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在课堂综合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读天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992070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当中,培养小学生的核心素养是非常重点的工作,同样也是教学大纲当中非常重要的教学目标,能够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提升自身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不同,语文不仅仅是一门课程,更加重要的是在学生的生活、学习当中需要被广泛地应用的一种工具。因此应该为学生打好见识的语文基础,在实际的语文课堂综合实践教学当中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学生日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基于此,本文针对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在课堂综合实践教学当中的应用方法和策略展开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核心素养;课堂综合实践教学;应用研究
  一、 前言
  核心素养是学生接受教育的过程中逐渐扬尘改的一种个人社会发展和个人终身发展需求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小学语文教学当中的核心素养在深度和内涵方面都是初级层次,因此,更加需要教师在实际的教学当中加以正确的引导和启发,进而能够更好地运用和构建语言,有效地拓展和提升语言,创造和鉴赏审美,深刻理解和传承传统文化。由此能够看出,加强对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在课堂综合实践教学当中的应用方法和策略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现实意义。
  二、 加强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识,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文化才是一个国家发展的血脉和灵魂,小学生正处于价值观、世界观以及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对于文化的实际需求正在逐渐的增长,这样就需要教师通过多种活动的积极引导,通过活动能够促进学生在人文方面的積淀,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内容时,相关的内容都是关于传统文化的,因此,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开展“认识传统文化”的综合实践活动,促使学生能够依照自己的喜好,并且通过书籍以及网络等方式开展民族乐器、民间艺术、人文古迹、民俗手工、传统美食、风俗习惯以及传统服饰等方面不同的专题进行学习,并且搜集相关的资料,制作成为具有较强个人特色的“传统文化展示板”。学生在实际的资料搜集当中丰富了相关的知识,并且将搜集到比较感性去的素材更好地发展成为学生个人的兴趣爱好,在与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的过程当中增强对传统文化的深入了解,深刻感受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三、 开展相应的自我认识以及评价,提高学生的健康素养
  在实际的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教学当中,教师可以开展相应的自我认识以及评价,有效提升学生在健康方面的素养,促进学生能够获得更加全面的发展。自我认识实际上就是自我意识的重要认识部分,学生从三年级阶段开始,自我意识就逐渐地发展并且逐渐地增强。帮助学生能够学会较为正确地评价和认识自我,有利于学生形成较为自信和积极的心理品质,针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例如:在教学习作“自我介绍”的过程中,为了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拓展习作的内容,更好地帮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对自我进行认识,培养学生能够更加正确地对待自己与他人的能力,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开展“认识自己”的综合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为了能够充分地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教师还可以设计“我眼中的你”趣味活动,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不仅仅能够深刻地认识自己,还能够增进学生之间的了解,同时还能够意识到自己本身存在的缺点,促使学生能够帮助学生明确适合自己实际发展的方向,促使自己能够成为一个更加优秀的学生。
  四、 深刻挖掘身边重要的学习资源,提高学生的责任素养
  在实际的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教学当中,教师可以深刻挖掘学生身边非常重要的学习资源,有效提升学生在责任方面的素养,促进学生能够获得更加全面的发展。有很多的学生家长反映学生本身存在浪费食物、厌食以及挑食等问题。在教师之间的讨论之后可以开展“认识身边的资源”的综合实践活动。可以让学生利用书籍以及网络等资源深刻了解谷物、蔬菜以及水果等植物的营养价值、种植方式、生长特性以及生长环境等。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自己对蔬菜和水果进行简单的种植,促使学生能够到农村或者是水果蔬菜大棚进行参观。学生通过较为直观化和具体化的了解完成生长调查表和信息调查表,并且能够将自己所调查的内容在全班范围内进行补充和交流,增强学生对于资源的正确认识。为了能够充分激发学生对于农业资源的兴趣,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开展谷物画制作、蔬菜拼盘以及水果拼盘等大赛活动,让班级学生分成几个学习小组,通过成员之间的通力配合以及构思创意等创作出较为独特的作品,学生能够在这样的活动当中收获更多。
  五、 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和提升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就是课堂综合实践教学。从家庭、学校、社会等三个层面来讲,学校本身具有肩挑大梁、责无旁贷的重要性作用。作为当代的小学教师培养小学生的核心素养是教师教育教学工作当中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在当前新课程改革的正确指导和启发之下,教师应该提升自身在业务技能和思想认识方面的技能,增强自身在文化修养方面的建设。在实际的工作当中将小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更加有效的落实到课堂综合教学实践当中,促使学生获得更加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彩霞.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方法[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18(07):18,62.
  [2]陈飞燕.浅析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策略[J].中华少年,2017(33):46-47.
  [3]宋茜.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小学语文教学策略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7(47):62-63.
  作者简介:
  陈永丰,黄茂昌,四川省泸州市,泸县得胜镇宋观学校。
其他文献
摘 要: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增强小学语文知识的功能性等符合当代学生发展规律的要求,具有实际应用价值。因此,相关部门应推动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的发展,做出深入、透彻地研究,并准确、有效的实施,以提高小学生的语文能力。教师的教学设计应针对读写结合进行专项训练,以提高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效率和小学生的读写能力,这符合《新课程标准》对小学语文课堂的要求。  关键词:语文教育教学;读写结
目的探讨64排128层VCT后处理技术在脊椎结核检查的应用。方法106例脊椎结核患者进行GE64排128层VCT扫描,经Aw44图像后处理工作站进行多平面重建(MPR)和三维重建处理观察椎体、椎
"世界第一高桥"——沪蓉西高速公路四渡河大悬索桥,主跨900米,被誉为"天路中的天桥",是沪蓉西重点控制性工程,位于湖北省巴东县野三关镇花栎树村。地处湘鄂渝三省市交界的湖北恩
摘要:探究性学习是让学生积极地探索,充分体验数学知识的发生、发现过程。其表现形式是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现代教育观认为:有意义的学习方式必须是学生自主探究而获得新知,学生数学知识的获得并不能由教师“输送”,而应由学生主体去探知以达到主动“建构”。所以在《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在数学教学活动中,要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发展为主线,注意学生的探索能力、合作能力、创造精神的培养。  关键词:探究性;数学;
目的对特重烧伤患者经创面留置深静脉导管进行临床评价。方法选择62例特重烧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置管入路或拔管时间分为3天组及8天组,每组内再分为磺胺嘧啶银封闭穿刺部位
1978年以来,烟台市采取了一系列产业扶持和保护政策,畜牧业得以快速发展,实现了从传统畜牧业到现代畜牧业的过渡,基本形成了优势明显的现代畜牧产业体系。本文从1978-2019年
战后欧洲乡村地区经历了持续变革。20世纪50至60年代,乡村发展通过外源政策推动农业规模化扩张和乡村工业发展,规划聚焦居民点和集镇建设,“在乡村中发展城市功能”。20世纪7
《达洛维夫人》一直是伍尔夫作品中受论者关注很高的作品,其中很多国内外学者聚焦于其中的人物心理以及雌雄同体。但是从中国先哲,尤其是道家思想来看,作品中的雌雄同体与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