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江苏省特级教师王开东老师曾倡导,语文教学应该讲究“三有”——即“有趣,有情,有理”。趣味與情理之外,一节精彩的语文课还需要诗意的烘染。通过导入营造氛围,利用问题的设置明确指向,最后在结语上匠心独运,让学生充分感受文学之美、语言之趣,在诗意语文的海洋中畅泳。
关键词:诗意语文 导入 设问 结语
杭州师范大学教授王崧舟开创了“诗意语文”的教学流派,在他看来,“当语文堕落为碎片化的知识、机械的操练、麻木不仁的科学体系、娴熟却阉割了欲望和想象力的技能时,唯有美可以拯救我们。”[1]所以,语文课应该让学生充分浸润文字和语言的魅力,欣赏语文之美。
“教育需要的是引导、诱发,需要的是唤醒、激励。擦亮一双双对美孜孜以求的眼睛,唤醒一颗颗对文明怦然心动的心灵,回归人类永恒的精神家园和灵魂故乡。”[2]如何上好一堂充满诗意的语文课?这需要通过别具匠心的教学设计和恰到好处的教学操作来实现。笔者选取了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昆明的雨》这篇课文的课堂实录,从“导入”、“设问”、“结语”三个维度出发,浅谈诗意语文课堂如何建构。
一.导入:诗意的奠基
课堂的导入犹如一家店的门面,只有令人眼前一亮,才能使人印象深刻,从而产生一探究竟的兴趣。那么想要一节课充满诗意,这节课的导入就需要奠定诗意的基调,使得学生从课间的短暂躁动中迅速平和情绪。以《昆明的雨》导入为例:
师:“秋天是个很适合旅游的季节,如果老师是个外地游客,请你向我介绍无锡有哪些好吃的好玩的,你会怎么介绍?”
(学生讲了无锡的基本概况、景点、美食等。)
师:“刚刚大家讲的都是无锡所特有的,它们已经刻在了同学们的心里,某一天当你离开无锡了,你会说我总忘不了无锡的。想念一个地方,总是和这个地方独特的风物人情有关。不过有一位作家叫汪曾祺,在写一个地方时,却说他想念这个地方的雨。雨是再寻常不过的气候现象,他为什么唯独难忘雨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汪曾祺的散文《昆明的雨》,去一探究竟。”
汪曾祺老先生的散文“淡而有味”,文笔独具一格,读起来意蕴悠长;该篇课文旨在引导学生领略汪老散文的语言之美,体会汪老文字背后的深厚情感,通过一种拉家常的形式,让学生慢慢摆脱拘谨,继而畅所欲言,拨动起学生内心深处的家乡情怀,为赏读课文做好意境铺垫。
二.设问:诗意的指向
问题的设置,是语文课堂的抓手。巧妙的设问,对于一节课而言,便是有条不紊地穿针引线,通过明确的指向性,设置出环环相扣、层次清晰的问题,将学生引入文本的深度解读。在“昆明看雨”这个教学环节中,特意设计了系列蕴含诗意指向的问题。
师:文章还有一个地方也写到了雨,那就是第10段,讲了作者在小酒店喝酒的经历。回忆当时的情景,作者这样写道——“我们走不了,就这样一直坐到午后。”同学们,“走不了”是什么意思?和“不走了”是一样的吗?”
引导学生联系自己平日的说话习惯,揣测话语背后的情感态度。“不走了”带有主观色彩,是自己决定的;而“走不了”,是受到一些外部因素的影响,仿佛被什么拽拉着、牵扯着,不让人走。学生很快就发现“走不了”暗示作者沉醉在这个环境里了。汉语博大精深,改动一个字的位置竟然能产生迥然不同的表达效果,学生的兴趣因此陡增不少。
师:当时雨中有什么,让作者“走不了”?
学生七嘴八舌地讨论,很快便找出了文中的关键点,雨中有几只鸡,不聒噪,很安静,可能睡着了,连动物都能感受到周围环境的友好,享受这样一种安全感;木香花被雨水淋得湿透,密匝匝的绿叶,数不清的白花、花骨朵,浓绿色和淡白色混搭在一起,被雨水淋得明亮、丰满,是视觉上的享受。此时课堂的诗意气氛开始悄然酝酿,学生们已然进入了状态。
师:这样的环境给人一种怎样的感觉?
生:透着一股淡淡的诗意,给人一种安稳、恬淡、宁静的感觉,用我们现在常说的一个词就是“岁月静好”。
师:可是,岁月真的静好吗?
顺势在课件上给出当时的背景资料:汪曾祺到昆明西南联大读书的时间是1939年~1946年。当时中国处于抗日战争时期,大部分地区已经沦陷,物质条件非常艰苦。结合历史背景,学生着手从更深层次、更多元的角度来审视文本。
师:似乎在昆明这座城市的身上看不到兵荒马乱、人心惶惶,为什么呢?
鼓励学生们畅所欲言,一位学生引用了汪曾祺先生的一句话——“我想把生活中真实的东西、美好的东西、人的美、人的诗意告诉人们,使人们的心灵得到滋润,增强对生活的信心、信念。”学生于会心一笑中,既了解了汪老的创作理想,又明白了豁达乐观的意义。
在“寻美品情”环节,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已经找出了昆明的雨中那些美好的人、事、物,由美好的事物生发开去,引导学生挖掘作者字里行间的丰富情感,领略情感的诗意美。
师:朱德熙是汪曾祺最好的朋友,是他的知己。那是什么原因让汪曾祺邀上他一起去酒店小酌呢?
学生自然而然地把目光停留在“雨,有时是会引起人一点淡淡的乡愁的。”结合前面提及的历史背景,学生很容易推断出作者1939年来到昆明时,家乡高邮已经沦陷,作者背井离家,在异乡久待,难免会有思乡愁绪。
师:汪曾祺的散文,选材立意是非常讲究的,他还写到了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和陈圆圆的传说,有什么用意呢?
结合所学古诗和历史知识,学生认为回忆《夜雨寄北》这首诗的内容,首先诗里也有雨,大环境相同;“君问归期未有期”, 李商隐仕途不顺,宦游他乡,面对亲友的询问,没有归期,作者此时应该也在雨中思考他的归期;“巴山夜雨涨秋池”,此时眼前的莲花池也是满池清水,情境相似;“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汪曾祺也希望早日回乡,把昆明的雨和雨中的美好,讲给家人听。而“陈圆圆出家”,是看破红尘,遁入空门,其实就是躲避纷乱,找寻内心的宁静,所以汪曾祺也想获得内心的安宁,他厌倦战争,渴望和平。 此刻,文中的氛围早已悄无声息地感染了学生,大家热火朝天地探讨完,都专注地盯着屏幕上小酒店的画面,教师只需适时“旁白”——“在这样的氛围下,咪一口小酒,就着猪头肉,坐上个半天,再有愁绪的心,也能够获得片刻的休憩和安宁吧!况且,昆明还有那么多抚慰作者身心的景、物、人呢。”最终达到以情动人的效果。
师:文章结尾,作者再次深情地喊道:我想念昆明的雨。汪曾祺想念昆明的雨,实际上想念的是昆明风土人情的美好,而恰好这些风土人情又都和雨紧密相连,所以他难忘昆明的雨,其实难忘的是在昆明度过的岁月。
学生的思路完全打开,课堂的诗意氛围达到最浓,师生共情的状态也恰到好处,学生能够自主地读出汪老蕴含文中的丰富情感。以生为本,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体现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而教师的价值在于激发和调动学生内在的学习积极性,课上通过问题驱动、研读文本、合作交流,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反复的品析,慢慢欣赏。
三.诗意的延伸
一节课的结语,既是总结,也是升华。语文教师的教学目标,不应该仅仅停留在文本与应试,《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早已明确提到,要“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在一节课的收尾阶段,学生往往正处于一个意犹未尽的状态,在他们领略完语文的诗意盎然之后,教师应该把一些课本以外的东西融汇其中,以《昆明的雨》结尾为例:
师:汪曾祺用回味悠长的文字,展现生活中的情趣与真善美,不仅为我们打开了散文的大门,也为我们打开了生活的大门。同学们,等到秋天,你们知道东林校园里最美的是什么吗?
生:是那两棵银杏,它们是东林的象征,是我们的镇校之宝。
师:试想一下,若干年后你以东林校友的身份再回到这里,校长邀请你写一篇回忆性的散文,那用什么题目是再合适不过的了?
生:《东林的银杏》。
师:你看,你们都得到了汪曾祺的真传啊,你想念东林的银杏,其实想念的是自己的学生时代,是年轻的奋斗的青春岁月啊!老师希望同学们都能像汪曾祺一样,做一个善于发现美的人,做一个热爱生活的人,做一个有情怀的人。
笔者既表达了对学生做人的期许,也模仿汪老文中的小诗,结合东林中学的校园景致,创作了一首诗与学生共勉——竞志楼前无闲人,紫藤廊下岁月痕。书声琅琅天过午,银杏不语情自深。利用这样的诗意结语,发扬语文学科潜移默化的特点,熏陶感染学生,培养学生正确的三观、健康的审美情趣、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积极的人生态度。[4]整節课也像汪老的这篇散文一样,让学生感到意蕴深长,回味无穷。一如叶澜教授所说,“一堂课要有意义,学生有收获,整节课都充满着生命的活力。”[5]。
王崧舟教授一直都认为,语文教学的整个过程,应该是学生精神享受的过程,同时也是为学生的精神生命铺垫底子的过程。作为一名一线教师,就从最简单的课堂环节入手,导入时注意课堂的氛围营造和学生的情绪渲染,让课堂的小船缓缓扬帆;利用不同问题的设置,活跃学生的思维,渐渐唤醒学生向美向善的本心;最后在课堂的尾声,能够让学生把目光从书本移向生活,最终抵达诗意的港湾。
参考文献
[1]王崧舟.诗意语文:王崧舟语文教育七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王开东.非常语文课堂[M].桂林:漓江出版社,2015.
[3]朱荧荧.“少教多学”,一门真正的“园林艺术”[J].初中生世界,2018(8):43.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5]王益民.语文好课真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
(作者单位:江苏省无锡市东林中学)
关键词:诗意语文 导入 设问 结语
杭州师范大学教授王崧舟开创了“诗意语文”的教学流派,在他看来,“当语文堕落为碎片化的知识、机械的操练、麻木不仁的科学体系、娴熟却阉割了欲望和想象力的技能时,唯有美可以拯救我们。”[1]所以,语文课应该让学生充分浸润文字和语言的魅力,欣赏语文之美。
“教育需要的是引导、诱发,需要的是唤醒、激励。擦亮一双双对美孜孜以求的眼睛,唤醒一颗颗对文明怦然心动的心灵,回归人类永恒的精神家园和灵魂故乡。”[2]如何上好一堂充满诗意的语文课?这需要通过别具匠心的教学设计和恰到好处的教学操作来实现。笔者选取了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昆明的雨》这篇课文的课堂实录,从“导入”、“设问”、“结语”三个维度出发,浅谈诗意语文课堂如何建构。
一.导入:诗意的奠基
课堂的导入犹如一家店的门面,只有令人眼前一亮,才能使人印象深刻,从而产生一探究竟的兴趣。那么想要一节课充满诗意,这节课的导入就需要奠定诗意的基调,使得学生从课间的短暂躁动中迅速平和情绪。以《昆明的雨》导入为例:
师:“秋天是个很适合旅游的季节,如果老师是个外地游客,请你向我介绍无锡有哪些好吃的好玩的,你会怎么介绍?”
(学生讲了无锡的基本概况、景点、美食等。)
师:“刚刚大家讲的都是无锡所特有的,它们已经刻在了同学们的心里,某一天当你离开无锡了,你会说我总忘不了无锡的。想念一个地方,总是和这个地方独特的风物人情有关。不过有一位作家叫汪曾祺,在写一个地方时,却说他想念这个地方的雨。雨是再寻常不过的气候现象,他为什么唯独难忘雨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汪曾祺的散文《昆明的雨》,去一探究竟。”
汪曾祺老先生的散文“淡而有味”,文笔独具一格,读起来意蕴悠长;该篇课文旨在引导学生领略汪老散文的语言之美,体会汪老文字背后的深厚情感,通过一种拉家常的形式,让学生慢慢摆脱拘谨,继而畅所欲言,拨动起学生内心深处的家乡情怀,为赏读课文做好意境铺垫。
二.设问:诗意的指向
问题的设置,是语文课堂的抓手。巧妙的设问,对于一节课而言,便是有条不紊地穿针引线,通过明确的指向性,设置出环环相扣、层次清晰的问题,将学生引入文本的深度解读。在“昆明看雨”这个教学环节中,特意设计了系列蕴含诗意指向的问题。
师:文章还有一个地方也写到了雨,那就是第10段,讲了作者在小酒店喝酒的经历。回忆当时的情景,作者这样写道——“我们走不了,就这样一直坐到午后。”同学们,“走不了”是什么意思?和“不走了”是一样的吗?”
引导学生联系自己平日的说话习惯,揣测话语背后的情感态度。“不走了”带有主观色彩,是自己决定的;而“走不了”,是受到一些外部因素的影响,仿佛被什么拽拉着、牵扯着,不让人走。学生很快就发现“走不了”暗示作者沉醉在这个环境里了。汉语博大精深,改动一个字的位置竟然能产生迥然不同的表达效果,学生的兴趣因此陡增不少。
师:当时雨中有什么,让作者“走不了”?
学生七嘴八舌地讨论,很快便找出了文中的关键点,雨中有几只鸡,不聒噪,很安静,可能睡着了,连动物都能感受到周围环境的友好,享受这样一种安全感;木香花被雨水淋得湿透,密匝匝的绿叶,数不清的白花、花骨朵,浓绿色和淡白色混搭在一起,被雨水淋得明亮、丰满,是视觉上的享受。此时课堂的诗意气氛开始悄然酝酿,学生们已然进入了状态。
师:这样的环境给人一种怎样的感觉?
生:透着一股淡淡的诗意,给人一种安稳、恬淡、宁静的感觉,用我们现在常说的一个词就是“岁月静好”。
师:可是,岁月真的静好吗?
顺势在课件上给出当时的背景资料:汪曾祺到昆明西南联大读书的时间是1939年~1946年。当时中国处于抗日战争时期,大部分地区已经沦陷,物质条件非常艰苦。结合历史背景,学生着手从更深层次、更多元的角度来审视文本。
师:似乎在昆明这座城市的身上看不到兵荒马乱、人心惶惶,为什么呢?
鼓励学生们畅所欲言,一位学生引用了汪曾祺先生的一句话——“我想把生活中真实的东西、美好的东西、人的美、人的诗意告诉人们,使人们的心灵得到滋润,增强对生活的信心、信念。”学生于会心一笑中,既了解了汪老的创作理想,又明白了豁达乐观的意义。
在“寻美品情”环节,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已经找出了昆明的雨中那些美好的人、事、物,由美好的事物生发开去,引导学生挖掘作者字里行间的丰富情感,领略情感的诗意美。
师:朱德熙是汪曾祺最好的朋友,是他的知己。那是什么原因让汪曾祺邀上他一起去酒店小酌呢?
学生自然而然地把目光停留在“雨,有时是会引起人一点淡淡的乡愁的。”结合前面提及的历史背景,学生很容易推断出作者1939年来到昆明时,家乡高邮已经沦陷,作者背井离家,在异乡久待,难免会有思乡愁绪。
师:汪曾祺的散文,选材立意是非常讲究的,他还写到了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和陈圆圆的传说,有什么用意呢?
结合所学古诗和历史知识,学生认为回忆《夜雨寄北》这首诗的内容,首先诗里也有雨,大环境相同;“君问归期未有期”, 李商隐仕途不顺,宦游他乡,面对亲友的询问,没有归期,作者此时应该也在雨中思考他的归期;“巴山夜雨涨秋池”,此时眼前的莲花池也是满池清水,情境相似;“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汪曾祺也希望早日回乡,把昆明的雨和雨中的美好,讲给家人听。而“陈圆圆出家”,是看破红尘,遁入空门,其实就是躲避纷乱,找寻内心的宁静,所以汪曾祺也想获得内心的安宁,他厌倦战争,渴望和平。 此刻,文中的氛围早已悄无声息地感染了学生,大家热火朝天地探讨完,都专注地盯着屏幕上小酒店的画面,教师只需适时“旁白”——“在这样的氛围下,咪一口小酒,就着猪头肉,坐上个半天,再有愁绪的心,也能够获得片刻的休憩和安宁吧!况且,昆明还有那么多抚慰作者身心的景、物、人呢。”最终达到以情动人的效果。
师:文章结尾,作者再次深情地喊道:我想念昆明的雨。汪曾祺想念昆明的雨,实际上想念的是昆明风土人情的美好,而恰好这些风土人情又都和雨紧密相连,所以他难忘昆明的雨,其实难忘的是在昆明度过的岁月。
学生的思路完全打开,课堂的诗意氛围达到最浓,师生共情的状态也恰到好处,学生能够自主地读出汪老蕴含文中的丰富情感。以生为本,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体现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而教师的价值在于激发和调动学生内在的学习积极性,课上通过问题驱动、研读文本、合作交流,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反复的品析,慢慢欣赏。
三.诗意的延伸
一节课的结语,既是总结,也是升华。语文教师的教学目标,不应该仅仅停留在文本与应试,《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早已明确提到,要“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在一节课的收尾阶段,学生往往正处于一个意犹未尽的状态,在他们领略完语文的诗意盎然之后,教师应该把一些课本以外的东西融汇其中,以《昆明的雨》结尾为例:
师:汪曾祺用回味悠长的文字,展现生活中的情趣与真善美,不仅为我们打开了散文的大门,也为我们打开了生活的大门。同学们,等到秋天,你们知道东林校园里最美的是什么吗?
生:是那两棵银杏,它们是东林的象征,是我们的镇校之宝。
师:试想一下,若干年后你以东林校友的身份再回到这里,校长邀请你写一篇回忆性的散文,那用什么题目是再合适不过的了?
生:《东林的银杏》。
师:你看,你们都得到了汪曾祺的真传啊,你想念东林的银杏,其实想念的是自己的学生时代,是年轻的奋斗的青春岁月啊!老师希望同学们都能像汪曾祺一样,做一个善于发现美的人,做一个热爱生活的人,做一个有情怀的人。
笔者既表达了对学生做人的期许,也模仿汪老文中的小诗,结合东林中学的校园景致,创作了一首诗与学生共勉——竞志楼前无闲人,紫藤廊下岁月痕。书声琅琅天过午,银杏不语情自深。利用这样的诗意结语,发扬语文学科潜移默化的特点,熏陶感染学生,培养学生正确的三观、健康的审美情趣、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积极的人生态度。[4]整節课也像汪老的这篇散文一样,让学生感到意蕴深长,回味无穷。一如叶澜教授所说,“一堂课要有意义,学生有收获,整节课都充满着生命的活力。”[5]。
王崧舟教授一直都认为,语文教学的整个过程,应该是学生精神享受的过程,同时也是为学生的精神生命铺垫底子的过程。作为一名一线教师,就从最简单的课堂环节入手,导入时注意课堂的氛围营造和学生的情绪渲染,让课堂的小船缓缓扬帆;利用不同问题的设置,活跃学生的思维,渐渐唤醒学生向美向善的本心;最后在课堂的尾声,能够让学生把目光从书本移向生活,最终抵达诗意的港湾。
参考文献
[1]王崧舟.诗意语文:王崧舟语文教育七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王开东.非常语文课堂[M].桂林:漓江出版社,2015.
[3]朱荧荧.“少教多学”,一门真正的“园林艺术”[J].初中生世界,2018(8):43.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5]王益民.语文好课真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
(作者单位:江苏省无锡市东林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