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谈起中国城市公共设施,很多人的感受是数量不足、投入不够,媒体也经常批评这一点。从实际情况来看,这确实是现实问题。但它还不是问题的全貌,这次,我们将关注硬币的另一面。
一些公共设施,完全没有必要
至少目前来看,以下公共设施都是累赘——
从读书说起。作为要“发展软实力”的大国,百姓不喜欢读书怎么办?尤其是人均年读书量,和以色列、日本一比,很是寒酸。于是,为了鼓励民众多读书,更方便地读书,从2010年至今,全国至少有超过50个城市搞起了“24小时自助图书馆”,这些伫立在街边的微型图书馆,形态各异、大小不同,但都殊途同归——每天借书者若超10人,已算超常发挥。
以人口密度大、流动人口多的北京为例,“书香朝阳”路边图书馆作为“为百姓办实事,让百姓得实惠”的重要工程,在北京朝阳区内,已经有150座,每座造价40万元,每座每年维护费用6万元。如果你有在北京的生活经历,不用告诉数据,你也知道“书香朝阳”的运营情况如何。
“书香朝阳”最大的作用可能是躲雨和乘凉。常看见有老年人搬个桌子,在“书香朝阳”下象棋。
有耐性极好的记者蹲点“书香朝阳”自助机,发现3个小时只有1个人来借书。在记者把这样的数据告诉有关部门后,朝阳区文化委负责人表示“自助图书馆平均每台每天借出4本书”。
平均下来,每天每台4本。而光是这样一个机器的成本就40万元。除非你能证明这4本书看了可以救命,否则纳税入说什么也不会愿意把钱花在这里。
可能有人会说,没人看不代表这项政策本身不好。可能是运营出了问题,也可能是宣传推广不够。可问题是,一个个城市的惨痛教训,已经证明了靠移动图书馆来培养阅读兴趣太天真,为何依然有城市赴汤蹈火?
说完自助图书馆,再来看公交免费WiFi。从2011年开始,广州、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先后搞起了“公交免费WiFi”计划,花了不少钱,折腾了不少人,到今天为止,已经推行了4年有余。可以肯定地告诉大家,直到今天,公交上依然没有乘客会使用免费WiFi。原因很简单:网速太慢了,甚至根本连不上。
早在2011年计划刚开始筹备的时候,就有不少专家提醒“室外移动环境下的公交WiFi比室内固定场所复杂得多”,可依然没能阻止这项工程仓促上马。今年,江苏省人民政府还在下发文件,要求中国移动江苏分公司牵头,将省内6成公交车覆盖WiFi。
一个尴尬的现实是,我们大部分城市的大部分公共区域,比如公园、博物馆都没能做到覆盖WiFi,居然就要求公交车上也有WiFi,这是一种典型的资源错配,罔顾现实。
免费WiFi这件事,还有做得更极致的。2011年,成都市提出对中心城区的电话亭进行升级换代,使其不仅可以打电话,还可提供WiFi上网等多种功能。几乎没有论证的时间,立刻上马,一批被称为“智能信息亭”的新型电话亭,开始出现在大街小巷。根据成都市经信委的数据,截至2012年年末,这样的信息亭在成都已有1500个。每一个,造价都过万。
现在,这些外观为红色的“亭子”,基本上都在闲置。你很难想象都2011年了,还会有人做出决策,要“改造电话亭”——谁没手机?谁会停在路边,躲进电话亭连上WiFi,上一会网再走?
当然,成都一定不会是孤例,2012年,北京把耗资7000万元改造而成的“数字北京信息亭”悉数拆除。
这些都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体城市公共设施。还有一些也具有公共性,是来自宣传领域的。比如,北京朝阳区申办全国文明城区的形象大使,是一个卡通人物,叫“洛宝贝”。朝阳区曾有上万平方米的平面公益广告中出现了洛宝贝的形象,甚至所有灯杆广告都有洛宝贝现身。而尴尬的是,在成为朝阳区的小天使后,“洛宝贝”又成了杭州的天使。这两地政府,找的都是同一家——漫奇妙动漫文化发展公司。其背后的敷衍,无需多言。
另一些公共设施,必要性可疑
以受到一定好评的城市公共自行车为例,它真的有必要全国推广吗
2008年,杭州学习巴黎模式,开辟了国内省会城市公共自行车的首个试点。至此之后,全国所有规模较大的城市,都已推广公共自行车。而现在,不仅仅是大城市,甚至小县城,也已经或正在引进公共自行车。
实际效果如何呢?根据全国各媒体的报道,可以把效果分成三个层次。第一层次的代表城市是杭州,公共自行车使用频次高(日均租用超过30万人次)、网点串联程度高;第二层次的代表城市是北京,自行车使用频次较高(日均租用超过20万人次),网点较多但还没有形成城六区全覆盖;第三层次的代表城市是所有的县城,自行车使用频次、便捷程度双低(网点少,导致还车麻烦)。
不管是以上哪个层次,都逃不过个两个问题。一是自行车丢失问题严重。即便是被美国专业户外活动网站评选为全球最好的16个地区公共自行车系统第1名的杭州,在自行车丢失的问题上,也束手无策。今年5月,杭州丢失公共自行车653辆;6月,丢失573辆。几乎每个月都以少500辆的速度在减少。二是维护成本太高。由于部分中国人对公共设施向来不爱惜,维修自行车所需投入的人力物力太高。以太原为例,每年靠公共自行车而获得的收费在100万元左右,但每年拿来运营和维修的成本就高达4500万元。
因为这两个问题的存在,就不能只睁一只眼看待城市公共自行车的问题,而必须考虑投入和产出的效率是否合理。
总的来说,如果在大城市推广公共自行车的利弊还值得议论的话,那么在一些人口规模较小的地方也推广,明显说不通。举个例子,今年,安徽阜阳花费6488万元,采购了6500辆自行车。很多媒体的质疑路数是:用总价格除以总车辆,算出每辆车价值9981元,然后质疑采购肯定存在猫腻。
虽然已经有公共自行车采购中存在腐败的问题被曝光,但用这种套路来质疑,明显缺乏科学精神。谁都知道一辆自行车,就值几百块钱。但6488万元,可不只是自行车的采购费用,而是包括了电子锁车柱、控制柜、后台信息化管理系统等整体费用。 正确的质疑逻辑是:按照阜阳官方的说法,公共自行车要在阜阳主城区推广,并且自行车的规模要扩大到1.6万辆,总采购费用会扩增至1.5亿元。而阜阳城区人口一共才100万,按照市场价200元买一辆自行车来计算,给主城区100万人,不分男女老幼,每人免费送1辆,也不过才耗费2个亿。这样煞费苦心地去搞城市公共自行车,何必呢?
为什么小县城不适合搞公共自行车呢?理由有二:其一,城市公共自行车,最大的功能是解决城市“最后一公里”的通勤问题,比如从家到地铁站这段距离,打车太短、走路太远,自行车最方便。而小县城哪有什么地铁?城市的规模不大,很多家庭早已有靠自行车出行的习惯(自己有车),再搞城市自行车属于画蛇添足。
其二,城市公共自行车,必须形成规模效应,才能体现便捷性。还车的便捷程度,直接决定人们使用公共自行车的积极性。而小城市,不可能铺太多的网点,因为还车非常麻烦,有些甚至还要骑着车去还车,再乘其他交通工具回家。
类似城市公共自行车这种公共设施,还有很多。它适合一地,却不一定适合另一地;它在一城推广效果好,在另一城可能就一败涂地。最关键的是,每个城市得有自己的决策逻辑,因地制宜。
以上两种,皆因缺乏民主、科学的决策过程
缺乏民主、科学决策就上马的城市公共设施,一定会奔向两个极端
其中一个极端,如你所见——忽视弱势群体、蔑视真正需求。公共区域没有母婴室、盲道被随意占用、一下雨就淹,这些问题不被解决,也是有道理的。因为解决这些问题得到的好评,无助于地方主政者升迁,而不解决这些问题带来的差评,也不会影响仕途。什么时候不再占用盲道,才算迈向文明社会的第一步。
另一个极端,当一些城市公共设施明显没必要,或必要性很小(至少需要周详讨论),只因为这是上级要求或个人喜好或完全是一时兴起,就仓促上马,前期论证不管,中期执行不问,后期维护不顾。
另外,由于决策过程中,权威部门主导一切,也带了一个副产物——已经被证明无效、应该废除的公共设施,缺乏自我修复的功能。所以,才会出现那么多闲置、荒芜的体育馆、博物馆,才会在很多城市的街头发现早已废弃多年,长满杂草、静静接受时代嘲讽的街边电话亭。
没有一种公共服务,可以不计代价。如果用不计代价的方式来进行公共服务,要么这项服务不能长久,要么其他公共服务会受到影响。如果某些城市公共设施,投入特别大,产出特别小,就不能因为它打着“公共”的旗号,不假思索地支持。
一些公共设施,完全没有必要
至少目前来看,以下公共设施都是累赘——
从读书说起。作为要“发展软实力”的大国,百姓不喜欢读书怎么办?尤其是人均年读书量,和以色列、日本一比,很是寒酸。于是,为了鼓励民众多读书,更方便地读书,从2010年至今,全国至少有超过50个城市搞起了“24小时自助图书馆”,这些伫立在街边的微型图书馆,形态各异、大小不同,但都殊途同归——每天借书者若超10人,已算超常发挥。
以人口密度大、流动人口多的北京为例,“书香朝阳”路边图书馆作为“为百姓办实事,让百姓得实惠”的重要工程,在北京朝阳区内,已经有150座,每座造价40万元,每座每年维护费用6万元。如果你有在北京的生活经历,不用告诉数据,你也知道“书香朝阳”的运营情况如何。
“书香朝阳”最大的作用可能是躲雨和乘凉。常看见有老年人搬个桌子,在“书香朝阳”下象棋。
有耐性极好的记者蹲点“书香朝阳”自助机,发现3个小时只有1个人来借书。在记者把这样的数据告诉有关部门后,朝阳区文化委负责人表示“自助图书馆平均每台每天借出4本书”。
平均下来,每天每台4本。而光是这样一个机器的成本就40万元。除非你能证明这4本书看了可以救命,否则纳税入说什么也不会愿意把钱花在这里。
可能有人会说,没人看不代表这项政策本身不好。可能是运营出了问题,也可能是宣传推广不够。可问题是,一个个城市的惨痛教训,已经证明了靠移动图书馆来培养阅读兴趣太天真,为何依然有城市赴汤蹈火?
说完自助图书馆,再来看公交免费WiFi。从2011年开始,广州、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先后搞起了“公交免费WiFi”计划,花了不少钱,折腾了不少人,到今天为止,已经推行了4年有余。可以肯定地告诉大家,直到今天,公交上依然没有乘客会使用免费WiFi。原因很简单:网速太慢了,甚至根本连不上。
早在2011年计划刚开始筹备的时候,就有不少专家提醒“室外移动环境下的公交WiFi比室内固定场所复杂得多”,可依然没能阻止这项工程仓促上马。今年,江苏省人民政府还在下发文件,要求中国移动江苏分公司牵头,将省内6成公交车覆盖WiFi。
一个尴尬的现实是,我们大部分城市的大部分公共区域,比如公园、博物馆都没能做到覆盖WiFi,居然就要求公交车上也有WiFi,这是一种典型的资源错配,罔顾现实。
免费WiFi这件事,还有做得更极致的。2011年,成都市提出对中心城区的电话亭进行升级换代,使其不仅可以打电话,还可提供WiFi上网等多种功能。几乎没有论证的时间,立刻上马,一批被称为“智能信息亭”的新型电话亭,开始出现在大街小巷。根据成都市经信委的数据,截至2012年年末,这样的信息亭在成都已有1500个。每一个,造价都过万。
现在,这些外观为红色的“亭子”,基本上都在闲置。你很难想象都2011年了,还会有人做出决策,要“改造电话亭”——谁没手机?谁会停在路边,躲进电话亭连上WiFi,上一会网再走?
当然,成都一定不会是孤例,2012年,北京把耗资7000万元改造而成的“数字北京信息亭”悉数拆除。
这些都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体城市公共设施。还有一些也具有公共性,是来自宣传领域的。比如,北京朝阳区申办全国文明城区的形象大使,是一个卡通人物,叫“洛宝贝”。朝阳区曾有上万平方米的平面公益广告中出现了洛宝贝的形象,甚至所有灯杆广告都有洛宝贝现身。而尴尬的是,在成为朝阳区的小天使后,“洛宝贝”又成了杭州的天使。这两地政府,找的都是同一家——漫奇妙动漫文化发展公司。其背后的敷衍,无需多言。
另一些公共设施,必要性可疑
以受到一定好评的城市公共自行车为例,它真的有必要全国推广吗
2008年,杭州学习巴黎模式,开辟了国内省会城市公共自行车的首个试点。至此之后,全国所有规模较大的城市,都已推广公共自行车。而现在,不仅仅是大城市,甚至小县城,也已经或正在引进公共自行车。
实际效果如何呢?根据全国各媒体的报道,可以把效果分成三个层次。第一层次的代表城市是杭州,公共自行车使用频次高(日均租用超过30万人次)、网点串联程度高;第二层次的代表城市是北京,自行车使用频次较高(日均租用超过20万人次),网点较多但还没有形成城六区全覆盖;第三层次的代表城市是所有的县城,自行车使用频次、便捷程度双低(网点少,导致还车麻烦)。
不管是以上哪个层次,都逃不过个两个问题。一是自行车丢失问题严重。即便是被美国专业户外活动网站评选为全球最好的16个地区公共自行车系统第1名的杭州,在自行车丢失的问题上,也束手无策。今年5月,杭州丢失公共自行车653辆;6月,丢失573辆。几乎每个月都以少500辆的速度在减少。二是维护成本太高。由于部分中国人对公共设施向来不爱惜,维修自行车所需投入的人力物力太高。以太原为例,每年靠公共自行车而获得的收费在100万元左右,但每年拿来运营和维修的成本就高达4500万元。
因为这两个问题的存在,就不能只睁一只眼看待城市公共自行车的问题,而必须考虑投入和产出的效率是否合理。
总的来说,如果在大城市推广公共自行车的利弊还值得议论的话,那么在一些人口规模较小的地方也推广,明显说不通。举个例子,今年,安徽阜阳花费6488万元,采购了6500辆自行车。很多媒体的质疑路数是:用总价格除以总车辆,算出每辆车价值9981元,然后质疑采购肯定存在猫腻。
虽然已经有公共自行车采购中存在腐败的问题被曝光,但用这种套路来质疑,明显缺乏科学精神。谁都知道一辆自行车,就值几百块钱。但6488万元,可不只是自行车的采购费用,而是包括了电子锁车柱、控制柜、后台信息化管理系统等整体费用。 正确的质疑逻辑是:按照阜阳官方的说法,公共自行车要在阜阳主城区推广,并且自行车的规模要扩大到1.6万辆,总采购费用会扩增至1.5亿元。而阜阳城区人口一共才100万,按照市场价200元买一辆自行车来计算,给主城区100万人,不分男女老幼,每人免费送1辆,也不过才耗费2个亿。这样煞费苦心地去搞城市公共自行车,何必呢?
为什么小县城不适合搞公共自行车呢?理由有二:其一,城市公共自行车,最大的功能是解决城市“最后一公里”的通勤问题,比如从家到地铁站这段距离,打车太短、走路太远,自行车最方便。而小县城哪有什么地铁?城市的规模不大,很多家庭早已有靠自行车出行的习惯(自己有车),再搞城市自行车属于画蛇添足。
其二,城市公共自行车,必须形成规模效应,才能体现便捷性。还车的便捷程度,直接决定人们使用公共自行车的积极性。而小城市,不可能铺太多的网点,因为还车非常麻烦,有些甚至还要骑着车去还车,再乘其他交通工具回家。
类似城市公共自行车这种公共设施,还有很多。它适合一地,却不一定适合另一地;它在一城推广效果好,在另一城可能就一败涂地。最关键的是,每个城市得有自己的决策逻辑,因地制宜。
以上两种,皆因缺乏民主、科学的决策过程
缺乏民主、科学决策就上马的城市公共设施,一定会奔向两个极端
其中一个极端,如你所见——忽视弱势群体、蔑视真正需求。公共区域没有母婴室、盲道被随意占用、一下雨就淹,这些问题不被解决,也是有道理的。因为解决这些问题得到的好评,无助于地方主政者升迁,而不解决这些问题带来的差评,也不会影响仕途。什么时候不再占用盲道,才算迈向文明社会的第一步。
另一个极端,当一些城市公共设施明显没必要,或必要性很小(至少需要周详讨论),只因为这是上级要求或个人喜好或完全是一时兴起,就仓促上马,前期论证不管,中期执行不问,后期维护不顾。
另外,由于决策过程中,权威部门主导一切,也带了一个副产物——已经被证明无效、应该废除的公共设施,缺乏自我修复的功能。所以,才会出现那么多闲置、荒芜的体育馆、博物馆,才会在很多城市的街头发现早已废弃多年,长满杂草、静静接受时代嘲讽的街边电话亭。
没有一种公共服务,可以不计代价。如果用不计代价的方式来进行公共服务,要么这项服务不能长久,要么其他公共服务会受到影响。如果某些城市公共设施,投入特别大,产出特别小,就不能因为它打着“公共”的旗号,不假思索地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