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疾疫伴随着人类几千年历史,给人类带来无尽的苦难。根据二十四史整理统计历史疫情发生情况,了解掌握历史疫情的发生规律,分析引致疫情的因素,有助于防疫防灾建设,有助于保护人类生命安全。经整理分析,几千年来疾疫发生的频率逐步增高,传播面越来越广,主要是由战争动乱、气候异常以及自然灾害引起。
关键词:疫情; 疾疫; 瘟疫
1前言
疫,在《说文解字》中解释为“民皆疾也”,其在古代文献中称之为“疾、疾疫、病、疠疾、天行、时行、时气”等。从传统医学角度而言,是指具有温热病性质的急性传染病,属温热病中具有强烈传染性、病情危重凶险并具有大流行特征的一类疾病。在今天,疫是指传染病,是由各种致病性微生物或病原体引起的传染性疾病。在人类文明前进的历史中,随处都可见到疫病折磨人类的踪迹,其给千百万普通老百姓带来巨大而无穷的苦难与悲哀。
2历史疫情概况
在几千年历史中,关于疫情的记载出现在各种正史、野史、传记中。如《史记 南越列传》记载,“会暑湿,士卒大疫,兵不能逾岭。”《汉书 食货志》记载“饥疫,人相食,及莽未诛,而天下户口减半矣。”由于各种记载散乱,难以整理,本研究主要根据二十四史进行统计,统计时间段为西汉初至清末(前202年——1912年)。统计过程中,同一年份的疫情记为同一次、同一地区跨年分持续性疫情记为同一次。经整理得,疫情总次数为358次,其中两汉38次,三国13次,两晋十六国32次,南北朝23次,隋2次,唐47次,五代十国2次,两宋45次,元26次,明30次,清100次。
为了看清疫情发展趋势,选取每20年为一时间间隔,统计每一时间间隔的疫情记载次数,其变化图如下:
由疫情时间变化图可以发现,其次数总体呈上升趋势。其原因有二:一是人口基数上升,人类活动范围变大,提高了疫情发生的可能性;二是年代越久远,相关记载越简略,不便于统计。
3疫情成因分析
疾疫大多是流行性急性传染病,其爆发往往和一定社会条件下的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密不可分[1]。具体而言,引发疾疫的自然因素包括地理环境、自然灾害、气候异常等。社会因素则包括人为祸患和生活行为方式等,如战争动乱等。本研究根据统计情况,按其记载疫情发生状况归为战争动乱、气候异常和自然灾害三种。在统计的358次疫情中,记载由战争动乱引起的共68次,由气候异常引起的共154次,由自然灾害引起的共102次。具体情况如下表:
3.1战争动乱
战争,尤其是大规模战争,是引发疾疫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历次疫情统计中,由战争动乱引起的占比达到19%。在几千年历史中,各政权、民族、部落兴衰更替,基本都是由战争完成的。战乱往往导致人口大量死亡,无人掩埋的死尸极易滋生瘟疫。动荡的社会环境导致正常的生活秩序被破坏,人口的非正常流动增加,加速了疫情的传播。南宋真德秀曾言:“安庆光州流民,自池州渡江而趋饶信者,前后相续,臣提举尝以奏闻,长淮以北,方寻干戈,而淮土自不熟,此去流移,必多本道,松江诸州,未免首被其害,丁卯戊辰饥疫之祸,近在目前…… ”[2]。战争过后,往往是“流离满野,道谨相望,或趋乡镇, 或集郡邑, 或聚都城。 安置 失所, 赈济寡术,九重万里呼无门,三五为群, 死无虚日, 千百一冢, 埋藏不深, 掩盖不厚,时至春和,地气转动. 浮土塌陷, 白骨暴露, 血 水汪洋,死气、 尸气、 浊气、 秽气、 随地气上升……”。《后汉书 马援传》记载,“军吏经瘴疫死者十四五。”《三国志 魏书 武帝纪》记载,“于是大疫,吏士多死者,乃引军还。”老子曾言,“大兵之后,必有大疫。“是对战争引发疾疫灾难现象的真实总结。
3.2气候异常
在所统计的358次疫情中,记载由气候异常所致有154次,占比达到43%,是所统计历次疫情中最多的疫源。如《后汉书 南蛮传》记载,“南州水土温暑,加有瘴气,致死者十必四五。”《吴志 诸葛恪传》记载,“士卒疲劳,因暑饮水,泄下流肿,病者太半,死伤涂地”。
《周礼·天官·冢宰》记载:“疾医掌养万民之疾病,四时皆有疠疾。”《吕氏春秋·季春纪》记载:“季春行夏令,则民多疾疫。”由气候引致疾疫的记载在春秋就已经存在。曹植在《说疫气》记载“阴阳失位,寒暑错时,是故生疫”。疾疫一年四季皆可发生,原因之一是时令之气的不正常,任何“非时之气”都可能造成各种疾疫[4]。《素问·本能病》篇:“厥阴不退位,即大风早举,时雨不降,湿令不化,民病温疫。”各季“非时之气”引发的具有传染性、流行性疾病。而夏季温度较高,湿度较大也就让各种病毒细菌更容易传播感染,瘟疫发生的种类次数多。相反冬季万物沉眠,寒冷干燥,多数病菌也进入休眠期,疫情自然也就较少。清代熊立品指出,“三、 四、 五月天时晴映,酷热炎蒸,人被暴热所伤,发为温病,名曰瘟疫。”说明疾疫是多发于春夏并与当时气候环境有关的一种流行性传染病。在气候异常之时,除温病外的其他各类传染病也容易出现。温病学家沈凤阁在《温病的理论和临床》中分析说“温病之所以有时散发,有时引起传播流行而成瘟疫,主要与气候的异常变化有关”[5]。可见,气候异常,引发疾疫的可能性提高。
3.3自然灾害
古有“ 三辰悖序,水早失时,灾异生变,疫疠迭作”的说法,可见疾疫的发生与自然灾害有密切的关系。在共统计的358次疫情中,有记载为自然灾害引起的为102次,占比28%。引发疾疫的自然灾害主要有地震、水灾、旱灾、蝗灾、饥荒等,自然灾害的多次爆发或数种并发增加了疾疫产生和进一步蔓延的几率。灾难后果对死亡者而言已经毫无意义,但对于灾难后的幸存者而言,大灾之后往往无家可归,被迫流落异地,大规模流民潮势必使临时居住地拥挤不堪,卫生条件极差,加上人畜尸体腐烂,蚊蝇滋生,饮水严重污染,食物霉变等恶劣条件,造成各种疾疫流行。因此,大灾之后,必有大疫。《汉书 天文志》记载“后元元年,地大动,铃铃然,民大疫死。”《汉书 翼奉传》记载“关东大水,郡国十一饥,疫尤甚。”《宋史》记载“咸平三年春,京师旱;江南频年旱歉,多疾疫。”此类记载表明自然灾害是导致疾疫发生的重要影响因素。
4结论
我国有记载的疫情可以追溯到殷商时期,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便明确记载有多种传染病的名称,如疟、疥、蛊等。灾疫伴随着历史前进的车轮,给人类带来了无尽的苦难。从统计数字来看,中国古代疾疫的流行自东汉末年至南北朝前期呈现出第一个高潮,其主要原因在于这一时期战乱不断,社会秩序不稳定。之后的唐宋,以及明清时期,随着民族不断融合,人口基础增大,疫病的发生几率增加,传播面越来越广。疾疫为人类带来最直接的灾难就是导致大量人口的死亡。一场疫病死去几十万上百万人灾古书中常有出现,更多的是“死人无算”、“道殣相望”、“疫死者几半”等词概括。在小农经济社会中,人口的增长对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劳动力是社会生产力的主要组成部分。大规模灾疫过后,导致大量人口死亡,劳动力大量减损,压抑了人口的自然增长,对社会发展产生巨大的破坏。
疫情的发生既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自然因素主要包括自然灾害,气候异常等。地震、水灾、旱灾、蝗灾、饥荒等自然灾害的爆发,往往导致大量人口死亡,疾疫更多幸存者流离失所。无论是死尸腐烂,还是生存环境破坏,都会滋生大量细菌,使得发生疫情的可能性加大;气候的异常变化,高温、潮湿等非时之气,导致病菌滋生传播,增加疾疫发生的概率。人为因素主要是战争动乱导致社会秩序失调。大规模战争往往带来大量人口死亡,百姓流离失所,生活条件变差,医疗卫生得不到保障,无力应对疾疫传播扩散。
参考文献
[1]袁冬梅.宋代江南地区疾疫成因分析[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2007,24(4)139-144
[2](宋)真德秀.西山先生真文忠公文集卷六[M].奏乞依阁第四第五等人户夏税,同提絮司七月上,四部丛刊本
[3](清)周扬俊.温热暑疫全书(卷四)[M].附北海林先生题喻嘉言疫论序,续四库全书
[4]李铁松.两宋时期瘟疫灾害时空分布规律初探[J].防灾科技学院学报,2010,12(3)94-99
[5]石歷闻.浅论SARS的病因及防治[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3(4)
[6](宋)李新. 跨鳌集(卷一九)《上皇帝万言书》[M].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关键词:疫情; 疾疫; 瘟疫
1前言
疫,在《说文解字》中解释为“民皆疾也”,其在古代文献中称之为“疾、疾疫、病、疠疾、天行、时行、时气”等。从传统医学角度而言,是指具有温热病性质的急性传染病,属温热病中具有强烈传染性、病情危重凶险并具有大流行特征的一类疾病。在今天,疫是指传染病,是由各种致病性微生物或病原体引起的传染性疾病。在人类文明前进的历史中,随处都可见到疫病折磨人类的踪迹,其给千百万普通老百姓带来巨大而无穷的苦难与悲哀。
2历史疫情概况
在几千年历史中,关于疫情的记载出现在各种正史、野史、传记中。如《史记 南越列传》记载,“会暑湿,士卒大疫,兵不能逾岭。”《汉书 食货志》记载“饥疫,人相食,及莽未诛,而天下户口减半矣。”由于各种记载散乱,难以整理,本研究主要根据二十四史进行统计,统计时间段为西汉初至清末(前202年——1912年)。统计过程中,同一年份的疫情记为同一次、同一地区跨年分持续性疫情记为同一次。经整理得,疫情总次数为358次,其中两汉38次,三国13次,两晋十六国32次,南北朝23次,隋2次,唐47次,五代十国2次,两宋45次,元26次,明30次,清100次。
为了看清疫情发展趋势,选取每20年为一时间间隔,统计每一时间间隔的疫情记载次数,其变化图如下:
由疫情时间变化图可以发现,其次数总体呈上升趋势。其原因有二:一是人口基数上升,人类活动范围变大,提高了疫情发生的可能性;二是年代越久远,相关记载越简略,不便于统计。
3疫情成因分析
疾疫大多是流行性急性传染病,其爆发往往和一定社会条件下的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密不可分[1]。具体而言,引发疾疫的自然因素包括地理环境、自然灾害、气候异常等。社会因素则包括人为祸患和生活行为方式等,如战争动乱等。本研究根据统计情况,按其记载疫情发生状况归为战争动乱、气候异常和自然灾害三种。在统计的358次疫情中,记载由战争动乱引起的共68次,由气候异常引起的共154次,由自然灾害引起的共102次。具体情况如下表:
3.1战争动乱
战争,尤其是大规模战争,是引发疾疫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历次疫情统计中,由战争动乱引起的占比达到19%。在几千年历史中,各政权、民族、部落兴衰更替,基本都是由战争完成的。战乱往往导致人口大量死亡,无人掩埋的死尸极易滋生瘟疫。动荡的社会环境导致正常的生活秩序被破坏,人口的非正常流动增加,加速了疫情的传播。南宋真德秀曾言:“安庆光州流民,自池州渡江而趋饶信者,前后相续,臣提举尝以奏闻,长淮以北,方寻干戈,而淮土自不熟,此去流移,必多本道,松江诸州,未免首被其害,丁卯戊辰饥疫之祸,近在目前…… ”[2]。战争过后,往往是“流离满野,道谨相望,或趋乡镇, 或集郡邑, 或聚都城。 安置 失所, 赈济寡术,九重万里呼无门,三五为群, 死无虚日, 千百一冢, 埋藏不深, 掩盖不厚,时至春和,地气转动. 浮土塌陷, 白骨暴露, 血 水汪洋,死气、 尸气、 浊气、 秽气、 随地气上升……”。《后汉书 马援传》记载,“军吏经瘴疫死者十四五。”《三国志 魏书 武帝纪》记载,“于是大疫,吏士多死者,乃引军还。”老子曾言,“大兵之后,必有大疫。“是对战争引发疾疫灾难现象的真实总结。
3.2气候异常
在所统计的358次疫情中,记载由气候异常所致有154次,占比达到43%,是所统计历次疫情中最多的疫源。如《后汉书 南蛮传》记载,“南州水土温暑,加有瘴气,致死者十必四五。”《吴志 诸葛恪传》记载,“士卒疲劳,因暑饮水,泄下流肿,病者太半,死伤涂地”。
《周礼·天官·冢宰》记载:“疾医掌养万民之疾病,四时皆有疠疾。”《吕氏春秋·季春纪》记载:“季春行夏令,则民多疾疫。”由气候引致疾疫的记载在春秋就已经存在。曹植在《说疫气》记载“阴阳失位,寒暑错时,是故生疫”。疾疫一年四季皆可发生,原因之一是时令之气的不正常,任何“非时之气”都可能造成各种疾疫[4]。《素问·本能病》篇:“厥阴不退位,即大风早举,时雨不降,湿令不化,民病温疫。”各季“非时之气”引发的具有传染性、流行性疾病。而夏季温度较高,湿度较大也就让各种病毒细菌更容易传播感染,瘟疫发生的种类次数多。相反冬季万物沉眠,寒冷干燥,多数病菌也进入休眠期,疫情自然也就较少。清代熊立品指出,“三、 四、 五月天时晴映,酷热炎蒸,人被暴热所伤,发为温病,名曰瘟疫。”说明疾疫是多发于春夏并与当时气候环境有关的一种流行性传染病。在气候异常之时,除温病外的其他各类传染病也容易出现。温病学家沈凤阁在《温病的理论和临床》中分析说“温病之所以有时散发,有时引起传播流行而成瘟疫,主要与气候的异常变化有关”[5]。可见,气候异常,引发疾疫的可能性提高。
3.3自然灾害
古有“ 三辰悖序,水早失时,灾异生变,疫疠迭作”的说法,可见疾疫的发生与自然灾害有密切的关系。在共统计的358次疫情中,有记载为自然灾害引起的为102次,占比28%。引发疾疫的自然灾害主要有地震、水灾、旱灾、蝗灾、饥荒等,自然灾害的多次爆发或数种并发增加了疾疫产生和进一步蔓延的几率。灾难后果对死亡者而言已经毫无意义,但对于灾难后的幸存者而言,大灾之后往往无家可归,被迫流落异地,大规模流民潮势必使临时居住地拥挤不堪,卫生条件极差,加上人畜尸体腐烂,蚊蝇滋生,饮水严重污染,食物霉变等恶劣条件,造成各种疾疫流行。因此,大灾之后,必有大疫。《汉书 天文志》记载“后元元年,地大动,铃铃然,民大疫死。”《汉书 翼奉传》记载“关东大水,郡国十一饥,疫尤甚。”《宋史》记载“咸平三年春,京师旱;江南频年旱歉,多疾疫。”此类记载表明自然灾害是导致疾疫发生的重要影响因素。
4结论
我国有记载的疫情可以追溯到殷商时期,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便明确记载有多种传染病的名称,如疟、疥、蛊等。灾疫伴随着历史前进的车轮,给人类带来了无尽的苦难。从统计数字来看,中国古代疾疫的流行自东汉末年至南北朝前期呈现出第一个高潮,其主要原因在于这一时期战乱不断,社会秩序不稳定。之后的唐宋,以及明清时期,随着民族不断融合,人口基础增大,疫病的发生几率增加,传播面越来越广。疾疫为人类带来最直接的灾难就是导致大量人口的死亡。一场疫病死去几十万上百万人灾古书中常有出现,更多的是“死人无算”、“道殣相望”、“疫死者几半”等词概括。在小农经济社会中,人口的增长对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劳动力是社会生产力的主要组成部分。大规模灾疫过后,导致大量人口死亡,劳动力大量减损,压抑了人口的自然增长,对社会发展产生巨大的破坏。
疫情的发生既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自然因素主要包括自然灾害,气候异常等。地震、水灾、旱灾、蝗灾、饥荒等自然灾害的爆发,往往导致大量人口死亡,疾疫更多幸存者流离失所。无论是死尸腐烂,还是生存环境破坏,都会滋生大量细菌,使得发生疫情的可能性加大;气候的异常变化,高温、潮湿等非时之气,导致病菌滋生传播,增加疾疫发生的概率。人为因素主要是战争动乱导致社会秩序失调。大规模战争往往带来大量人口死亡,百姓流离失所,生活条件变差,医疗卫生得不到保障,无力应对疾疫传播扩散。
参考文献
[1]袁冬梅.宋代江南地区疾疫成因分析[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2007,24(4)139-144
[2](宋)真德秀.西山先生真文忠公文集卷六[M].奏乞依阁第四第五等人户夏税,同提絮司七月上,四部丛刊本
[3](清)周扬俊.温热暑疫全书(卷四)[M].附北海林先生题喻嘉言疫论序,续四库全书
[4]李铁松.两宋时期瘟疫灾害时空分布规律初探[J].防灾科技学院学报,2010,12(3)94-99
[5]石歷闻.浅论SARS的病因及防治[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3(4)
[6](宋)李新. 跨鳌集(卷一九)《上皇帝万言书》[M].文渊阁四库全书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