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下半年的市场,到底是“V”形反转一路向上,还是会因为供过于求形成“W”形波动?在谨慎中大胆而非盲目乐观,恐怕是时下消费电子厂商所要冷静思考的。
2008年秋天到现在,一看到“大环境”这三字,估计十有八九的人都会将其与“金融危机”挂上钩来。没错,从目前全球很多发达国家的经济走势来看,的确让人忧心忡忡,美国、德国、日本这些传统的强国,经济发展数据无论同比还是环比,均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如日本在5月发布的2009年第一季度经济数据显示,比起2008年第四季度下滑达15.2%,跌幅创下二战后的新纪录。根据美国商务部数据,美国4月份新房开工量比上一个月下降12.8%,为过去半个世纪以来的最低水平。不仅仅是发达国家,“金砖四国”之一的巴西,也于近日宣布其国家经济连续两个季度呈现负增长,可能已步入衰退期。
相比之下,近期的数据显示出我国的经济现状则要良性得多:根据沪深两市1600多家上市公司2009年一季报显示一共实现净利润2037.6亿元。虽然同比2008年一季度还是下降,但环比2008年第四季度却大幅增长了4.5倍!而从房市、车市这些大宋消费品市场的情况来看,则更是出乎之前很多评论家的预料:4月份,全国30个重点城市中,有22个城市住宅成交面积环比上升,就连房价较高的上海、广州、深圳等地住宅价格指数都继续回升:4月份,全国乘用车销量达8310万辆,同比增长37.37%,这是继3月创新高后,国内汽车产销纪录再次被刷新。一管以窥全豹,个人认为可以证明四点:第一,国家适时而有力的经济刺激政策取得了明显的实效;第二,中国这个13亿人的大市场所拥有的刚性需求潜力非常巨大;第三,中国人喜爱储蓄的习惯成为国家抵御这场金融风暴,拉动内需政策的有力支持:第四,如温总理所说,经济危机在很大程度上是信心危机,只要大家坚持信心,那么消费对经济的推动作用将会非常明显。
毫无疑问,中国已经成为风雨飘摇的世界经济中一道独特的风景,而中国的消费品市场,不仅成为政府提振经济一张有力的王牌,更成为众多厂商的“越冬胜地”,其中也包括消费电子厂商,但有意思的是,在面对2009年的中国市场,不同的厂商在年初时分别制定了不同的策略:很多厂商因受到其全球业绩不佳的冲击,一致调低今年的市场预期,也将中国市场“一刀切”地置入其中,一并采用收缩型的市场策略;而部分厂商则将中国市场区别看待,或保持2008年的策略不变,或采用更高调的扩张型策略反其道而行之,用时下最流行的话来说即为“弯道超车”。尽管业界在年初对各家战略的出台言论不一,但时至年中,不同策略带来的结果便高下立见了,2009年第一季度,全球手机销量为2.691亿台,同比下降9.4%,但一直在全球采用高调营销策略LG市场份额却上升至9.9%;2009年第一季度,全球电视机出货排名分别为三星21.5%,LG13.3%,索尼13.1%,其中前5名中有4家厂商销售额同比下降,只有LG实现了2%的增长,而这一增长,也让LG超过索尼将排名提升至第二名,从这两个行业第一季度的表现,我们自然明了在2008年年底时,LG为何会如此高调地宣布其将在2009年进一步加强市场投入的目的了,而根据我们和一些厂商交流的结果来看,也充分表现出其年初时对中国市场的低估。如某显示器生产厂商,几乎从2009年2月开始,产品就一直处于缺货状态,备料不足成为其扩大市场份额的阻力:又如某笔记本电脑厂商,低估的预期甚至令其暂缓了在2009年的新品发布,等出乎意料的市场需求再令其改变策略时,时间已近2009年年中。甚至在2009年的P&E展会上,某数码相机品牌仅在短短数天的展会上便达成了数百万元的销售额!因此,我们不得不说:中国不但是一个需求让消费电子厂商费解的市场,同时也是一个潜力无可估量的庞大市场。
但是,就在各大厂商因为2009年上半年中国消费电子市场的出色表现而纷纷调整战略时,冷水还是要泼的:当业界一致调高预期、扩大产能时,蜂拥而出的产品是否能为市场顺利消化则成为一个真正要面临的问题。特别是国家经济刺激政策所体现的效应慢慢减弱时,市场与消费者的信心是否依然强劲呢?正如很多经济分析人士喜欢用字母来描述经济走势那般,下半年的市场,到底是“V”形反转一路向上,还是会因为供过于求形成“W”形波动?在谨慎中大胆而非盲目乐观,恐怕是时下消费电子厂商所要冷静思考的,
2008年秋天到现在,一看到“大环境”这三字,估计十有八九的人都会将其与“金融危机”挂上钩来。没错,从目前全球很多发达国家的经济走势来看,的确让人忧心忡忡,美国、德国、日本这些传统的强国,经济发展数据无论同比还是环比,均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如日本在5月发布的2009年第一季度经济数据显示,比起2008年第四季度下滑达15.2%,跌幅创下二战后的新纪录。根据美国商务部数据,美国4月份新房开工量比上一个月下降12.8%,为过去半个世纪以来的最低水平。不仅仅是发达国家,“金砖四国”之一的巴西,也于近日宣布其国家经济连续两个季度呈现负增长,可能已步入衰退期。
相比之下,近期的数据显示出我国的经济现状则要良性得多:根据沪深两市1600多家上市公司2009年一季报显示一共实现净利润2037.6亿元。虽然同比2008年一季度还是下降,但环比2008年第四季度却大幅增长了4.5倍!而从房市、车市这些大宋消费品市场的情况来看,则更是出乎之前很多评论家的预料:4月份,全国30个重点城市中,有22个城市住宅成交面积环比上升,就连房价较高的上海、广州、深圳等地住宅价格指数都继续回升:4月份,全国乘用车销量达8310万辆,同比增长37.37%,这是继3月创新高后,国内汽车产销纪录再次被刷新。一管以窥全豹,个人认为可以证明四点:第一,国家适时而有力的经济刺激政策取得了明显的实效;第二,中国这个13亿人的大市场所拥有的刚性需求潜力非常巨大;第三,中国人喜爱储蓄的习惯成为国家抵御这场金融风暴,拉动内需政策的有力支持:第四,如温总理所说,经济危机在很大程度上是信心危机,只要大家坚持信心,那么消费对经济的推动作用将会非常明显。
毫无疑问,中国已经成为风雨飘摇的世界经济中一道独特的风景,而中国的消费品市场,不仅成为政府提振经济一张有力的王牌,更成为众多厂商的“越冬胜地”,其中也包括消费电子厂商,但有意思的是,在面对2009年的中国市场,不同的厂商在年初时分别制定了不同的策略:很多厂商因受到其全球业绩不佳的冲击,一致调低今年的市场预期,也将中国市场“一刀切”地置入其中,一并采用收缩型的市场策略;而部分厂商则将中国市场区别看待,或保持2008年的策略不变,或采用更高调的扩张型策略反其道而行之,用时下最流行的话来说即为“弯道超车”。尽管业界在年初对各家战略的出台言论不一,但时至年中,不同策略带来的结果便高下立见了,2009年第一季度,全球手机销量为2.691亿台,同比下降9.4%,但一直在全球采用高调营销策略LG市场份额却上升至9.9%;2009年第一季度,全球电视机出货排名分别为三星21.5%,LG13.3%,索尼13.1%,其中前5名中有4家厂商销售额同比下降,只有LG实现了2%的增长,而这一增长,也让LG超过索尼将排名提升至第二名,从这两个行业第一季度的表现,我们自然明了在2008年年底时,LG为何会如此高调地宣布其将在2009年进一步加强市场投入的目的了,而根据我们和一些厂商交流的结果来看,也充分表现出其年初时对中国市场的低估。如某显示器生产厂商,几乎从2009年2月开始,产品就一直处于缺货状态,备料不足成为其扩大市场份额的阻力:又如某笔记本电脑厂商,低估的预期甚至令其暂缓了在2009年的新品发布,等出乎意料的市场需求再令其改变策略时,时间已近2009年年中。甚至在2009年的P&E展会上,某数码相机品牌仅在短短数天的展会上便达成了数百万元的销售额!因此,我们不得不说:中国不但是一个需求让消费电子厂商费解的市场,同时也是一个潜力无可估量的庞大市场。
但是,就在各大厂商因为2009年上半年中国消费电子市场的出色表现而纷纷调整战略时,冷水还是要泼的:当业界一致调高预期、扩大产能时,蜂拥而出的产品是否能为市场顺利消化则成为一个真正要面临的问题。特别是国家经济刺激政策所体现的效应慢慢减弱时,市场与消费者的信心是否依然强劲呢?正如很多经济分析人士喜欢用字母来描述经济走势那般,下半年的市场,到底是“V”形反转一路向上,还是会因为供过于求形成“W”形波动?在谨慎中大胆而非盲目乐观,恐怕是时下消费电子厂商所要冷静思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