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学业、生活、情感、就业多重大山的压迫下,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引起高校学生管理者和社会各界的关注。积极探索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是当前高校学生管理者一项紧迫任务。
关键词 大学生 心理健康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和信息社会的到来,人们的生活节奏明显加快,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社会成员所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社会上心理疾病的患者与日俱增。大学生作为一个承载社会、家长高期望值的特殊群体,其面临的心理压力明显地高于其他同龄群体。据教育部门有关调查资料显示,在校20.33%至25.63%的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近年来,大学生中因此而引发的出走、休学、退学以及自杀、凶杀等恶性事件也呈上升趋势,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受到了严重影响。因此,加强和改进高校德育工作决不能忘记或忽视心理健康教育问题。从这些事上一方面充分暴露出当代大学生人格和心理上存在着亟需接待的问题,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必须切实加强对大学生的日常生活管理。本人作为长期从事学生管理工作者,就新形势下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必须加强对困难大学生的人文心理关怀
当前,高校困难学生人数日益增多,据有关资料统计:高校中没有能力支付学费和生活费的贫困生,目前已占在校人数的20%左右。而这些贫困生中大都来自农村,经济上都很紧张,他们在学习上和精神上都有一定的压力。他们多数性格比较内向,平时与同学和老师沟通较少,缺少一定的社会交际能力和适应能力,他们大多数心理不很健康,在心理上存在自卑、孤僻、内向、困惑等现象,面对家境贫寒而彷徨无策,难以安心学习。同时,加上就业压力、学业压力,更是使他们的心理严重地处于失衡状态。但一些高校中做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恰恰忽略了对困难学生的人文心理关怀,而偏重中于物质资助。因此,我们今后应该积极开拓思路,加大对困难学生的人文关怀力度,加强对贫困生的思想和心理健康教育,关注他们的精神世界。在心理上帮助贫困大学生树立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心态与价值体系,积极引导贫困生自强不息、奋发努力,以切实保障贫困生身心的积极健康发展。
二、引导大学生正确处理好同学之间的关系
这个问题应该引起高等教育界的深思,高等教育扩招后,学生中存在不少的新情况、新问题,学生越来越复杂,高等学校在培养、教育和关心人方面应该全方位,强调综合素质。现在,大学生中独生子女越来越多,相对来讲,从小娇生惯养的独生子女在适应社会,正常交往方面存在许多先天的缺陷。随着大学生提前进入社会,他们往往发现,自己许多方面比不上别人,于是就产生了不如意、不幸福感。往往文化层次越高,对自己期望越高的人,这种不幸福感越强烈,就越容易走极端。这个时候,他们并不知道应该如何调整心态,而是采取各种自虐或攻击的做法。同时进入大学后潜在的唯我独尊意识进一步增强,很容易在一些日常小事上和同学发生矛盾。因此,我们在日常管理中必须对症下药,引导大学生要重视同学之间的友谊和感情,正确处理同学之间的关系,在与同学交往中一定要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形成良好的氛围。
三、加强对大学生的日常管理力度
近年来,由于高校的大规模扩招,学生人数不断,而从事学生管理的辅导员队伍由于编制的限制远远达不到教育部要求的比例。早在2004年轰动全国的马加爵事件,充分暴露了高校对学生的管理存在严重的漏洞。作为高校同仁,我们应该深刻反思,从这件事情上汲取教训。尽管类似的事件决不会在我们学校发生,可也不能掉以轻心。今后要更加严格加强对学生的出勤情况检查,一旦发现学生没有上学就查找原因(包括了解学生的去向、检查学生的宿舍等)。同时也要对学生管理存在的死角,比如双休日如何管理,在这一点上我们不能干涉学生活动休息的自由,但我们必须掌握学生的去向。类似这样的管理死角肯定还有,这是我们年级管理工作下一步重点作好的工作。
四、正确引导大学生的网络行为
面对网络世界如何正确引导,这是我们做思想政治工作者一个不容忽略的问题。现在网络世界,学生很容易寻找到色情、暴力的东西,马加爵就很痴迷上网,喜欢看黄色录像,甚至逃课去看,去网络世界寻找更强劲的刺激,久而久之就会回避社会现实,淡化现实的人际关系,淡化与同学的友情甚至亲情,结果就会模仿网络对社会现实进行反抗,有些是伤害亲人,有些是伤害友人,甚至是伤害自己。网络信息有好的一面,但同时又应该怎样去正确引导青少年,这又给我们社会提出了一个大问题。
目前,很多高校都拨出专项经费,为学生工作的同志配备了电脑、开通网络,为开展网上思想政治工作提供必要的条件。我们要充分抓住这个有利时机,认真研究计算机网络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法律道德观念、生活方式和身心健康等方面产生的影响。既要做好日常思想政治工作,又要做好网络思想政治工作。把教育、管理和服务功能有机结合,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网络文化活动,不断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时代感和针对性、实效性、主动性,努力掌握“制网权”,积极营造健康、向上、文明、高雅的校园网络文化氛围,确立先进思想文化的网络主导地位,大力推动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
参考文献:
[1]陈玮.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析——以网络游戏成瘾为例[J].科教文汇,2011(3).
[2]何庭,叶云龙.浅谈如何改善冬眠式大学生活[J].青春岁月,2011(18).
[3]吴鹏,李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研究[J].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8).
作者简介:
孔磊(1979- ),河南濮阳人,助教,主要从事高校德育研究工作。通讯作者:于毅(1982- ),男,博士,新乡医学院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教师。
本文系河南省卫生厅项目(编号:201203074)阶段性成果。
关键词 大学生 心理健康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和信息社会的到来,人们的生活节奏明显加快,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社会成员所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社会上心理疾病的患者与日俱增。大学生作为一个承载社会、家长高期望值的特殊群体,其面临的心理压力明显地高于其他同龄群体。据教育部门有关调查资料显示,在校20.33%至25.63%的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近年来,大学生中因此而引发的出走、休学、退学以及自杀、凶杀等恶性事件也呈上升趋势,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受到了严重影响。因此,加强和改进高校德育工作决不能忘记或忽视心理健康教育问题。从这些事上一方面充分暴露出当代大学生人格和心理上存在着亟需接待的问题,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必须切实加强对大学生的日常生活管理。本人作为长期从事学生管理工作者,就新形势下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必须加强对困难大学生的人文心理关怀
当前,高校困难学生人数日益增多,据有关资料统计:高校中没有能力支付学费和生活费的贫困生,目前已占在校人数的20%左右。而这些贫困生中大都来自农村,经济上都很紧张,他们在学习上和精神上都有一定的压力。他们多数性格比较内向,平时与同学和老师沟通较少,缺少一定的社会交际能力和适应能力,他们大多数心理不很健康,在心理上存在自卑、孤僻、内向、困惑等现象,面对家境贫寒而彷徨无策,难以安心学习。同时,加上就业压力、学业压力,更是使他们的心理严重地处于失衡状态。但一些高校中做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恰恰忽略了对困难学生的人文心理关怀,而偏重中于物质资助。因此,我们今后应该积极开拓思路,加大对困难学生的人文关怀力度,加强对贫困生的思想和心理健康教育,关注他们的精神世界。在心理上帮助贫困大学生树立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心态与价值体系,积极引导贫困生自强不息、奋发努力,以切实保障贫困生身心的积极健康发展。
二、引导大学生正确处理好同学之间的关系
这个问题应该引起高等教育界的深思,高等教育扩招后,学生中存在不少的新情况、新问题,学生越来越复杂,高等学校在培养、教育和关心人方面应该全方位,强调综合素质。现在,大学生中独生子女越来越多,相对来讲,从小娇生惯养的独生子女在适应社会,正常交往方面存在许多先天的缺陷。随着大学生提前进入社会,他们往往发现,自己许多方面比不上别人,于是就产生了不如意、不幸福感。往往文化层次越高,对自己期望越高的人,这种不幸福感越强烈,就越容易走极端。这个时候,他们并不知道应该如何调整心态,而是采取各种自虐或攻击的做法。同时进入大学后潜在的唯我独尊意识进一步增强,很容易在一些日常小事上和同学发生矛盾。因此,我们在日常管理中必须对症下药,引导大学生要重视同学之间的友谊和感情,正确处理同学之间的关系,在与同学交往中一定要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形成良好的氛围。
三、加强对大学生的日常管理力度
近年来,由于高校的大规模扩招,学生人数不断,而从事学生管理的辅导员队伍由于编制的限制远远达不到教育部要求的比例。早在2004年轰动全国的马加爵事件,充分暴露了高校对学生的管理存在严重的漏洞。作为高校同仁,我们应该深刻反思,从这件事情上汲取教训。尽管类似的事件决不会在我们学校发生,可也不能掉以轻心。今后要更加严格加强对学生的出勤情况检查,一旦发现学生没有上学就查找原因(包括了解学生的去向、检查学生的宿舍等)。同时也要对学生管理存在的死角,比如双休日如何管理,在这一点上我们不能干涉学生活动休息的自由,但我们必须掌握学生的去向。类似这样的管理死角肯定还有,这是我们年级管理工作下一步重点作好的工作。
四、正确引导大学生的网络行为
面对网络世界如何正确引导,这是我们做思想政治工作者一个不容忽略的问题。现在网络世界,学生很容易寻找到色情、暴力的东西,马加爵就很痴迷上网,喜欢看黄色录像,甚至逃课去看,去网络世界寻找更强劲的刺激,久而久之就会回避社会现实,淡化现实的人际关系,淡化与同学的友情甚至亲情,结果就会模仿网络对社会现实进行反抗,有些是伤害亲人,有些是伤害友人,甚至是伤害自己。网络信息有好的一面,但同时又应该怎样去正确引导青少年,这又给我们社会提出了一个大问题。
目前,很多高校都拨出专项经费,为学生工作的同志配备了电脑、开通网络,为开展网上思想政治工作提供必要的条件。我们要充分抓住这个有利时机,认真研究计算机网络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法律道德观念、生活方式和身心健康等方面产生的影响。既要做好日常思想政治工作,又要做好网络思想政治工作。把教育、管理和服务功能有机结合,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网络文化活动,不断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时代感和针对性、实效性、主动性,努力掌握“制网权”,积极营造健康、向上、文明、高雅的校园网络文化氛围,确立先进思想文化的网络主导地位,大力推动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
参考文献:
[1]陈玮.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析——以网络游戏成瘾为例[J].科教文汇,2011(3).
[2]何庭,叶云龙.浅谈如何改善冬眠式大学生活[J].青春岁月,2011(18).
[3]吴鹏,李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研究[J].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8).
作者简介:
孔磊(1979- ),河南濮阳人,助教,主要从事高校德育研究工作。通讯作者:于毅(1982- ),男,博士,新乡医学院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教师。
本文系河南省卫生厅项目(编号:201203074)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