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和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西秦岭南侧长江流域西汉水上游。境内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自然资源富集,素有“中国半夏之乡”的美誉,是享誉全国的“中国乞巧文化之乡”。县境内矿产资源丰富,藏有我国第二大铅锌矿带和第三大锑矿,被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誉为“复杂的宝贝地带”。1992年,西和县被国务院批准为对外开放县之一,并被列为黄河上游多民族经济开发区甘肃段“一岸两翼”范围,是甘肃省五个经济开发试验小区重点县之一。
回眸逝去的“十一五”,这是一段极不平凡的征程。 “十一五”是西和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黄金五年,也是西和40万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五年。五年来,西和县紧紧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以灾后重建为契机,全县上下抓重点推全局,攻难点求突破,创亮点显特色,全县经济社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十一五”末,全县实现生产总值达到16.5亿元,比“十五”末增长104%,年均增长15.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2.3亿元,比“十五”末增长9.6倍,年均增长63.1%;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9435元和2170元,比“十五”末分别增加4435元和900元,年均增长13.5%和11.3%。
从基础建设到项目带动:奏响科学发展最强音
2011年8月8日,甘肃省青少年篮球锦标赛在西和县城南体育馆隆重开幕。来自全省各市州的14支球队参加比赛,是西和城南体育馆建成投用以来首次承办的规模最大的体育赛事。
占地面积52亩,总投资6300万元的城南体育馆建设项目作为西和县灾后开工建设的第一个重大项目,不仅结束了西和县长期以来缺乏公共体育场所的历史,同时也极大地满足了居民休闲健身、各项体育赛事、大型节庆活动等不同需要,成为西和社会事业建设史上的一件大事,而这仅是西和县项目建设中的一个剪影。
“十一五”的五年,是西和县抢抓机遇趁势而上的五年。作为国家灾后重建重点县,西和县抢抓“5•12”地震灾后重建机遇,先后争取到中央重建基金12.0989亿元、特殊党费援建资金1.169亿元、世行贷款资金1.3113亿元,争取到国家扩大内需项目40个,总投资2.0427亿元。“十一五”期间,全县共开工建设各类项目614项,完成投资90.92亿元,是新中国成立60年来西和投资总额的4倍,集中实施了一批交通、城市建设、产业调整、生态环境、民生工程、社会事业等方面的项目,办成了一批多年来想办而没有办成、事关西和长远发展的大事实事,项目建设成为推动西和科学发展的巨大引擎。
全县初步形成了以有色冶金、绿色食品、建筑建材为主的特色鲜明的地方工业体系,全县规模以上企业由“十五”末的11家增加到15家,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2.15亿元,比“十五”末增长57%。马铃薯、经济林果、畜牧养殖、中药材、蔬菜等五大优势主导产业呈现出良好发展势头,全县特色农业产值达到5.78亿元,比“十五”末增长2.3倍。五年来,西和县共规划建设各类城建项目84项,完成投资7.68亿元,城区规划面积由原来的9.2平方公里扩大到18.5平方公里,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着力打造了川大、晚霞湖、西苏、何洛、西汉水、西马、十石、卢六、兴晒等九条灾后重建暨新农村建设示范长廊,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17271户农村居民住房、600户城镇居民住房和90个县以下学校、卫生院重建项目全部竣工。解决了7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1万多群众用上了干净卫生的沼气,新建改建各类公路170条956公里,全县公路总里程达到1233.5公里,继2009年384个行政村实现“村村通公路”目标之后,2010年实现了20个乡镇“乡乡通油路(水泥路)”。
从拆迁改造到打造 新城:构筑跨越赶超大平台
西和县城始建于1141年,距今已有870年,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的老城。
“十一五”期间,西和县结合灾后重建着力配套完善城区市政基础设施,以一轴(以伏羲大道为主轴)、两山(观山、隍城山)、四廊(伏羲大道景观长廊、滨河路休闲商贸长廊、漾水河生态景观长廊和隍城森林公园至晚霞湖十里风情线长廊)、六区(城南小区、老城区、观山区、城北小区、晚霞湖库区、西和循环经济园区)为重点的城市建设步伐全面加快,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城区规划面积由原来的9.2平方公里扩大到18.5平方公里。同时,在不断完善城市功能,加快市政公用服务设施建设的基础上,西和县抢抓灾后恢复重建和扩大内需等建设机遇,总投资3.4亿元,实施了城区道路(滨河东路)工程、滨河西路工程、云华街道路改造工程、城区供水扩建工程、污水处理工程、伏羲大道管网工程、城南新区管网工程、城南供热站、白水河大桥和漾水河文体街大桥等重点项目建设,城市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相比十五末,西和县城镇建设各项指标有了明显提升,人均道路面积达到了5.18㎡,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了2.98㎡,城市用水普及率达到了54.6%,城镇化率达到了19.13%,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与“十五”期间相比,增加了147.2%,城乡建设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
从扶贫攻坚到灾后重建:废墟上崛起新家园
伴着秋日的习习微风,走进西和县的河谷山川,一派丰收景象。从香山之巅到石峡之谷,一排排红砖瓦房熠熠生辉,一个个重建新村整齐划一,一张张笑脸灿烂动人,一幅优美的新农村美景入目而来……
在推进现代新农村建设中,西和县把灾后重建与新农村建设、扶贫开发有机结合起来,在全县初步打造形成了川大、晚霞湖、西苏、何洛、西汉水、西马、十石、卢六、兴晒等九条灾后重建暨新农村建设示范长廊,涉及全县20个乡镇56个地震重灾村。集中实施了一批水电路、文化墙等基础设施建设,长廊内的56个示范村全部实现通水、通电、通沼气、通等级路、通电视、通电话、通网络,有党员活动室、文化卫生室和农家书屋。同时在各长廊内配套发展富民产业,全县以马铃薯为主的优势主导产业,以核桃、花椒、苹果、畜牧养殖、中药材和蔬菜为主的区域特色产业,以八盘梨、猪苓、食用菌、大鲵等为主的地方特色产品蓬勃发展,特色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十一五”末全县马铃薯、蔬菜、中药材、经济林果种植面积分别达到35万亩、3.64万亩、4万亩、38.29万亩,全县特色农业产值产值达到5.78亿元,比“十五”末增长2.3倍,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101元。“十一五”期间,西和县累计完成87个整村推进项目,52个贫困村灾后重建,启动实施省级新农村建设村20个,完成省、市下达的各类扶贫项目资金22138万元,使全县5.93万贫困人口脱离贫困迈上了致富之路。全县扶贫工作已连续五年获甘肃省扶贫开发先进县,连续六年名列市考核第一。
从资源到品牌:文化旅游寻求新突破
悠久的历史,特殊的地理位置,形成了具有浓郁特色的西和地方文化。这里既有影响华夏文明的伏羲文化、秦汉文化和唐诗文化等,又有独具地方特色的仇池文化、氐羌文化和宗教文化等。其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民俗风情,一直深受史学界关注和游人青睐。
为了使深厚的文化内涵带动全县旅游产业的发展,近年来,西和县坚持把发展旅游及第三产业作为产业培育的新亮点,打文化牌、走生态路,积极推进文化、生态、旅游相互融合。在不断完善各旅游景区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深入挖掘景区文化内涵,制定了“一湖九园”的旅游发展规划,全力打造以隍城森林公园、晚霞湖、滨河公园、岷郡山、白雀寺及薤韭山、箭杆山、西沟等自然生态资源为核心的乞巧文化旅游圈,以仇池山、八峰崖、竹林沟等自然资源为核心的伏羲、仇池文化旅游圈和以凤凰山、云华山、法镜寺、宁家庄古堡、长道镇西县遗址等自然资源为核心的先秦、地域文化旅游圈三大文化旅游景圈。同时,加快发展富有地方特色的景泰蓝、仇池石、刺绣、字画以及麻纸、麻鞋、草编、鞋垫等文化旅游产品,成功注册成立了华泰艺术社和仇池民艺公司两家文化产品开发公司。挖掘、整理出了以乞巧、陇南影子腔、说春为代表的44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在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继承发展、突出重点、分期分批、逐步推进”的保护方针的同时,挖掘、整理出了一批以麻纸生产、仇池石加工、草编、柳编、绣花保健枕、刺绣鞋垫等为代表的非遗文化项目,使优秀的民俗文化瑰宝得到了继承和弘扬,为全县旅游产业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文化环境。
五年奋起齐追,成就赶超之势。今日的西和,欣欣向荣,亮点连连,璀璨夺目。不断完善的工业体系、前景广阔的现代农业、极具特色的文化旅游产业正呈千帆竞发、蓬勃之势发展。“十二五”期间,勤劳质朴的西和人民将在党的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抢抓国家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建设关中-天水经济区等重大机遇,以富民强县为目标,紧紧围绕发展与和谐两大主题,全力实施资源转化、项目带动和城镇化推进三大战略;实现交通建设、工业发展、城镇建设、新农村建设四大突破,突出特色农业、文化旅游、生态建设、社会建设、改善民生五大重点,强化组织、资金、资源、环境、机制、作风六项保障,努力推进西和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一个崭新的西和正张开双臂热忱欢迎八方来客。
回眸逝去的“十一五”,这是一段极不平凡的征程。 “十一五”是西和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黄金五年,也是西和40万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五年。五年来,西和县紧紧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以灾后重建为契机,全县上下抓重点推全局,攻难点求突破,创亮点显特色,全县经济社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十一五”末,全县实现生产总值达到16.5亿元,比“十五”末增长104%,年均增长15.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2.3亿元,比“十五”末增长9.6倍,年均增长63.1%;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9435元和2170元,比“十五”末分别增加4435元和900元,年均增长13.5%和11.3%。
从基础建设到项目带动:奏响科学发展最强音
2011年8月8日,甘肃省青少年篮球锦标赛在西和县城南体育馆隆重开幕。来自全省各市州的14支球队参加比赛,是西和城南体育馆建成投用以来首次承办的规模最大的体育赛事。
占地面积52亩,总投资6300万元的城南体育馆建设项目作为西和县灾后开工建设的第一个重大项目,不仅结束了西和县长期以来缺乏公共体育场所的历史,同时也极大地满足了居民休闲健身、各项体育赛事、大型节庆活动等不同需要,成为西和社会事业建设史上的一件大事,而这仅是西和县项目建设中的一个剪影。
“十一五”的五年,是西和县抢抓机遇趁势而上的五年。作为国家灾后重建重点县,西和县抢抓“5•12”地震灾后重建机遇,先后争取到中央重建基金12.0989亿元、特殊党费援建资金1.169亿元、世行贷款资金1.3113亿元,争取到国家扩大内需项目40个,总投资2.0427亿元。“十一五”期间,全县共开工建设各类项目614项,完成投资90.92亿元,是新中国成立60年来西和投资总额的4倍,集中实施了一批交通、城市建设、产业调整、生态环境、民生工程、社会事业等方面的项目,办成了一批多年来想办而没有办成、事关西和长远发展的大事实事,项目建设成为推动西和科学发展的巨大引擎。
全县初步形成了以有色冶金、绿色食品、建筑建材为主的特色鲜明的地方工业体系,全县规模以上企业由“十五”末的11家增加到15家,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2.15亿元,比“十五”末增长57%。马铃薯、经济林果、畜牧养殖、中药材、蔬菜等五大优势主导产业呈现出良好发展势头,全县特色农业产值达到5.78亿元,比“十五”末增长2.3倍。五年来,西和县共规划建设各类城建项目84项,完成投资7.68亿元,城区规划面积由原来的9.2平方公里扩大到18.5平方公里,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着力打造了川大、晚霞湖、西苏、何洛、西汉水、西马、十石、卢六、兴晒等九条灾后重建暨新农村建设示范长廊,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17271户农村居民住房、600户城镇居民住房和90个县以下学校、卫生院重建项目全部竣工。解决了7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1万多群众用上了干净卫生的沼气,新建改建各类公路170条956公里,全县公路总里程达到1233.5公里,继2009年384个行政村实现“村村通公路”目标之后,2010年实现了20个乡镇“乡乡通油路(水泥路)”。
从拆迁改造到打造 新城:构筑跨越赶超大平台
西和县城始建于1141年,距今已有870年,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的老城。
“十一五”期间,西和县结合灾后重建着力配套完善城区市政基础设施,以一轴(以伏羲大道为主轴)、两山(观山、隍城山)、四廊(伏羲大道景观长廊、滨河路休闲商贸长廊、漾水河生态景观长廊和隍城森林公园至晚霞湖十里风情线长廊)、六区(城南小区、老城区、观山区、城北小区、晚霞湖库区、西和循环经济园区)为重点的城市建设步伐全面加快,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城区规划面积由原来的9.2平方公里扩大到18.5平方公里。同时,在不断完善城市功能,加快市政公用服务设施建设的基础上,西和县抢抓灾后恢复重建和扩大内需等建设机遇,总投资3.4亿元,实施了城区道路(滨河东路)工程、滨河西路工程、云华街道路改造工程、城区供水扩建工程、污水处理工程、伏羲大道管网工程、城南新区管网工程、城南供热站、白水河大桥和漾水河文体街大桥等重点项目建设,城市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相比十五末,西和县城镇建设各项指标有了明显提升,人均道路面积达到了5.18㎡,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了2.98㎡,城市用水普及率达到了54.6%,城镇化率达到了19.13%,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与“十五”期间相比,增加了147.2%,城乡建设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
从扶贫攻坚到灾后重建:废墟上崛起新家园
伴着秋日的习习微风,走进西和县的河谷山川,一派丰收景象。从香山之巅到石峡之谷,一排排红砖瓦房熠熠生辉,一个个重建新村整齐划一,一张张笑脸灿烂动人,一幅优美的新农村美景入目而来……
在推进现代新农村建设中,西和县把灾后重建与新农村建设、扶贫开发有机结合起来,在全县初步打造形成了川大、晚霞湖、西苏、何洛、西汉水、西马、十石、卢六、兴晒等九条灾后重建暨新农村建设示范长廊,涉及全县20个乡镇56个地震重灾村。集中实施了一批水电路、文化墙等基础设施建设,长廊内的56个示范村全部实现通水、通电、通沼气、通等级路、通电视、通电话、通网络,有党员活动室、文化卫生室和农家书屋。同时在各长廊内配套发展富民产业,全县以马铃薯为主的优势主导产业,以核桃、花椒、苹果、畜牧养殖、中药材和蔬菜为主的区域特色产业,以八盘梨、猪苓、食用菌、大鲵等为主的地方特色产品蓬勃发展,特色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十一五”末全县马铃薯、蔬菜、中药材、经济林果种植面积分别达到35万亩、3.64万亩、4万亩、38.29万亩,全县特色农业产值产值达到5.78亿元,比“十五”末增长2.3倍,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101元。“十一五”期间,西和县累计完成87个整村推进项目,52个贫困村灾后重建,启动实施省级新农村建设村20个,完成省、市下达的各类扶贫项目资金22138万元,使全县5.93万贫困人口脱离贫困迈上了致富之路。全县扶贫工作已连续五年获甘肃省扶贫开发先进县,连续六年名列市考核第一。
从资源到品牌:文化旅游寻求新突破
悠久的历史,特殊的地理位置,形成了具有浓郁特色的西和地方文化。这里既有影响华夏文明的伏羲文化、秦汉文化和唐诗文化等,又有独具地方特色的仇池文化、氐羌文化和宗教文化等。其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民俗风情,一直深受史学界关注和游人青睐。
为了使深厚的文化内涵带动全县旅游产业的发展,近年来,西和县坚持把发展旅游及第三产业作为产业培育的新亮点,打文化牌、走生态路,积极推进文化、生态、旅游相互融合。在不断完善各旅游景区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深入挖掘景区文化内涵,制定了“一湖九园”的旅游发展规划,全力打造以隍城森林公园、晚霞湖、滨河公园、岷郡山、白雀寺及薤韭山、箭杆山、西沟等自然生态资源为核心的乞巧文化旅游圈,以仇池山、八峰崖、竹林沟等自然资源为核心的伏羲、仇池文化旅游圈和以凤凰山、云华山、法镜寺、宁家庄古堡、长道镇西县遗址等自然资源为核心的先秦、地域文化旅游圈三大文化旅游景圈。同时,加快发展富有地方特色的景泰蓝、仇池石、刺绣、字画以及麻纸、麻鞋、草编、鞋垫等文化旅游产品,成功注册成立了华泰艺术社和仇池民艺公司两家文化产品开发公司。挖掘、整理出了以乞巧、陇南影子腔、说春为代表的44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在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继承发展、突出重点、分期分批、逐步推进”的保护方针的同时,挖掘、整理出了一批以麻纸生产、仇池石加工、草编、柳编、绣花保健枕、刺绣鞋垫等为代表的非遗文化项目,使优秀的民俗文化瑰宝得到了继承和弘扬,为全县旅游产业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文化环境。
五年奋起齐追,成就赶超之势。今日的西和,欣欣向荣,亮点连连,璀璨夺目。不断完善的工业体系、前景广阔的现代农业、极具特色的文化旅游产业正呈千帆竞发、蓬勃之势发展。“十二五”期间,勤劳质朴的西和人民将在党的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抢抓国家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建设关中-天水经济区等重大机遇,以富民强县为目标,紧紧围绕发展与和谐两大主题,全力实施资源转化、项目带动和城镇化推进三大战略;实现交通建设、工业发展、城镇建设、新农村建设四大突破,突出特色农业、文化旅游、生态建设、社会建设、改善民生五大重点,强化组织、资金、资源、环境、机制、作风六项保障,努力推进西和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一个崭新的西和正张开双臂热忱欢迎八方来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