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历史教学的有效性

来源 :今日中国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touuup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联当代很有影响的教育家、教学论专家巴班斯基指出:“教学过程最优化是在全面考虑教学规律、教学原则、现代教学形式和方法、教学系统的特征以及内部条件的基础上,为了使过程从既定标准看来发挥最有效(最优的)作用而组织的控制”,即“教师和学生在花费最少的必要时间和精力的情况下获得最好的效果”。其实质是提倡低耗高效。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运用系统的观点来研究和处理历史课堂教学各环节,促使教学整体最优化。近年来笔者在历史课的教学实践中就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作了一些探索。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趣味盎然中记往历史知识
  中学生求知欲较强,历史课要尽量用具体的生动形象的史实去教育学生,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提高思想觉悟、获得历史知识。如穿插历史故事,或用美丽的语言和激情澎湃的感情去感染学生。如果教师的语言平铺直叙的、感情波澜不惊,那学生在课堂上就提不起精神,就易产生疲劳感,最优化的教学就不可能达到。
  教师在讲课中尽量注意使用直观的语言,丰沛的情感。如学习帝国主义侵华史,课本这样表述:“日军占领南京以后,进行了灭绝人性的烧杀抢掠“大竞赛”。在持续六周的屠杀中,被杀的中国人达30万以上。日军滔天罪行罄竹难书,震惊了世界,被中外舆论界称为‘现代史上破天荒的残酷记录’,是现代文明史上最黑暗的一页。”这段文字对学生产生了有力的震动。讲到这里时,教师要进行如下课堂讲述:现在日本人要带着忏悔的心到中国来,尽管对历史的问题不主张血债要用血来还,但日本政府至少要承认侵华罪行,给中国人一个交待,不要伤害中国人民的感情。这些话引起了学生强烈共鸣。
  二、课堂上师生间要做到交感互动
  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交感互动的过程,在教学活动中笔者比较注重教师和学生的角色的投入程度,只有教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节课才能水乳交融,教学的有效性才能就此体现。因此在备课时应尽量设计一些有趣味的能激发学生去思考的问题,这样在课堂上就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并能促使其智力的发展。如在讲授 “纸的发明和蔡伦改进造纸术”时,可以设计以下三个问题:“同学们都知道,纸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哪个同学能够说出首先发明纸的国家和时间?”;“有谁知道我国在纸发明以前用什么作书写材料?”;“与纸相比,竹木简和帛的缺点是什么?”学生听后,就展开了激烈的讨论,都感到纸的发明太伟大了。这样一环扣一环的设疑解难,既激发了兴趣 ,掌握了知识,又能更好地理解了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巨大贡献和伟大意义。
  三、紧扣乡土教材,增强教学直观性
  结合乡土教材进行教学,既能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又有利于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和记忆。如在讲述红四方面军的历史时补充了红四方面军长征出发地——红军渡:1933年春,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为配合中央红军北上抗日,奉命渡江西进。国民党军阀田颂尧部纠集53个团的兵力,在长达200公里的江防线上重兵把守,严密布防,妄图凭借嘉陵天堑,阻我红军西进,伺机围攻四方面军,为粉碎敌人的阴谋,贯彻中央“渡江西进、北上抗日”的战略方针,红军以塔子山为主渡口强渡嘉陵江,同敌人展开猛烈的交火。大军西进,势如破竹,国民党精心经营的江防,一夜之间土崩瓦解。红军挥师北上,踏上新的征途。通过对学生熟悉的乡土史讲述,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同时激发了学生对家乡、对祖国的热爱。
  课堂有效性的教学是一种创造性劳动,有效的着眼点就在历史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将相应的教学方法应用、组合,从而使学生了解历史、解释历史、感悟历史、评价历史,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作者单位:628415四川省苍溪县元坝镇张王小学校)
其他文献
初中数学总复习不是对所教的知识进行简单的回忆和再现,而是要通过对知识进行系统复习,将每一章节中的各个知识点联系起来,找出其中变化的规律、性质相似之处及不同点等等,从而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达到以点成线,以线成面,以面成体的目的。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把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才能达到总复习的要求。下面就来谈谈如何进行“四化”。    一、章节复习——善于转化    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先生指出“学习有两个过程
期刊
数学是一门基础教育课程,在小学教学中怎样才能以最少的时间和精力,获得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教师应充分了解小学生的特点,了解数学这门课程的教学特点,在此基础上运用适当的手段,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一、明确教学目标,课前准备充分    教师课前准备是否充分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一个完整、明确的课堂教学目标必定能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果。那么,科学的教学目标的制定应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第一,
期刊
众所周知,数学本质上是一种文化,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践行并彰显数学的文化本性,让文化成为数学课堂的一种自然本色,是笔者一直以来孜孜以求的课堂追求。请看以下课堂片段,从课堂中显现的数学文化。  片段一:在生活中感受圆  师:在规定的时间内看谁画的点多。规则:先在白纸上画一个点,然后再画一些点,要求到第一个点的距离都是3厘米。  师:如果有时间给你画,你能画多少个点?  生:可以画无数个点。  师:这些点
期刊
【摘要】新课改给英语教学提出了新要求,从原来注重“写”到现在注重“听”和“讲”。本文着重介绍了在新课改下高中英语教学的几种新教法,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英语的语言应用能力。  【关键词】英语教学 新课改 新教法    高中英语新课改其核心任务是要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主动富有个性的学习,进一步提高其语言基本运用及用英语获得、处理信息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索教育规律,改进教学方法,是搞好外语
期刊
近三年来毕节地区的中考试题,注重对知识点的考查。每年选择题和填空题必涉及实数的运算、代数式的化简求值、解不等式组、解方程或方程组等内容;而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解直角三角形、求函数解析式、平面图形的简单论证和计算等则是每年的解答题考查的重点。每年最后两道综合题,是中考稳中求变的集中体现,但总体来说,它也有可捕捉的规律,如几何与方程的结合题、函数的综合应用题,几何图形中的点的存在问题是近三年来的压轴题
期刊
课堂教学情境是只有一定情感氛围的课堂教学活动。即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为了达到既定的目的,从教学需要出发创设的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场景或氛围。    一、联系生活,创设情境    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绝大多数可以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找准每一节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切入点”让学生产生一种熟悉感或身临其境的亲切感,以此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教学11-12位数的认识时,笔者创设了这样
期刊
数学能力是指提高学生解题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当前的数学教学应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应用意识,使他们在知识的学习与应用的过程中对所学知识形成深刻的理解。这样,学生在学习中建构的是可以应用的灵活的知识,而不是呆板的书本知识。当学生理解了一个数学知识,又能自觉主动地从数学的角度探索这一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价值。若能使之成为良性循环,他们将受用终身。这是每一个教育
期刊
【摘要】农村初中数学教学面临巨大的压力,学困生因为各种因素,学习兴趣日趋下降,从思想上找根源,从教学中落实转化,是广大农村中学教师要面对的问题。   【关键词】新课改 学困生 三基     新一轮的初中新课改正开展得如火如荼,在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数学教育和教学质量普遍提高。然而,同一班级学生的数学成绩存在着较为严重的两极分化现象,尤其在初级中学数学教学中,表现得较为突出;班级的后进生比例逐步扩大,
期刊
小学一节课只有40分钟。如何科学合理地用好这40分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下面就小学三年级数学,谈几点做法和体会。  一、钻研教材,备课充分  怎样使数学课上得有滋有味?这是教师们一直追求探索的问题。为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教师必须有充分的课前准备,认真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案,充分估计在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要把课备在嘴上,要做到胸有成竹,出口成章。  二、掌握学生心理,公开教学任务  教师应当抓
期刊
中学阶段,特别是初中阶段,历史教学因受应试教育和中考指挥棒的影响,许多学校将历史列为副科,教师教学多是应付,学生学习多不予重视,教师不愿教,学生不愿学,历史教学被中考“主科”挤压在狭缝之间,举步维艰。面对中学历史学科现状,笔者在总结多年教学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中学历史教学有如下思考:    一、彻底改变教育观念,努力改进历史教学方法    21世纪是知识经济高度发展的时代,时代对教育的要求是努力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