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的艺术论

来源 :国外社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wo9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 过去,一提到马克思主义的艺术论,一般是从别林斯基的“艺术=形象性认识”这一定义出发。本文尝试通过阐明别林斯基的艺术定义与黑格尔艺术观的不同来考察马克思的艺术论。当然,我不否认别林斯基是一位伟大的文艺评论家,也不认为那个有名的艺术定义就是他的全部艺术理论。索性可以说,在进行艺术评论时,他并没有受他自己的艺术定义的限制。但为了搞清问题,我特地将他关于艺术本质的定义逐字逐句加以解释,并与黑格尔的美学加以对比研究。这是因为我认为,这样做可以把两种类型的艺术观鲜明地区别开来,从而也可以弄清楚马克思所处的地位。
其他文献
<正> 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现行土地承包制在实践中出现的诸当问题,做到既保持土地家庭承包制的长处,又克服它的弊端,合理使用土地、提高土地产出率,保持整个农村社会与经济持
【正】社会主义阶段最根本的任务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对这一论断,人们深信不疑.然而,对反腐败也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命题,有人却怀疑它的正确性.从理论上说明这
<正> 认识发展的现代水平证明有必要把传统理解的美学划分为两门独立的学科:美学和普通艺术理论。这已经不是一个新问题了,在苏联和国外马克思主义的论著中早已有过多次论证。然而这一思想迄今仍未被承认,原因之一是论据尚不充分。1983年版《哲学百科辞典》给美学下了一个定义:美学是一门研究有相互联系的两种现象的哲学学科,这两种现象是作为人与世界的价值关系的特殊表现的审美领域和人们的艺术活动领域。这个定义初看似乎并无疑问。然而只要对关于美学科学的内容所进行的系统论述加以分析就会对定义的正确性产生重大疑问
<正> 易克信同志:你好!最近读了文献情报中心出版的一些刊物.我认为你们的刊物办得很好,并已将其中有关科研工作的文章介绍给世界历史所,供研究人员参考.这些文章是:1.中国社会科学院代表团访苏报告(《国外社会科学动态》1986年第9期)
<正> 考察中国和印度的教育制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对世界人口最多的两个国家进行比较的机会,这两个国家有着共同的几乎难以解决的问题,即克服殖民统治、半封建主义与教育不发达所遗留下来的问题,但两国的经济和教育发展战略却又不同。印度于1947年独立和中国于1949年解放时,各自在教育方
经济的发展虽为道德的进步创造了条件,提供了物质基础。但这并不意味着经济的发展就会自然而然地带来道德的进步。历史上,经济的发展与道德的进步并不是任何时候都处于同步前进
<正> 上次介绍道教研究文献中心时,我曾讲到该中心隶属于法兰西学院远东研究院,著名的高等汉学研究所和高等日本学研究所也是隶属于远东研究院。我曾于1983年9月和10月间两次往访该院并且参观了该院规模很大的图书馆,也曾遇到几位从事研究敦煌学的研究员,在这之前也曾向法国全国教科文委员会提出拟访问从事中国当代文学研究的于如伯教授,因他恰恰不在巴黎而未果。后来由于时间紧迫,未能专门访问就设在同一幢楼内的高等汉学研究所其他单位和
【正】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要有步骤地组建农村合作银行和城市合作银行”。1993年国务院《关于援助金融体制改革决定》中把城市合作银行的组建作为金融改革的重要内容。
<正> 在《可悲的热带》(1955年)一书中,列维-斯特劳斯声称:给他影响最大的是马克思主义、地质学与精神分析学。“它们都是一种超理性论,目标都在于将感性认识统一于理性认识而丝毫无损于其各自的特点。”从《可悲的热带》到4卷本《神话学》末卷《裸人》(1971年),斯特劳斯一直都在谈论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在《神话学》第1卷《生食与熟食》中,他明确表示:“我们希望达到这样一种境界,即逻辑特性就象味道、气味一样直接表现为物质属性。”而为了实现这一点,就要“将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一起放在符号的水平
<正> 据日本《产经新闻》1984年1月9日报道,为了对日本以及世界各地发掘出来的人类遗产进行综合研究、妥善保存和公开展示,日本决定建立“国立考古学博物馆”。报道说,日本的这一国立考古学博物馆是一个综合的考古学研究机构,可以和英国的大英博物馆和苏联的赫尔米达什艺术馆匹敌。它将占地30万平方米,预定地点将选择在横跨京都、大阪、奈良的关西文化学术研究城市或筑波城。该博物馆将拥有研究室、实验室、整理收存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