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劳动教育;应试教育;高中思政课
2020年3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简称《意见》),强调: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要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大中小各学段,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虽然素质教育已经发展了多年,也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是在当前中学教育的现状中,应试教育依然根深蒂固,影响深远。特别是在高中阶段,教学的形式还是以考试为主,这对素质教育的长期实施造成不利影响,具体到劳动教育更是如此。在高中思政课中,因为劳动教育的特殊性与高中思政课的包容性,劳动教育可以很好地渗透于高中思政课教学中,但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劳动教育的实施长期被搁置与淡化。新时代,国家的建设需要知识与能力并举的高素质劳动者,这就需要对当前这种教育局面做出调整与改变,从而消解应试教育中片面重视智育而忽视德育、体育、美育、劳育的思想,让学生全方面发展。
一、师生:对劳动教育重视程度低
在高中思政课部编版的四本教材中,必修二《经济与社会》和必修四《哲学与文化》中都明确涉及了劳动教育的内容,并通过教材把劳动与创新创业、人生价值紧密地联系了起来,旨在使学生接受劳动方面的教育。但在现实中,应试教育使得高中思政课教师成为单纯的知识灌输者,学生则成为了单纯的学习接受者,教师为了完成学校的应试指标通常采取高压的教学方式,让学生长期处于一种“学习—考试—学习—考试”的循环之中,这对高中思政课中劳动教育的开展产生了一定负面影响。
受高考指挥棒影响,高中思政课教师很难将劳动教育真实有效地渗透于思政课堂,难以推动劳动教育的开展。首先,学生学习劳动知识的积极性被打压,长时间的应试学习使得学生失去了大量的劳动实践时间。其次,劳动教育的成果主要体现在实践方面,但在高中思政课中因为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只能反复记忆关于劳动教育的知识点、考点,以保证在考试中拿到相应的卷面分数,造成了老师与学生对劳动教育的长期不重视,对劳动实践教学活动敷衍了事。这样的结果严重背离了劳动教育的目的,也让劳动教育难以发挥其应有的育人作用。
二、学校:注重学生成绩,劳动教育被淡化
学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但是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学校一味地追求学生考试成绩的高低,在教学中逐步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而像劳动教育类的素质教育则被禁锢。
尽管近些年教育部一直提倡要给高中生“减负”,然而不针对应试教育的弊端进行改革调整,还是只以分数为最终标准,地方高中就很难真正实现对学生“减负”。首先,受应试教育的影響,学校需要优先保证学生的成绩,并以此来提高学校的高考升学率以及学校的综合排名,从而获得更广的优生资源。这样的现实让学校给教师、学生不断地施加压力,使得“减负”难以具体实施。其次,像劳动教育这样的特殊教育,学校教学计划虽有相应的要求,但出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劳动教育也只是体现在具体的卷面分数上,至于学生真实的劳动实践能力的提升,学校在实际教学中并不做强制性要求。最后,在应试教育片面重视考试成绩的压力下,再加上劳动教育经费不足、安全问题难以保障等因素,学校把劳动教育的实践教学时间一压再压。
由此看来,学校作为教育的实际主管与操作部门,必须重视应试教育所带来的不良影响,并积极做出调整与改变,进而让劳动教育得以有效实施,以丰富高中的思政教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此外,学校劳动教育还要规范化,“在系统的文化知识学习之外,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针对不同年龄的学生培养相应的劳动能力。
三、家庭和社会:对劳动教育认识不足
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劳动教育处于一种被边缘化的状态,这让社会大部分人群对劳动教育的内涵及外延并不了解,往往还有错误的认知,所以就逐步造成了社会对劳动教育的一种淡漠态度。
当前,社会的主流意识依然是以高考为重,且以考试分数高低为评判教师与学生好坏的标准,这种观念逐步造成劳动教育实施不利的局面。此外,家庭作为学生成长的港湾,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方面存在缺失,很多家长认为,学生的主业是学习。而在高中思政课中关于劳动教育的教学需要学生家长的配合与支持,但学生家长对劳动教育产生误解与排斥,让家庭与学校之间很难就劳动教育展开合作。因此在当前学校很难开展具体劳动教育实践教学活动的情况下,高中思政课教师对劳动教育只能进行引导与渗透,若学生回到家中再得不到家长应有的劳动实践支持,那么劳动教育就变成了空谈,其对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发展就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所以,家庭劳动教育要日常化,家长要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积极配合学校开展劳动教育。社会劳动教育要大力宣传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典型人物和事迹,弘扬劳动光荣、劳动创造伟大的主旋律,旗帜鲜明地反对一切不劳而获、贪图享乐、崇尚暴富的错误观念,营造全社会关心和支持劳动教育的良好氛围。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思政课中,劳动教育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深、波及范围广,并深刻体现在师生、学校、家庭乃至社会各层面中,造成的结果是劳动教育的实施被边缘化、淡化。《意见》给出了加强劳动教育的具体措施和考核办法,要求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力量,应各司其职,各尽所能,强化综合实施,形成协同育人格局。让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把劳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让学生真正热爱劳动、尊重劳动,从小养成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成长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向小琴.劳动教育融入高中思政课教学[J].思想政治课教学,2020(08):18-21.
[2]蒋五仓,袁佰万,张志彩.让高中思政课有机渗透新时代劳动教育[J].学苑教育,2020(29):7-8.
[3]徐晨毅.高中思政课劳动价值观教育探析[J].教学月刊·中学版(政治教学),2020(06):7-10.
[4]杨晓云.高中思想政治课劳动精神培育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20.
[5]孟凡明.高中思想政治科学精神素养教育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20.
[6]王慧园.高中思政课生命化教育的运用研究[D].武汉:中南民族大学,2019.
[7]夏心军.普通高中的劳动教育:挑战与应对[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0,22(03):46-52.
[8]郭彦斌.高中劳动教育缺失以及对策分析[J].吉林教育,2017(13):149.
(作者单位:聊城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2020年3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简称《意见》),强调: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要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大中小各学段,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虽然素质教育已经发展了多年,也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是在当前中学教育的现状中,应试教育依然根深蒂固,影响深远。特别是在高中阶段,教学的形式还是以考试为主,这对素质教育的长期实施造成不利影响,具体到劳动教育更是如此。在高中思政课中,因为劳动教育的特殊性与高中思政课的包容性,劳动教育可以很好地渗透于高中思政课教学中,但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劳动教育的实施长期被搁置与淡化。新时代,国家的建设需要知识与能力并举的高素质劳动者,这就需要对当前这种教育局面做出调整与改变,从而消解应试教育中片面重视智育而忽视德育、体育、美育、劳育的思想,让学生全方面发展。
一、师生:对劳动教育重视程度低
在高中思政课部编版的四本教材中,必修二《经济与社会》和必修四《哲学与文化》中都明确涉及了劳动教育的内容,并通过教材把劳动与创新创业、人生价值紧密地联系了起来,旨在使学生接受劳动方面的教育。但在现实中,应试教育使得高中思政课教师成为单纯的知识灌输者,学生则成为了单纯的学习接受者,教师为了完成学校的应试指标通常采取高压的教学方式,让学生长期处于一种“学习—考试—学习—考试”的循环之中,这对高中思政课中劳动教育的开展产生了一定负面影响。
受高考指挥棒影响,高中思政课教师很难将劳动教育真实有效地渗透于思政课堂,难以推动劳动教育的开展。首先,学生学习劳动知识的积极性被打压,长时间的应试学习使得学生失去了大量的劳动实践时间。其次,劳动教育的成果主要体现在实践方面,但在高中思政课中因为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只能反复记忆关于劳动教育的知识点、考点,以保证在考试中拿到相应的卷面分数,造成了老师与学生对劳动教育的长期不重视,对劳动实践教学活动敷衍了事。这样的结果严重背离了劳动教育的目的,也让劳动教育难以发挥其应有的育人作用。
二、学校:注重学生成绩,劳动教育被淡化
学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但是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学校一味地追求学生考试成绩的高低,在教学中逐步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而像劳动教育类的素质教育则被禁锢。
尽管近些年教育部一直提倡要给高中生“减负”,然而不针对应试教育的弊端进行改革调整,还是只以分数为最终标准,地方高中就很难真正实现对学生“减负”。首先,受应试教育的影響,学校需要优先保证学生的成绩,并以此来提高学校的高考升学率以及学校的综合排名,从而获得更广的优生资源。这样的现实让学校给教师、学生不断地施加压力,使得“减负”难以具体实施。其次,像劳动教育这样的特殊教育,学校教学计划虽有相应的要求,但出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劳动教育也只是体现在具体的卷面分数上,至于学生真实的劳动实践能力的提升,学校在实际教学中并不做强制性要求。最后,在应试教育片面重视考试成绩的压力下,再加上劳动教育经费不足、安全问题难以保障等因素,学校把劳动教育的实践教学时间一压再压。
由此看来,学校作为教育的实际主管与操作部门,必须重视应试教育所带来的不良影响,并积极做出调整与改变,进而让劳动教育得以有效实施,以丰富高中的思政教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此外,学校劳动教育还要规范化,“在系统的文化知识学习之外,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针对不同年龄的学生培养相应的劳动能力。
三、家庭和社会:对劳动教育认识不足
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劳动教育处于一种被边缘化的状态,这让社会大部分人群对劳动教育的内涵及外延并不了解,往往还有错误的认知,所以就逐步造成了社会对劳动教育的一种淡漠态度。
当前,社会的主流意识依然是以高考为重,且以考试分数高低为评判教师与学生好坏的标准,这种观念逐步造成劳动教育实施不利的局面。此外,家庭作为学生成长的港湾,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方面存在缺失,很多家长认为,学生的主业是学习。而在高中思政课中关于劳动教育的教学需要学生家长的配合与支持,但学生家长对劳动教育产生误解与排斥,让家庭与学校之间很难就劳动教育展开合作。因此在当前学校很难开展具体劳动教育实践教学活动的情况下,高中思政课教师对劳动教育只能进行引导与渗透,若学生回到家中再得不到家长应有的劳动实践支持,那么劳动教育就变成了空谈,其对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发展就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所以,家庭劳动教育要日常化,家长要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积极配合学校开展劳动教育。社会劳动教育要大力宣传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典型人物和事迹,弘扬劳动光荣、劳动创造伟大的主旋律,旗帜鲜明地反对一切不劳而获、贪图享乐、崇尚暴富的错误观念,营造全社会关心和支持劳动教育的良好氛围。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思政课中,劳动教育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深、波及范围广,并深刻体现在师生、学校、家庭乃至社会各层面中,造成的结果是劳动教育的实施被边缘化、淡化。《意见》给出了加强劳动教育的具体措施和考核办法,要求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力量,应各司其职,各尽所能,强化综合实施,形成协同育人格局。让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把劳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让学生真正热爱劳动、尊重劳动,从小养成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成长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向小琴.劳动教育融入高中思政课教学[J].思想政治课教学,2020(08):18-21.
[2]蒋五仓,袁佰万,张志彩.让高中思政课有机渗透新时代劳动教育[J].学苑教育,2020(29):7-8.
[3]徐晨毅.高中思政课劳动价值观教育探析[J].教学月刊·中学版(政治教学),2020(06):7-10.
[4]杨晓云.高中思想政治课劳动精神培育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20.
[5]孟凡明.高中思想政治科学精神素养教育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20.
[6]王慧园.高中思政课生命化教育的运用研究[D].武汉:中南民族大学,2019.
[7]夏心军.普通高中的劳动教育:挑战与应对[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0,22(03):46-52.
[8]郭彦斌.高中劳动教育缺失以及对策分析[J].吉林教育,2017(13):149.
(作者单位:聊城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