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竞技武术套路运动员选材因素

来源 :体育时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jiegu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52.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7-040-01
  摘 要 竞技武术套路运动员选材是一项步骤繁杂而又细致的工作。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等科学研究方法,对竞技武术套路运动员的选材因素进行分析,主要从选材年龄、身体形态、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生理机能五个方面进行探讨,希望通过分析,使武术项目的选材能够更加合理、科学。
  关键词 竞技武术套路 运动员 选材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文以竞技武术套路运动员选材所需因素为研究对象进行探讨分析。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2.访谈法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随着武术规则的不断演变以及武术技术的不断完善,对于运动员的自身能力的要求也就愈来愈高。运动员想在比赛中获取优异运动成绩,不仅需要他们后天刻苦训练,其自身先天的遗传条件也异常重要。因此在进行选材时,最重要的就是要关注运动员的先天条件,选择先天竞技能力高,又能积极接受科学训练的人进行专项化训练。竞技武术套路项目种类繁多,这就要求武术运动员具有较好的身体素质,熟练的技巧以及出色的表现能力。
  (一)选材年龄
  武术套路运动员启蒙训练起始年龄一般偏小,为了切实了解选材年龄问题,通过文献查阅分析,大多数教练员认为7至9岁是武术选材开始的最佳年龄区间,这是他们经过长期选材训练实践的经验。然而,随着科学的快速发展,人们物质生活的提高,武术选材的年龄也有偏向幼龄化发展的趋势。
  (二)身体形态
  身体形态是机能的基础,其主要测试指标有身体的长度、围度、宽度等。武术不单是一项需要全身上下协调一致的运动,而且还讲究形体艺术美。由于武术套路运动项目所包含的技巧性以及表现性较强,所以对运动员在外形,身高以及身体的比例上都有着其项目独特的要求。在运动员选材时一定要选择一些面容姣好,身形优美,但又能够表现出精、气、神的运动员。只有运动员满足上述要求,方能更好地进行训练并更容易获取优异成绩。在进行武术选材时,武术运动员的身体比例应是四肢匀称,同时在身型的选择中,多以溜肩身形为主,当溜肩与端肩运动员在赛场上同场竞技时,溜肩所展示的动作要比端肩运动员的要优美许多。武术套路演练中,基本上每一段都有定式亮相的动作。在定式时,要求展现形态美,所以教练员在选择时要要慎重选材。教练员在选择优秀运动员时,除了时根据自身的经验观察外,还要进行利用一些仪器,进行科学的测试,这样才能够更好地选拔出优秀的武术人才。
  (三)身体素质
  竞技武术套路的专项特征对运动员对全方位的身体素质都有着较高的要求。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是否全面,发展是否均衡,是其提高运动技术和提升运动成绩的关键。
  第一,柔韧 柔韧的好坏在武术项目中最为重要,在演练中有上肢的五龙盘打、绕环等动作,下肢的各种腿法、步型和平衡动作都需要运动员具有较高的柔韧性。如,腾空正踢腿,没有良好的柔韧就无法将脚尖踢到脑门,无法获得难度分值,对成绩有着较大的影响。
  第二,速度素质 竞技武术套路项目需要运动员在长14米,宽8米的场地上进行高强度的演练,因此,速度素质也是必不可少的。
  第三,力量素质 根据规则的改变,竞技武术套路运动越来越重视力量素质练习,强有力的力量是保证难度动作高质量完成的关键。力量测试可以选取几个动作,如蛙跳,俯卧撑等,让运动员在高质量完成的情况下,测试单位时间内完成的次数,看其速度力量,也可以测试完成的次数,检验其力量耐力。
  第四,灵敏与协调能力 武术套路运动是将技击动作编排成一套,攻防转换迅速,要求运动员要具有很强的灵敏性。难度动作的闪、转、腾、挪都需要运动员有着较强的协调以及灵敏能力。
  第五,耐力素质 规则规定武术套路运动员要在不少于80秒的时间内完成整个套路,运动员需要在保证难度高质量完成的情况下,兼顾动作细节、掌控套路节奏,坚持完成整个套路。这需要运动员有着很高的力量耐力和速度耐力。
  (四)心理素质
  很多运动员在平时训练中技术稳定,但一到比赛时就容易因为心理素质不够强悍而出现一些意外状况。因此,在选材时, 要重视对运动员心理素质的测试。在选择竞技武术套路运动员时,应该选择有竞争意识,责任感强,好胜心强,且充满自信,性格外向,善于观察,乐于思考的少年儿童作为竞技武术套路的后备力量。
  (五)生理机能
  人的生理机能多受遗传因素的影响,在选材时须了解运动员的父母家庭的背景,预测其身高和体质发展趋势。这样,在今后的训练中他们能够更好地承担和接受较大的运动量,相对较为容易使之达到预期的效果。
  三、结论与建议
  在现代媒体高速发展的今天,各种有效的科研成果、训练方法得以迅速传播。因此在训练条件基本相同、训练方法日趋接近的情况下,选材的优劣就显得尤为重要。建议教练员在选材时,一定要做好全面的观察、了解与测试,充分发现运动员的潜能,保证选材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赵东升.武术运动员选材浅探[J].搏击:武术科学.2012 9(9):52-53.
  [2] 乔巨有.浅析武术套路运动员的选材[J].搏击:体育论坛.2010(8):73-75.
  [3]魏新换.河北省竞技武术套路项目十年发展战略研究[D].河北:河北师范大学,2012
  [4]张莉.浅谈武术套路运动员的选材[J].辽宁体育科技, 2003(1):32-33
其他文献
为研究防护门门扇喷涂一定厚度POZD涂层后的抗爆性能,采用模拟平面波加载的试验方法,开展了2次某型号钢制密闭防护门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当门扇厚度减薄为原型门的67%、质
隧道工程在使用中存在诸多风险,其中以隧道口外爆炸较为常见.现阶段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爆炸发生于隧道内部的情况,需对隧道口部爆炸冲击波的传播规律和超压载荷进行研究,进而对
For the maximal space-like hypersurface defined on 2-dimensional space forms,based on the regularity and the strict convexity of the level sets,the steepest des
中图分类号:G852.1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7-040-01  摘 要 陈氏太极拳十三桩是陈式太极拳前辈所传的太极拳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能促进功力增长,有利于规范拳架,同时具有很好的养生保健效果。本文通过阅读大量的文献资料,对陈式太极拳十三桩进行了初步的了解。  关键词 陈式太极拳 十三桩  拳谚云“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陈式太极拳十三桩是由太极宗师
中图分类号:G85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7-040-01  摘 要 武术内容特别的丰富,花样特别多,有独特的风格,不仅具有欣赏价值,还可以做到强身健体的功效,增进身体健康的功能,是我国民族传统体育中的魁宝。学校是继承、发展武术的重要阵地,中学武术教学更是武术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环节,它肩负着普及与提高的双重任务。因此找出制约武术在中学普及与发展的因素和问题值得每一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7-040-01  摘 要 丽江民族打跳又叫丽江东巴跳,纳西族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之一。本文通过对丽江古镇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访谈法、文献资料法等,具体分析了丽江古镇开展打跳活动的形式、现状、制约因素以及该地区人们对本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现状的态度,并提出民族打跳传承面临的问题和传承措施。结果发现丽江的打跳活动很受大众喜爱,大
We will prove that for 1 < p < ∞ and 0 < λ < n,the central Morrey norm of the truncated centered Hardy-Littlewood maximal operator Mcγ equals that of the centere
中图分类号:G852.1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7-040-01  摘 要 随着生命科学技术的发展,太极拳越来越受到广大人们的关注。太极拳是中国传统的拳术,具有修身养性、防身、强身健体的功效,因此各个年龄段的人都喜欢在闲暇时间锻炼。本文对太极拳文化在普通高校传播的重要性以及影响太极拳文化传播的因素进行了阐述,进而探究普通高校太极拳文化传播的途径。  关键词 太极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7-040-01  摘 要 应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就川西地区民族传统体育的起源和发展进行探讨,深刻认识川西民族传统体育,旨在传承和发展川西提供一些参考。建议:深入挖掘整理川西体育文化;改编和创新川西体育活动;开展多种渠道开展川西体育旅游。  关键词 川西体育 民族传统体育 起源及发展  一、川西地区民族体育文化的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