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广西合浦农广校的产教融合展厅里,一块块醒目的牌子,一幅幅清晰的图片,一行行生动的文字,见证并述说着多年来积极推进产教融合的一个个生动实践。这仅仅是农广校积极推动教育教学链深度融入产业链的一个缩影。多年来,农广校植根农业产业沃土,抓住专业设置、教学实训等关键环节,将农民学员所学与产业链精准对接。
专业与产业“同频共振”。紧贴地方“种养农业调优化、加工农业创品牌、休闲农业观光游”的“三业”发展思路,结合专业领域和产业需求,开发体现新农科特质的核心专业课程和学科交叉系列课程,比如农业物联网、农业无人机、农业人工智能、智能温室建设与管理等,实现课程教学与产业发展有效对接、无缝融合。并出台专业设置管理办法,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推动专业围绕产业走,实现标准化、规范化、品牌化。
人才培养“私人定制”。在课堂上,已经很难看到农民学员课桌上有现成的教科书。他们的“课本”,是一尺见方的“活页讲义夹”。这是教师结合当前最新产业信息编写的“活页教材”。每班学员20名以内、课桌呈“U”形布置的小班化教学,使学员有更多的操作机会和交流空间,激发了学员的参与意识和创新精神。将学员的个性需求与专业紧紧对接,真正实现学员培养的“私人定制”。
办学格局“多元融合”。以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为结合点,围绕解决农业生产中的现实问题,联合农业行业企业,探索“农科教融合(农业生产过程、农业科学研究、农业技术推广与人才培养融合)、育训创一体(教育、培训与创新创业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推动了高中等职业学校、行业企业、科研院所、地方政府“捆绑”,在互动共赢中增强发展动力,进一步提升人才和科技供给质量。
乡村工匠“同台竞技”。日前,一年一度的广西合浦县“看豆选种,助农增收”豇豆名优新品种展示观摩会正拉开帷幕。老中青三代选手同台论剑,着实燃起了一场精彩纷呈的激烈角逐。近年来,各地农广校通过举办“昆农匠”“龙虾节”“果树修剪技能比武”“采春茶”等一场场技能竞赛,为广大技术人员提供切磋技艺、交流经验、提高技能的平台,培养造就了一大批专业素质过硬的乡村工匠。
把专业建在产业链上,把课堂建在生产线上,产教融合是农民教育的重要路径。基于产业链来谋划发展农民教育培训事业,才能让农民教育内生于经济社会,形成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共生共荣的生态系统。站在历史新起点,农广校时刻瞄准产业的新发展动态,思考未来发展趋势,走与当地产业需求對接的路子。
专业与产业“同频共振”。紧贴地方“种养农业调优化、加工农业创品牌、休闲农业观光游”的“三业”发展思路,结合专业领域和产业需求,开发体现新农科特质的核心专业课程和学科交叉系列课程,比如农业物联网、农业无人机、农业人工智能、智能温室建设与管理等,实现课程教学与产业发展有效对接、无缝融合。并出台专业设置管理办法,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推动专业围绕产业走,实现标准化、规范化、品牌化。
人才培养“私人定制”。在课堂上,已经很难看到农民学员课桌上有现成的教科书。他们的“课本”,是一尺见方的“活页讲义夹”。这是教师结合当前最新产业信息编写的“活页教材”。每班学员20名以内、课桌呈“U”形布置的小班化教学,使学员有更多的操作机会和交流空间,激发了学员的参与意识和创新精神。将学员的个性需求与专业紧紧对接,真正实现学员培养的“私人定制”。
办学格局“多元融合”。以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为结合点,围绕解决农业生产中的现实问题,联合农业行业企业,探索“农科教融合(农业生产过程、农业科学研究、农业技术推广与人才培养融合)、育训创一体(教育、培训与创新创业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推动了高中等职业学校、行业企业、科研院所、地方政府“捆绑”,在互动共赢中增强发展动力,进一步提升人才和科技供给质量。
乡村工匠“同台竞技”。日前,一年一度的广西合浦县“看豆选种,助农增收”豇豆名优新品种展示观摩会正拉开帷幕。老中青三代选手同台论剑,着实燃起了一场精彩纷呈的激烈角逐。近年来,各地农广校通过举办“昆农匠”“龙虾节”“果树修剪技能比武”“采春茶”等一场场技能竞赛,为广大技术人员提供切磋技艺、交流经验、提高技能的平台,培养造就了一大批专业素质过硬的乡村工匠。
把专业建在产业链上,把课堂建在生产线上,产教融合是农民教育的重要路径。基于产业链来谋划发展农民教育培训事业,才能让农民教育内生于经济社会,形成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共生共荣的生态系统。站在历史新起点,农广校时刻瞄准产业的新发展动态,思考未来发展趋势,走与当地产业需求對接的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