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金融加速跑

来源 :新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utopo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方涌入市场跑马圈地,汽车金融业正在经历边发展边洗牌的调整,银行资本的入侵更为市场格局带来几分悬念。不过,在追求规模实现盈利之余,风险控制环节的表现将决定谁是最终胜出者。
  


  车市火爆,在中国低调蛰伏多年的汽车金融又成吸金之地,开始发力。
  2010年6月21日,比亚迪公告称,将出资4亿元与法国兴业银行旗下子公司CGL共同在深圳设立合资汽车金融公司,为国内消费者买车等业务提供融资,CGL注资1亿元。车企与银行联姻的模式之外,银银联手闯入汽车金融业对市场的震动更大。2010年4月底,中信银行宣布将与外资银行BBVA(西班牙对外银行)下属子公司COR-FISA合资10亿元设立中信汽车金融公司。
  多方资本入场圈地,不仅暗示中国汽车金融业奶酪的诱人程度,也给这个稍显沉闷的行业带来新的驱动力,资本侵入意在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却也给行业版图的变动带来想象空间。
  
  诱人奶酪,中国制造
  
  2009年,中国从金融危机的泥淖中率先反弹。中国车市受购置税减免、新旧车置换、汽车下乡优惠政策等多重利好刺激,走出了超乎世人想象的高涨行情,汽车销量同比增长近50%,达1360万辆,一举超越美国,跃升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车市繁荣,意味着从供应商、经销商到个人消费者,整条发酵膨胀的产业链都存在着巨额的融资需求。
  与此同时,国内车市的消费模式正悄然与国际接轨。当前全球汽车70%通过融资贷款销售,欧美国家贷款购车的比例更高,美国就超过80%。相比之下,中国贷款购车者的比例只有约10%,即使与金砖四国中的其他三国相比,这个比例也低得出奇,俄罗斯大约为40-50%,印度和巴西则在70%左右。
  中外消费文化迥异是造成比例悬殊的重要原因,在中国,更多买家习惯一次性付清。不过,信贷文化深入脑髓的“80后”、“90后”正逐渐成为购车一族,并将主宰今后10-20年的车市风格,他们可不会像父辈那样,挣够了全车款才拎着钱袋子去提车,在这代新新人类脑中,“早买早享受”的观念恐怕更为流行。
  即将接棒的消费者风格转变无疑会推动未来车市消费模式的切换,政策支持则进一步推波助澜。在2009年3月出台的《汽车产业振兴规划》中,就明确提出要“发展现代汽车服务业。加快发展消费信贷、支持骨干汽车生产企业加快建立汽车金融公司,开展汽车消费信贷等业务”。在困扰汽车金融公司多年的融资成本一事上,央行、银监会、保监会也在2009年年底联合发文,表示将会支持符合条件的汽车金融公司发债,进行直接融资。
  车市火红,车贷族逐渐掌握话语权,政策基本面的扶持,三者叠加意味着中国汽车信贷消费将成大势所趋。在贷款购车比例向世界平均水平靠拢的过程中,中国汽车金融市场的增长空间巨大。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预测数据,到2025年,这一市场将有5250亿元的容量。中金公司的预测更为激进,其研究报告指出,贷款购车需求有望在未来3-5年快速提升,2016年汽车信贷规模就将达到约50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将达20%。
  
  盈利空间打开,格局待变
  
  中国早期的汽车金融公司多以外商独资企业挑大梁,唱的是一出闷声不响的“独角戏”,自通用汽车于2004年首开先河在华创立汽车金融公司以来,大众、丰田、福特、标致雪铁龙等国际巨头都早已排兵布阵,希冀占领中国汽车金融业起步之时的先发契机。
  不过,在2009年之前,汽车金融公司的设立虽时有新闻,却并无猛料,市场发展波澜不惊。常常高呼“汽车金融的春天就要来了”,却一直处于漫长的冬眠季。究其原因,还是汽车金融公司在中国的盈利一直未达预期。
  通用汽车金融公司的负责人曾坦言,进入中国市场,是希望帮助拓展销售,开始三年不追求盈利。不过对于早一步的汽车金融公司,三年期限早过,如今对盈利一事,各大巨头依然言语不详。业内资深人士亦透露,目前业内仅有两三家汽车金融公司实现盈利。从中银保险退出一事便可略察端倪,早在2006年,中国银行就曾通过旗下全资子公司中银保险曲线进入东风雪铁龙标致汽车金融公司,出资2.5亿元,持有50%股权,但是这段合作以2009年中银保险以3.25亿元出售全部股权告终,折算下来,资本年收益率不到10%。
  汽车金融公司的发展在中国受到诸多限制,许多业务无法展开,尤其是利润较厚的车险、汽车租赁等业务,而在车贷市场,一方面受限于中国不完善的个人征信系统及不成熟的信贷消费文化,另一方面,汽车金融公司的融资渠道非常有限。
  对此,中信证券汽车行业首席分析师李春波表示:“金融管制是这个行业发展的最大问题,在金融债放行之前,汽车金融公司仅能通过银行贷款或者占用母公司资金,不能利用杠杆融资,从而抬高了资金成本,高于银行车贷的利率难以有效吸引消费者。车企卖车是为了赚钱,为了让消费者买车,在汽车金融这块业务上还需要贴钱,从而影响提供汽车金融业务的积极性。现在允许有条件的公司发债,对行业发展是一大利好,未来,如金融管制进一步放宽,这一部分业务有望通过资产打包上市融资,低成本资金将会刺激汽车金融业务更快发展。”
  在国外,汽车金融公司的利润率能保持在30%左右,大众汽车金融公司对大众的利润贡献在2004年曾高达40%,随后虽逐渐下滑,但也维持在10%以上的水平(图1)。这也是相关部门积极倡导汽车企业组建金融公司的同时,众多金融机构急吼吼进场圈地的原动力(附表)。
  


  


  “中国-汽车-消费金融”的组合本就是块听起来就够美味的奶酪,再加上汽车金融公司的融资渠道有了明显改善,这次的“春天”不再是“狼来了”式的空喊。而随着盈利盒子的开启,本土车企、本土银行甚至外资银行的加入让这个战场开始变得热闹起来。参与游戏的玩家变多,已有的沉闷格局新生在即。
  
  银行新势力
  
  汽车金融公司设立热潮中,此前被禁止直接单独进入汽车金融业的银行,似乎也在混业经营方面撕开了一条口子。而银行资本的进驻,无疑最为引人注目。与车企设立汽车金融公司意在促进自家品牌销量相比,银行的侵入指向更为直接明确—利润回报,拓展新的盈利点。如果中信银行与西班牙对外银行合资设立的汽车金融公司得以最终获批,那么可以确定监管信号灯由红转绿。
  在时下三种车贷方案中,银行车贷、信用卡分期付款、汽车金融公司各有优劣。银行设立汽车金融公司,是预谋兼收三者优势。银行车贷利率最低,但是手续费时费力,审核通过率低。在经过2004年大面积坏账的冲击之后,商业银行对直接发放车贷普遍持谨慎态度。信用卡分期付款可以借助个人信用征信系统,银行承担风险相对较低,申请较为便捷,但是受透支额度影响,提供选择的范围不大。
  汽车金融公司则具备了某些令消费者心动的特性。以丰田汽车金融(中国)公司为例,承诺两个工作日内发放贷款、无手续费、无担保、低首付、弹性还贷等。不过,汽车金融公司的软肋在于利率较高,丰田车贷利率叠在9%左右,而目前银行车贷利率三年期约为5.4%、3-5年期则为5.49%。对于数额较高的高端车型而言,尽管车贷可以避免一次性大额付现影响现金流,但是不菲的利息支出还是将影响人们购车时选择车贷的意愿。
  银行直接设立汽车金融公司,一方面可以借助资金优势,提供较低利率车贷,同时不受品牌限制,可与多家车企及经销商展开合作,从而吸引消费者扩大规模实现盈利;另一方面,借助银行自身的征信系统,也比车企单独设立的汽车金融公司更加了解消费者的消费品质和诚信度,消费者的过往记录可以作为是否发放汽车消费贷款的依据。正是基于此种考虑,目前已成立汽车金融公司的两家本土车企,奇瑞和比亚迪,均引入了银行作为股东,奇瑞牵手同处安徽的徽商银行,而比亚迪则牵手外资行法国兴业银行。
  中信银行的战略则更加凸显银行资本进军汽车金融这一领域的野心。在资金安排上,注册资本金为10亿元,中信银行出资6.5亿元成为大股东,而且其合作方BBVA同样也是银行,而非传统模式中的车企。BBVA之所以得到中信银行的青睐,一方面在于BBVA本身就是持有中信银行15%股权的股东,另一方面BBVA作为汽车金融业务上的熟练级玩家,在成熟的西班牙市场,BBVA汽车金融业务拥有14.8%的市场份额,而在新兴的墨西哥市场,其份额高达35%。BBVA在这些市场上的成功运作经验、风险管理能力正好可以弥补中信银行的短板。中信银行目前采用的是更贴近车企类汽车金融公司的准事业部模式运作,以汽车经销商作为销售主渠道,通过逐步在各地设立区域分中心进行业务扩展,希望最终实现业务规模化发展以实现盈利能力。
  李春波认为,在这个急速扩张的市场中,无论是车企还是银行,入场即意味着好收益。车企更熟悉自己的经销商系统,而银行对终端消费者的情况更加了解,并无谁占优势一说。随着消费者的收入增长,当汽车价格与普通人年收入的比例降到一定区间时,两者发展都将值得期待。
  
  规模与风控的跷跷板
  
  汽车金融业务想要实现盈利,规模是基础。数据显示,汽车金融公司做到50亿元以上,通常才能实现盈利。不过,随着车贷市场升温,多方进场圈地,竞争也趋于激烈,在优惠条款上拼力时,难免会出现将车贷发放给无还款能力消费者的放水行为。在追求规模之余,风险控制环节同样值得关注。
  中国汽车金融市场早期经历当可为鉴。当房贷成为大多数人购房的第一选择时,车贷却倍受冷落。2004年前后,国内购车贷款比例也曾达到30%左右,不过这不是消费信贷文化水到渠成的结果,而是伴随着松散风控管理下的银行车贷坏账,不少银行的车贷坏账率一度高达30-50%(图2)。为了车险而进入车贷担保领域的保险公司同样出现了巨亏,且与银行间多有法律纠葛。随着保险公司的退场,银行车贷市场趋于萎缩。
  


  


  此后进入中国汽车金融业的外资公司,步伐就相当谨慎。不追求盈利,更重要的是保证贷款质量。事实上,这些具备良好风险管理经验的公司的确有效控制了风险,2007年底的数据显示,它们的不良率仅在0.76%左右,不过这也限制了发展速度和盈利能力。以目前在中国市场份额最高的上汽通用汽车金融公司为例,市场渗透率不过11%,远逊于“每三辆车就有一辆是通过通用金融卖出去”的总部水平。
  不过,国内银行等新势力独立踏入汽车金融时,仍需要借鉴这些外资公司的成熟做法,先行建立类似的风险管理系统,以实现健康盈利。上汽通用金融日前发布的财务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8月中旬,其在中国市场已经为超过22.5万名消费者提供了汽车消费贷款服务,零售信贷总额突破100亿元。上汽通用在风险控制上突出了售后外勤人员的作用,对经销商,外勤人员会不定期实地清点经销库存与账表,核对其账目数据是否准确;对零售客户,则会安排实地走访。大众汽车金融公司也结合中国现状创建了一套比较成型的风控管理办法和流程,如考察客户收入情况、酌情家访、提前发现违约行为并及时催缴等。
其他文献
5月的宏观经济数据初露经济增长见顶端倪,反映在股市,进入2010年二季度最后一个月以来,大盘低位震荡,充分表现出市场“不轻言底部”的浓重观望气氛,这也与新财富投资信心指数6月调查偏悲观结果相呼应。时值各大券商下半年投资策略密集发布期,尽管存在分歧,但“防御”二字充斥下半年策略报告,谨慎情绪蔓延。7月的新财富投资者信心指数较6月指数进一步下降17%,至44的悲观值,再创2010年以来投资者信心指数新
期刊
风投青睐多年的中国视频网站尚未实现盈利,蓝海却已成红海。而以“正版高清”定位的Hulu,凭借简洁高效的广告模式,在上线当年即轻松盈利。诀窍何在?  中国网络视频行业整体发展渐入正轨、春意盎然。根据易观国际近期发布的监测数据,2010年第一季度中国网络视频市场收入为3.14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52.2%(图1)。艾瑞咨询的数据也显示,2009年中国网络视频市场规模17.6亿元,2010年预计为25.
期刊
尽管有诸多理由解释目前高房价的原因及合理性,但不可否认的是房地产的经济风险已经开始累积,由此带来的社会与政治风险也在逐步加大。为避免重蹈日本的覆辙,政府已经从2009年底开始,出台多项政策措施调控房地产市场,2010年4月国务院出台新国十条以及地方政府陆续出台的实施细则更是反映了政府坚决调控房地产市场的决心。综合比较历年房地产调控的政策举措,本轮调控的如下特点尤其值得关注:一是加大了土地和房屋的供
期刊
2009年底以来,我们一直在不断阐述“经济进、政策退、股市调;经济退、政策进、股市升”的逻辑。迄今,我们已经看到,由于第一季度的经济增长非常强劲、通胀压力升高、房价不断高企,从2010年4月开始中央密集出台了一系列调控和紧缩措施,股市应声回落。我们期待,在下半年经济降温的背景下,政策开始逐渐转向,股市或将迎来回升的契机。    政策转向的预期将逐渐升温    海外经济的不确定性增加:下半年中国的出
期刊
延续了4月的低迷,2010年5月的A股市场仍然大幅下挫,市场量能也继续萎缩。虽然6月中下旬迎来一轮小幅反弹行情,然而与同期外围股市的强劲回升相比,A股市场的本次反弹显得较为曲折。特别是在此次由大盘蓝筹主导的下跌行情中,反弹主角仍然是中小盘的概念股系列。  2010年4月至6月9日,经过中间的一波反弹之后,上证50、超大盘、新财富最佳分析师、巨潮40、巨潮A、基本面50、中证100等指数的累积涨跌幅
期刊
回顾过去20年中国经济波动的历史,从产能余缺的角度来看,大致可以十年为跨度划分成两个周期:第一轮周期大约是从1992年开始,一直持续到2001年;第二轮周期从2002年开始,目前可能正在接近尾声。    经济处于第二轮周期末端    中国经济之所以表现出比较规律的周期性,关键原因在于:中国作为一个人均收入水平较低,仍然在高速追赶的经济体,支持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是资本或者说产能的形成;而产能的余缺具
期刊
6个月前,各大券商研究机构、机构投资者带着谨慎乐观的预期步入新年,当时对2010年市场走势的主流观点包括:经济增速前高后低、温和通胀、全球经济缓慢复苏但力度仍不大、各大经济体将逐渐退出宽松的货币政策等。转眼2010年已过半,除调控政策力度和欧洲债务危机爆发多少有些超预期外,其他判断基本都已成为现实。  站在经济增速减缓、市场底部震荡探寻拐点的关键时点,知名学者、主流券商研究机构、机构投资者纷纷抛出
期刊
目前,市场对全球经济和中国经济将进入一个小周期的回落似乎已经达成一致,但对于全球乃至中国经济的中期趋势却存在着明显的分歧。市场之所以在2500点放缓了节奏,根本原因在于对三个问题还未看清。首先,本次库存周期回落的时间和幅度,也就是对底部的点位不能确定;第二,对2010年下半年经济探底之后,2011年中国经济何时能够重新上升或者能否重新上升存在分歧;第三,与第二点直接相连,对世界经济长期趋势以及中国
期刊
整合将是决定联想并购效果的关键。2004年12月9日,柳传志曾谈到,联想进行国际并购整合时将遇到三类风险:第一类是大客户风险,在IBM的PC业务被联想并购后,原来购买IBM产品的大客户是否认可联想?是否相信联想的技术实力和服务能力?是否还会继续购买被联想并购的原IBM产品?第二类是员工风险,原IBM员工是否认同联想的管理?是否接受联想的文化?是否愿意继续为新联想服务?第三类是业务整合、企业文化磨合
期刊
仅有5家省内门店,名不见经传的银泰百货,2007年3月出人意料地在香港上市,背后的商业故事耐人寻味。2001年,“银泰系”掌门人沈国军通过将国企MBO拥有了第一家百货店,而在扩充门店连连碰壁的同时,发现了国内百货业的“商机”:许多拥有绝佳地段和商业资源的百货业上市公司,整体业绩不佳而且股权结构分散,隐藏着巨大的并购价值。  宁波华联是沈国军的第一个猎物。他一方面采用先计提再转回的财务技巧(也称“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