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的缺席与干预的缺位

来源 :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ruizh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耶鲁大学校长莱文先生说:“对学生来说,就是要对任何事情都提出质疑,不管是你从这个学校的老师还是从同学那里学到的,或者是你从书上读到的……最后独立思考得出自己的结论,学会如何独立地思考。”审视当前的语文课堂,一言堂的状态有了很大的改变,课堂也比以前热闹了;然而当教学过程中一旦需要思考问题,学生的头就本能地低下去,不敢与教师的目光对接。于是,我们感叹,学生除了听的功能,没有想的功能了,埋怨现在的学生没有思维火花的溅出。可是,扪心自问,我们在批评学生思维缺席的时候,有没有有意识地审视自己的教学行为呢?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当学生思维匮乏时,自己充当了什么角色?是一个袖手的旁观者,还是一个积极的干预者?
   平心而论,许多时候,学生思维的缺席,源于教师干预的缺位。传统教学经验中有一条很朴素的备课要求:备两头,即学生和教材。如今,这一要求并没有过时,且还有很强的实用性。没有对学情的把握,所谓教学干预,所谓教学智慧,所谓教学生成,都只是预设在备课本上。不少教师三年教了一轮,却叫不全学生的名字。有相当数量的语文教师的案头,只有教材、教参、备课笔记和学生作业本。很多教师在课堂上左手握教材,右手拿教参;只提倡学生读书写作,自己却不身体力行,懒于读书,惰于写作;不做践行者,只做旁观者。就这样,教师 “拿着一张旧船票,总在重复昨天的故事”,或“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来,不带走一片云彩”,使得本来可以鲜活多彩的课堂变得平淡、变得平庸,学生昏昏欲睡,断然不会有思考的兴趣。所以,要改变学生思维缺席的现状,教师须从自身做起,承担起积极干预者的使命。
  一、教师需要具有“革自己命”的勇气
   基础教育是一个储值的阶段,而不是一个变现的时期。这已经是一个共识。杭州第二中学校长叶翠微曾说:“不急于把学生‘变现’,这是我们的天德。”然而,很多时候,我们急于求成,将每一个过程当成结果来追求。在不少教师眼里,学生不是一个鲜活生命的存在,而是一个个分数的代名词。如此,教学行为就会远离教学本体,走上异化之路。投入越大,就在歧路上走得越远。教师的教学生命之路也就走进了羊肠小道,甚至是误入歧途了。
   教师只有具备“革自己命”的勇气,才有可能突破固化的习惯,将学生真正放在主体的地位,对教育才会有一种责任、一种担当。而责任和担当的践行,需要教师内心的强大和足够的智慧。当务之急是在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中,营造读书的氛围。画家张大千说:“作画如欲脱俗气,洗浮气,除匠气,第一是读书,第二是多读书,第三是有系统、有选择地读书。”教师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于漪老师说,不爱读书的教师不会成为优秀的教师,缺乏知识背景的课堂教学只能使学生恹恹欲睡。所以教师只有通过读书,以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为参照物,反思课堂活动,修正课堂行为,才有可能引领学生慢慢养成一种态度、一种习惯。这样,学生对教师的观点、对作家的说法、对文本的内容,才能既不目空一切地俯视,也不以为高不可攀而仰视,而是用平视的目光来对待、来思考。多一分思考,少一分盲从,学生才能走上全面发展之路。
  二、教师要还学生以心灵的自由
  在教学过程中,只有让学生处于一种无拘无束、自由畅达的状态,他们才会 “自由参与”与“自由表达”。就语文教学而言,心灵自由的前提,是要让学生喜欢语文,喜欢语文课堂。陈日亮老师指出,语文就是语文,它有一个重要的使命就是要让学生喜欢语文,“不少教师是以学生厌恶语文课、讨厌语文课为代价,换得学生一点可怜的分数,自己居然还得意于成绩比别人高了0.5分。一个讨厌语文的学生是学不好语文的,一个不好好学语文的学生,精神是残缺的;一个老师摧残了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对母语的热爱之情,这是语文教师最严重的渎职。”当年,叶圣陶先生针对课堂上种种桎梏提出,教育要给孩子六大解放:1.解放他的头脑,使他能想;2.解放他的双手,使他能干;3.解放他的眼睛,使他能看;4.解放他的嘴,使他能谈;5.解放他的空间,使他能到大自然大社会去取得更丰富的学问;6.解放他的时间,不把他的功课表填满,不逼迫他赶考,不和家长联合起来在功课上夹攻,要给他一些空闲时间消化所学,并且学一点他自己渴望要学的学问,干一点他自己高兴干的事情。这对今天的语文教学而言,仍然有效。
   我们也许无力扭转应试教育之风的盛行,但我们可以尝试种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让这一块土地多一些绿色的生机,少一些白色的污染。王开东老师说:“教育是一项极其危险的事业。如何给这项危险的事业增加一点保险?如何使得孩子能够在校园里不是那么辛苦?如何让孩子的脸上有点天真,有点顽皮?这是教师的责任,也可以说是使命。因为我们所做的工作,‘是对我们这个国家、我们这个民族未来十年、二十年的那些成人的表情的塑造’(教育家李希贵语)。”因此,教师“要使知识充满活力,不能使知识僵化,而这是一切教育的核心问题”(哲学家怀特海语),时时反思自己,不断调整自己的教育行为,让课堂成为学生灵魂的飞翔地。这样才有可能让学生的思维活动处于现场的状态。
   三、教师要探寻文本进入的途径
   文本,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载体而存在,是实施课堂教学的最重要的抓手。对文本的把握,事关课堂教学大局。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张锐说得好:“阅读教学中,我们面对的文本,就好像一座岛屿,有水面之上部分(诸如文本的表面意义;故事情节,人物活动;文体特征),水面之下部分(即文本的深层意义;故事主题,中心思想;内在情感及情趣、价值取向;语言表达的技巧与艺术风格),还有河床部分(即文本的民族文化背景,传递的民族文化信息;文本的文化历史烙印;后人应继承、发扬的社会使命)。”教师要根据教学的任务、学生的学情和编者的意图,以及自身对文本价值的领悟,找到教学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力争“只落一子,满盘皆活”,“牵一发而动全身”。在这一过程中,应该将语文学习文本即课文所隐含的语文核心价值凸现出来,重点训练学生的语言感受力和表达力,重点完成语文课应达成的教学目标,而适当地弱化文本可能隐含的其他教育价值,比如科普教育价值、社会生活认识价值及思想品德教育价值,把语文教学从关注文本内容转到重视文本形式上来,让学生理解文本内容与文本表达的统一。一句话,就是把语文课上成真正的语文课。    把语文课上成真正的语文课,有赖于教师首先沉浸到文本中。教师只有充分把握文本自身的存在价值,透彻地把握文本语言的外在形式与表达技巧,领悟文本的思想感情的魅力,体悟文本中独特的人生经验与思维方式,才能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动力,提升教学的实效。
   四、教师要将倾听贯穿于课堂的始终
   课堂不是教的堂,而是学的堂,这是由教育的本质所决定的。叶圣陶先生有一句名句:“教育是农业而不是工业。”工业可以是快节奏的、流水线的、批量的,而农业则需要适应春夏秋冬的四时规律,需要土壤、水分、阳光,需要播种、施肥、除草。语文学习的独特性,决定了它的生长只能是一个等待的过程、一个涵养的过程。这就需要教师遵循教育内在的规律,静心、潜心,用欣赏的目光关注每一个拔节而生的过程。叶澜教授说:“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甬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
   所以,教师要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有超乎寻常的敏感性和感受力。因为一句话、一个动作,甚至是一声叹息,都可能潜藏着教学资源。叶澜教授指出:“过程生成的核心问题,就是教师对信息的捕捉、判断、重建的能力。动态生成要求教师养成在课堂上倾听学生,不断编织信息的能力。”所以,教师要善于倾听课堂中的各种对话。在对话过程中,教师会发现预设与实际之间存在着差异,发现自己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在目标或价值取向存在不一致性,发现不同的学生对同一教育行为会有不同的反应。这些应成为课堂教学的聚焦点。当学生只作浮光掠影式的探究时,教师要适当示范,于细微处见精神;当学生出现思维堵塞时,教师要进行疏浚清流,让学生思维重新流淌起来;当学生满足于已有的答案时,教师要注意不断追问;当学生误读时,教师就要注意牵引。教师要通过追问,引发学生思维的交锋,让他们享受思考着的美丽。这样,思考着的教师培养会思考的学生,才不致成为一句空话。
  北京大学社会学教授郑也夫先生曾指出:“获得诺贝尔奖的中国人,没有一个在中国大陆受过中小学教育。”他甚至认为在中国受过12年中小学教育的人,即使进入哈佛、耶鲁等世界名校也不会获诺贝尔奖,因为12年的中小学教育把人“修理”得已没有了想象力和创造力,只能成为一个“考试机器”。郑教授的观点,似乎有些悲观,但我们不得不承认,学生思维的缺席,将直接影响其现在以及今后的创造能力、研究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教师在埋怨、担忧之时,更需要有担当之责,起而行之。
其他文献
项目教学基于建构主义、现代认知、隐性知识等教育理论,其核心理念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实际为背景、以项目为媒介,通过项目实施与目标的达成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其本质特征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教学内容的综合性、真实性和挑战性,教学过程的实践性、探究性和开放性,学习评价的过程性和多维性,能够把指向模糊的被动学习转变为指向明确的自我提升,引导学生针对实际问题进行学习探究。国外
期刊
学校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就必须抓好课程整体优化,特别是在科学实施国家课程的前提下,合理利用社会、学校资源,开发与实施适合学生需要和发展的、体现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那么,如何开发校本课程?下面笔者根据自己对浙江省玉环县坎门二中相关实践的调查,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校本课程开发要和当地社区资源相结合   社区作为一定地域内的人群共同体,是人们生活和生产的基地,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期刊
经验是指感性认识,即包括感觉、知觉在内的感性经验;经验有时亦指理性认识;经验是经历、体验的过程;经验是人们在实践中获得的知识或技能。[1]对“经验”的这一解释包含着“经验”的过程、“经验”的结果、“经验”的主体以及“经验”的实践背景与场域。“经验具有实践性、建构性、连续性与整体性、生活性、有限性与开放性、不可重复性与可共享性等特征。”[2]7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一书中也指出,“任何个体的发展,
期刊
教师的职后专业提升是保证课堂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张家港市是全国教育均衡化发展的典型,对教师的专业成长十分重视,在2007年,教育局就围绕教师专业发展,出台了《张家港市小学教师脱产轮训工作意见》。全市所有在职在编的小学语文、数学、英语教师都可以带薪脱产一学期参加轮训。经过一年的尝试,效果明显,于是,推出了初中语文、数学、英语教师的脱产培训。在多年的实践、反思中,我们逐渐形成了“学—研—用”培训模
期刊
“教学关键问题实践研究”与“综合性学习课型课例研究”是浙江省历史与社会学科重点研究的两个项目。在历史与社会教学中,什么是“教学关键问题”?什么是“综合性学习”?这两者之间有何内在联系?解决教学关键问题的突破点在哪里?以下笔者结合历史与社会教学的实践,谈谈对这些问题的看法。   一、等闲识得东风面——“教学关键问题”与“综合性学习”的含义   案例一:“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教学   教师呈现一组
期刊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教育具有革命性的影响力。云计算技术、便携式智能移动终端技术、网络虚拟技术、大数据技术等新技术使师生经历着各种全新的教育体验。随着浙江省教育计算机网建设的加快,浙江省教育技术中心全面推进“宽带网络校校通”工程,新一轮教育信息化的浪潮已经随着硬件的投入和软件的开发展现在了我们的面前。在这样的背景下,绍兴市电化教育馆在全市学校中开展了播种新技术行动,即以“七百工程”(百个数字校园建设
期刊
一、教学关键问题分析   (一)什么是“探究”与“综合探究”   “探究”一词,《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探索追求”。探索,即多方寻求答案,解决疑问。这说明“探究”是一种从不同角度来思考问题、追根溯源的方法。所谓探究性学习,即指学生在学科领域或现实生活情境中,通过发现问题、调查研究、动手操作、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性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过程。它是对知识、技能进行主动探求,并重视
期刊
在很多学生的心目中,数学是一门枯燥乏味的学科。他们觉得在数学课堂上,没有优美如诗的话语,也激发不了无穷无尽的想象,只有埋头解题才能考出骄人的成绩,才能得到老师和家长的肯定。作为教师,笔者也曾这样对学生说过:“数学,就是靠做题目做出来的,题目做得多了,自然就会做了。”的确,考试的高分是极具诱惑力的,但是,如果没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只是无奈地选择题海战术,对学生学而言是件非常痛苦的事情,而对教师教来说这
期刊
高中阶段,是学生人生发展中汲取知识的黄金时期。在这一重要的阶段,学生学会如何规划自己的人生,对于激发其学习的动力,以及个人的长远发展都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浙江省高考改革也对高中生的生涯规划教育提出了迫切要求,随着省内高考改革日趋深入,生涯规划越来越受到广泛的重视和关注。我校《高中生涯规划辅导》课程自2009年9月开设至今,也已经五年有余。五年来,我们通过扎实有效的课程实践,开展适合学情的必修课程
期刊
当前,随着深化新课改的推进,新课改理念已深入到每一个教师的具体教学实践中,也在每一个教师的心灵产生共鸣。走进新课改这段日子里,我们确实看到了课程改革给课堂教学带来的变化,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可以说,教师和学生是这次课改的最大受益者,得到了共同发展。那么,经过多年的新课程实践,我们的课堂教学的变化在哪里?以下,笔者对几年来参与新课程教学实践和研讨中的几个美术课的典型案例加以分析,以期能从中找到一些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