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两年来,教学方法改革已经成为职业教育改革的关键性课题,在全国高职院校中掀起了教学改革的浪潮,在教学改革实施中,“项目化教学”出现的频率特别高。目前,项目化教学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职业教育领域,是职业教育研究的重点和难点,也是职业教育改革的新方向,已取得了比较系统的研究成果,各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基础类课程也都在进行教学方法改革。
关键词: 专业基础课课程改革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 G423.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目前现状分析及发展趋势
课程体系设置是培养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手段。课程设置必须以就业为导向,专业基础课程以应用为目的,专业课程要加强针对性和实践性,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调查表明,目前各院校此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还不够合理,其开设的基础课和专业课的范围欠广,课时设置不合理,不能突出高职特色。
在专业建设过程中,改革力度最大的是专业课:重视实践内容的开发、新建实训基地、增加课时。相比之下,专业基础课的改革力度较小,且多数课程理论性偏强,学生接受知识较困难、学习兴趣降低,从而影响学习效果。现在普遍的问题就是学生动手操作的专业能力方面是提高了不少,但理论基础知识的应用能力方面还是比较欠缺。同时,由于专业基础课多为理论性较强的课程,所以目前主要的教学方法还是教师讲、学生听的“满堂灌”的形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普遍不高。那么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教学方法的选择非常关键。如果教师能根据教学内容合理选择项目化教学,将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学中增加案例,通过采用任务驱动、角色扮演等教学方法克服了学生学习建筑材料、建筑力学和建筑识图与构造等课程枯燥无味的问题,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得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2.专业基础课程创新改革研究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基础类课程主要包括“建筑材料”、“建筑力学”、“建筑识图与构造”等课程,本文主要对这三门主要的基础课程进行研究。
2.1 土建专业基础类课程改革的研究
2.1.1建筑材料课程改革研究
建筑材料课程应以能力培养为主线,教学内容要根据岗位的需要进行改革。由于建筑材料发展较快,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及时地跟上建材市场、工程实际应用以及规范的更新,将新内容及时增加到教学内容当中去,使毕业生更好地适应行业新技术新标准。坚持在教学过程中突出重点内容的介绍,因为水泥、混凝土、钢材是建筑工程中用量较多的材料,所以对水泥、混凝土和钢材做重点详细的讲解。随着外加剂的普遍使用,它在混凝土配合比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基础上,增加工程中常用的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方法。
2.1.2建筑力学课程改革研究
建筑力学是高职工民建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我们常常把它比喻为“一座桥”, 若能顺利通过, 到达彼岸,就进入了建筑专业课的开阔地带, 并能在该地带中任意地驰骋。建筑力学课程学得如何, 直接关系到其他专业课程( 如建筑结构、建筑施工等课程) 的学习。在建筑力学课程教学中, 应强化学生的工程概念, 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学生的创新精神, 变应试教学为素质教学。在教学中, 应突出理论联系实际的特点, 广泛联系实际工程, 如塔式起重机上平衡铁重的确定等, 使学生通过学习, 认识到力学在实际工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以激发学生学习力学的积极性, 做到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和方法, 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 这对拓宽学生的工程知识面, 增强学生的适应性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2.1.3建筑识图与构造课程改革研究
建筑识图与构造”课程既有系统理论性,又强调实践性,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单纯理论性的讲授,造成所学与所用脱钩。在教学时要把理论和实践密结合起来,做到理论教学中有实训内容,实践教学中有理论讲授。在实践教学的组织方面可以采取如下方式:课程作业,现教学,认识实习,专项实训等.比如,在识图过程中,可以让生自己在课后自己找一些工程图纸来识读,在这个过程中发现题、解决问题,掌握建筑工程施工图的图示方法和识读方法;认识实习过程中,要注意实习场地的选择,尽量选择各种有表性的已完工的建筑和正在施工的建筑,让学生全方位认识了解该课程内容和实际应用状况;一些构造方法,可在实训现场讲解,然后安排专项实训,让学生在动手的同时与理论相结合,掌握常见的构造方法。通过这些实践环节,可以逐步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缩短了学生在校学习与将来就业环境的差距,适应社会的发展。
2.2教学方法的研究
在专业建设过程中,改革力度最大的是专业课:重视实践内容的开发、新建实训基地、增加课时。相比之下,专业基础课的改革力度较小,且多数课程理论性偏强,学生接受知识较困难、学习兴趣降低,从而影响学习效果。现在普遍的问题就是学生动手操作的专业能力方面是提高了不少,但理论基础知识的应用能力方面还是比较欠缺。同时,由于专业基础课多为理论性较强的课程,所以目前主要的教學方法还是教师讲、学生听的“满堂灌”的形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普遍不高。那么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教学方法的选择非常关键。如果教师能根据教学内容合理选择项目化教学,将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学中增加案例,通过采用任务驱动、角色扮演等教学方法克服了学生学习建筑材料、建筑力学和建筑识图与构造等课程枯燥无味的问题,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得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2.3考试方法改革的研究
传统的考试方法一般只采取闭卷笔试的方法,这种方法往往考核的是学生的死记硬背能力,此方法过于重视结果,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生应用能力的发展也严重的制约着力学教学改革的发展。近年来,随着我校力学教学改革的深入进行,在成绩考核与考试方面进行了初步的尝试与探索。
3.结语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基础课教学改革势在必行,而且应不断深化,并不断进行教学计划的动态调整,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应于时代的复合型人才,才能完成历史赋予高等院校的神圣使命。
参考文献
刘娟.关于高职建筑材料课程改革的思考[J].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8)
[1] 牟明.关于高职“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课程建设的思考 [J] .中国成人教育,2008(11) .
关键词: 专业基础课课程改革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 G423.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目前现状分析及发展趋势
课程体系设置是培养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手段。课程设置必须以就业为导向,专业基础课程以应用为目的,专业课程要加强针对性和实践性,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调查表明,目前各院校此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还不够合理,其开设的基础课和专业课的范围欠广,课时设置不合理,不能突出高职特色。
在专业建设过程中,改革力度最大的是专业课:重视实践内容的开发、新建实训基地、增加课时。相比之下,专业基础课的改革力度较小,且多数课程理论性偏强,学生接受知识较困难、学习兴趣降低,从而影响学习效果。现在普遍的问题就是学生动手操作的专业能力方面是提高了不少,但理论基础知识的应用能力方面还是比较欠缺。同时,由于专业基础课多为理论性较强的课程,所以目前主要的教学方法还是教师讲、学生听的“满堂灌”的形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普遍不高。那么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教学方法的选择非常关键。如果教师能根据教学内容合理选择项目化教学,将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学中增加案例,通过采用任务驱动、角色扮演等教学方法克服了学生学习建筑材料、建筑力学和建筑识图与构造等课程枯燥无味的问题,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得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2.专业基础课程创新改革研究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基础类课程主要包括“建筑材料”、“建筑力学”、“建筑识图与构造”等课程,本文主要对这三门主要的基础课程进行研究。
2.1 土建专业基础类课程改革的研究
2.1.1建筑材料课程改革研究
建筑材料课程应以能力培养为主线,教学内容要根据岗位的需要进行改革。由于建筑材料发展较快,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及时地跟上建材市场、工程实际应用以及规范的更新,将新内容及时增加到教学内容当中去,使毕业生更好地适应行业新技术新标准。坚持在教学过程中突出重点内容的介绍,因为水泥、混凝土、钢材是建筑工程中用量较多的材料,所以对水泥、混凝土和钢材做重点详细的讲解。随着外加剂的普遍使用,它在混凝土配合比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基础上,增加工程中常用的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方法。
2.1.2建筑力学课程改革研究
建筑力学是高职工民建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我们常常把它比喻为“一座桥”, 若能顺利通过, 到达彼岸,就进入了建筑专业课的开阔地带, 并能在该地带中任意地驰骋。建筑力学课程学得如何, 直接关系到其他专业课程( 如建筑结构、建筑施工等课程) 的学习。在建筑力学课程教学中, 应强化学生的工程概念, 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学生的创新精神, 变应试教学为素质教学。在教学中, 应突出理论联系实际的特点, 广泛联系实际工程, 如塔式起重机上平衡铁重的确定等, 使学生通过学习, 认识到力学在实际工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以激发学生学习力学的积极性, 做到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和方法, 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 这对拓宽学生的工程知识面, 增强学生的适应性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2.1.3建筑识图与构造课程改革研究
建筑识图与构造”课程既有系统理论性,又强调实践性,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单纯理论性的讲授,造成所学与所用脱钩。在教学时要把理论和实践密结合起来,做到理论教学中有实训内容,实践教学中有理论讲授。在实践教学的组织方面可以采取如下方式:课程作业,现教学,认识实习,专项实训等.比如,在识图过程中,可以让生自己在课后自己找一些工程图纸来识读,在这个过程中发现题、解决问题,掌握建筑工程施工图的图示方法和识读方法;认识实习过程中,要注意实习场地的选择,尽量选择各种有表性的已完工的建筑和正在施工的建筑,让学生全方位认识了解该课程内容和实际应用状况;一些构造方法,可在实训现场讲解,然后安排专项实训,让学生在动手的同时与理论相结合,掌握常见的构造方法。通过这些实践环节,可以逐步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缩短了学生在校学习与将来就业环境的差距,适应社会的发展。
2.2教学方法的研究
在专业建设过程中,改革力度最大的是专业课:重视实践内容的开发、新建实训基地、增加课时。相比之下,专业基础课的改革力度较小,且多数课程理论性偏强,学生接受知识较困难、学习兴趣降低,从而影响学习效果。现在普遍的问题就是学生动手操作的专业能力方面是提高了不少,但理论基础知识的应用能力方面还是比较欠缺。同时,由于专业基础课多为理论性较强的课程,所以目前主要的教學方法还是教师讲、学生听的“满堂灌”的形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普遍不高。那么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教学方法的选择非常关键。如果教师能根据教学内容合理选择项目化教学,将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学中增加案例,通过采用任务驱动、角色扮演等教学方法克服了学生学习建筑材料、建筑力学和建筑识图与构造等课程枯燥无味的问题,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得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2.3考试方法改革的研究
传统的考试方法一般只采取闭卷笔试的方法,这种方法往往考核的是学生的死记硬背能力,此方法过于重视结果,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生应用能力的发展也严重的制约着力学教学改革的发展。近年来,随着我校力学教学改革的深入进行,在成绩考核与考试方面进行了初步的尝试与探索。
3.结语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基础课教学改革势在必行,而且应不断深化,并不断进行教学计划的动态调整,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应于时代的复合型人才,才能完成历史赋予高等院校的神圣使命。
参考文献
刘娟.关于高职建筑材料课程改革的思考[J].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8)
[1] 牟明.关于高职“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课程建设的思考 [J] .中国成人教育,2008(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