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引言)在商业的大败局中,盲目扩张往往显得壮烈而悲情。李纯途与其掌舵的“太子奶”,就是在扩张的道路上倒下的“悲剧明星”。
李纯途有着天生的“霸气”,成就了“太子奶”的一时辉煌。太子奶成立于1996年3月,当年年底就一举夺得“香港国际名优新产品及技术博览会”最高金奖。之后,“太子奶”又连续10年获得超过100%的复合增长率。李纯途天生的“赌性”,葬送了“太子奶”的美好前程。
1997年10月,力排众多实力品牌,“太子奶”以8888万元夺得1998年度中央电视台日用消费品“标王”。一时间,李纯途的豪气干云成为商界美谈。
很快,资金匮乏成为发展的掣肘。2001年,“太子奶”进行股份改制,株洲国有资产投资经营公司、湖南信托有限责任公司、清华紫光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北大先锋科技有限公司纷纷入股,李纯途任董事长。
资金充裕后,李纯途“赌性”不改,“太子奶”在扩张路上迅猛狂奔。
太子奶股份有限公司先后在湖南株洲、江苏昆山、湖北黄冈、北京密云、四川温江等地圈地,逾3000多亩。同时,“太子奶”还进行多元化拓展,食品、保健酒、童装、化妆品、旅游开发以及超市零售等全面开花。
2006年的“太子奶”又一次感到资金枯竭,这时,以高盛、摩根士丹利、英联投资组团而成的风险投资“从天而降”。事实上,这些金融资本是早已盘旋在“太子奶”上空的“秃鹫”,只是在静候时机。2006年11月,3家投资银行联手向“太子奶”注入7300万美元,获得“太子奶”30%股权。同时,在其引荐下,花旗银行、新加坡新展银行等向“太子奶”提供了5亿元人民币的无抵押、无担保、低息的3年期信用贷款。
此番巨额资金,不仅是“太子奶”“卖血”得来的,更是“太子奶”以“性命”为赌注换来的。李纯途代表“太子奶”签下了“对赌协议”:3年之内,太子奶集团的业绩增长超过50%,投资方则可降低股份;低于目标,李纯途则丧失控制权。
如此“豪赌”,实属罕见。第一次与风险资本交手的李纯途并没有犹豫,他生性好赌,并始终相信有了资本就有生命,就能挽救一切。
之后李纯途并无收敛,继续向8大生产基地砸下重金——高科奶业经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高科奶业)。熟悉李纯途的人曾经这样形容:“有钱买地,没钱建房;有钱建房,没钱买设备;有钱买设备,没钱启动。”
2007年,“蒙牛”、“光明”、“伊利”等知名品牌开始向乳酸菌进军,“太子奶”的先入优势马上受到巨大冲击,市场份额迅速缩小。要确保“太子奶”的增长率,唯有开辟新的市场。于是,李纯途投入巨资研发低温奶,并在湖南、湖北、北京3地试点上市。但是,半年时间不到,低温奶试点失败,全线溃败,此时,窟窿已无法填补。
2008年金融危机来临,“太子奶”与3大投资银行关系恶化。“高盛”、“摩根士丹利”、“英联”,甚至有意将手中股权转给雀巢公司。花旗银行也伙同施压,上调利息至20%,之后又要求“太子奶”提前还贷。太子奶集团再次资金告急。
高盛、摩根士丹利、英联风险投资集团乘胜追击,以4.5亿元换得李纯途手中66.9%的全部股份。太子奶集团归于外资囊中。在株洲市政府的协调下,“太子奶”从外资手中收回控制权,并交由高科奶业接管,然而,大势已去,无力回天。2009年6月,李纯途因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被捕,“太子奶”宣告破产。在与资本的对赌中,李纯途试图以扩张来卸下资本压力,无奈却深陷其中,一败涂地。
接受了资本,自然就是接受了压力,这就是资本所谓的“胡萝卜+大棒”的威力。对于上市公司而言,更是如此,除了埋头向前冲,身后早无退路。
如家连锁酒店(以下称:如家)被誉为“以上市为目的的定向创业”。2002年成立的如家,从一开始就奔着美国纳斯达克的方向。很快,如家获得IDG(美国国际数据集团)、SIG和美国梧桐等风投基金的注资。
2002年仅有4家分店的如家,接受风险资本后如细胞般迅速裂变;2003年在4个城市设立了10家店;2005年在22个城市开设了68家店;上市之前,如家在全国各地已有90家分店。
快速扩张的目的自然是快速盈利,并尽快达到境外上市标准。
在沈南鹏、季琦、梁建章和范敏这支资本运作黄金团队的精心打磨下,2006年10月26日,如家登陆纳斯达克,表现极佳,融资1.09亿美元。
上市之后的如家,继续实施上市前的数量型扩张战略,旗下酒店扩张到500多家。然而在扩张的繁荣之下,连锁酒店的房间入住率、每房营收水平,还有公司的利润率,都在下滑。
据悉,2009年10月,如家投入3.4亿元人民币收购“七斗星”所有股份。“七斗星”是一家在两年时间内扩张到18个城市、26家分店的连锁商店。
背上“七斗星”这个大包袱后,如家并不轻松,反而整体运营成本急剧上涨。这直接导致了如家出现上市后的首次亏损。在上市后一年,2007年第四季度,如家财报显示季度净亏损1520万元人民币。
扩张并没带来预期的利润增长,上市也没有带来核心竞争力的增强。在与同类经济酒店的恶劣竞争下,如家忙着抢楼、抢店长,艰难维持着利润额的不断增长。
2011年10月,如家获得瑞士信贷、摩根大通等8家投行提供的收购贷款,总额为2.4亿美元,为期5年。据了解,这一笔贷款的利率比伦敦银行同业拆放利率高出450个基点。此前不久,如家又完成一桩收购案——以4.7亿元收购“莫泰”。“莫泰”的加入,会将如家带向一个怎样的境地,是否会重蹈“七斗星”的覆辙?转辗多年,如家似乎始终在原地踏步,不断地依靠资本,完成同业竞争、收购,以激发新的增长点。以扩张为目的的扩张,是风险资本为如家酿下的苦酒,愈久弥涩。
依靠分店连锁发展的企业,似乎都逃离不了扩张之痛。
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品牌餐饮企业俏江南集团首次接触风险资本,鼎晖投资以2亿元轻松获得俏江南10%的股份。得到风险投资后的俏江南迫不及待地大展雄心,发出“2009年年底在国内开店数量要达到100家,海外50家”的豪言壮语,志在让全世界人民都来欣赏和体验中餐文化。更加撩拨人心的好似俏江南集团董事长张兰描绘的大好蓝图:“下个10年,当你去巴黎、米兰、纽约,你在任何商务区的角落,都会看到俏江南。下个10年末,我们希望能够进入世界500强。再下个10年,也就是20年的目标,零售业的巨头是沃尔玛,而餐饮业与之并驾齐驱的就是俏江南,成为世界500强的前三强。”
然而事不如人愿,“俏江南”扩张之路艰难缓慢,特许加盟问题频出,国内上市遇挫,“俏江南”与鼎晖投资纷纷表现出焦躁不安,企业与资本的矛盾浮出水面。正如张兰所说,中国民营企业家要为此交学费。
的确,在“全民风投”的今天,因为找不到资金,发展缓慢而死去的企业已经日益稀少,反而是越来越多的企业,融资之后,粮草充实,却不知如何“用之有度”,资金让他们走上不可挽回的“生死高速”。
(摘自浙江大学出版社《风投阴谋》 作者:唐灿)
李纯途有着天生的“霸气”,成就了“太子奶”的一时辉煌。太子奶成立于1996年3月,当年年底就一举夺得“香港国际名优新产品及技术博览会”最高金奖。之后,“太子奶”又连续10年获得超过100%的复合增长率。李纯途天生的“赌性”,葬送了“太子奶”的美好前程。
1997年10月,力排众多实力品牌,“太子奶”以8888万元夺得1998年度中央电视台日用消费品“标王”。一时间,李纯途的豪气干云成为商界美谈。
很快,资金匮乏成为发展的掣肘。2001年,“太子奶”进行股份改制,株洲国有资产投资经营公司、湖南信托有限责任公司、清华紫光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北大先锋科技有限公司纷纷入股,李纯途任董事长。
资金充裕后,李纯途“赌性”不改,“太子奶”在扩张路上迅猛狂奔。
太子奶股份有限公司先后在湖南株洲、江苏昆山、湖北黄冈、北京密云、四川温江等地圈地,逾3000多亩。同时,“太子奶”还进行多元化拓展,食品、保健酒、童装、化妆品、旅游开发以及超市零售等全面开花。
2006年的“太子奶”又一次感到资金枯竭,这时,以高盛、摩根士丹利、英联投资组团而成的风险投资“从天而降”。事实上,这些金融资本是早已盘旋在“太子奶”上空的“秃鹫”,只是在静候时机。2006年11月,3家投资银行联手向“太子奶”注入7300万美元,获得“太子奶”30%股权。同时,在其引荐下,花旗银行、新加坡新展银行等向“太子奶”提供了5亿元人民币的无抵押、无担保、低息的3年期信用贷款。
此番巨额资金,不仅是“太子奶”“卖血”得来的,更是“太子奶”以“性命”为赌注换来的。李纯途代表“太子奶”签下了“对赌协议”:3年之内,太子奶集团的业绩增长超过50%,投资方则可降低股份;低于目标,李纯途则丧失控制权。
如此“豪赌”,实属罕见。第一次与风险资本交手的李纯途并没有犹豫,他生性好赌,并始终相信有了资本就有生命,就能挽救一切。
之后李纯途并无收敛,继续向8大生产基地砸下重金——高科奶业经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高科奶业)。熟悉李纯途的人曾经这样形容:“有钱买地,没钱建房;有钱建房,没钱买设备;有钱买设备,没钱启动。”
2007年,“蒙牛”、“光明”、“伊利”等知名品牌开始向乳酸菌进军,“太子奶”的先入优势马上受到巨大冲击,市场份额迅速缩小。要确保“太子奶”的增长率,唯有开辟新的市场。于是,李纯途投入巨资研发低温奶,并在湖南、湖北、北京3地试点上市。但是,半年时间不到,低温奶试点失败,全线溃败,此时,窟窿已无法填补。
2008年金融危机来临,“太子奶”与3大投资银行关系恶化。“高盛”、“摩根士丹利”、“英联”,甚至有意将手中股权转给雀巢公司。花旗银行也伙同施压,上调利息至20%,之后又要求“太子奶”提前还贷。太子奶集团再次资金告急。
高盛、摩根士丹利、英联风险投资集团乘胜追击,以4.5亿元换得李纯途手中66.9%的全部股份。太子奶集团归于外资囊中。在株洲市政府的协调下,“太子奶”从外资手中收回控制权,并交由高科奶业接管,然而,大势已去,无力回天。2009年6月,李纯途因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被捕,“太子奶”宣告破产。在与资本的对赌中,李纯途试图以扩张来卸下资本压力,无奈却深陷其中,一败涂地。
接受了资本,自然就是接受了压力,这就是资本所谓的“胡萝卜+大棒”的威力。对于上市公司而言,更是如此,除了埋头向前冲,身后早无退路。
如家连锁酒店(以下称:如家)被誉为“以上市为目的的定向创业”。2002年成立的如家,从一开始就奔着美国纳斯达克的方向。很快,如家获得IDG(美国国际数据集团)、SIG和美国梧桐等风投基金的注资。
2002年仅有4家分店的如家,接受风险资本后如细胞般迅速裂变;2003年在4个城市设立了10家店;2005年在22个城市开设了68家店;上市之前,如家在全国各地已有90家分店。
快速扩张的目的自然是快速盈利,并尽快达到境外上市标准。
在沈南鹏、季琦、梁建章和范敏这支资本运作黄金团队的精心打磨下,2006年10月26日,如家登陆纳斯达克,表现极佳,融资1.09亿美元。
上市之后的如家,继续实施上市前的数量型扩张战略,旗下酒店扩张到500多家。然而在扩张的繁荣之下,连锁酒店的房间入住率、每房营收水平,还有公司的利润率,都在下滑。
据悉,2009年10月,如家投入3.4亿元人民币收购“七斗星”所有股份。“七斗星”是一家在两年时间内扩张到18个城市、26家分店的连锁商店。
背上“七斗星”这个大包袱后,如家并不轻松,反而整体运营成本急剧上涨。这直接导致了如家出现上市后的首次亏损。在上市后一年,2007年第四季度,如家财报显示季度净亏损1520万元人民币。
扩张并没带来预期的利润增长,上市也没有带来核心竞争力的增强。在与同类经济酒店的恶劣竞争下,如家忙着抢楼、抢店长,艰难维持着利润额的不断增长。
2011年10月,如家获得瑞士信贷、摩根大通等8家投行提供的收购贷款,总额为2.4亿美元,为期5年。据了解,这一笔贷款的利率比伦敦银行同业拆放利率高出450个基点。此前不久,如家又完成一桩收购案——以4.7亿元收购“莫泰”。“莫泰”的加入,会将如家带向一个怎样的境地,是否会重蹈“七斗星”的覆辙?转辗多年,如家似乎始终在原地踏步,不断地依靠资本,完成同业竞争、收购,以激发新的增长点。以扩张为目的的扩张,是风险资本为如家酿下的苦酒,愈久弥涩。
依靠分店连锁发展的企业,似乎都逃离不了扩张之痛。
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品牌餐饮企业俏江南集团首次接触风险资本,鼎晖投资以2亿元轻松获得俏江南10%的股份。得到风险投资后的俏江南迫不及待地大展雄心,发出“2009年年底在国内开店数量要达到100家,海外50家”的豪言壮语,志在让全世界人民都来欣赏和体验中餐文化。更加撩拨人心的好似俏江南集团董事长张兰描绘的大好蓝图:“下个10年,当你去巴黎、米兰、纽约,你在任何商务区的角落,都会看到俏江南。下个10年末,我们希望能够进入世界500强。再下个10年,也就是20年的目标,零售业的巨头是沃尔玛,而餐饮业与之并驾齐驱的就是俏江南,成为世界500强的前三强。”
然而事不如人愿,“俏江南”扩张之路艰难缓慢,特许加盟问题频出,国内上市遇挫,“俏江南”与鼎晖投资纷纷表现出焦躁不安,企业与资本的矛盾浮出水面。正如张兰所说,中国民营企业家要为此交学费。
的确,在“全民风投”的今天,因为找不到资金,发展缓慢而死去的企业已经日益稀少,反而是越来越多的企业,融资之后,粮草充实,却不知如何“用之有度”,资金让他们走上不可挽回的“生死高速”。
(摘自浙江大学出版社《风投阴谋》 作者:唐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