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优秀的质感、新颖的造型以及出色的设计……过去一段时间,In Win依靠H-Frame、S-Frame、等多款概念机箱的出色表现,迅速吸引了相当多DIY玩家的关注。同时这些机箱高昂的价格,也给玩家留下了In Win定位高,产品曲高和寡的印象。现在707上市,相比之前的概念产品,它的价格仅600多元,显然不再那么“概念”,但问题是外观也不再那么“标新立异”的707是否真的能吸引玩家呢?MC觉得有必要帮玩家们先把玩一番,看清707外观下的品质和设计,玩家们自行判断它究竟是不是你的菜……
说707的外观造型朴实是相对的,对比起H-Frame、S-Frame等等,它显得并不另类。粗看其整体造型方正,会让人觉得中庸。细看之下,你才能发现它的一些与众不同。首先是面板设计,707的独特之处在于通风结构和表面材质。通风结构向内凹陷一定距离,隐藏在前面板侧后方,起到让散热进风更顺畅、风噪更小的作用。前面板采用铝合金包裹设计,轻量化、又不失优秀质感。侧开窗光驱位设计不仅为老设备提供良好兼容支持,还让整体面板显得不过于单调。707的前置I/O也隐藏在前面板顶部后方,向内凹陷,开机键是侧开合方式,不仅占地少还更具设计感。
相对面板,707的侧板和顶部就没那么特别了,左侧板和不少产品一样使用了大面积深色亚克力,依靠外凸设计增加箱内空间,提供极佳的高塔处理器散热器安装兼容性。顶部突出的冲网散热孔集成了风扇安装孔位,有利于增加内部纵向空间,避免安装水冷散热设备时,散热器和主板产生兼容性问题。我们实际测量了包含侧板在内的机箱主体框架部分的用料,基本在0.85~0,95mm之间。在同类产品中算不上顶级,但在同价产品中实属厚道。考虑到机箱尺寸对强度的要求,这个用料倒也已经足够满足整体强度需要,至少在侧板、主板架等面积较大的板材上,我们没有发现明显偏软的部位,支撑性良好。
作为全塔产品,707的存储扩展能力势必出色,4个5.25英寸位加8个3.5英寸、2.5英寸混用硬盘位,一般来说用户消耗不完这些空间。实际上宽敞的5.25英寸位置多数时候都被当成不错的MOD备用空间。707的硬盘架采用上5、下3两部分的分段设计,可以单独拆卸取出。值得注意的是,与一般的全塔产品截然不同,707硬盘架还设计有加强筋,这部分是不可拆卸的,所以拆卸硬盘架并不能带来机箱纵深的增加。当然,一开始InWin就没有考虑让用户放弃存储换空间,达到582mm的深度尺寸让它完全有能力在不拆卸硬盘架的情况下,拥有超过365mm的横向安装空间,这已经足够应付当前市面上的所有“超长显卡”、“超宽主板”。而这也是707深度尺寸超过高度的重要原因。另外,硬盘支架外的加强筋上,我们还看到了免工具风扇支架,这里安装风扇,能有效配合前置进风风扇组成穿堂风风道,为硬盘和显卡提供更好的散热环境。
实际装机体验,得益于硬盘架、托盘、风扇等多处免工具设计,707给我们的感觉不错,整体过程非常顺利。尤其是装入ATX大板、顶级显卡和高塔散热器的过程中,我们完全感觉不到任何不便,或者空间局促,足见707在安装兼容性设计和内部空间上的优势。不过在安装电源的过程中,我们还是发现了707的一些不到位的细节设计。首先是机箱底部突出的金属电源托架,在和电源接触的部位没有附加减震胶垫或者减震棉。在机器工作时,这种硬碰硬的连接方式显然不利于减震和噪音控制。而且对一些在意细节的玩家来说,金属硬碰硬的安装方式太容易刮花产品漆面,也不太让人喜欢。电源安装完成走线时,你还会发现707的背部走线穿孔的一些问题。值得称赞的是处理器,12V走线孔设计得很宽大,且覆盖了隐蔽胶帘。相比起需要借助工具装机的小开口,这样的设计避免了不少麻烦。有待改进的是底部走线孔和侧方位走线孔设计。707为用户设计了一小、一大两个底部穿线孔位,分列主板架底部的中间位置和最右端。首先右端的大开孔没有配备隐蔽胶帘,不利于走线的美观。其次一旁有隐蔽胶帘的小开孔实用性不强,当前功率和定位稍高的电源加上模块端口的长度都会超过18cm,很容易遮挡这个开口。另外,位于主板架右侧的侧方位走线孔的下端也被免工具风扇安装支架遮挡,由此走线也略显不便。不得不说的是,707自重已超过llkg,算上内部配件,整体重量超过20kg非常容易,所以机箱需要稳固的底部支架。707的底部支架采用塑料材质,足够宽大能为它提供良好的支撑能力,但没有在与地面接触的底部附上防滑胶垫。除了不利于防滑,也不利于主机工作时的整体减震、降噪。
在全塔产品中,600多元的价格属于中游水平,这表现了迎广重视主流玩家的诚意,也让迎广从概念回归到了更广阔的主流市场。坦白说,707的整体表现并不惊艳,但结合上价格来说,它提供了优于同级产品的用料、出色的空间利用率和相对更优秀的散热设计。更重要的是707向玩家们给出了迎广也能做好主流机箱的信号,倘若未来能进一步提升细节设计功底,并将一些“概念”元素融入到主流产品线,我们毫不怀疑迎广能在叫好之后成为一个叫座的品牌。
说707的外观造型朴实是相对的,对比起H-Frame、S-Frame等等,它显得并不另类。粗看其整体造型方正,会让人觉得中庸。细看之下,你才能发现它的一些与众不同。首先是面板设计,707的独特之处在于通风结构和表面材质。通风结构向内凹陷一定距离,隐藏在前面板侧后方,起到让散热进风更顺畅、风噪更小的作用。前面板采用铝合金包裹设计,轻量化、又不失优秀质感。侧开窗光驱位设计不仅为老设备提供良好兼容支持,还让整体面板显得不过于单调。707的前置I/O也隐藏在前面板顶部后方,向内凹陷,开机键是侧开合方式,不仅占地少还更具设计感。
相对面板,707的侧板和顶部就没那么特别了,左侧板和不少产品一样使用了大面积深色亚克力,依靠外凸设计增加箱内空间,提供极佳的高塔处理器散热器安装兼容性。顶部突出的冲网散热孔集成了风扇安装孔位,有利于增加内部纵向空间,避免安装水冷散热设备时,散热器和主板产生兼容性问题。我们实际测量了包含侧板在内的机箱主体框架部分的用料,基本在0.85~0,95mm之间。在同类产品中算不上顶级,但在同价产品中实属厚道。考虑到机箱尺寸对强度的要求,这个用料倒也已经足够满足整体强度需要,至少在侧板、主板架等面积较大的板材上,我们没有发现明显偏软的部位,支撑性良好。
作为全塔产品,707的存储扩展能力势必出色,4个5.25英寸位加8个3.5英寸、2.5英寸混用硬盘位,一般来说用户消耗不完这些空间。实际上宽敞的5.25英寸位置多数时候都被当成不错的MOD备用空间。707的硬盘架采用上5、下3两部分的分段设计,可以单独拆卸取出。值得注意的是,与一般的全塔产品截然不同,707硬盘架还设计有加强筋,这部分是不可拆卸的,所以拆卸硬盘架并不能带来机箱纵深的增加。当然,一开始InWin就没有考虑让用户放弃存储换空间,达到582mm的深度尺寸让它完全有能力在不拆卸硬盘架的情况下,拥有超过365mm的横向安装空间,这已经足够应付当前市面上的所有“超长显卡”、“超宽主板”。而这也是707深度尺寸超过高度的重要原因。另外,硬盘支架外的加强筋上,我们还看到了免工具风扇支架,这里安装风扇,能有效配合前置进风风扇组成穿堂风风道,为硬盘和显卡提供更好的散热环境。
实际装机体验,得益于硬盘架、托盘、风扇等多处免工具设计,707给我们的感觉不错,整体过程非常顺利。尤其是装入ATX大板、顶级显卡和高塔散热器的过程中,我们完全感觉不到任何不便,或者空间局促,足见707在安装兼容性设计和内部空间上的优势。不过在安装电源的过程中,我们还是发现了707的一些不到位的细节设计。首先是机箱底部突出的金属电源托架,在和电源接触的部位没有附加减震胶垫或者减震棉。在机器工作时,这种硬碰硬的连接方式显然不利于减震和噪音控制。而且对一些在意细节的玩家来说,金属硬碰硬的安装方式太容易刮花产品漆面,也不太让人喜欢。电源安装完成走线时,你还会发现707的背部走线穿孔的一些问题。值得称赞的是处理器,12V走线孔设计得很宽大,且覆盖了隐蔽胶帘。相比起需要借助工具装机的小开口,这样的设计避免了不少麻烦。有待改进的是底部走线孔和侧方位走线孔设计。707为用户设计了一小、一大两个底部穿线孔位,分列主板架底部的中间位置和最右端。首先右端的大开孔没有配备隐蔽胶帘,不利于走线的美观。其次一旁有隐蔽胶帘的小开孔实用性不强,当前功率和定位稍高的电源加上模块端口的长度都会超过18cm,很容易遮挡这个开口。另外,位于主板架右侧的侧方位走线孔的下端也被免工具风扇安装支架遮挡,由此走线也略显不便。不得不说的是,707自重已超过llkg,算上内部配件,整体重量超过20kg非常容易,所以机箱需要稳固的底部支架。707的底部支架采用塑料材质,足够宽大能为它提供良好的支撑能力,但没有在与地面接触的底部附上防滑胶垫。除了不利于防滑,也不利于主机工作时的整体减震、降噪。
在全塔产品中,600多元的价格属于中游水平,这表现了迎广重视主流玩家的诚意,也让迎广从概念回归到了更广阔的主流市场。坦白说,707的整体表现并不惊艳,但结合上价格来说,它提供了优于同级产品的用料、出色的空间利用率和相对更优秀的散热设计。更重要的是707向玩家们给出了迎广也能做好主流机箱的信号,倘若未来能进一步提升细节设计功底,并将一些“概念”元素融入到主流产品线,我们毫不怀疑迎广能在叫好之后成为一个叫座的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