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在充分的文献分析和调研基础上,基于Deci的基本心理需求理论,以管理科学方法论课程的教学改革为实践平台,探索了优质实践教学的实现路径。这些变革使得学生学习投入度以及课程满意度显著提高,对其他科目教学过程中提升学生素质和教育质量有借鉴作用。
【关键词】以学生为中心;优质教学实践;教学改革
一、问题提出
据报道,2015年毕业于南开大学的一名学生因两年前的一篇博士论文存在剽窃行为而被撤销学位。调查显示,每年五月份的毕业设计“查重”工作令很多学生担忧不已。这些现象的背后,也许除了道德的批判,还有更加值得深思的部分。
作为对大学四年学习成果的总结,毕业论文和设计综合反映了一个学生对所学的认知和理解。在这个环节中怎样尽可能地做到原创?除了道德以及规范甚至法律的约束,还需要平时在课程学习和生活中关于议题选取、阅读、数据收集和分析以及写作等方法的练习和积累。正所谓“滴水成冰、厚积薄发”,一篇好的毕业设计绝不是在短期内拼拼凑凑就可以获得的。
管理科学方法论便是这样一门帮助大家做出较高质量毕业设计的课程。
那么怎样契合学生的实际需求,优质地上好这门课,从而提高学生的上课投入度和课程满意度呢?
优质教学始终是大学教育追求的永恒目标和理想,优质实践教学是应用型大学共同的使命和追求[1]。怎样实现此理想和使命,是学术界和实践界普遍关心的话题[2]。本文將以管理科学方法论这门课的教学改革为平台,对优质实践教学的实现路径进行探索和尝试。
二、相关理论与研究假设
(一)基本心理需求理论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Deci提出个体发展的三个基本心理需求,即自主感、胜任感和归属感[3]。正如阳光、水、空气对植物的生长是必需的,对个体的成长而言这三个基本心理需求被证明是跨越文化和普遍需要的。当基本心理需求得到满足的时候,个体将展现出活力和更高的积极性;当不被满足或者遭遇需求损伤的时候,个体将展现出低迷的积极性甚至倦怠。同时,该理论指出基本心理需求的满足程度内嵌于环境,当环境展现出尊重个体选择、中等程度的挑战性以及对个体持有接纳的抱持态度的时候,个体的基本心理需求将得到较高程度的满足[4]。
(二)优质教学实践
Deci提出优质教学实践是指尊重学生基本心理需求的课程设计及实施的整体策略和行为[5],具体表现为:教学质量的高低是根据学生的学习以及个体的发展来衡量的,教学应关注学生的“学”,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知识的获得不是依靠填鸭式的讲授,而是依靠师生之间高质量的互动与对话来获得的[6]。同时,知识的获得不是靠机械记忆,而是师生一起在一定情境中建构起来的,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也是创造生成新知识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需求、学习特点、想法和建议,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多样化的支持,给学生提供较大的自主权和自由空间[7]。其次,课程设计中要能够提供中等程度挑战的任务,学生在任务解决的过程中体验“我能行”的胜任感。最后,对学生遇见的困难持有鼓励、接纳和抱持的态度,同时建立班级相互分享和帮助的机制和氛围[8]。如此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投入度和课程满意度,进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以及作为一个人的发展和提高[9]。
(三)研究假设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假设:
1.基于Deci理论的优质教学实践改革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投入度;
2.基于Deci理论的优质教学实践改革有助于提高学生课程满意度;
3.基本心理需求满足在优质教学实践和课程满意度之间起到中介作用;
4.基本心理需求满足在优质教学实践和学生学习投入度和课程满意度之间起到中介作用。
三、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被试来自我国沿海地区的一所高校的本科生。实验在一门管理科学方法论课上进行,共获得34份有效样本,样本平均年龄为20.2岁,标准差为1.7岁。
(二)研究程序
实验采用(教改、控制)单因素实验设计。实验依据Deci的优质教学实践理念进行设计,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设计教学内容,从尊重学生的基本心理需求出发设计教学模式,部分革新了学生学习成果评估方法。具体操作如下。
第一,在教学内容方面,遵循学生实际需要设计教学内容。在文献的基础上,经过专家和学生访谈,我们将学生关于此课程的需要分为两个层次。第一是实用层次,即此门课程服务于学生的毕业设计。基于此,我们将此门课程内容调整为议题选择、文献搜集和阅读、数据收集和分析以及写作四个模块。第二是心理层次,即学生在此门课程学习过程中对于自主感、胜任感以及归属感的心理需要。
鉴于此,我们在议题选择模块鼓励学生开放心态,观察体验生活,鼓励学生通过社会实践找到自己感兴趣的议题,并且在对学生进行悉心指导的同时尽可能地尊重学生的想法。文献搜集和阅读模块,在通用的技术层面,我们耐心地教授学生具体的数据库使用、文献搜集、甄别以及阅读方法;但不同的议题需要的文献自然是不同的,在此层面我们以尊重学生自主性为原则给予客观耐心的指导。数据收集和处理模块是本课程的重点,本课程以数据案例的形式教授主要类型的数据结构、与不同数据结构相对应的具体的数据收集以及处理方法。在通用方法讲授完毕后,我们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议题尝试去收集适合的数据并尝试分析,我们通常建议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在课下完成,但如果遇到困难,我们会第一时间分析困难的程度并给予学生恰当的帮助和指导。写作是本门课程的最后环节,其实写作与阅读和思考是密不可分的,要想写得好,需要先想清楚,而独立的思考来自一定数量的高质量阅读,并且阅读的同时需要辅以写作的练习。此模块我们与文献阅读相结合,在学生有了感兴趣的议题之后,我们鼓励并指导学生阅读、提炼以及书写,通常以课后兴趣小组的形式进行。 第二,在教学模式方面,本课程尝试抓住“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一个中心”指的是学生的核心需求,包括实用层面(做出更好的毕业设计)和心理层面(自主感、胜任感、归属感);“两个基本点”是指课程设置的逻辑性以及教学的深入完整性。基于这“一个中心”和“两个基本点”,我们将教学模式定位为教师讲授、师生对话以及学生分享。具体到本课程的每一个模块就是:教师先通过教学案例的方式讲授重要的知识点、相关的方法和逻辑;然后鼓励学生思考并发问,教师进行详尽的解答;最后,教师围绕课堂目标设定几种中等难度的任务,鼓励学生在一定的范围内进行自主选择,同时鼓励学生以团队协作的形式完成任务,并且在恰当的时候提供学生分享和相互学习的机会。
第三,在学生学习成效的评估方面,本课程采用平时成绩、小组论文以及考试相结合的方式。其中,平时成绩里除了考勤以及课堂态度等,新加入“团队贡献”和“课堂贡献”这两个指标。其中,“团队贡献”是指在完成小组作业的过程中,对团队做出的贡献,具体包括:多大程度上为团队贡献了idea,多大程度上帮助团队搜集了文献,多大程度上帮助团队收集了数据,多大程度上完成了小组报告的书写。“课堂贡献”是指在分享环节多大程度上进行了有价值的分享并为同学的分享提供了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学习成效评估方法的变革带来了学生更高的学习兴趣和课堂活跃度。
(三)测量工具
学习投入度:采用Schaufeli等(2006)[10]投入度(engagement)问卷,一致性系数为0.81。
课程满意度:采用学校课程满意度平台的统一测量结果,一致性系数为0.84。
基本心理需求满足:采用Deci(2000)的基本心理需求满足问卷,一致性系数为0.86。
四、结果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
表1总结了各变量的平均值、方差以及相关系数。从表1中我们可以看到,基于Deci理论的优质教学实践(显现在教学改革中)与学生学习投入度(r=0.34,p<0.01)呈现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基于Deci理论的优质教学实践(显现在教学改革中)与课程满意度(r= 0.27,p<0.01)呈现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同时,基本心理需求满足与学习投入(r=0.48,p<0.01)呈现显著正相关;基本心理需求满足与课程满意度也呈现显著正相关(r=0.44,p<0.01)。此外,性别(r=-0.09)与学习投入有显著的负相关,与课程满意度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r=0.03)。
(二)假设检验
假设1和假设2提出基于Deci理论的优质教学实践改革与学生学习投入度、课程满意度有显著正向影响,层次回归的结果列在表2中。从表2中我们可以看到,基于Deci理论的优质教学实践改革对学生学习投入度(M2,β=0.34,p<0.01)有显著正向影响,对学生课程满意度(M6,β=0.28,p<0.01)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因此,假设1和假设2得到了数据的支持。
假设3和假设4提出基本心理需求满足在基于Deci理论的优质教学实践改革与学生的学习投入度以及课程满意度的关系中起到中介的作用。由表2我们可以看到,基于Deci理论的优质教学实践改革对学生上课投入度(M2,β=0.35,p<0.05)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对学生课程满意度(M6,β=0.29,p<0.01)也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同时,基本心理需求满足对学生学习投入度(M3,β=0.49,p<0.01)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对课程满意度(M7,β=0.46,p<0.01)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在加入了中介变量基本心理需求满足后,基于对Deci的优质教学实践改革对学生学习投入度(M8,β=0.10)和课程满意度(M12,β=0.09,n.s)的影响变为不显著,而基本心理需求的满足仍对学生学习投入度(M8,β=0.45,p<0.01)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对课程满意度(M12,β=0.40,p<0.01)仍然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学生的基本心理需求满足在基于Deci理论的优质教学实践改革与学生学习投入度和课程满意度之间起着中介的作用,支持了假设3和假设4。
五、结论
优质教学是大学教育追求的永恒目标和理想,而优质实践教学是应用型大学共同的使命和追求。怎样实现此理想和使命,是学术界和实践界普遍关心的话题。本文在充分的文献分析和调研的基础上,基于Deci的基本心理需求理论,以管理科学方法论这门课的教学改革为实践平台,探索了优质实践教学的实现路径,其中包括确定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变革了课堂教学模式,部分创新了学生学习成效的评估模式。而这些变革因为满足了学生对于自主感、胜任力以及归属感的需要均带来了学生学习投入度以及课程满意度的显著提高,对其他科目教学过程提升学生素质和教育质量有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卫建国.英国大学以学生为中心的优质教学探析[J].高等教育研究,2016(10): 104-109.
[2]潘懋元,陈春梅.高等教育质量建设的理论设计[J].教育文化论坛,2016(03): 143.
[3]Ryan, R.M., Deci, E.L.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and The Facilitation of Intrinsic Motivation, Social Development, and Well-being[J].American Psychologist, 2000, 55(01):68-78.
[4]解飞厚,吴杏洁.大学课程:高深学问与个人知识辨析——兼与王一军先生商榷[J].高等教育研究,2011(06): 67-69.
[5]Longo, Y., Gunz, A., Curtis, G.et al.Measuring Need Satisfaction and Frustration in Educational and Work Contexts: The Need Satisfaction and Frustration Scale (NSFS)[J].An Interdisciplinary Forum on Subjective Well-Being, 2016, 17(01):295-317.
[6]王靖.深入开展院校研究提升高等教育质量——“院校研究与高等教育质量提升”国际学术会议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院校研究分会2016年年会综述[J].高等教育研究,206(08):39-44.
[7]钟秉林.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高等学校内涵建设的核心[J].高等教育研究,2013(11): 91-94.
[8]劉振天.高校教学评估何以回归教学生活本身[J].高等教育研究,2013(04): 110-115.
[9]别敦荣,李家新,韦莉娜.大学教学文化:概念、模式与创新[J].高等教育研究,2015(01):124-127.
[10]Schaufeli, W.B., Bakker, A.B., Salanova, M.The Measurement of Work Engagement with a Short Questionnaire: A Cross-National Study[J].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2006, 66(04):701-716.
【关键词】以学生为中心;优质教学实践;教学改革
一、问题提出
据报道,2015年毕业于南开大学的一名学生因两年前的一篇博士论文存在剽窃行为而被撤销学位。调查显示,每年五月份的毕业设计“查重”工作令很多学生担忧不已。这些现象的背后,也许除了道德的批判,还有更加值得深思的部分。
作为对大学四年学习成果的总结,毕业论文和设计综合反映了一个学生对所学的认知和理解。在这个环节中怎样尽可能地做到原创?除了道德以及规范甚至法律的约束,还需要平时在课程学习和生活中关于议题选取、阅读、数据收集和分析以及写作等方法的练习和积累。正所谓“滴水成冰、厚积薄发”,一篇好的毕业设计绝不是在短期内拼拼凑凑就可以获得的。
管理科学方法论便是这样一门帮助大家做出较高质量毕业设计的课程。
那么怎样契合学生的实际需求,优质地上好这门课,从而提高学生的上课投入度和课程满意度呢?
优质教学始终是大学教育追求的永恒目标和理想,优质实践教学是应用型大学共同的使命和追求[1]。怎样实现此理想和使命,是学术界和实践界普遍关心的话题[2]。本文將以管理科学方法论这门课的教学改革为平台,对优质实践教学的实现路径进行探索和尝试。
二、相关理论与研究假设
(一)基本心理需求理论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Deci提出个体发展的三个基本心理需求,即自主感、胜任感和归属感[3]。正如阳光、水、空气对植物的生长是必需的,对个体的成长而言这三个基本心理需求被证明是跨越文化和普遍需要的。当基本心理需求得到满足的时候,个体将展现出活力和更高的积极性;当不被满足或者遭遇需求损伤的时候,个体将展现出低迷的积极性甚至倦怠。同时,该理论指出基本心理需求的满足程度内嵌于环境,当环境展现出尊重个体选择、中等程度的挑战性以及对个体持有接纳的抱持态度的时候,个体的基本心理需求将得到较高程度的满足[4]。
(二)优质教学实践
Deci提出优质教学实践是指尊重学生基本心理需求的课程设计及实施的整体策略和行为[5],具体表现为:教学质量的高低是根据学生的学习以及个体的发展来衡量的,教学应关注学生的“学”,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知识的获得不是依靠填鸭式的讲授,而是依靠师生之间高质量的互动与对话来获得的[6]。同时,知识的获得不是靠机械记忆,而是师生一起在一定情境中建构起来的,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也是创造生成新知识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需求、学习特点、想法和建议,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多样化的支持,给学生提供较大的自主权和自由空间[7]。其次,课程设计中要能够提供中等程度挑战的任务,学生在任务解决的过程中体验“我能行”的胜任感。最后,对学生遇见的困难持有鼓励、接纳和抱持的态度,同时建立班级相互分享和帮助的机制和氛围[8]。如此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投入度和课程满意度,进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以及作为一个人的发展和提高[9]。
(三)研究假设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假设:
1.基于Deci理论的优质教学实践改革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投入度;
2.基于Deci理论的优质教学实践改革有助于提高学生课程满意度;
3.基本心理需求满足在优质教学实践和课程满意度之间起到中介作用;
4.基本心理需求满足在优质教学实践和学生学习投入度和课程满意度之间起到中介作用。
三、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被试来自我国沿海地区的一所高校的本科生。实验在一门管理科学方法论课上进行,共获得34份有效样本,样本平均年龄为20.2岁,标准差为1.7岁。
(二)研究程序
实验采用(教改、控制)单因素实验设计。实验依据Deci的优质教学实践理念进行设计,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设计教学内容,从尊重学生的基本心理需求出发设计教学模式,部分革新了学生学习成果评估方法。具体操作如下。
第一,在教学内容方面,遵循学生实际需要设计教学内容。在文献的基础上,经过专家和学生访谈,我们将学生关于此课程的需要分为两个层次。第一是实用层次,即此门课程服务于学生的毕业设计。基于此,我们将此门课程内容调整为议题选择、文献搜集和阅读、数据收集和分析以及写作四个模块。第二是心理层次,即学生在此门课程学习过程中对于自主感、胜任感以及归属感的心理需要。
鉴于此,我们在议题选择模块鼓励学生开放心态,观察体验生活,鼓励学生通过社会实践找到自己感兴趣的议题,并且在对学生进行悉心指导的同时尽可能地尊重学生的想法。文献搜集和阅读模块,在通用的技术层面,我们耐心地教授学生具体的数据库使用、文献搜集、甄别以及阅读方法;但不同的议题需要的文献自然是不同的,在此层面我们以尊重学生自主性为原则给予客观耐心的指导。数据收集和处理模块是本课程的重点,本课程以数据案例的形式教授主要类型的数据结构、与不同数据结构相对应的具体的数据收集以及处理方法。在通用方法讲授完毕后,我们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议题尝试去收集适合的数据并尝试分析,我们通常建议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在课下完成,但如果遇到困难,我们会第一时间分析困难的程度并给予学生恰当的帮助和指导。写作是本门课程的最后环节,其实写作与阅读和思考是密不可分的,要想写得好,需要先想清楚,而独立的思考来自一定数量的高质量阅读,并且阅读的同时需要辅以写作的练习。此模块我们与文献阅读相结合,在学生有了感兴趣的议题之后,我们鼓励并指导学生阅读、提炼以及书写,通常以课后兴趣小组的形式进行。 第二,在教学模式方面,本课程尝试抓住“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一个中心”指的是学生的核心需求,包括实用层面(做出更好的毕业设计)和心理层面(自主感、胜任感、归属感);“两个基本点”是指课程设置的逻辑性以及教学的深入完整性。基于这“一个中心”和“两个基本点”,我们将教学模式定位为教师讲授、师生对话以及学生分享。具体到本课程的每一个模块就是:教师先通过教学案例的方式讲授重要的知识点、相关的方法和逻辑;然后鼓励学生思考并发问,教师进行详尽的解答;最后,教师围绕课堂目标设定几种中等难度的任务,鼓励学生在一定的范围内进行自主选择,同时鼓励学生以团队协作的形式完成任务,并且在恰当的时候提供学生分享和相互学习的机会。
第三,在学生学习成效的评估方面,本课程采用平时成绩、小组论文以及考试相结合的方式。其中,平时成绩里除了考勤以及课堂态度等,新加入“团队贡献”和“课堂贡献”这两个指标。其中,“团队贡献”是指在完成小组作业的过程中,对团队做出的贡献,具体包括:多大程度上为团队贡献了idea,多大程度上帮助团队搜集了文献,多大程度上帮助团队收集了数据,多大程度上完成了小组报告的书写。“课堂贡献”是指在分享环节多大程度上进行了有价值的分享并为同学的分享提供了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学习成效评估方法的变革带来了学生更高的学习兴趣和课堂活跃度。
(三)测量工具
学习投入度:采用Schaufeli等(2006)[10]投入度(engagement)问卷,一致性系数为0.81。
课程满意度:采用学校课程满意度平台的统一测量结果,一致性系数为0.84。
基本心理需求满足:采用Deci(2000)的基本心理需求满足问卷,一致性系数为0.86。
四、结果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
表1总结了各变量的平均值、方差以及相关系数。从表1中我们可以看到,基于Deci理论的优质教学实践(显现在教学改革中)与学生学习投入度(r=0.34,p<0.01)呈现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基于Deci理论的优质教学实践(显现在教学改革中)与课程满意度(r= 0.27,p<0.01)呈现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同时,基本心理需求满足与学习投入(r=0.48,p<0.01)呈现显著正相关;基本心理需求满足与课程满意度也呈现显著正相关(r=0.44,p<0.01)。此外,性别(r=-0.09)与学习投入有显著的负相关,与课程满意度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r=0.03)。
(二)假设检验
假设1和假设2提出基于Deci理论的优质教学实践改革与学生学习投入度、课程满意度有显著正向影响,层次回归的结果列在表2中。从表2中我们可以看到,基于Deci理论的优质教学实践改革对学生学习投入度(M2,β=0.34,p<0.01)有显著正向影响,对学生课程满意度(M6,β=0.28,p<0.01)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因此,假设1和假设2得到了数据的支持。
假设3和假设4提出基本心理需求满足在基于Deci理论的优质教学实践改革与学生的学习投入度以及课程满意度的关系中起到中介的作用。由表2我们可以看到,基于Deci理论的优质教学实践改革对学生上课投入度(M2,β=0.35,p<0.05)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对学生课程满意度(M6,β=0.29,p<0.01)也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同时,基本心理需求满足对学生学习投入度(M3,β=0.49,p<0.01)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对课程满意度(M7,β=0.46,p<0.01)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在加入了中介变量基本心理需求满足后,基于对Deci的优质教学实践改革对学生学习投入度(M8,β=0.10)和课程满意度(M12,β=0.09,n.s)的影响变为不显著,而基本心理需求的满足仍对学生学习投入度(M8,β=0.45,p<0.01)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对课程满意度(M12,β=0.40,p<0.01)仍然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学生的基本心理需求满足在基于Deci理论的优质教学实践改革与学生学习投入度和课程满意度之间起着中介的作用,支持了假设3和假设4。
五、结论
优质教学是大学教育追求的永恒目标和理想,而优质实践教学是应用型大学共同的使命和追求。怎样实现此理想和使命,是学术界和实践界普遍关心的话题。本文在充分的文献分析和调研的基础上,基于Deci的基本心理需求理论,以管理科学方法论这门课的教学改革为实践平台,探索了优质实践教学的实现路径,其中包括确定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变革了课堂教学模式,部分创新了学生学习成效的评估模式。而这些变革因为满足了学生对于自主感、胜任力以及归属感的需要均带来了学生学习投入度以及课程满意度的显著提高,对其他科目教学过程提升学生素质和教育质量有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卫建国.英国大学以学生为中心的优质教学探析[J].高等教育研究,2016(10): 104-109.
[2]潘懋元,陈春梅.高等教育质量建设的理论设计[J].教育文化论坛,2016(03): 143.
[3]Ryan, R.M., Deci, E.L.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and The Facilitation of Intrinsic Motivation, Social Development, and Well-being[J].American Psychologist, 2000, 55(01):68-78.
[4]解飞厚,吴杏洁.大学课程:高深学问与个人知识辨析——兼与王一军先生商榷[J].高等教育研究,2011(06): 67-69.
[5]Longo, Y., Gunz, A., Curtis, G.et al.Measuring Need Satisfaction and Frustration in Educational and Work Contexts: The Need Satisfaction and Frustration Scale (NSFS)[J].An Interdisciplinary Forum on Subjective Well-Being, 2016, 17(01):295-317.
[6]王靖.深入开展院校研究提升高等教育质量——“院校研究与高等教育质量提升”国际学术会议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院校研究分会2016年年会综述[J].高等教育研究,206(08):39-44.
[7]钟秉林.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高等学校内涵建设的核心[J].高等教育研究,2013(11): 91-94.
[8]劉振天.高校教学评估何以回归教学生活本身[J].高等教育研究,2013(04): 110-115.
[9]别敦荣,李家新,韦莉娜.大学教学文化:概念、模式与创新[J].高等教育研究,2015(01):124-127.
[10]Schaufeli, W.B., Bakker, A.B., Salanova, M.The Measurement of Work Engagement with a Short Questionnaire: A Cross-National Study[J].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2006, 66(04):701-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