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大学教育体系中,体育课所占的比例相对较高。但是,既往的教学方式很难引导大学体育摆脱低效的困境。新课改的全面推進,很多学生开始将自主学习视为体育锻炼的一部分。自主学习,遵循了主体教育理论的理念,通过建立某种教学模式,令学生可以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且在操作方面,可引导学生结合个人的需求,对学习场地、时间以及内容等进行自主、自由地选择,抓好学习进度,让学习升格为自主行为。文章就大学体育教学中的自主学习模式展开分析和探讨,希望可以促进大学体育教学工作的进步。
[关键词]大学体育教学;自主学习模式;措施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24-0233-01
引言
体育教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充分重视自主学习的应用价值,不仅能够让学生更好地自我学习和锻炼,更能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让学生个性化学习和发展。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是有益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受用的事情,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其他方面的能力和特长。让学生能够在兴趣的带领下发展自己的特长,在自己喜欢的体育项目上研习和提升,能够有所建树,为学生的终身体育发展奠定较好的基础。
1 当前大学体育自主学习能力分析
1.1 对体育自主学习的认知不足、实践意识淡薄
长期以来,大学生对体育课程缺乏深度的认知,仅仅把体育当做一门过关性课程,造成学生体育素养欠缺、体质健康水平低下。调查中发现,大多数学生不会主动参与体育活动,很少会长期爱好并从事某项运动,多沉迷于网络,普遍缺乏主动探究和实践的精神,加之学校疏于对课外体育活动的持续动态性的监管,造成学生对体育课程认识缺位、主动参与的实践意识淡薄。
1.2 体育自主学习动机多元化、内动力匮乏
大学生参与体育课堂的自主学习存在多元化倾向。据统计,多数学生明确或已经意识到通过体育课堂教学可以达到“锻炼身体、促进团队协作”、“提高身体素质和综合素养”、“磨练意志,培养勇敢精神”、“掌握一项终身受益的体育技能”等效果,但也有相当一部分同学表示参加体育课堂学习的目的仅仅是为了“期望获得必要的学分”,因此存在参与体育课堂教学和体育活动的功利性强、内动力不足的现象。
2 大学体育自主学习模式的目标
2.1 促进学生愿学与乐学良好习惯的生成
以往的接受式学习,需要学生被动地服从。显然,它忽略了学生本身的自主意识,属于典型的被迫行为。学生个人的兴趣无从谈起,学习行为也变得非常的狭隘。自主学习,将自觉意识、主动参与视为前提。在提升学生兴趣的前提下,让他们自觉、自愿地参与体育活动。自主学习模式下,学生可以发自内心地对某项活动感兴趣;在此基础上,还能提升他们的愿学和乐学意识,让自主学习能够长期、持久地进行。
2.2 提高学生会学与善学的能力
自主学习,即学生在自主、自愿的基础上,学会知识和实现个人的价值。自主学习,体现出较强的独立性。学生应当学会合理的学习方法,保证教学成效。该种学习模式下,教师需面向学生传授更多有效的学习方法,构建良性、有序的学习模式,避免盲目学习或者找不到学习的方向。利用自主学习,能够让学生真正懂得学习,并善于学习。上述,既为自主学习模式的中期目标,也是学生实现自我和均衡发展的基础所在。
2.3 激发与培养学生地自醒、自励与自控的意识
素质教育,注重提升学生个人的综合素养。心理素质,这是素质教育的根本目标,也是体现自我價值的前提。通过引入自主学习模式,学生在日常学习中便可以对自身有更全面地认知,了解个人的素质特点以及能力水平,从根本上修正个人的学习行为。自主学习时,学生有可对激励机制加以完善,学会自我激励,提升抗挫折和抗压能力,保持不灭的学习动力。
3 大学体育教学自主学习模式的应用
3.1 通过对自主模式的运用,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
高校体育教育课,从最初的注重体质锻炼,逐渐进化成为学生生理、心理锻炼相结合的高级阶段。既往的教育手段,满足不了现代高校素质教育的变化和新情况。目前,高校体育教育的首要仟务:探索与本阶段大学生素质教育相匹配的教育技术和方法体系。该方法体系,即本文中的自主学习模式。它能够帮助大学生锻炼自身的身体素质,引导他们培养严于律己的行为准则,完成时代对高校体育教育赋予的希冀。
3.2 转变教育方式,建立适应自主学习模式的外部环境
之前的体育教育,将整齐划一、步调一致、相同模式作为重点。显然,这扼杀了学生独特的个性,降低了他们的兴趣。笔者认为:为顺应自主学习模式的需求,高校需对思路作出调整。体育教育活动中,需崇尚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激发学生自身的兴趣和个性,让他们能够自我、自觉地融入体育课程。为完成上述目标,教师需牵头作出转变。体育课上,教师需摈弃之前的管理者角色。通过调整思路,让自己成为体育活动的指导者。引导学生自主配合,协调互助。为此,二者协调才有可能让外部环境发生彻底地改变。
3.3 以学生为中心,选择自主学习的内容
过去的体育课,教师大多时候根据大纲中的指引,有步骤地执行仟务,安排课程。教学大纲多是以全体学生为对象制定,而并非对某个单独的学生群体。它缺乏针对性,且操作性也比较低。针对那些身体素质相对较好的学生,教学大纲往往比较简单,很难提升兴趣;但对于那些身体素质较为低下的学生而言,普通的教学大纲显得有些高难度,很难实现。缺乏兴趣,很多学生便开始反感甚至排斥体育课。如此一来,体育教育也完成不了既定的目标。自主学习模式下,教师需对教学内容作出灵活性地选择。根据学生所处的实际情况,确定适当的教学重点。由于教师站在教育行业的第一线,他们了解学生,更易完成目标。
结语
总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最为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能够自主学习,自我发展。体育是一项实践非常强的学科,需要教师的指导,更需要自主研修,才能不断增强学生的体制,锻炼他们的身体,掌握体育项目运动的基本技巧和动作要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进步。
参考文献
[1] 夏建强.自主学习教学模式在大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咸宁学院学报,2012,02:90-91.
[2] 刘建武.浅谈如何在大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2,10:84-85.
[关键词]大学体育教学;自主学习模式;措施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24-0233-01
引言
体育教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充分重视自主学习的应用价值,不仅能够让学生更好地自我学习和锻炼,更能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让学生个性化学习和发展。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是有益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受用的事情,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其他方面的能力和特长。让学生能够在兴趣的带领下发展自己的特长,在自己喜欢的体育项目上研习和提升,能够有所建树,为学生的终身体育发展奠定较好的基础。
1 当前大学体育自主学习能力分析
1.1 对体育自主学习的认知不足、实践意识淡薄
长期以来,大学生对体育课程缺乏深度的认知,仅仅把体育当做一门过关性课程,造成学生体育素养欠缺、体质健康水平低下。调查中发现,大多数学生不会主动参与体育活动,很少会长期爱好并从事某项运动,多沉迷于网络,普遍缺乏主动探究和实践的精神,加之学校疏于对课外体育活动的持续动态性的监管,造成学生对体育课程认识缺位、主动参与的实践意识淡薄。
1.2 体育自主学习动机多元化、内动力匮乏
大学生参与体育课堂的自主学习存在多元化倾向。据统计,多数学生明确或已经意识到通过体育课堂教学可以达到“锻炼身体、促进团队协作”、“提高身体素质和综合素养”、“磨练意志,培养勇敢精神”、“掌握一项终身受益的体育技能”等效果,但也有相当一部分同学表示参加体育课堂学习的目的仅仅是为了“期望获得必要的学分”,因此存在参与体育课堂教学和体育活动的功利性强、内动力不足的现象。
2 大学体育自主学习模式的目标
2.1 促进学生愿学与乐学良好习惯的生成
以往的接受式学习,需要学生被动地服从。显然,它忽略了学生本身的自主意识,属于典型的被迫行为。学生个人的兴趣无从谈起,学习行为也变得非常的狭隘。自主学习,将自觉意识、主动参与视为前提。在提升学生兴趣的前提下,让他们自觉、自愿地参与体育活动。自主学习模式下,学生可以发自内心地对某项活动感兴趣;在此基础上,还能提升他们的愿学和乐学意识,让自主学习能够长期、持久地进行。
2.2 提高学生会学与善学的能力
自主学习,即学生在自主、自愿的基础上,学会知识和实现个人的价值。自主学习,体现出较强的独立性。学生应当学会合理的学习方法,保证教学成效。该种学习模式下,教师需面向学生传授更多有效的学习方法,构建良性、有序的学习模式,避免盲目学习或者找不到学习的方向。利用自主学习,能够让学生真正懂得学习,并善于学习。上述,既为自主学习模式的中期目标,也是学生实现自我和均衡发展的基础所在。
2.3 激发与培养学生地自醒、自励与自控的意识
素质教育,注重提升学生个人的综合素养。心理素质,这是素质教育的根本目标,也是体现自我價值的前提。通过引入自主学习模式,学生在日常学习中便可以对自身有更全面地认知,了解个人的素质特点以及能力水平,从根本上修正个人的学习行为。自主学习时,学生有可对激励机制加以完善,学会自我激励,提升抗挫折和抗压能力,保持不灭的学习动力。
3 大学体育教学自主学习模式的应用
3.1 通过对自主模式的运用,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
高校体育教育课,从最初的注重体质锻炼,逐渐进化成为学生生理、心理锻炼相结合的高级阶段。既往的教育手段,满足不了现代高校素质教育的变化和新情况。目前,高校体育教育的首要仟务:探索与本阶段大学生素质教育相匹配的教育技术和方法体系。该方法体系,即本文中的自主学习模式。它能够帮助大学生锻炼自身的身体素质,引导他们培养严于律己的行为准则,完成时代对高校体育教育赋予的希冀。
3.2 转变教育方式,建立适应自主学习模式的外部环境
之前的体育教育,将整齐划一、步调一致、相同模式作为重点。显然,这扼杀了学生独特的个性,降低了他们的兴趣。笔者认为:为顺应自主学习模式的需求,高校需对思路作出调整。体育教育活动中,需崇尚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激发学生自身的兴趣和个性,让他们能够自我、自觉地融入体育课程。为完成上述目标,教师需牵头作出转变。体育课上,教师需摈弃之前的管理者角色。通过调整思路,让自己成为体育活动的指导者。引导学生自主配合,协调互助。为此,二者协调才有可能让外部环境发生彻底地改变。
3.3 以学生为中心,选择自主学习的内容
过去的体育课,教师大多时候根据大纲中的指引,有步骤地执行仟务,安排课程。教学大纲多是以全体学生为对象制定,而并非对某个单独的学生群体。它缺乏针对性,且操作性也比较低。针对那些身体素质相对较好的学生,教学大纲往往比较简单,很难提升兴趣;但对于那些身体素质较为低下的学生而言,普通的教学大纲显得有些高难度,很难实现。缺乏兴趣,很多学生便开始反感甚至排斥体育课。如此一来,体育教育也完成不了既定的目标。自主学习模式下,教师需对教学内容作出灵活性地选择。根据学生所处的实际情况,确定适当的教学重点。由于教师站在教育行业的第一线,他们了解学生,更易完成目标。
结语
总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最为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能够自主学习,自我发展。体育是一项实践非常强的学科,需要教师的指导,更需要自主研修,才能不断增强学生的体制,锻炼他们的身体,掌握体育项目运动的基本技巧和动作要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进步。
参考文献
[1] 夏建强.自主学习教学模式在大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咸宁学院学报,2012,02:90-91.
[2] 刘建武.浅谈如何在大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2,10:8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