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于糖尿病,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说法:是富贵病,吃糖吃出来的;糖尿病会遗传,一人糖尿病,一家糖尿病;我国三分之一人群都是糖尿病“后备军”……而下面一组数字则会带给我们更深切的解读——
2019年国际糖尿病联盟(IDF)研究数据显示:全球成人糖尿病患者——4.63億;我国成人糖尿病患者——1.16亿;我国成为“世界第一糖尿病大国”,这意味着全世界超过1/4的糖尿病患者来自中国。糖尿病作为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是以血糖升高为基本特征的代谢综合征,此外,患者还往往合并有高血压、高血脂和肥胖等。糖尿病主要的病理生理改变表现为胰岛素分泌的缺陷、胰岛素作用不敏感或作用能力下降。长期的血糖控制不好还会引发诸多慢性并发症。截至目前,糖尿病的确切发病机制还未完全清楚,换言之,胰岛素分泌减少、胰岛素作用下降的机制还未被完全揭示,其背后可能有多种原因,如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生活方式和工作压力等。
据报道,2013年中国成人糖尿病总患病率约为10.9%,而糖尿病前期患病率为35.7%。也就是说,三个人中就有一人是糖尿病的“后备军”。那么,哪些人是糖尿病“后备军”?
糖尿病早期危险信号有哪些?
1型糖尿病患者的症状表现更为明显,而2型糖尿病患者往往起病隐匿且症状不典型,所以经常在很偶然的契机下才能捕获“漏网之鱼”确诊糖尿病,例如单位体检查血糖发现异常,用眼时视物模糊才诊断为糖尿病引起的视网膜病变,经常皮肤瘙痒经过验血才发现血糖高,发现伤口愈合困难才联想到是不是得糖尿病等等。
糖尿病的“后备军”,是指血糖异常但尚未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的糖尿病前期人群。其中,主要包括空腹血糖受损(即空腹血糖6.1-6.9mmol/L)和糖耐量异常(餐后2小时血糖7.8-11.0mmol/L)等人群,6年内超过一半的人会转化为糖尿病。因此,及早发现身体的九大危险信号显得尤为重要,如有下述症状,建议及早前往正规医院就诊,但请不要盲目对号入座。
1.口干舌燥,饮料越甜越好;
2.老是感觉饿,不吃就心慌;
3.近期出现的尿频、尿多症状;
4.没有刻意减肥却瘦了很多;
5.四肢纤瘦,肚皮却越来越大;
6.皮肤老是发痒,容易长疖子;
7.颈脖子,胳肢窝发黑;
8.脚麻手麻,眼睛发花;
9.浑身没劲儿,提不起精神。
那很多人会问,糖尿病到底怎么来的?吃糖吃出来的吗?哪些人最危险?
糖尿病真是吃糖吃的?
当然不是!其实,糖尿病的病因有很多,如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免疫缺陷,药物作用,精神刺激,分娩,肥胖等,而吃糖只是不良生活方式的一种。
但以下六大危险人群需要提高警惕:
年龄超过40岁,有糖尿病前期史;
大肚子细腿的腹型肥胖者(男性腰围≥90cm,女性腰围≥85cm);
合并高血压、高血脂或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
久坐不动,工作压力大,长期吃抗抑郁药的人群;
家有小胖墩,母亲怀孕时有糖尿病史;
父母有2型糖尿病,体重超重或肥胖者。
糖尿病真的会遗传?
是的!糖尿病确实会遗传。对于家有“糖人”的朋友,其后代患糖尿病的概率会相对增高,但也不是绝对的。生活中提高警惕,积极采取预防措施,很多人是可以避免得糖尿病的。比如怀孕时尽量避免病毒感染,保持围产期身心愉悦,注意孕期膳食搭配,避免食补过度造成巨大儿,出生后提倡母乳喂养;青少年控制摄入热量,避免营养过剩,适当参与游泳、羽毛球、乒乓球等运动来锻炼身体。
糖尿病“后备军”一定会发展成糖尿病吗?
不一定!通过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糖尿病前期高血糖可被逆转,50%至70%糖尿病患者也可以避免并发症的出现,80%可得到有效控制。
糖尿病的不良影响
糖尿病的发现不容易,发现后若不注意控制血糖,则会引发更多不良后果与并发症,从头到脚来列举:脑血管病变的几率增加、眼底病变乃至致盲风险高、心脏疾病发病率和致死率升高、肾病和尿毒症发病率提升、周围神经病变增多、糖尿病足、坏疽和截肢的风险也明显高于非糖尿病人群。
糖尿病可以预防吗?
答案振奋人心:可以预防。
一级预防:中国的大庆研究是世界糖尿病一级预防的第一个随机临床试验,与芬兰的DPS研究和美国的DDP研究共同被誉为“糖尿病一级预防的里程碑”。上述研究证实,生活方式的干预可降低糖尿病的发生率。生活方式的干预包括健康饮食和保持运动。糖尿病高危人群应管住嘴、迈开腿,尽可能延缓发病,并做到早发现、早干预。
二级预防:对已经发病的患者,密切监测血糖,规律就诊,通过积极有效的干预和治疗,可以尽可能地防止出现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糖尿病足等并发症。
三级预防:对已患糖尿病且病程较长以及出现了并发症的患者,合理的治疗方案可以延缓并发症进程,减轻致残致死的风险。
得了糖尿病又该怎么办?
合理用药定期复查
遵医嘱用药,监测血糖,按时复查,并进行肾病、眼病等并发症筛查。
少食多餐要吃好
少油少盐,多吃蔬菜,定时进餐,主食每餐不超过2两,搭配粗杂粮和乳制品,增加一两豆制品,减少一两肉类。
瓜果蔬菜选择吃
黄瓜、冬瓜、苦瓜、芹菜、西红柿等都是菜篮子里的“降糖能手”。水果尽量选择两餐之间吃,如柚子、鲜桃、李子等,多吃一个水果,扣除主食半两。
户外活动要趁早
血糖稳定者,每周至少有5天,每天半小时以上的中等量运动,如快走,打太极拳,骑车,乒乓球,羽毛球等。
健康体重保持住
肥胖或超重者建议3~6个月减重5%-10%,消瘦者则应通过提高营养达到理想体重。
女性应重视妊娠期糖尿病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越来越多的女性在妊娠期发生糖尿病。根据2010至2012年间全国13家医院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妊娠合并糖尿病患病率已达17.5%。专家认为,一般情况下,孕妇吃得多、活动少,体内诸多拮抗胰岛素的激素明显升高,可能会造成胰岛素敏感性下降,从而易导致孕妇糖耐量异常甚至糖尿病。如果病症控制不佳,可能会危及母子两代人的健康。首先,长期高血糖可能导致孕妇妊娠期高血压或子痫前期、羊水过多、泌尿系统感染等,同时可能因孕早期高血糖导致胎儿畸形、流产,因妊娠中、后期高血糖导致高胰岛素血症、巨大儿的风险显著升高。此外,母体高血糖的环境使得胰岛细胞过度兴奋,甚至婴儿在离开母体后,胰岛细胞仍处于兴奋状态,因此出生易发生新生儿低血糖等病症。母亲血糖控制得越不好,胎儿的并发症会越多。专家提醒,怀孕后第一次检查就应检测血糖,将怀孕前漏诊的糖尿病患者及时筛查出来。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2011年开始采用的妊娠期糖尿病诊断新标准:一般认为,空腹血糖(≥5.1毫摩尔/升)、服糖后1小时血糖(≥10毫摩尔/升)、服糖后2小时血糖(≥8.5毫摩尔/升)3个时间点中的任何一个高于标准,即可确诊妊娠期糖尿病。
专家对妊娠期
“糖妈妈”的建议
对于确诊妊娠期糖尿病的“糖妈妈”,如果饮食和运动控制一周后血糖仍不达标,就应在合理运动饮食的基础上遵医嘱可口服二甲双胍、使用胰岛素等治疗,以管理好血糖,减少不良妊娠并发症。一般情况下,多数妊娠糖尿病患者会随着宝宝的出生而自然恢复正常。但也有数据显示,约三分之一的在孕期患妊娠糖尿病的女性生完孩子二十年之内会患上糖尿病。建议在今后每两年进行一次糖耐量检查,并且在日常饮食中要适当减少摄入糖分和碳水化合物等升糖指数高的食物。还需注意的是,随着生育政策调整,很多生二胎的女性属于高龄产妇。然而,年龄也是妊娠期糖尿病的危险因素。特别是有过妊娠期糖尿病史的女性,她们当中五到六成会再次患病。应当从孕前开始监测血糖,从孕早期就要注意自身营养和体重,以及胎儿生长发育情况。
2019年国际糖尿病联盟(IDF)研究数据显示:全球成人糖尿病患者——4.63億;我国成人糖尿病患者——1.16亿;我国成为“世界第一糖尿病大国”,这意味着全世界超过1/4的糖尿病患者来自中国。糖尿病作为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是以血糖升高为基本特征的代谢综合征,此外,患者还往往合并有高血压、高血脂和肥胖等。糖尿病主要的病理生理改变表现为胰岛素分泌的缺陷、胰岛素作用不敏感或作用能力下降。长期的血糖控制不好还会引发诸多慢性并发症。截至目前,糖尿病的确切发病机制还未完全清楚,换言之,胰岛素分泌减少、胰岛素作用下降的机制还未被完全揭示,其背后可能有多种原因,如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生活方式和工作压力等。
据报道,2013年中国成人糖尿病总患病率约为10.9%,而糖尿病前期患病率为35.7%。也就是说,三个人中就有一人是糖尿病的“后备军”。那么,哪些人是糖尿病“后备军”?
糖尿病早期危险信号有哪些?
1型糖尿病患者的症状表现更为明显,而2型糖尿病患者往往起病隐匿且症状不典型,所以经常在很偶然的契机下才能捕获“漏网之鱼”确诊糖尿病,例如单位体检查血糖发现异常,用眼时视物模糊才诊断为糖尿病引起的视网膜病变,经常皮肤瘙痒经过验血才发现血糖高,发现伤口愈合困难才联想到是不是得糖尿病等等。
糖尿病的“后备军”,是指血糖异常但尚未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的糖尿病前期人群。其中,主要包括空腹血糖受损(即空腹血糖6.1-6.9mmol/L)和糖耐量异常(餐后2小时血糖7.8-11.0mmol/L)等人群,6年内超过一半的人会转化为糖尿病。因此,及早发现身体的九大危险信号显得尤为重要,如有下述症状,建议及早前往正规医院就诊,但请不要盲目对号入座。
1.口干舌燥,饮料越甜越好;
2.老是感觉饿,不吃就心慌;
3.近期出现的尿频、尿多症状;
4.没有刻意减肥却瘦了很多;
5.四肢纤瘦,肚皮却越来越大;
6.皮肤老是发痒,容易长疖子;
7.颈脖子,胳肢窝发黑;
8.脚麻手麻,眼睛发花;
9.浑身没劲儿,提不起精神。
那很多人会问,糖尿病到底怎么来的?吃糖吃出来的吗?哪些人最危险?
糖尿病真是吃糖吃的?
当然不是!其实,糖尿病的病因有很多,如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免疫缺陷,药物作用,精神刺激,分娩,肥胖等,而吃糖只是不良生活方式的一种。
但以下六大危险人群需要提高警惕:
年龄超过40岁,有糖尿病前期史;
大肚子细腿的腹型肥胖者(男性腰围≥90cm,女性腰围≥85cm);
合并高血压、高血脂或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
久坐不动,工作压力大,长期吃抗抑郁药的人群;
家有小胖墩,母亲怀孕时有糖尿病史;
父母有2型糖尿病,体重超重或肥胖者。
糖尿病真的会遗传?
是的!糖尿病确实会遗传。对于家有“糖人”的朋友,其后代患糖尿病的概率会相对增高,但也不是绝对的。生活中提高警惕,积极采取预防措施,很多人是可以避免得糖尿病的。比如怀孕时尽量避免病毒感染,保持围产期身心愉悦,注意孕期膳食搭配,避免食补过度造成巨大儿,出生后提倡母乳喂养;青少年控制摄入热量,避免营养过剩,适当参与游泳、羽毛球、乒乓球等运动来锻炼身体。
糖尿病“后备军”一定会发展成糖尿病吗?
不一定!通过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糖尿病前期高血糖可被逆转,50%至70%糖尿病患者也可以避免并发症的出现,80%可得到有效控制。
糖尿病的不良影响
糖尿病的发现不容易,发现后若不注意控制血糖,则会引发更多不良后果与并发症,从头到脚来列举:脑血管病变的几率增加、眼底病变乃至致盲风险高、心脏疾病发病率和致死率升高、肾病和尿毒症发病率提升、周围神经病变增多、糖尿病足、坏疽和截肢的风险也明显高于非糖尿病人群。
糖尿病可以预防吗?
答案振奋人心:可以预防。
一级预防:中国的大庆研究是世界糖尿病一级预防的第一个随机临床试验,与芬兰的DPS研究和美国的DDP研究共同被誉为“糖尿病一级预防的里程碑”。上述研究证实,生活方式的干预可降低糖尿病的发生率。生活方式的干预包括健康饮食和保持运动。糖尿病高危人群应管住嘴、迈开腿,尽可能延缓发病,并做到早发现、早干预。
二级预防:对已经发病的患者,密切监测血糖,规律就诊,通过积极有效的干预和治疗,可以尽可能地防止出现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糖尿病足等并发症。
三级预防:对已患糖尿病且病程较长以及出现了并发症的患者,合理的治疗方案可以延缓并发症进程,减轻致残致死的风险。
得了糖尿病又该怎么办?
合理用药定期复查
遵医嘱用药,监测血糖,按时复查,并进行肾病、眼病等并发症筛查。
少食多餐要吃好
少油少盐,多吃蔬菜,定时进餐,主食每餐不超过2两,搭配粗杂粮和乳制品,增加一两豆制品,减少一两肉类。
瓜果蔬菜选择吃
黄瓜、冬瓜、苦瓜、芹菜、西红柿等都是菜篮子里的“降糖能手”。水果尽量选择两餐之间吃,如柚子、鲜桃、李子等,多吃一个水果,扣除主食半两。
户外活动要趁早
血糖稳定者,每周至少有5天,每天半小时以上的中等量运动,如快走,打太极拳,骑车,乒乓球,羽毛球等。
健康体重保持住
肥胖或超重者建议3~6个月减重5%-10%,消瘦者则应通过提高营养达到理想体重。
女性应重视妊娠期糖尿病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越来越多的女性在妊娠期发生糖尿病。根据2010至2012年间全国13家医院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妊娠合并糖尿病患病率已达17.5%。专家认为,一般情况下,孕妇吃得多、活动少,体内诸多拮抗胰岛素的激素明显升高,可能会造成胰岛素敏感性下降,从而易导致孕妇糖耐量异常甚至糖尿病。如果病症控制不佳,可能会危及母子两代人的健康。首先,长期高血糖可能导致孕妇妊娠期高血压或子痫前期、羊水过多、泌尿系统感染等,同时可能因孕早期高血糖导致胎儿畸形、流产,因妊娠中、后期高血糖导致高胰岛素血症、巨大儿的风险显著升高。此外,母体高血糖的环境使得胰岛细胞过度兴奋,甚至婴儿在离开母体后,胰岛细胞仍处于兴奋状态,因此出生易发生新生儿低血糖等病症。母亲血糖控制得越不好,胎儿的并发症会越多。专家提醒,怀孕后第一次检查就应检测血糖,将怀孕前漏诊的糖尿病患者及时筛查出来。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2011年开始采用的妊娠期糖尿病诊断新标准:一般认为,空腹血糖(≥5.1毫摩尔/升)、服糖后1小时血糖(≥10毫摩尔/升)、服糖后2小时血糖(≥8.5毫摩尔/升)3个时间点中的任何一个高于标准,即可确诊妊娠期糖尿病。
专家对妊娠期
“糖妈妈”的建议
对于确诊妊娠期糖尿病的“糖妈妈”,如果饮食和运动控制一周后血糖仍不达标,就应在合理运动饮食的基础上遵医嘱可口服二甲双胍、使用胰岛素等治疗,以管理好血糖,减少不良妊娠并发症。一般情况下,多数妊娠糖尿病患者会随着宝宝的出生而自然恢复正常。但也有数据显示,约三分之一的在孕期患妊娠糖尿病的女性生完孩子二十年之内会患上糖尿病。建议在今后每两年进行一次糖耐量检查,并且在日常饮食中要适当减少摄入糖分和碳水化合物等升糖指数高的食物。还需注意的是,随着生育政策调整,很多生二胎的女性属于高龄产妇。然而,年龄也是妊娠期糖尿病的危险因素。特别是有过妊娠期糖尿病史的女性,她们当中五到六成会再次患病。应当从孕前开始监测血糖,从孕早期就要注意自身营养和体重,以及胎儿生长发育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