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将民族体育研究的价值放在美丽乡村的视角下进行研究,对该视角给民族体育研究所赋予的新价值进行探讨,以期为该领域的研究添一块砖。
关键词:美丽乡村;民族体育;贵州
1 引言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提出了要建设“美丽乡村”的奋斗目标,进一步加强农村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和综合整治工作。在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后第27天,全国首个以“美丽中国”为主题的高端峰会在兴义万峰林拉开序幕。 笔者认为美丽乡村的建设,其路径是非常多的,贵州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聚集地,在贵州少数民族地区,弘扬地区民族文化则是美丽乡村建设中的重要突破口,而另一方面民族传统体育是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的外在表现形式,如何能够利用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去弘扬民族文化,最终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美丽乡村建设是具有较强时代意义的问题。此外,借助美丽乡村的建设对于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是一个重大的历史机遇。
2 相关研究简述
2014年初笔者申请一项名为“建设美丽乡村背景下贵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价值实现和传承发展的研究”的课题,针对这一问题的核心词汇是“民族传统体育”、“美丽乡村”。对于民族传统体育价值实现和传承发展的研究,学术界的成果颇为丰富,但对于美丽乡村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理论研究成果较少,而将两者相结合的研究就成果则更少。
2.1 美丽乡村研究
目前学术界关于美丽乡村的研究处于起步阶段,研究成果集中在2013年。此外,笔者在知网中搜索美丽乡村相关研究,并没有查到核心刊物上的研究成果。
沈启旺发表《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芜湖县乡村旅游发展探讨》一文探讨了乡村旅游对美丽乡村推动作用,并结合当地旅游业发展现状提出对策,但在对策方面缺乏操作性的指导。王旭烽等发表《美丽乡村建设的深生态内涵》,但文章多局限在对当地情况的介绍,内涵探讨过于单薄。骆敏等发表的《论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美丽乡村建设》提出美丽乡村建设必须顺应城乡一体化的历史趋势,此外农村新社区是城乡一体化背景下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载体。并对三、城乡一体化背景下推进美丽乡村建设需要把握的几个问题进行了探讨。
2.2 民族传统体育价值实现研究
民族传统体育的价值研究是学术界讨论较多的一个问题。2010年刘明在《广州体育学院学报》发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多样性价值及其实践途径》一文,之处保持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多样性在优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和丰富休闲体育文化等方面具有独特的功效;提出加强政府对民族传统体育的支持和引导、进行理论建设与创新、倡导和而不同的文化观和融入大众休闲潮流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走向多样化的有效途径。
2012年马利亚在《体育与科学》发表《社会学视角下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社会价值与文化选择》认为民族传统体育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与文化符号价值,因此需要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融合西方体育发展模式,从自身文化背景与内涵出发,树立民族传统体育是中国民族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坚定信念,充分发挥民族传统体育的社会价值与文化内涵作用,在新时期不断发展成为具有自身特色的体育运动项目。
2.3 民族传统体育传承发展研究
倪依克等2006年在《体育科学》上发表《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遗产保护》一文,认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是一种“活态人文遗产”,具有活态性、地域性、民俗性、群体性等特征。一方面既是与体育活动中竞赛程序、器材制作、比赛规则等身体运动相关的内容,另一方面又是与各民族的社会特征、经济生活、宗教仪式、风俗习惯、历―史文化息息相关的传统文化现象,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应在发展中体现原真性、生态性和多样性。这一观点进一步揭示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非遗"这种"活态"文化的属性和相互关系。
2008年陈青在《天津体育学院学报》发表《全球化与中华民族传统体育传承和保护》一文中认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在全球化背景下面临着一体化的威胁,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全球化的另一个侧面,即全球化的文化多元性。多元性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提供了必要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如何面对机遇和挑战,从民族文化的细节和具体环节去传承和保护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2.4 小结
可以说除上文所述之外,关于价值实现的研究还有很多,民族传统体育传承发展问题也有很多前辈学者关注,但将民族体育与美丽乡村结合的研究却没有,这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
3 讨论
为什么在研究民族体育发展的过程中需要注入美丽乡村建设的元素呢,从上文中我们了解到美丽乡村是2013年国发一号文件所提及的奋斗目标,而一个目标的实现必须要有与其配套的相关措施,而体育作为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正如杨文轩教授在《体育概论》一书当中所指出的:体育是以身体文化手段促进人身心发展的文化活动),正是落实美丽乡村实现的有力工具。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我党提出目前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而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发展之后,我国国民物质生活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满足,但精神文化,特别是乡村中精神文化建设却呈现相对滞后的状态,又或者说,在精神文化建设过程中很多时候会出现形式过于单调的问题,这时体育作为文化的载体出现在美丽乡村建设中,也就成为丰富其建设层次和内容的有力工具。
除此之外将民族体育放在美丽乡村的视角下进行研究也是民族体育自身发展的需求,受到西方体育的冲击,民族体育经历了百余年的衰落期,虽然2000年后,政府对民族体育文化的重视程度提高,但依然难以改变学校体育乃至社会体育被现代西式体育把控,民族体育生存空间越来越小的局面。而美丽乡村建设则为民族体育发展提供了新机遇。
参考文献:
[1] 费孝通.乡土中国[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7.
[2] 饶远,刘竹.中国少数民族体育文化通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关键词:美丽乡村;民族体育;贵州
1 引言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提出了要建设“美丽乡村”的奋斗目标,进一步加强农村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和综合整治工作。在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后第27天,全国首个以“美丽中国”为主题的高端峰会在兴义万峰林拉开序幕。 笔者认为美丽乡村的建设,其路径是非常多的,贵州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聚集地,在贵州少数民族地区,弘扬地区民族文化则是美丽乡村建设中的重要突破口,而另一方面民族传统体育是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的外在表现形式,如何能够利用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去弘扬民族文化,最终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美丽乡村建设是具有较强时代意义的问题。此外,借助美丽乡村的建设对于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是一个重大的历史机遇。
2 相关研究简述
2014年初笔者申请一项名为“建设美丽乡村背景下贵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价值实现和传承发展的研究”的课题,针对这一问题的核心词汇是“民族传统体育”、“美丽乡村”。对于民族传统体育价值实现和传承发展的研究,学术界的成果颇为丰富,但对于美丽乡村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理论研究成果较少,而将两者相结合的研究就成果则更少。
2.1 美丽乡村研究
目前学术界关于美丽乡村的研究处于起步阶段,研究成果集中在2013年。此外,笔者在知网中搜索美丽乡村相关研究,并没有查到核心刊物上的研究成果。
沈启旺发表《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芜湖县乡村旅游发展探讨》一文探讨了乡村旅游对美丽乡村推动作用,并结合当地旅游业发展现状提出对策,但在对策方面缺乏操作性的指导。王旭烽等发表《美丽乡村建设的深生态内涵》,但文章多局限在对当地情况的介绍,内涵探讨过于单薄。骆敏等发表的《论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美丽乡村建设》提出美丽乡村建设必须顺应城乡一体化的历史趋势,此外农村新社区是城乡一体化背景下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载体。并对三、城乡一体化背景下推进美丽乡村建设需要把握的几个问题进行了探讨。
2.2 民族传统体育价值实现研究
民族传统体育的价值研究是学术界讨论较多的一个问题。2010年刘明在《广州体育学院学报》发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多样性价值及其实践途径》一文,之处保持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多样性在优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和丰富休闲体育文化等方面具有独特的功效;提出加强政府对民族传统体育的支持和引导、进行理论建设与创新、倡导和而不同的文化观和融入大众休闲潮流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走向多样化的有效途径。
2012年马利亚在《体育与科学》发表《社会学视角下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社会价值与文化选择》认为民族传统体育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与文化符号价值,因此需要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融合西方体育发展模式,从自身文化背景与内涵出发,树立民族传统体育是中国民族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坚定信念,充分发挥民族传统体育的社会价值与文化内涵作用,在新时期不断发展成为具有自身特色的体育运动项目。
2.3 民族传统体育传承发展研究
倪依克等2006年在《体育科学》上发表《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遗产保护》一文,认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是一种“活态人文遗产”,具有活态性、地域性、民俗性、群体性等特征。一方面既是与体育活动中竞赛程序、器材制作、比赛规则等身体运动相关的内容,另一方面又是与各民族的社会特征、经济生活、宗教仪式、风俗习惯、历―史文化息息相关的传统文化现象,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应在发展中体现原真性、生态性和多样性。这一观点进一步揭示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非遗"这种"活态"文化的属性和相互关系。
2008年陈青在《天津体育学院学报》发表《全球化与中华民族传统体育传承和保护》一文中认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在全球化背景下面临着一体化的威胁,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全球化的另一个侧面,即全球化的文化多元性。多元性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提供了必要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如何面对机遇和挑战,从民族文化的细节和具体环节去传承和保护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2.4 小结
可以说除上文所述之外,关于价值实现的研究还有很多,民族传统体育传承发展问题也有很多前辈学者关注,但将民族体育与美丽乡村结合的研究却没有,这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
3 讨论
为什么在研究民族体育发展的过程中需要注入美丽乡村建设的元素呢,从上文中我们了解到美丽乡村是2013年国发一号文件所提及的奋斗目标,而一个目标的实现必须要有与其配套的相关措施,而体育作为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正如杨文轩教授在《体育概论》一书当中所指出的:体育是以身体文化手段促进人身心发展的文化活动),正是落实美丽乡村实现的有力工具。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我党提出目前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而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发展之后,我国国民物质生活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满足,但精神文化,特别是乡村中精神文化建设却呈现相对滞后的状态,又或者说,在精神文化建设过程中很多时候会出现形式过于单调的问题,这时体育作为文化的载体出现在美丽乡村建设中,也就成为丰富其建设层次和内容的有力工具。
除此之外将民族体育放在美丽乡村的视角下进行研究也是民族体育自身发展的需求,受到西方体育的冲击,民族体育经历了百余年的衰落期,虽然2000年后,政府对民族体育文化的重视程度提高,但依然难以改变学校体育乃至社会体育被现代西式体育把控,民族体育生存空间越来越小的局面。而美丽乡村建设则为民族体育发展提供了新机遇。
参考文献:
[1] 费孝通.乡土中国[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7.
[2] 饶远,刘竹.中国少数民族体育文化通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