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送走金猴狂舞的激越昂扬,迎来气象更新的金鸡报晓,伴随着2005年的浓浓春意,《中原焦点》10周岁了。
2月20日,一个似乎与任何“吉祥”、“口彩”都没有联系的平凡日子。1995年的这一天,“十几个人”、“七八条枪”的《中原焦点》从河南电视台新闻评论部问世。
《中原焦点》生逢其时——
“九五”之初,变革之风再昌,民主氛围渐盛,卫星电视万人瞩目,新闻改革如箭在弦。央视《焦点访谈》开办半载余,已占风气之先,居制高之要,独领传媒风骚。河南电视上星在即,经天纬地群雄逐鹿,何以争得自己的一席之地?新闻立台,质量兴台,主体已树,旗帜安在?政权稳固,腐败必除,民气昭苏,如何监督?于是,紧步中央“焦点”后尘,响应中原世道民心,中原“焦点”应运而生!
《中原焦点》出生伊始,就给自己的镜头所指和目光所向予以了明确的定位:围绕省委、省政府各个时期工作的重点,各级政府实际工作的焦点,社会各界议论的热点,广大群众疑惑的难点进行宣传报道。“热点追踪、焦点访谈、难点透视、疑点思辨”,以新闻性、纪实性、思辨性为节目风格,致力于化解社会矛盾,正确引导舆论。“瞩目时代,精读河南,感悟人生,关注热点”,以正面宣传河南改革开放成就为主,突出河南在全国乃至世界的新形象,捕捉最新动态信息,为省委、省政府领导决策提供舆论支持,帮助群众解疑释惑,树立信心,营造干事创业的氛围。它既以最新的、有价值的新闻信息吸引人,又以正确的、有启迪的见解引导人;既注意增强可视性、时效性,又着力树立指导性、权威性。
《中原焦点》做得其所——
聚焦中原,矢志激浊扬清;映照民心,立意革故鼎新。典型宣传,热点引导,舆论监督,力求定位准确;新闻属性,纪实魅力,评论特征,着意基调鲜明。“焦点”报道得益于领导重视,很少后顾之忧;得益于同行支持,鲜有摩擦系数;得益于群众关心,颇多襄助之士。得天时,占地利,聚人和。因此,用《中原焦点》自己人的话说:每前进一步,都增强一分继续干下去的自信和勇气;每成长一日,都多添一分对关爱者的感戴之情!
10年,3650个日夜,对于人们来说只是一个倏忽而过的时间单元;10年,3000多期节目,对于人们来说只是一串阿拉伯数字。然而,对于《中原焦点》来说,却是一段令人刻骨铭心又叫人不敢驻足流连、令人艰辛备尝又令人荡气回肠、令人踟躇徘徊又令人奋力前行、令人儿女情长又使英雄慷慨的岁月和篇章!
瞩目时代,典型入“画”
10年来,河南涌现出了一大批时代楷模——史作善、王玉荣、强自喜、刘志华、吴金印、张荣锁、刘佑全、李连成、刘文功、郝桃枝、杨正超、耿瑞先、杨岳、常香玉、任长霞……他们堪称时代的精英,是国家和民族的骄傲。他们从中原大地走出,是中原这片热土的优秀儿女。他们的音容笑貌,都是广大群众想要知道、渴望了解的,他们最早吸引了《中原焦点》记者的目光,在荧屏上闪亮登场。有人说,把《中原焦点》节目10年来播出的英模人物节目串联起来,就是一卷“有声有色”的中原英雄谱!观众说,《中原焦点》宣传的典型人物既普普通通、有血有肉,又品格崇高、光彩照人,我们爱看。
2003年,一场突如其来的非典袭击了神州大地。面对疫情,《中原焦点》的记者们没有退缩。按照省委、省政府众志成城、抗击非典的精神,《中原焦点》及时调整报道方向,全力以赴投入抗击非典宣传报道,及时推出了《中原焦点特别节目——阻击非典》,先后采制播出了《严阵以待 抗击非典》、《构建农村“防非”屏障》、《把好“防非”第一道防线》、《非典多险阻,科学能攻关》、《构筑城市“防非”堡垒》、《他们,让党旗更鲜艳》、《白衣天使,爱的奉献》等30多期节目,反映了省委、省政府带领全省人民抗击非典的决心及重大举措,报道了全省上上下下、方方面面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抗击非典的伟大壮举和精神风貌。《中原焦点》以其特有的形式,奏出了一曲特殊的“抗击非典”壮歌!
化解矛盾,准确“聚焦”
伴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各类矛盾也随之愈加突出,热点、难点问题到处可见。在这种情况下,《中原焦点》一班人早在创办栏目之初就清醒地认识到,做舆论监督节目不是为了过瘾、出气,电视评论节目更应该发挥正确引导社会舆论的作用,着眼于帮助党和政府改进工作,解决实际问题,增进人民团结,维护社会稳定。因此,“补台不拆台,转化不激化,聚焦不散光,帮忙不添乱”成了《中原焦点》的栏目宗旨之一。
翻阅《中原焦点》栏目的节目登记表,可以看到屡屡“促进不拉退”的节目。下岗是一个沉重的话题,10年来,《中原焦点》关于下岗话题的报道从未间断过。《直面下岗》,对下岗职工的再就业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讨论和分析;《赵春明的再就业之路》,鼓励下岗职工放下包袱,寻找机遇,升起重新就业的风帆;《下岗不失志,创业辟蹊径》、《“化”掉白色污染的人》等,报道了一批下岗不失志、勇走创业路的下岗职工代表;《送你一柄金手杖》,说的则是近两年来河南省各级工会组织通过小额贷款等形式帮助下岗工人创业的故事……
这一切,是电视评论节目关注热点、焦点,化解矛盾,引导舆论的最好见证。
激浊扬清驱邪扶正
胡光周,一个戴着郑州巩义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十大扶贫状元等桂冠的小关镇党委书记,私藏大量枪支弹药,横行乡里,欺压百姓,被群众称为“土霸王”。2001年 11月,《中原焦点》再次收到证据确凿的举报材料后,秘密派出记者前往巩义市实地采访。记者们在冰天雪地里扛着摄像机听着农民、干部咬牙切齿、痛不欲生的哭诉,无不为之动容,冒着生命危险,摄制了长达800分钟的素材带。他们及时将采访内容整理,直接上报有关部门,引起省、市有关领导的高度重视,及时作出重要批示,要求严查严办。由于新闻媒体的推动,郑州市公安机关经过缜密侦查,于2001年12月27日以涉嫌私藏枪支弹药罪将胡光周刑事拘留,2002年1月8日,郑州市检察机关批准逮捕胡光周。几天后,《中原焦点》播出了《巩义有个“胡霸天”》等节目,在广大观众中引起强烈反响。大家奔走相告,说是新闻打倒了“胡霸天”。
广大群众把领导干部超标准住房叫做“小洋楼里的腐败”,中纪委、省纪委都曾对纠正领导干部超标准住房多次下过文件。而几年前,郾城县的一些领导却心存侥幸,住在几座豪华的超标准楼中不愿搬出。《“洋楼”主人竟是谁》揭露了这一问题。结果,该县的6名县处级领导干部受到严肃查处,超标准房收归国有。
说到《中原焦点》这些年来的这类节目,可以说数不胜数——《引来凤凰何处栖》、《泣血的森林》、《荒诞的审判》、《是党委会还是“打斗场”》、《迟到的公正》、《追踪“地条钢”》……这些节目光看题目就知道其分量。不过,最为难得的是,在进行舆论监督时,这些评论节目还做到了讲道理不居高临下,不带任何情绪,而是平等交流;谈观点不遮不掩,不搞不痛不痒,而是实话实说。为此,1998年,时任中共河南省委书记的李长春为《中原焦点》题词道:“聚焦中原大地,反映人民心声。”
与时俱进锐意创新
回首《中原焦点》的10年,可以说是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10年。
——由“焦点”而“观察”而“点击”的节目
1997年5月,《周日观察》以“新闻背后的新闻”、“新闻话题的评论”、“新闻事件的延伸”为定位,用20分钟的时间,调查追踪重大新闻事件,披露焦点节目背后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回答广大电视观众的疑问。
2000年 9月2日开办的新栏目《理论点击》,是全国第一个以“理论”二字直接命名的栏目。《理论点击》请专家、学者、权威和部门领导来演播室纵论横评一番,带领受众登上更高的层面去理解和观察事物的动向与趋势。
从《中原焦点》10分钟的一事一议、一题一议,到《周日观察》20分钟的调查追踪、理性分析,再到《理论点击》30分钟的思想观照,纵谈谠论,三栏节目构成一个完整的电视评论形态架构,一度形成了河南电视台独特的拳头品牌。
——由非典效应而形成新的“焦点”品牌
2003年初春的非典,同样考问着《中原焦点》全体人员:面对突如其来的非典,《中原焦点》该如何创新,真正发挥旗帜作用?于是,在局、台领导的支持下,《中原焦点》一班人采取了非典情况下的“非常”改革,果断打破多年以来运作臻熟的采编模式,建立起以策划为中心的采编模式,仅用几天时间,便推出了《中原焦点特别节目——阻击非典》。《阻击非典》改变了《中原焦点》原有的模式,充分发挥电视多种传播方式的优势,以主持人演播室调度、点评为中心,集记者外景采访、背景资料串编和展示、现场电话连线、特邀嘉宾访谈于一体,融新闻性、评论性、知识性于一体,展现出较为深刻的具有思辨色彩的新闻主题,形成了独特的“非典焦点”风格。《中原焦点》实现了一次自我超越!
2004年,河南卫星电视频道整体改版,使《中原焦点》又一次面临考问:如何进一步创新节目,实现与时俱进?《中原焦点》提出“创出河南卫视精品栏目、打造河南新闻界精英队伍”的目标,又一次在栏目改革上下工夫。他们强调节目的新闻性、故事性、可视性、思辨性,进一步强化电视节目的评论色彩,增加理论厚度,权威阐释省委、省政府的有关政策精神,权威评述、正确引导社会普遍关注的新近发生的新闻事件。一年来,省委、省政府的主要负责同志都曾走进《中原焦点》演播室,《中原焦点》再次成为全省上上下下关注的“焦点”,形成了独特的“焦点”品牌!
意气风发,挥斥方遒
一流的节目需要一流的队伍。
新闻评论部有一个团结、战斗、凝聚一支能打善战队伍的领导班子,还有一群十分出色的创业者。是他们,筚路蓝缕,努力开拓;是他们,无怨无悔,敬业精业。10年来,他们凭着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一直在努力,一直在前行。
一流的队伍要有一流的机制。
新闻评论部是河南电视台最早实行制片人竞争上岗、采编人员优化组合的部门。在这里,记者做节目有非常细化的考量计划和标准,每月部内都要张榜公布完成任务分数情况,奖励、评先进、晋职,一切都靠分数说话。“做老实人不吃亏,多干事者得实惠。”“想干事者给机会,能干事者给岗位,干成事者给地位。”这是新闻评论部多年坚持的部规。他们还有末位警示制、末位淘汰制……
“节目是根,创新是魂,人才是本。”电视记者编辑虽然是名人、成功人士,但新闻评论部仍然高度重视终生学习和充电。每周一8点半,是部里雷打不动的业务例会,10年来从未中断。在会上,大家论稿子、报选题,直言不讳,畅所欲言。会上,部主任会一再强调学习,要求记者要有长者的宽容、学者的渊博、智者的聪明、记者的敏锐。只有这样,才能聚人气、鼓士气、打名气、树正气。
从18个人发展到今天的50多个人,《中原焦点》的队伍在壮大,节目在成熟,精品在涌现。10年来,《中原焦点》获得上百个国家、省部级新闻奖、广播电视奖、政府奖、行业奖。他们的节目也改变了一些人的命运,推动了一些行业的改革,启发了一些领导的思路。
1999年11月28日,展示中华新闻名牌栏目风采的首届“中国新闻名专栏奖”评选活动在重庆揭榜,河南电视台新闻评论部主办的《中原焦点》栏目榜上有名,这也是我省新闻界迄今唯一获得“中国新闻名专栏奖”的栏目。
2002年“五一”前夕,河南电视台新闻评论部又以它的工作业绩,获得了金光灿灿的“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状”!
但是,新闻评论部的记者编辑们丝毫不敢懈怠,大家说,省委、省政府的关心和扶植,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和理解,全省广大观众的爱护和培育,全体编导记者的奉献和努力,是《中原焦点》节目能够成名牌的四大支柱。
金鸡报晓,河南电视台新闻评论部全体编采人员又开始谋划节目创新。《中原焦点》人说:10年是一张时间表,决不是一个歇脚亭。要想在荧屏上继续立足、继续当名牌,只有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创新才有出路,创新才能前进,创新才是对广大观众的最好回报,创新才是对10周年历史的最好纪念!
编校:施宇
2月20日,一个似乎与任何“吉祥”、“口彩”都没有联系的平凡日子。1995年的这一天,“十几个人”、“七八条枪”的《中原焦点》从河南电视台新闻评论部问世。
《中原焦点》生逢其时——
“九五”之初,变革之风再昌,民主氛围渐盛,卫星电视万人瞩目,新闻改革如箭在弦。央视《焦点访谈》开办半载余,已占风气之先,居制高之要,独领传媒风骚。河南电视上星在即,经天纬地群雄逐鹿,何以争得自己的一席之地?新闻立台,质量兴台,主体已树,旗帜安在?政权稳固,腐败必除,民气昭苏,如何监督?于是,紧步中央“焦点”后尘,响应中原世道民心,中原“焦点”应运而生!
《中原焦点》出生伊始,就给自己的镜头所指和目光所向予以了明确的定位:围绕省委、省政府各个时期工作的重点,各级政府实际工作的焦点,社会各界议论的热点,广大群众疑惑的难点进行宣传报道。“热点追踪、焦点访谈、难点透视、疑点思辨”,以新闻性、纪实性、思辨性为节目风格,致力于化解社会矛盾,正确引导舆论。“瞩目时代,精读河南,感悟人生,关注热点”,以正面宣传河南改革开放成就为主,突出河南在全国乃至世界的新形象,捕捉最新动态信息,为省委、省政府领导决策提供舆论支持,帮助群众解疑释惑,树立信心,营造干事创业的氛围。它既以最新的、有价值的新闻信息吸引人,又以正确的、有启迪的见解引导人;既注意增强可视性、时效性,又着力树立指导性、权威性。
《中原焦点》做得其所——
聚焦中原,矢志激浊扬清;映照民心,立意革故鼎新。典型宣传,热点引导,舆论监督,力求定位准确;新闻属性,纪实魅力,评论特征,着意基调鲜明。“焦点”报道得益于领导重视,很少后顾之忧;得益于同行支持,鲜有摩擦系数;得益于群众关心,颇多襄助之士。得天时,占地利,聚人和。因此,用《中原焦点》自己人的话说:每前进一步,都增强一分继续干下去的自信和勇气;每成长一日,都多添一分对关爱者的感戴之情!
10年,3650个日夜,对于人们来说只是一个倏忽而过的时间单元;10年,3000多期节目,对于人们来说只是一串阿拉伯数字。然而,对于《中原焦点》来说,却是一段令人刻骨铭心又叫人不敢驻足流连、令人艰辛备尝又令人荡气回肠、令人踟躇徘徊又令人奋力前行、令人儿女情长又使英雄慷慨的岁月和篇章!
瞩目时代,典型入“画”
10年来,河南涌现出了一大批时代楷模——史作善、王玉荣、强自喜、刘志华、吴金印、张荣锁、刘佑全、李连成、刘文功、郝桃枝、杨正超、耿瑞先、杨岳、常香玉、任长霞……他们堪称时代的精英,是国家和民族的骄傲。他们从中原大地走出,是中原这片热土的优秀儿女。他们的音容笑貌,都是广大群众想要知道、渴望了解的,他们最早吸引了《中原焦点》记者的目光,在荧屏上闪亮登场。有人说,把《中原焦点》节目10年来播出的英模人物节目串联起来,就是一卷“有声有色”的中原英雄谱!观众说,《中原焦点》宣传的典型人物既普普通通、有血有肉,又品格崇高、光彩照人,我们爱看。
2003年,一场突如其来的非典袭击了神州大地。面对疫情,《中原焦点》的记者们没有退缩。按照省委、省政府众志成城、抗击非典的精神,《中原焦点》及时调整报道方向,全力以赴投入抗击非典宣传报道,及时推出了《中原焦点特别节目——阻击非典》,先后采制播出了《严阵以待 抗击非典》、《构建农村“防非”屏障》、《把好“防非”第一道防线》、《非典多险阻,科学能攻关》、《构筑城市“防非”堡垒》、《他们,让党旗更鲜艳》、《白衣天使,爱的奉献》等30多期节目,反映了省委、省政府带领全省人民抗击非典的决心及重大举措,报道了全省上上下下、方方面面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抗击非典的伟大壮举和精神风貌。《中原焦点》以其特有的形式,奏出了一曲特殊的“抗击非典”壮歌!
化解矛盾,准确“聚焦”
伴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各类矛盾也随之愈加突出,热点、难点问题到处可见。在这种情况下,《中原焦点》一班人早在创办栏目之初就清醒地认识到,做舆论监督节目不是为了过瘾、出气,电视评论节目更应该发挥正确引导社会舆论的作用,着眼于帮助党和政府改进工作,解决实际问题,增进人民团结,维护社会稳定。因此,“补台不拆台,转化不激化,聚焦不散光,帮忙不添乱”成了《中原焦点》的栏目宗旨之一。
翻阅《中原焦点》栏目的节目登记表,可以看到屡屡“促进不拉退”的节目。下岗是一个沉重的话题,10年来,《中原焦点》关于下岗话题的报道从未间断过。《直面下岗》,对下岗职工的再就业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讨论和分析;《赵春明的再就业之路》,鼓励下岗职工放下包袱,寻找机遇,升起重新就业的风帆;《下岗不失志,创业辟蹊径》、《“化”掉白色污染的人》等,报道了一批下岗不失志、勇走创业路的下岗职工代表;《送你一柄金手杖》,说的则是近两年来河南省各级工会组织通过小额贷款等形式帮助下岗工人创业的故事……
这一切,是电视评论节目关注热点、焦点,化解矛盾,引导舆论的最好见证。
激浊扬清驱邪扶正
胡光周,一个戴着郑州巩义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十大扶贫状元等桂冠的小关镇党委书记,私藏大量枪支弹药,横行乡里,欺压百姓,被群众称为“土霸王”。2001年 11月,《中原焦点》再次收到证据确凿的举报材料后,秘密派出记者前往巩义市实地采访。记者们在冰天雪地里扛着摄像机听着农民、干部咬牙切齿、痛不欲生的哭诉,无不为之动容,冒着生命危险,摄制了长达800分钟的素材带。他们及时将采访内容整理,直接上报有关部门,引起省、市有关领导的高度重视,及时作出重要批示,要求严查严办。由于新闻媒体的推动,郑州市公安机关经过缜密侦查,于2001年12月27日以涉嫌私藏枪支弹药罪将胡光周刑事拘留,2002年1月8日,郑州市检察机关批准逮捕胡光周。几天后,《中原焦点》播出了《巩义有个“胡霸天”》等节目,在广大观众中引起强烈反响。大家奔走相告,说是新闻打倒了“胡霸天”。
广大群众把领导干部超标准住房叫做“小洋楼里的腐败”,中纪委、省纪委都曾对纠正领导干部超标准住房多次下过文件。而几年前,郾城县的一些领导却心存侥幸,住在几座豪华的超标准楼中不愿搬出。《“洋楼”主人竟是谁》揭露了这一问题。结果,该县的6名县处级领导干部受到严肃查处,超标准房收归国有。
说到《中原焦点》这些年来的这类节目,可以说数不胜数——《引来凤凰何处栖》、《泣血的森林》、《荒诞的审判》、《是党委会还是“打斗场”》、《迟到的公正》、《追踪“地条钢”》……这些节目光看题目就知道其分量。不过,最为难得的是,在进行舆论监督时,这些评论节目还做到了讲道理不居高临下,不带任何情绪,而是平等交流;谈观点不遮不掩,不搞不痛不痒,而是实话实说。为此,1998年,时任中共河南省委书记的李长春为《中原焦点》题词道:“聚焦中原大地,反映人民心声。”
与时俱进锐意创新
回首《中原焦点》的10年,可以说是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10年。
——由“焦点”而“观察”而“点击”的节目
1997年5月,《周日观察》以“新闻背后的新闻”、“新闻话题的评论”、“新闻事件的延伸”为定位,用20分钟的时间,调查追踪重大新闻事件,披露焦点节目背后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回答广大电视观众的疑问。
2000年 9月2日开办的新栏目《理论点击》,是全国第一个以“理论”二字直接命名的栏目。《理论点击》请专家、学者、权威和部门领导来演播室纵论横评一番,带领受众登上更高的层面去理解和观察事物的动向与趋势。
从《中原焦点》10分钟的一事一议、一题一议,到《周日观察》20分钟的调查追踪、理性分析,再到《理论点击》30分钟的思想观照,纵谈谠论,三栏节目构成一个完整的电视评论形态架构,一度形成了河南电视台独特的拳头品牌。
——由非典效应而形成新的“焦点”品牌
2003年初春的非典,同样考问着《中原焦点》全体人员:面对突如其来的非典,《中原焦点》该如何创新,真正发挥旗帜作用?于是,在局、台领导的支持下,《中原焦点》一班人采取了非典情况下的“非常”改革,果断打破多年以来运作臻熟的采编模式,建立起以策划为中心的采编模式,仅用几天时间,便推出了《中原焦点特别节目——阻击非典》。《阻击非典》改变了《中原焦点》原有的模式,充分发挥电视多种传播方式的优势,以主持人演播室调度、点评为中心,集记者外景采访、背景资料串编和展示、现场电话连线、特邀嘉宾访谈于一体,融新闻性、评论性、知识性于一体,展现出较为深刻的具有思辨色彩的新闻主题,形成了独特的“非典焦点”风格。《中原焦点》实现了一次自我超越!
2004年,河南卫星电视频道整体改版,使《中原焦点》又一次面临考问:如何进一步创新节目,实现与时俱进?《中原焦点》提出“创出河南卫视精品栏目、打造河南新闻界精英队伍”的目标,又一次在栏目改革上下工夫。他们强调节目的新闻性、故事性、可视性、思辨性,进一步强化电视节目的评论色彩,增加理论厚度,权威阐释省委、省政府的有关政策精神,权威评述、正确引导社会普遍关注的新近发生的新闻事件。一年来,省委、省政府的主要负责同志都曾走进《中原焦点》演播室,《中原焦点》再次成为全省上上下下关注的“焦点”,形成了独特的“焦点”品牌!
意气风发,挥斥方遒
一流的节目需要一流的队伍。
新闻评论部有一个团结、战斗、凝聚一支能打善战队伍的领导班子,还有一群十分出色的创业者。是他们,筚路蓝缕,努力开拓;是他们,无怨无悔,敬业精业。10年来,他们凭着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一直在努力,一直在前行。
一流的队伍要有一流的机制。
新闻评论部是河南电视台最早实行制片人竞争上岗、采编人员优化组合的部门。在这里,记者做节目有非常细化的考量计划和标准,每月部内都要张榜公布完成任务分数情况,奖励、评先进、晋职,一切都靠分数说话。“做老实人不吃亏,多干事者得实惠。”“想干事者给机会,能干事者给岗位,干成事者给地位。”这是新闻评论部多年坚持的部规。他们还有末位警示制、末位淘汰制……
“节目是根,创新是魂,人才是本。”电视记者编辑虽然是名人、成功人士,但新闻评论部仍然高度重视终生学习和充电。每周一8点半,是部里雷打不动的业务例会,10年来从未中断。在会上,大家论稿子、报选题,直言不讳,畅所欲言。会上,部主任会一再强调学习,要求记者要有长者的宽容、学者的渊博、智者的聪明、记者的敏锐。只有这样,才能聚人气、鼓士气、打名气、树正气。
从18个人发展到今天的50多个人,《中原焦点》的队伍在壮大,节目在成熟,精品在涌现。10年来,《中原焦点》获得上百个国家、省部级新闻奖、广播电视奖、政府奖、行业奖。他们的节目也改变了一些人的命运,推动了一些行业的改革,启发了一些领导的思路。
1999年11月28日,展示中华新闻名牌栏目风采的首届“中国新闻名专栏奖”评选活动在重庆揭榜,河南电视台新闻评论部主办的《中原焦点》栏目榜上有名,这也是我省新闻界迄今唯一获得“中国新闻名专栏奖”的栏目。
2002年“五一”前夕,河南电视台新闻评论部又以它的工作业绩,获得了金光灿灿的“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状”!
但是,新闻评论部的记者编辑们丝毫不敢懈怠,大家说,省委、省政府的关心和扶植,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和理解,全省广大观众的爱护和培育,全体编导记者的奉献和努力,是《中原焦点》节目能够成名牌的四大支柱。
金鸡报晓,河南电视台新闻评论部全体编采人员又开始谋划节目创新。《中原焦点》人说:10年是一张时间表,决不是一个歇脚亭。要想在荧屏上继续立足、继续当名牌,只有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创新才有出路,创新才能前进,创新才是对广大观众的最好回报,创新才是对10周年历史的最好纪念!
编校:施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