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发展视阈下城镇化与经济增长互动关系研究——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来源 :改革与战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nr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型城镇化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人的发展是经济增长和城镇化的核心。文章从人的发展视角出发,构建经济增长与人的发展交互项共同影响城镇化的面板数据模型,选取2005—2013年中国31个省区市的数据样本,实证分析了城镇化与经济增长、人的发展三者的关系以及影响机理。结果表明,经济增长与城镇化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人的发展与经济增长的交互作用存在并且与城镇化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经济增长与人的发展良性互动进而促进城镇化发展。 New urbanization is an important engine of China’s economic growth. Human development is at the core of economic growth and urbaniz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uman development, the article builds a panel data model of interaction between economic growth and human development that affects urbanization, selects data samples of 31 provinces and autonomous regions in China from 2005 to 2013, and empirically analyzes urbanization and economic growt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 development and the impact mechanism.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i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economic growth and urbanization,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human development and economic growth exists and there i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urban growth and economic growth, and the positive interaction between economic growth and human development promotes urbanization.
其他文献
8月23日上午,全国台联“海峡两岸(重庆)青少年体育交流基地”授牌仪式在重庆綦江区隆重举行。全国台联副会长杨毅周向綦江区授予“海峡两岸(重庆)青少年体育交流基地”牌匾,
阅读,是以书面材料为对象、以获取信息为目的的学习过程。培养中学生的阅读能力,则是当代中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大课题,这早已成为许多有识之士的共识。那么,怎样正确而高效地
一、中小学教育发生了可喜变化,我省课改实验取得重要经验自四年前国家级实验区郫县率先启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后,到2005年9月,我省所有初中小学起始年级都进入了课
教师专业化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历史要求,为提高教育实践的水平和质量,于是,各级各类学校不断衍生出自我的校本研修模式,短短几年,精彩纷呈,然而问题也随即产生.诚然,发展学校、
走进四平市第一高级中学,教学楼美仑美奂,喷泉流光溢彩,曾经黄土飞扬的校园迎来了新的面貌。是谁让一中人的脸上洋溢着自信与骄傲的笑容?是谁让一中在四平人心里的分量越来越
五年级的萍萍同学是我们学校挂了号的特困生。她的母亲在她出生不久就离家出走.父亲残疾.可怜的萍萍依靠着年迈的爷爷过日子.家境的贫寒并没有换取邻居乡人的同情,一双双冷漠的眼
后进生与老师的距离总是比较远,他们成了“南北极”.为了帮这些需要温暖、需要特别关怀的孩子们走出冰封的世界,作为太阳的老师必须给他们最浓的爱,把温暖的光辉洒满那块冻僵
吉林省人民政府机关第一幼儿园始创于1947年的解放战争时期,前身为吉林省保育院。幼儿园励精图治、与时俱进,成为吉林省规模最大、设施齐备的现代化示范幼儿园。 The first
学校教育科研是以注重实践研究为基本的价值取向的研究活动。其目标定位是: 实际·实践·实效;基本研究模式是:“问题-对策”研究;有效的管理模式是:归口整合管理;学校教育科
在面对教育有话要说的今天,“公开课”是一个跨越学术边界,但却引人关注的话题。近些年来,对于公开课的质疑、非议乃至批判不时见诸报端,至今还在延续。但是,公开课不以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