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浅析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tasearc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是语言的表达和理解,在语文课本中,要通过简短的篇章去理解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是语文教学的目标之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一个重要环节。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通过课内和课外的阅读教学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
  
  在长期的教学中,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始终处于不放心、不放手的强化训练,无论识字、写作、还是阅读都施行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这种教学方法是落后的、不实际的教学方法,大大束缚了学生的思维个性,阻碍了学生充分发挥自身潜力的能力。教师要把学生们放在教育教学的“主体”地位,充分让他们展示其自身的才能,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变以前的被动学为主动学,变呆板学为灵活学,变苦学为乐学。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不断的阅读过程中去感悟作者情感至为重要,如阅读一篇文章,反复揣摩,灵敏地抓住某些片段以及关键词,将作者的思想感情表达出来,甚至能听出作者的言下之意、弦外之音。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为学生创建一个与内隐学习相结合的轻松、和谐的阅读环境。而在这一过程中,不仅要促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习得和运用语法规则,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内隐的语感知识与能力,准确的扼住作者情感世界的“咽喉”。
  一、精心设计课前导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俗话说一篇好的文章,能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就如遇到了一顿美餐,让你垂涎三尺,美美地享受一番。同样道理,一段好的导语,能极大地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小学生对任何事物都怀有一种好奇心,有一种不达目的,誓不休的求知欲望。我就抓住他们的这种心理,精心设计阅读课文的导语,积极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雨》这篇课文时,我引导学生说:“你们都见过‘雨’,‘雨’对我们大家是再熟悉不过的事物,它与我们的生活时时相伴,就像我们的好朋友,谁也离不开谁,可你们知道下雨时天气怎样?风怎样?雨水怎样?庄稼又是怎样情景吗?你们想了解吗?”同学们个个精神抖擞地回答:“想”。于是我就说:“好,今天我们学习一篇关于写‘雨’的课文,课文详细地介绍了这些方面的知识,请你们用自己的能力去阅读课文,并寻求答案好吗?”话音刚落,学生就情绪高昂地朗读起课文来。
  二、循序渐进,由浅入深
  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重要,它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内在动力和关键所在。合理的提出阅读要求,引导学生阅读课文,要适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水平,过深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过浅容易导致孩子浮躁。因此,我在教学中遵循“循序渐进”的教育方针。一年级课上阅读课文,我只要求学生借助拼音读懂一句话,能用自己的话大体说出一句话的意思,便予以表扬、鼓励。二年级时,我要求学生不仅能读通、读懂一句话,而且要准确地断句,阅读时要富有一定的感情,且能用自己的话较准确地理解一句话的含义。三年级时,我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学生把各句联系起来读懂一段话,甚至一篇文章。能够理解句与句之间的联系。能从句与句之中体会作者的感情。正是这样一步一个台阶,不同时期提出不同的要求,久而久之,学生都能做到逐句逐段读懂,以致理解全篇内容。
  三、精讲多读,读出情感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最反对的是教师无休止的讲授。就像一位妈妈,反复唠叨孩子,孩子必起逆反心理,这样就达不到预期效果。因此,我在讲课文时,尽量做到精讲多读,在整堂教学活动中,我只当配角,不当主角,只当导演,不当演员,只传授孩子理解课文的方法,不包办代替孩子的主观意识。讲读课文我只引导孩子们理解难懂的重点句、重点段。通俗易懂的句段,则充分让孩子们反复读,反复念,让其读出情感,念出含义。阅读课文我则全权放手,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遇到较难的课文,先让他们互议,我再做适当点拨。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充分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得到了提高,知识水平和能力也得到了升华,教学任务完成得轻松愉快。
  四、创设意境,读出作者的思想感情
  虽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但适当地给学生创设意境,给他们提供阅读的背景,有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深入了解,有助于学生很好地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因此,我在上每堂课前,都要充分准备与之相适应的意境,如优美的散文和古诗,配以乐器和图画,记叙文配以课本剧,说明文设制电动课件等。这样一来,学生在各种特定的环境中反复读课文,既是一种欣赏,又自然而然地悟出了作者的情感,陶冶了情操。
  五、课外阅读与读书笔记相结合
  新课标同时要求学生在中高年级每学期写一定数量的读书笔记。这样,使课外阅读与读书笔记相结合,让学生把课外阅读中见到的好词佳句摘抄下来,并写一定篇数的感悟。学生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及语文综合能力的提高程度更不言而喻。视野的开阔、能力的提高、学生对于祖国语文的感情与日俱增,为学好语文创造了先决条件。所以,从低年级的学生开始,就要求学生掌握一定量的好词好句,优美段落,在每学完一篇课文或是自己读了喜欢的文章后,都要积累一定的词语。
  六、组织交流,反馈教学
  课外延伸阅读,尽管属于个体行为,但仍有其共同的目的———获取信息、丰富知识、提高能力。因此,采取恰当的形式,定期组织学生体会交流有其必要性。教师应根据学生的阅读情况,收集材料、汇总信息,结合课堂教学。让学生展示个人阅读能力、交流经验心得、展现精彩纷呈的知识信息世界,使课外延伸阅读反馈于日常教学,真正实现阅读的目的。课外延伸阅读,是指在教师的引导启发下,学生自觉地在课外选择与课堂所学的语文知识相应,由课堂教学的诸多层面而生发延伸开去的相关读物,并根据个体实际情况,发挥个人主观能动性,采取适应的形式,从中获取有益信息,从而形成自身知识积累阅读。在每堂课前,我都会组织学生进行课前读书汇报,把自己在课外读到的故事以及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汇报整理,和同学进行交流,从而获得信息。
  阅读训练的方法还有很多很多,这就需要我们在长期的教学活动中去发现、去积累、去实践,才能找到最为理想的途径。
  
  参考文献:
  [1]陈晓琳.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改革探究[J].新课程导学,2012(09)
  [2]刘晓芳.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J].新课程学习,2013(06)
  
其他文献
目的:本课题旨在通过模拟当前临床采用唇腭裂鼻畸形修复术式,使用幼兔建立实验动物模型,以兔鼻翼软骨作为研究对象,观察不同手术创伤对幼兔鼻翼软骨生长发育的影响,为进一步对唇腭
目的采用多导睡眠监测(PSG)、Epworth嗜睡评分量表(ESS)、临床依从性量表(CCE)及Morisky测量表(MG)自制量表,比较与评价自行调节式口腔矫治器与改良Activator矫治器患者的依从性。方
【中图分类号】G623.24    小学语文教师作文讲评课要完成“两项任务”。一方面教师对学生作文做出评价;另一方面要让学生成为讲评的主体,让每一位学生在参与讲评中学会发现自我、教育自我、提升自我,完成对自我的激励与超越。  作文的指导、批改、讲评是小学作文训练教学的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是相互作用、紧密联系的。然而在以往的作文教学中,我们往往会发现许多教师普遍存在重写作而轻讲评的倾向。他们的着力点
【中图分类号】G633.3    传统课堂中,我们常常看到学生在课堂上胆战心惊的样子,学生就像猎人枪口下的猎物,时刻提防着:指不定被何时何处飞来的一颗子弹击中。这样的课堂上,学生是不“安全”的。实施导学案教学的课堂,是“以人为本”“以学为本”和“以生为本”的新型课堂,学生的智慧得到了开启,生命受到了尊重。但是由于导学案质量不高,甚至违背学习规律,阻碍了学生的发展。如何设计出优秀的语文导学案呢?有三
【摘要】:阅读教学可能对于我们教师来说一直是教学中的难点,如何让学生能够主动的去阅读。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不停的反思,了解学生不喜欢阅读的原因,总结几点个人想法:    【关键词】:兴趣培养;阅读能力;条理阅读。  G633.33    一,学生兴趣的培养。  大家都知道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学生只要对什么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便乐于主动的去完成,那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呢?  1、注重
目的旨在观察和比较糖皮质激素布地奈德局部喷用和曲安奈德局部注射治疗糜烂型口腔扁平苔藓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及便捷性,探寻糖皮质激素治疗糜烂型口腔扁平苔藓的更为可行方
【内容摘要】教育必须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课程改革的重要核心就是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促进学生的发展[1]。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指导学生在阅读学习中自主探究,从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小学;阅读;自主;探究  G623.23  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决定着质量的优劣,让学生学会自主探究的学习,可以用最少
目的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作为降解ECM的重要酶类,在创伤愈合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关于唇裂术后上唇皮肤瘢痕及黏膜瘢痕中参与胶原蛋白代谢的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及
尽管树脂粘结已经取得了比较满意的临床效果,然而粘结界面仍然存在薄弱区域,在复杂的口腔环境中,仍会发生边缘染色、边缘适合性差以及修复体脱落等问题,导致修复失败[1]。临床和
目的探讨丝素-壳聚糖(silk fibroin-chitosan, SFCS)为支架,接种颌下腺细胞后,于SD大鼠体内构建组织工程化颌下腺的可行性及生物学特征。方法取1-3dSD大鼠颌下腺,原代培养,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