,强化教学进程评价,必须关注学生的课堂表现、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全体学生的未来,促进全体学生在现有水平上的主动发展。由于学生身体差异和技能水平的参差不齐,所以自评与互评的结果会有很大差别,这就要求教师最好不要把自评与互评成绩直接进入教学评定中,可以将自评与互评成绩列入学生成长记录上,教师的评价才是学生的最终的成绩。另外,教师要做好学生平时的记录,选择采用,以便矫正学生评价中成绩出现的偏差。
总之,要提高体育教学效率,体育教师必须具有有效教学的理念,确立学生主体观;体育教师一定要准确理解和把握体育学科的核心理念,并把体育学科的核心价值知识有梯度的融入到体育教学中去;体育教学必须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确实可行的教学活动,合理的课堂教学评价机制。每个学生的体育技能、体育意识、体育精神都能在教学中得到有效地提高,每个学生都能欣赏体育教学的美感,享受体育教学的乐趣,这样的体育课堂才进入了有效性的境界。
【参考文献】
1.夏崇德:《发展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2.姚小琪:《体育与情感教学》,《聊城师院教改新论》,2000.11.
(作者单位:546100广西来宾市第八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