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虎第一村

来源 :今日中国·中文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zcarl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地方出一个画虎的画家,这不奇怪。而一个村子出了几百位画虎的画家并形成了一种产业,这就稀奇了。河南省商丘市民权县王公庄就是这样一个村子。如今,王公庄以“中国画虎第一村”而声名远播。
  前不久,一名画商出资36万元欲购买该村两位青年农民历时3年绘制的一幅长达400米、绘有2008只形态各异的老虎的《瑞虎图》时却遭到了婉拒。村民说,这幅《瑞虎图》是画虎村全体村民无偿捐献给北京奥组委的,而且他们还打算为此申报吉尼斯世界纪录,“给多少钱都不卖!”如今,这幅老虎图已经捐给了北京奥组委。
  在中国,虎不仅是一种动物,也是一种文化,虎是吉祥物,又是星宿神,被尊为“圣兽”,被人作为镇宅驱邪、逢凶化吉的灵物,人们通常都会在家中最醒目的位置挂上一幅 “五福(虎)图”等,以佑平安。
  王公庄内临街的墙壁上随处可见栩栩如生的老虎。在一户户农家画室里,墙上挂的、案面上铺摆的也全是威风凛凛的老虎。全村320多户村民中,70%的农户从事绘画和经营画的生意,除老人、在校学生以外,村民们几乎人人都会画虎,几乎家家有画室、户户有画家。有的村民甚至一家就有十几个画室,有时可见十几个甚至二十几人联手作画的盛况,情景十分壮观。
  “中国画虎第一村”的老虎画采用中国绘画传统的画法,工笔细描,毫发毕现,栩栩如生,有中国笔墨的独特韵味。村民们的画作是以销定产,完全体现客户的意愿,客户要什么样的老虎,他们就画什么样的老虎。除虎画外,村里还开发出系列“虎”产品,村里妇女绣制的古朴可爱的虎头帽、虎头鞋、虎头枕等,在市场上极为抢手。
  在王公庄,虽然“虎文化”由来以久,但把老虎画作为一种商品经营,那还是上世纪80年代的事情。那时,王公庄村民背着一包包画作摆地摊叫卖,一天下来,也就换来一点点购买柴米油盐的零用钱。后来,一位叫肖彦卿的村民走出家门,来到北京等大城市。一个偶然的机会,一位画廊的老板看到了他的画,对他说:“你不要摆地摊了,挂到我的画廊里试试吧。”没想到,在画廊里,肖彦卿的画的身价比百地摊上增长了十几倍!肖彦卿随后去了很多城市,与更多的画廊签订了长期供货合同,打开了虎画的销路。村里的许多村民见此情形也纷纷仿效,王公庄农民的虎画一下子声名远扬。
  为了做大“画虎”的产业,村民们还在家中办起了绘画学校,免费传授绘画技艺,不但本村的村民学,连方圆数十里的农民都慕名而来。现在,王公庄村的附近村庄,也兴起了“画虎”热,农民绘画产业正在“中国画虎第一村”和周边地区迅速形成。
  绘画、卖画使王公庄许多户村民富裕起来了,他们盖起了楼房,购置了高档家具,还有村民买了私家车,在自家的庭院建起园林小品,砌起喷泉和假山,栽种了花草,生活品位正逐步趋向城市化。村里一位老人说:“过去我们祖祖辈辈面朝黄土背朝天,只会种地,手上只有泥土,现在我们农民的手指间也飘散出了墨香。”
其他文献
近jìn日rì,南nán宁nínɡ市shì宾bīn阳yánɡ县xiàn思sī陇lǒnɡ镇zhèn昆kūn仑lún村cūn小xiǎo学xué的de小xiǎo朋pénɡ友you们men收shōu到dào了liǎo一yì批pī来lái自zì爱ài心xīn企qǐ业yè的de叔shū叔shu阿ā姨yí捐juān赠zènɡ的de体tǐ育yù用yònɡ品pǐn。叔shū叔shu阿ā姨yí们men听tīnɡ说sh
为了学游泳,我来到了游泳池。看见碧(bì)波粼(lín)粼的池水和在水中嬉(xī)戏的小朋友们,听见大家快乐地拍击(jī)水花的声音,我恨不得一下子跳进水里,和他们一同玩耍(shuǎ)。  下水前,教练先教我们做准备活动,练习蛙(wā)泳的基本动作,我一边认真地做着一边想:怎么还不下水呀?水里才有趣呢。“可以下水了。”教练说道。可是来到泳池边,看见深深的池水,我却不敢跳下去了,只好静静地坐在岸(à
十八大盛会在即,万众瞩目。人们期待这次盛会助力中国的强大,而强大的中国又是百姓生活安逸的最大保障。十八大更贴近百姓生活,十八大代表“更接地气,更得民心”,人们对这次盛会的期待,也寄予了更多的人性色彩。  郑岗:十八大开始,记录每天生活  十八大的召开在郑岗的生活中是一件大事。作为上海同济大学新媒体国际艺术中心的导演,他计划从十八大开始,每天拍一张跟自己有关的照片,记录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改革
“昨天,我在家里还悠闲地吃完早饭,看完报纸,到机场坐10:10分的班机,上海降落还赶得上吃中饭,这对我来说是非常奇特的一次经历。”2008年12月20日,第四届海峡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在上海举行,前来出席论坛的中国国民党主席吴伯雄心生感慨:“彼此一日生活圈终于实现。这是过去很难想象的一件事情。这段过程走得并不容易。”  “两岸一日”的实现,始于此前的12月15日,根据海协会与海基会台北会谈达成的协议。
大家知道右边这位叔叔是谁吗?没错,他就是雷锋。雷锋精神代代传,每年的3月份是学习雷锋月,3月5日则是学雷锋纪念日。现在,咱们就和河池市巴马瑶族自治县第一小学二(7)班的小朋友们一起聊聊雷锋叔叔吧,并找一找咱们身边有没有“小雷锋”。  小小飞鱼:大部分小朋友对雷锋叔叔很熟悉,但有些小朋友对他还不够了解。现在就请知道雷锋叔叔的小朋友们说一说,他们眼中的雷锋叔叔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钟熙文:雷锋叔叔是一
有专家称,2009年的征兵新政将成为中国国防和军队建设史册中闪亮的篇章。本刊记者针对征兵的热点问题,采访了北京征兵办公室宣传组负责人丁正泉。  今日中国:2009年北京的冬季征兵报名登记情况如何,与往年有什么不同?  丁正泉:2009年冬季征兵的报名人数比往年略微增长,尤其是高校的学生多了,但北京作为直辖市,直线式增长还是不大现实。2009年一个很大的特点是高学历青年咨询的多、报名的多,热情很高。
2011年1月9日17时38分,雷洁琼在北京溘然长逝,走完了她106载的传奇人生。她是一位见证了中国百年巨变的老人,也是著名的社会学家、法学家、教育家以及杰出的社会活动家。  作为民主斗士,她创建了中国八大民主党派之一的中国民主促进会,亲历“下关惨案”,和毛泽东一起商谈建国大业,出席开国大典;作为国家领导人,她曾担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却始终轻车简从,从无骄奢之气,告诫后辈要自食其力。  相对于众多
小xiǎo红hónɡ刚ɡānɡ上shànɡ一yī年nián级jí,有yǒu一yí次cì语yǔ文wén考kǎo试shì她tā考kǎo了le74分fēn。  妈mā妈mɑ问wèn道dào:“你nǐ为wèi什shén么me只zhǐ考kǎo了le74 分fēn?”  小xiǎo红hónɡ冥mínɡ思sī苦kǔ想xiǎnɡ了le好hǎo一yí会huìr儿,然rán后hòu委wěi屈qū地de说shuō:“因
期刊
《废墟上的希望》耐人寻味  上海王君    第7期的“封面”主题不错,图片选得很合适,儿童可爱的形象具有“希望”的象征意义。  汶川大地震,山崩地裂,震撼世界,更深刻地震撼心灵。在泪涌心痛的捐助之后,绝大多数人开始深刻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人生的价值,从而更加正视、珍惜生命。  救灾、恢复、重建正在进行中,人们极为关注,而人们的震后的探索、“新生”也在进行中,《废墟上的希望》具有耐人寻味的启示。  一定
不久前去泰山,先进岱庙,看汉柏嶙峋,虬枝横逸,直插向浩渺天宇。阳光正从繁枝密叶间瀑布一样泻落,雾气弥漫,远处山影绰约,重峦叠嶂浮现一种太极之气,嵯峨里添了几分杳然的禅境。微风吹来,树叶瑟瑟,恍惚间,我们和那些山影树形一起,随晨光浮动,融入了“色静深松里”的王维诗意。  眼前情景,忽然和记忆里范扬先生的画境重叠起来,那些苍劲的枝桠、空寂的庙宇、一掠而过的鸟羽、刀劈斧皴的山峦,仿佛就是画家泼墨中的景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