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欣:写作疗愈了我

来源 :南风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wend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见到张欣前就觉得她是个很“难搞”的人。约见地点是花园酒店的咖啡厅,她在短信里说,“清谈,就我们俩,不要带摄影”,不容置疑。以至见面时,看到她小跑过来招呼,笑得那么热情和没架子,竟有点怀疑,这真是之前那个说一不二、态度强硬的女人吗?
  当然都是她:直接的、火爆的、热情的,以及合作的。“放心吧,一定让你顺利完成工作。”一坐下,她就噼里啪啦地说,“其实我不太经常接受采访,哎呀不是我低调,是没什么人来采访我啊,哈哈!”她穿一身黑,眼镜片都是深色的,兴奋时语速特别快,像连珠炮或机关枪。与她谈话,很快会了然,开初那种强势感,源自于她性格中坦率和直奔主题的特质,非关傲慢。
  她说,这些都是部队出身留下的烙印,再难消除。那或不符合人们对女作家空谷幽兰的想象,却使她多了一份侠女式的豪爽。

“不是言情作家”


  “所有的言情,无非都是在掩饰我们心灵的跋山涉水”—2013年11月最新小说《终极底牌》出版时,张欣说。
  与她过往的题材一脉相承,这也是一部以广州为背景的都市小说。张欣生于1954年。那个年代生的成名作家作品,富有时代穿越感有之,弥漫厚重乡土气息有之,且多充满社会批判性。张欣是个例外,她写当代,写南方,写都市,写女性、欲望与情感。
  从《谁可相依》、《爱又如何》,到《不在梅边在柳边》,乃至去年的《终极底牌》,张欣的小说不靠文学大奖光环也可以卖得好,常常是书还没写完,电视台就找上门来谈改编了。“喜欢张欣,因为可以在她的小说里找到隐藏在心灵角落里的自己,以及身边很多熟悉的影子。”“80后”读者Ann说。
  然而正因如此,人们却容易轻看了她。毕竟,那些个城市迷离的灯火,横流的欲望,冷寂荒凉的都市人际关系构建起来的故事题材,很长时间里都被殿堂文学弃置一隅。媒体多称她为言情作家,还有说“大陆琼瑶”的,她极其不爽,一谈起来五官都有点扩张,大力拍桌子吐槽,“我写的明明是纯文学!”“他们看不到我包装之外的用心良苦!”
  在公众看来,她的《沉星档案》、《浮华背后》、《深喉》,分别与广东电视台女主持人陈旭然被害案、厦门远华案和广州媒体大战隐隐相关。但张欣认为,新闻事件只是自己小说的一个个药引,小说内容纯属虚构,不希望公众对号入座。10年前她就向媒体直陈,小说家写的是人物的内心层次,不是新闻记者的平面写法。
  在文学评论家雷达眼里,张欣是最早找到“文学上的当今城市感觉”的作家之一。她也是广州市作家协会主席,鲁迅文学奖、庄重文文学奖得主—尽管试图在媒体前为都市文学“正名”,对她来说似乎比写一部好小说更为困难。
  “我觉得人选择什么工作,比较宿命。”她感叹。早在小学时期,张欣就喜爱写作,这个几乎是与生俱来的兴趣决定了她人生的大方向—当一个作家。而家庭背景和命运,则像一双无形的手,推动和形塑了她游走都市的叙事风格。

体制内外


  祖籍江苏的张欣在广州出生和长大,她伸手指了指,“就在那个黄花岗大院”。父母都是军人,在那个特殊年代改写了女儿的命运。
  “小学毕业正好碰上‘文革’,没有学上了,后来就是上山下乡运动。”她平静地说。如果当年随其他知识青年一样下了乡,中国文坛可能会多几部知青小说,却少了一位执著书写南方城市的女子。
  她当然没有下乡,因为是军人家属,有机会去当兵,逃过“一劫”。一开始,张欣在部队医院担任卫生员,业余时间拼命写作,所以很快就被调到文工团,“写了很多快板啊、三句半、小话剧、小歌剧”。
  很难说这样的经历对一个有理想的青年来说是幸或不幸。没错,它让一个年轻女孩绕过了很多生活上的苦难,呆在一个相对优越的环境从事自己钟情的写作训练。然而硬币的另一面却更为残酷。“我们这一批作家,最初虽然来自各个不同的领域,但都被禁锢在同一个文化氛围里。那时候写什么都要‘三突出’,主要人物要‘高大全’,都是没有生活细节的。不是左,是极左。”
  早在1990年代,张欣就加入了作家协会,那时候加入作协是件很牛的事,甚至能改变人的命运。后来,她又担任广州市作协主席、广东省作协副主席。
  然而如今,作协的口碑正江河日下。文学评论界常把作家分为两类:体制内作家和体制外作家。前者除了贾平凹、王安忆、莫言等少数派,偌大群体俨然已被贴上了“光拿工资,写不写作无所谓”的标签;而中国文学创作的重任,则被认为主要由以海岩、格非、韩寒等为代表的后者在承担。
  从大院出身、部队写作到作协主席,张欣理所当然属于前者。身处这样的角色和立场,对体制内作家群体存在的问题,她既不否认,也不急于撇清,而是经由自身的经历和体会,对很多创作能力严重萎缩的同侪生出部分理解和同情。
  “现在以文谋生容易多了,写专栏、出书甚至当网络写手,都很自由,只要拿作品说话就可以。所以年轻一代是无法体会到的,我们那个年代,作协有其存在的历史意义和价值。那个时候哪有这么多渠道和平台啊,文字爱好者很苦的,白天做一份又苦又累的工作,晚上挤出一点时间写,可供投稿的选择也很少。我特别幸运,部队出身,不担心这个,但很多人祖祖辈辈都在农村,你想想莫言怎么出来的,多不容易啊。”
  “这时作协就特别重要。一篇好作品一下子登到《人民文学》上(比如《红高粱》),就彻底改变命运了。中国作协当时有一批‘解放军作家’,有级别,有房子,可以让你专心创作。不可否认这套体系当时真的培养了很多作家。”

灵魂的重生


  然而,亦正是因为那段历史的特点,随着时代变迁,很多当年的作家都被大浪淘沙留在了沙滩上。
  “那时有个词,叫‘帮文学’,‘四人帮’的‘帮’,说的就是极左年代的文学作品。”张欣回忆,她很庆幸自己没有写过正儿八经的“帮文学”。她很早(1984年)就转业离开部队,开始写地方题材的作品。“第一篇小说是给《解放军文艺》的,其实就写了一个护士的小故事”,“帮文学”对她的影响可以说是渗透式的,“不是说没有,但色彩没那么浓”。   当社会开始可以张扬个性的时候,包括张欣在内,每一个当时的作家都在挣扎,拼命脱离过去“三突出”对思想的禁锢,其中的代表人物就是王蒙。
  回顾张欣的创作历程,早期的中篇还是带有比较浓的理想主义色彩,强调温暖;当渐渐脱离主旋律的影响,她的大意识开始变得悲观。
  或许可以这么说,当一个人开始摒除外部价值的禁锢,真诚面对作为一个“人”的内心时,都无可避免会面对现实和人性中赤裸裸的残酷和复杂。“不要说社会怎么样,你甚至会发现,最势利的往往就是亲人,包括父母,同样是自己的孩子,他们就会觉得,你当记者就挺好,他打工的,老是不行。”
  “一个作家要写自己坚信不移的东西,才能写得好。”张欣说。由此,雷达评论她中期的作品:“从她上世纪90年代成形的叙事模式中跳了出来,不再‘深陷红尘,重拾浪漫’,而是向着生活的复杂、尖锐和精彩跨出了一大步,由人性善转入人性恶,不惮于直面丑陋与残酷,不惜伤及优雅……”
  诚然,对社会结构和都市病态人格的正视,大大拓展了张欣新世纪以来作品的现实感和人性深度。而没有下过乡,没有经历过太多人生苦难,以及对南方城市的深刻理解和热爱,并没有削弱这些作品的深度,反而形塑了张欣独特的都市写作的个性化风格。由此,她彻底完成了一次创作灵魂的“重生”。
  “这是一个相当艰难和残酷的过程。”她感慨。而更多的人,未能穿越这个价值撕裂的过程,及时找到自己的路,转瞬新时代来临。面对新作家、网络写手的冲击,“不是他们不愿意,很多作家真的是突然之间就不会写了”,“这些人我说名字你们也不知道,没他们什么事了,只有有价值的人才能留下来”。

一个人的“南方写作”


  有人说,一个老外如果想用最轻松的方式了解中国改革开放的南方都市生态,可以去看张欣的小说(《爱又如何》):大家都从自己原来的角色里出来转变身份去捞钱,面对这份共同的生活考卷,心态各异。
  简单的“都市小说”或许也不适合成为张欣的标签,“爱情小说”当然更不靠谱,她自己总结了一个概念—南方写作。
  “我一直很坚持这种书写,写我们南方。一直以来我们南方太不受重视了,话语权都在北京。但广州这个城市在北上广里其实是很有特点的,北京是很文化,上海是很时尚,广州呢,它的观念太新了,永远不陈旧。我们离香港很近,大家都知道香港的都市文化,哪怕我俩关系再好,只有一个位置的时候我肯定把你干掉,你走好过我走。接着我们没有‘隔夜仇’,下次有机会还接着合作。”
  “我经常举一个例子,在广州我认识有人投资失败,几十万没了,我问他怎么办,他说那能怎么办啊,没了就没了,接着搞别的呗。这样的事情在内地,可能天都塌下来了—那种承受能力,那种消解能力,这就是广东。它有一种骨子里的冷漠,但也有属于自己的温情。”
  “我坚持就写南方发生的故事,哪怕没人看也写。”张欣笑着说,“最后你想知道南方的生活,就只能看我写的了。”
  她不时会和这个城市的其他作家朋友聊天,因为理解坚持走出自己文字之路的不易,她乐于向年轻作家分享自己的经验。“我经常和他们讲,你要做个有趣的人,不能乏味。一般不跟他们讲具体的写作,太具体了,没法讲,只讲做人、做事,以一种怎样的胸怀接受这个世界。”
  广州作协每年组织的采风、讲座培训也带有她个人特质的影子:谈文学的、心理学的,和尚、收藏家都有。“我觉得年轻作家视野很重要,我也和他们一起听;知识都会老化,你要不断地听别人穷尽一生研究的东西。”
  事实上,经过十多年的书写冷酷,张欣最近的作品风格又有了一个转折:在《终极底牌》里,呈现都市的复杂与残酷之后,却回归了人性的温暖。
  这跟社会的变化和个人内心的变化都有关系。当人们无视社会的裂变,捂着眼睛高唱真善美,希望把文学当成心灵鸦片之际,她偏要冷酷地掀开那层华丽的遮羞布;而当社会的沉沦已经一再突破底线,她反而渴望提醒人们,不要忘却内心残存的那份温暖。
  更重要的是,过往书写过那么多病态的灵魂、高涨的欲望—她承认,某种程度上也是同为都市人的自己内心的阴影。“我很庆幸我能成为作家,写作疗愈了我,让我可以诚实地正视和释放了内心的负面与阴暗。”
  这个时候的她,反而成为了一个重新能够相信温暖的人了,尽管在这个于她而言已经失却底线的社会里,那是如此的艰难。
其他文献
是什么在推动道德进步?如果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在当代对话中分享他第一个提出、现在仍在困扰我的这个问题会怎样?在我看来,他会有许多新问题—包括我们在哲学讨论中日益增加的心理学方法。  柏拉图可能会来到引领全球的技术枢纽:谷歌公司加利福尼亚州总部。在那里,他可能会与软件工程师讨论诸如道德问题是否能通过众包解决之类的话题。他可能会喜欢信息云这个想法(因为它是如此抽象,如此柏拉图风格),并发现:谷歌是一个了
近一个月来,不仅华北、长三角地区时常笼罩在一片浓重的雾霾之中,而且中部、西部地区也遭受“霾伏”,“雾霾中国”已经成为今日不可回避的发展之痛。汽车尾气、冬季燃煤、气候原因等固然也是加速雾霾形成的导火索,但工业尤其是重化工业污染才是真正的罪魁祸首。雾霾的出现也从反面印证着中国工业化水平的提升,至少达到了19世纪工业之都“雾都伦敦”的状态。不过,人们不愿意追问,为何21世纪的国际化大都市会漂浮着19世纪
引子  为什么要写广州?其中一个原因,自然是作为记录者的我出生在广州,长大在广州,工作在广州,它也是《南风窗》的总部所在。对于记录一个城市的变迁来说,耳濡目染,也占据各种便利因素。  但更重要的原因是,在这个急遽变迁的、据说在40年时间里走完了西方现代化进程400年路程的当代中国里面,广州作为一个案例,具有特别的观察意义。  这是一个有2000多年历史,以商贾繁华著称的城市,曾因为特殊的口岸地位,
“茶党”(TEA PARTY)原本指美国共和党内近几年自发兴起的一股非主流保守势力,现在也被用来指称欧洲本土同样非主流、且有着草根气息的右翼政党。比如英国的独立党(UKIP),相比主流的保守党、自民党和工党,知道的人不多,也从未在英国下院拥有一席之地,但却在地方选举和欧洲议会选举中逐渐做大,尤其是在去年英国中期选举中表现抢镜,俨然英国第三大党。首相卡梅伦曾将独立党支持者称为“隐蔽的种族主义者”,如
显然,富人创业的条件远比穷人要好,但遗憾的是,这些年来,愿意创业的富人却越来越少。富人从“创业者”沦为“食利者”,本质上是中国企业主群体的“集体逃离”,这是中国经济最大的隐患之一。  最近,我读到了美国超级富豪迈克尔·布隆伯格的创业故事。他的人生给我的巨大震撼是,富人更应该创业。  布隆伯格是全球金融资讯巨头布隆伯格公司的创始人,曾排名世界富豪前20位,一度坐拥超过300亿美元的财富。在金融业,布
在南方,木棉花是最为热烈的报春使者。从绽放到坠落,她的一生都是热热闹闹的:"啪"的一声,当木棉花被风刮落在地上时,五片鲜红、厚实的花瓣,紧紧簇拥着花蕊——即便花瓣折断,依托固有黏性,她们依旧生死相依。所以,木棉花,也叫英雄花,是广州的市花。对此,人们知道的很多。但另一个"木棉",因其专业性、特殊性,人们知道的很少。只在今年"十一"黄金周期间,龙卷风——"彩虹"突袭广州变电
2015年4月15日,北京,小米与张杰联合推出小米Note黑色首发纪念版。  罗永浩、李阳,还有崔健、韩庚和周杰伦,这些名字放在一起,像是一堂谈英文学习方法的公开课,也像一场粉丝尖声怪叫的演唱会。但事实并非如此,他们都在“做手机”。  手机,更前卫的叫法是“移动终端”,它是未来移动互联网的主要物理载体,也是这个世界上市场规模最大的电子消费品。当下的中国,从民办英文教师、娱乐明星、网络红人、小老板到
从2015年6月中旬开始,中国股市从高峰跌入低谷。随后,政府部门使出了史无前例的强力救市“组合拳”,A股又开始了缓慢而艰难的“修复”。  这次危机充分暴露了中国资本市场的多重问题:除了金融机构毫无顾忌地为市场加杠杆,而投资者也无限制地追求暴利之外,金融监管的漠然和不力也是股市巨震的重要因素。  在瞬息万变的资本市场,当市场出现风险征兆、遇到重大危机时,“政府之手”究竟以何种方式介入,不仅能使关系短
利玛窦明末来华之前,曾在远东旅行的几个著名基督教人士,虽然行色匆匆,可是都留下了游记。后来就有传教士常驻远东传教了,他们多有商人陪同。  “成吉思汗”在蒙古语中,是“拥有海洋四方”的意思,典雅的说法大概叫“横扫六合”吧。成吉思汗(1162~1227)及其子孙3次西征,建立了大蒙古帝国,横跨欧亚,东到太平洋,西达黑海,南到南海,北到北冰洋,说“横扫六合”,也算名副其实。  从1206年铁木真(成吉思
一个拥有千万资产似乎已是“成功人士”的人是中产阶层的上层,一个年收入10万自称“屌丝”的白领,一样也是中产,中产的下层。中产阶层内部“上、中、下”层级的区别,使他们存在着一些差异,但并不能抹去他们的共性。  这个共性是:他们尚处于“青年时期”,理性上还不如西方的中产阶层那样成熟,但心态已然有点老态。同时,希望仍然在他们心中。  未来,他们又会怎么样呢?  本刊记者就此访谈了北京大学中文系张颐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