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双粗糙的手紧紧握住记者,手背上夹杂着明显的伤疤,黑色的指缝里残留着沙土,左手的食指脱了皮,还粘着来不及擦净的血迹,这是王银吉的手。
2021年6月9日上午,绿色中国融媒体记者在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长城镇红水村见到了“全国劳动模范”“全国绿化奖章”得主王银吉和他78岁的父亲王天昌。他们父子俩,两代治沙人已在这片土地上战沙、治沙22年。
今年52岁的王银吉与城市里的同龄人相比,看上去更有岁月感,黝黑的皮肤,分明的皱纹,粗糙的双手,还有那指甲里的泥土,都是多年与风沙斗争的痕迹。平时不苟言笑的他,一说起治沙种树,嘴角就会不自觉上扬,露出掩不住的喜悦。
“人活着,总要有个盼头!”
王银吉是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长城镇红水村九组农民。22年来,一家人吃住在沙漠,苦战在黄沙里,日日夜夜与黄沙为伴,从1亩沙压到10亩,从10亩到现在的8000多亩,终于在沙海里植出了一片绿洲。
王银吉的家乡地处腾格里沙漠边缘,从他能记事起,就经常刮风,一刮老毛黄风,就迷得睁不开眼,看不清路;地里的庄稼年年不是被埋掉,就是被打掉,沙丘不断前移,土地逐年沙化,风沙成了当时的一大害。那时有个顺口溜:“大风一起不见天,沙骑墙头驴上房。一茬庄稼种三遍,大风绝收小风歉。”乡亲们说:这日子,难道就越过越穷了吗?那年他刚30出头,一场沙尘暴过后,看着被沙打得七零八落的庄稼,王银吉坐在地埂上,反复想:人活着,总要有个盼头!总不能眼睁睁的看着风沙毁了祖祖辈辈生活的家园吧?应该站出来,想办法把沙治住。
一天晚饭的时候,王银吉向家人说出了治沙的想法。妻子说:“你想治沙可以,可是两个娃娃要上学,一大家子人也要过日子,把钱投到沙漠里,治沙又没个收入,这日子怎么过?”一家人商量了好久,还是拿不定主意。最后,一辈子把土地当成命根子的老父亲,拍着桌子说:“娃子,你干吧!我支持你!”
几天后,王银吉和父亲扛着工具,背着干粮,走进沙漠,在一个叫“庙儿墩”的沙窝漩,开始了漫长的治沙路。
在沙漠里植树,最关键的是水。沙漠里没有水源,取水只能到三公里外的家中,又没有运输工具,王银吉硬着头皮从亲戚朋友那里东借西凑买来了两峰骆驼,每天驮着四个水桶,在家与沙漠间来回驮水。直到后来,王银吉借钱修通了一条便道,开始用小四轮拖拉机拉水、运树苗、运麦草,才结束了靠骆驼驮水的历史。
在王银吉治沙最艰苦的头八年里,母亲李兰英主动担起了送水的重任,每天天不亮,她就起床去村子里驮水、驮苗,每天往返七八个小时。就这样,不管刮风还是下雨,不论严寒还是酷暑,王银吉年迈的母亲在这条路上一走就是8年。她每天除了送水,还要给全家人做饭送饭。一天中午,王银吉老远就看到,妈妈挑着两个水桶来给他们送饭,在沙子上深一脚浅一脚,摇摇摆摆地非常吃力。王银吉心疼的跑上去迎她,见母亲脸色苍白、气喘吁吁,人都站不稳了。王银吉赶紧接过担子,扶着她躺在沙丘上休息了一会才缓过劲来。吃着热腾腾的饭,看着年迈体弱的老母亲,王银吉心里真不是个滋味啊!作为儿子,他不能让她安享晚年,还让她跟在沙漠里受苦受罪,真是不孝啊!
常年的劳累,王银吉母亲的身体越来越差了。一天,她突然脸色发白、呕吐不止,去医院诊断为心肌梗塞,立即做了心脏搭桥手术。大夫告诉王银吉,幸亏来的及时,要不然就晚了。出院恢复不久,母亲还是闲不下来,仍然回到了治沙点,继续压沙植树。她常说:“只要我还有一口气在,就要栽活一棵树!”如今王银吉母亲已是疾病缠身、骨瘦如柴,原来130多斤的体重,现在只有80斤,但她依然坚持在治沙点上为一家操劳。
“望着茫茫黄沙,心里那个难受啊。”
在沙漠里,要想种活一棵树,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夏天晒得脸上脱皮,冬天冻得直打哆嗦。人受的罪就不说了。有时候,头一天挖好的树坑,一夜间就被风沙填平了;刚刚栽好的苗木,一场大风就被刮跑了;好不容易栽活的苗木,遇到连续几天的高温天气就被晒死了。先前所有的投入和辛苦就什么也没有了。望着茫茫黄沙,心里那个难受啊!
面对一次次的失败,村里各种说法都出来了。有人劝王银吉:王银吉,你再不要劳命伤财了,人是不能和老天爷斗的。也有人说:你勺(傻)着哩吗,把钱拿上白白地往沙窝里甩,祖祖辈辈都没有把沙治住,你一家人能行吗?还有人挖苦王银吉:他王银吉就是想出个风头!
听到这些话,王银吉心酸过,也动摇过。当时他们一家人劳动力充足,只要务心种点地,打个工,养些牲畜,足以过上宽裕舒心的日子。但王银吉这个人性子犟,认准的事十头牛也拉不回来。既然选择了治沙,就不能退缩。
为了摸清风沙的流动规律、提高苗木成活率,王银吉和父亲迎着寒风,冒着酷暑,背着干粮,常年在流沙最严重的风沙线上,仔细察看风势和流沙走向,寻找压沙植树的最佳坡面。
为了提高治沙效率,王银吉以沙漠为家,在“庙儿墩”治沙点上搭了一顶帐篷。可是不曾想,第3天晚上就被一场狂风暴雨刮倒扯烂了,全家人在冰冷的雨水里整整过了一夜。第2天,王银吉父亲开始挖地窝。地窝搭成后,孙子高兴地说:“爷爷,我们有新家了!沙子再也刮不到我们的碗里了!”可正当他们吃午饭时,地窝顶子突然塌了下来,将孙子埋在了里面。爷爷奶奶赶紧把孙子从沙子里刨了出来,孙子吓得缩在他爷爷的怀里,哭着说:“爷爷,我们快回家吧!”看着孩子满身的泥沙,爷爷奶奶心疼极了。
后来,他们重新搭起了地窝子,挖了个水窖,置办了锅锅碗碗,在这里一住就是8个年头。在这个简陋的“家”里,他们睡的是土炕,点的是煤油灯,喝的是窖水,食物没办法存放,母亲只能把晒干的白菜泡在水里澄掉沙子,用来做饭。每当刮风,吃完饭,碗底就是一层沙子。每天起床时,被褥上、身上都是沙,人就像刚刚出土的文物。
直到今天,王银吉也会偶尔来到这里,看看以前的屋子,想想曾经一家人在这里的8年时光。
这些年的治沙,是一段全家人终生难忘的辛酸史。由于常年在沙漠里干活,全家人皮膚晒的黝黑,手心都是血泡,手掌压起了老茧,脚后跟干得开了裂子,手指头上的肉刺起了又退,退了又起。 2004年,他们逐步扩大了治沙面积,那时候又缺钱,又缺人。王银吉和父亲做了一个决定,让即将上高中的妹妹辍学回家,帮助一家人料理家务,解决眼前的困难。妹妹知道不让她再上学后,非常难过,偷偷流泪,好长时间都在埋怨他们。
王银吉的父亲王天昌,今年已经78岁了。从治沙开始到今天的22年里,他从没有离开过脚下那片沙漠。由于常年住在阴暗潮湿的“地窝铺”,他得上了严重的风湿病。每到阴雨天,腿和胳膊就痛,但他从不吱声,默默忍受。“地窝铺”里没有电,夜晚只能靠煤油灯照亮,常年受油灯烟熏,父亲眼睛经常红肿,又得了青光眼。在治沙的艰难岁月里,他吃的苦最多,受的煎熬也最多!在闲下来的时候,他唯一的爱好就是抱着三弦,弹唱他自编的贤孝《治沙歌》,为大家解闷,为大家鼓劲。
“沙漠里植树难,家人不得闲”,“绝不让黄沙上墙头,后代们有盼头”……王天昌老人自编自唱的《治沙歌》,记录着20余年的家族战沙史。
“我要陪着你们把这片沙漠治好。”
2005年春天,正是压沙造林最忙的时候。开学后,王银吉上初中的小儿子腿脚有些不正常,但全家人忙里忙外,只顾干活,也没怎么在意。一个月后,经老师提醒,他才发现小儿子确实渐渐迟钝,神情越来越呆滞,作业也总是做错。王银吉急忙带着孩子到医院检查,化验结果犹如晴天霹雳——小儿子得了脑瘤,这一结果几乎击垮了王银吉。回到家中,王银吉不敢向家人说孩子的病情,强忍着安慰家里的老老小小。第2天,王银吉领着小儿子便动身前往兰州,而后又到西安,请专家会诊,可诊断结果却让王银吉无法承受,小儿子脑瘤已经到了晚期,再也无法医治了。
面对小儿子的病情,王银吉妻子整日以泪洗面,母亲卧床不起,父亲连着好几天都不说一句话……看着躺在炕上痛苦挣扎的小儿子,王银吉的心就像刀子在割一样。就在那年端午节前,王银吉14岁的小儿子永远离开了他们,离开了全家人共同治理的“王家沙窝”。
王银吉至今还记得,小儿子小时候跟着爷爷,拿着树苗,在沙窝里跑来跑去玩耍的样子。小儿子从小就很懂事,早早就帮着他们干活。在弥留之际,他对王银吉说:“爸爸,你一定要把我埋在沙窝里,我要陪着你们把这片沙漠治好……”
“我的治沙经验就是俩字:坚守!”
如今,22年过去了,庙儿墩沙窝变样了。夏天站在瞭望台上,一眼望不到边的沙漠里,沙绿了,树多了、野生动物和各种飞禽也来安家了。
风小了,沙少了,乡亲们高兴地说:还是王银吉看得远!听到这话,王银吉心里热乎乎的。一家人早出晚归,没日没夜地奔波劳累没有白干,终于在风沙口上织出了一道南北长4公里、东西长3公里的防风固沙林帶。看到王银吉治沙有了成效,乡亲们也纷纷加入到了治沙队伍中来,与风沙作斗争。
有人问:王银吉,你成功的经验是什么?他说,就俩字:坚守!
从第一天走进沙漠植树,他就对这片土地承诺,一定要尽全力阻止沙漠推进,一定要用自己的双手把消失了的绿色恢复起来,保护好这片家园。豁出去治沙,就是挣断肝肠也要把沙治住,因为,治就有希望,即使不能将沙漠变为绿洲,但只要坚持着,只要努力着,就不能叫绿洲变为沙漠。
人心齐,泰山移。22年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防沙治沙工作,提出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路子,各级机关干部走进沙漠带头义务压沙,推动全社会形成治沙合力。在武威市及凉州区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先后投入120多万元,栽植各类苗木620多万株,成活率达85%以上,治理沙漠8300多亩。
王银吉的事迹引起了广大社会爱心人士和绿化公益组织的关注支持,越来越多的人主动加入防沙治沙队伍,和王银吉并肩作战。很多人纷纷伸出援手,向王银吉捐款捐物,主动参与压沙造林。在治沙道路上,他不再是一个独行者!更令王银吉感到骄傲的是,大儿子作为一名军人,虽然身在新疆,但不忘家乡,每年都要省吃俭用,往家中寄回3万多元,用来支持治沙,每次探亲回家,都会和他们一起走进沙窝压沙植树。
22年来,王银吉把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献给了生他养他的家乡,献给了家乡的生态文明建设事业。虽然这条路还很漫长,但他相信,在党的领导下,只要矢志不移,借着“一带一路”发展的强劲东风,坚定不移走好防风固沙、脱贫攻坚之路,就一定会留给后代一个绿色、幸福的美好家园!
2021年6月9日上午,绿色中国融媒体记者在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长城镇红水村见到了“全国劳动模范”“全国绿化奖章”得主王银吉和他78岁的父亲王天昌。他们父子俩,两代治沙人已在这片土地上战沙、治沙22年。
今年52岁的王银吉与城市里的同龄人相比,看上去更有岁月感,黝黑的皮肤,分明的皱纹,粗糙的双手,还有那指甲里的泥土,都是多年与风沙斗争的痕迹。平时不苟言笑的他,一说起治沙种树,嘴角就会不自觉上扬,露出掩不住的喜悦。
“人活着,总要有个盼头!”
王银吉是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长城镇红水村九组农民。22年来,一家人吃住在沙漠,苦战在黄沙里,日日夜夜与黄沙为伴,从1亩沙压到10亩,从10亩到现在的8000多亩,终于在沙海里植出了一片绿洲。
王银吉的家乡地处腾格里沙漠边缘,从他能记事起,就经常刮风,一刮老毛黄风,就迷得睁不开眼,看不清路;地里的庄稼年年不是被埋掉,就是被打掉,沙丘不断前移,土地逐年沙化,风沙成了当时的一大害。那时有个顺口溜:“大风一起不见天,沙骑墙头驴上房。一茬庄稼种三遍,大风绝收小风歉。”乡亲们说:这日子,难道就越过越穷了吗?那年他刚30出头,一场沙尘暴过后,看着被沙打得七零八落的庄稼,王银吉坐在地埂上,反复想:人活着,总要有个盼头!总不能眼睁睁的看着风沙毁了祖祖辈辈生活的家园吧?应该站出来,想办法把沙治住。
一天晚饭的时候,王银吉向家人说出了治沙的想法。妻子说:“你想治沙可以,可是两个娃娃要上学,一大家子人也要过日子,把钱投到沙漠里,治沙又没个收入,这日子怎么过?”一家人商量了好久,还是拿不定主意。最后,一辈子把土地当成命根子的老父亲,拍着桌子说:“娃子,你干吧!我支持你!”
几天后,王银吉和父亲扛着工具,背着干粮,走进沙漠,在一个叫“庙儿墩”的沙窝漩,开始了漫长的治沙路。
在沙漠里植树,最关键的是水。沙漠里没有水源,取水只能到三公里外的家中,又没有运输工具,王银吉硬着头皮从亲戚朋友那里东借西凑买来了两峰骆驼,每天驮着四个水桶,在家与沙漠间来回驮水。直到后来,王银吉借钱修通了一条便道,开始用小四轮拖拉机拉水、运树苗、运麦草,才结束了靠骆驼驮水的历史。
在王银吉治沙最艰苦的头八年里,母亲李兰英主动担起了送水的重任,每天天不亮,她就起床去村子里驮水、驮苗,每天往返七八个小时。就这样,不管刮风还是下雨,不论严寒还是酷暑,王银吉年迈的母亲在这条路上一走就是8年。她每天除了送水,还要给全家人做饭送饭。一天中午,王银吉老远就看到,妈妈挑着两个水桶来给他们送饭,在沙子上深一脚浅一脚,摇摇摆摆地非常吃力。王银吉心疼的跑上去迎她,见母亲脸色苍白、气喘吁吁,人都站不稳了。王银吉赶紧接过担子,扶着她躺在沙丘上休息了一会才缓过劲来。吃着热腾腾的饭,看着年迈体弱的老母亲,王银吉心里真不是个滋味啊!作为儿子,他不能让她安享晚年,还让她跟在沙漠里受苦受罪,真是不孝啊!
常年的劳累,王银吉母亲的身体越来越差了。一天,她突然脸色发白、呕吐不止,去医院诊断为心肌梗塞,立即做了心脏搭桥手术。大夫告诉王银吉,幸亏来的及时,要不然就晚了。出院恢复不久,母亲还是闲不下来,仍然回到了治沙点,继续压沙植树。她常说:“只要我还有一口气在,就要栽活一棵树!”如今王银吉母亲已是疾病缠身、骨瘦如柴,原来130多斤的体重,现在只有80斤,但她依然坚持在治沙点上为一家操劳。
“望着茫茫黄沙,心里那个难受啊。”
在沙漠里,要想种活一棵树,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夏天晒得脸上脱皮,冬天冻得直打哆嗦。人受的罪就不说了。有时候,头一天挖好的树坑,一夜间就被风沙填平了;刚刚栽好的苗木,一场大风就被刮跑了;好不容易栽活的苗木,遇到连续几天的高温天气就被晒死了。先前所有的投入和辛苦就什么也没有了。望着茫茫黄沙,心里那个难受啊!
面对一次次的失败,村里各种说法都出来了。有人劝王银吉:王银吉,你再不要劳命伤财了,人是不能和老天爷斗的。也有人说:你勺(傻)着哩吗,把钱拿上白白地往沙窝里甩,祖祖辈辈都没有把沙治住,你一家人能行吗?还有人挖苦王银吉:他王银吉就是想出个风头!
听到这些话,王银吉心酸过,也动摇过。当时他们一家人劳动力充足,只要务心种点地,打个工,养些牲畜,足以过上宽裕舒心的日子。但王银吉这个人性子犟,认准的事十头牛也拉不回来。既然选择了治沙,就不能退缩。
为了摸清风沙的流动规律、提高苗木成活率,王银吉和父亲迎着寒风,冒着酷暑,背着干粮,常年在流沙最严重的风沙线上,仔细察看风势和流沙走向,寻找压沙植树的最佳坡面。
为了提高治沙效率,王银吉以沙漠为家,在“庙儿墩”治沙点上搭了一顶帐篷。可是不曾想,第3天晚上就被一场狂风暴雨刮倒扯烂了,全家人在冰冷的雨水里整整过了一夜。第2天,王银吉父亲开始挖地窝。地窝搭成后,孙子高兴地说:“爷爷,我们有新家了!沙子再也刮不到我们的碗里了!”可正当他们吃午饭时,地窝顶子突然塌了下来,将孙子埋在了里面。爷爷奶奶赶紧把孙子从沙子里刨了出来,孙子吓得缩在他爷爷的怀里,哭着说:“爷爷,我们快回家吧!”看着孩子满身的泥沙,爷爷奶奶心疼极了。
后来,他们重新搭起了地窝子,挖了个水窖,置办了锅锅碗碗,在这里一住就是8个年头。在这个简陋的“家”里,他们睡的是土炕,点的是煤油灯,喝的是窖水,食物没办法存放,母亲只能把晒干的白菜泡在水里澄掉沙子,用来做饭。每当刮风,吃完饭,碗底就是一层沙子。每天起床时,被褥上、身上都是沙,人就像刚刚出土的文物。
直到今天,王银吉也会偶尔来到这里,看看以前的屋子,想想曾经一家人在这里的8年时光。
这些年的治沙,是一段全家人终生难忘的辛酸史。由于常年在沙漠里干活,全家人皮膚晒的黝黑,手心都是血泡,手掌压起了老茧,脚后跟干得开了裂子,手指头上的肉刺起了又退,退了又起。 2004年,他们逐步扩大了治沙面积,那时候又缺钱,又缺人。王银吉和父亲做了一个决定,让即将上高中的妹妹辍学回家,帮助一家人料理家务,解决眼前的困难。妹妹知道不让她再上学后,非常难过,偷偷流泪,好长时间都在埋怨他们。
王银吉的父亲王天昌,今年已经78岁了。从治沙开始到今天的22年里,他从没有离开过脚下那片沙漠。由于常年住在阴暗潮湿的“地窝铺”,他得上了严重的风湿病。每到阴雨天,腿和胳膊就痛,但他从不吱声,默默忍受。“地窝铺”里没有电,夜晚只能靠煤油灯照亮,常年受油灯烟熏,父亲眼睛经常红肿,又得了青光眼。在治沙的艰难岁月里,他吃的苦最多,受的煎熬也最多!在闲下来的时候,他唯一的爱好就是抱着三弦,弹唱他自编的贤孝《治沙歌》,为大家解闷,为大家鼓劲。
“沙漠里植树难,家人不得闲”,“绝不让黄沙上墙头,后代们有盼头”……王天昌老人自编自唱的《治沙歌》,记录着20余年的家族战沙史。
“我要陪着你们把这片沙漠治好。”
2005年春天,正是压沙造林最忙的时候。开学后,王银吉上初中的小儿子腿脚有些不正常,但全家人忙里忙外,只顾干活,也没怎么在意。一个月后,经老师提醒,他才发现小儿子确实渐渐迟钝,神情越来越呆滞,作业也总是做错。王银吉急忙带着孩子到医院检查,化验结果犹如晴天霹雳——小儿子得了脑瘤,这一结果几乎击垮了王银吉。回到家中,王银吉不敢向家人说孩子的病情,强忍着安慰家里的老老小小。第2天,王银吉领着小儿子便动身前往兰州,而后又到西安,请专家会诊,可诊断结果却让王银吉无法承受,小儿子脑瘤已经到了晚期,再也无法医治了。
面对小儿子的病情,王银吉妻子整日以泪洗面,母亲卧床不起,父亲连着好几天都不说一句话……看着躺在炕上痛苦挣扎的小儿子,王银吉的心就像刀子在割一样。就在那年端午节前,王银吉14岁的小儿子永远离开了他们,离开了全家人共同治理的“王家沙窝”。
王银吉至今还记得,小儿子小时候跟着爷爷,拿着树苗,在沙窝里跑来跑去玩耍的样子。小儿子从小就很懂事,早早就帮着他们干活。在弥留之际,他对王银吉说:“爸爸,你一定要把我埋在沙窝里,我要陪着你们把这片沙漠治好……”
“我的治沙经验就是俩字:坚守!”
如今,22年过去了,庙儿墩沙窝变样了。夏天站在瞭望台上,一眼望不到边的沙漠里,沙绿了,树多了、野生动物和各种飞禽也来安家了。
风小了,沙少了,乡亲们高兴地说:还是王银吉看得远!听到这话,王银吉心里热乎乎的。一家人早出晚归,没日没夜地奔波劳累没有白干,终于在风沙口上织出了一道南北长4公里、东西长3公里的防风固沙林帶。看到王银吉治沙有了成效,乡亲们也纷纷加入到了治沙队伍中来,与风沙作斗争。
有人问:王银吉,你成功的经验是什么?他说,就俩字:坚守!
从第一天走进沙漠植树,他就对这片土地承诺,一定要尽全力阻止沙漠推进,一定要用自己的双手把消失了的绿色恢复起来,保护好这片家园。豁出去治沙,就是挣断肝肠也要把沙治住,因为,治就有希望,即使不能将沙漠变为绿洲,但只要坚持着,只要努力着,就不能叫绿洲变为沙漠。
人心齐,泰山移。22年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防沙治沙工作,提出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路子,各级机关干部走进沙漠带头义务压沙,推动全社会形成治沙合力。在武威市及凉州区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先后投入120多万元,栽植各类苗木620多万株,成活率达85%以上,治理沙漠8300多亩。
王银吉的事迹引起了广大社会爱心人士和绿化公益组织的关注支持,越来越多的人主动加入防沙治沙队伍,和王银吉并肩作战。很多人纷纷伸出援手,向王银吉捐款捐物,主动参与压沙造林。在治沙道路上,他不再是一个独行者!更令王银吉感到骄傲的是,大儿子作为一名军人,虽然身在新疆,但不忘家乡,每年都要省吃俭用,往家中寄回3万多元,用来支持治沙,每次探亲回家,都会和他们一起走进沙窝压沙植树。
22年来,王银吉把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献给了生他养他的家乡,献给了家乡的生态文明建设事业。虽然这条路还很漫长,但他相信,在党的领导下,只要矢志不移,借着“一带一路”发展的强劲东风,坚定不移走好防风固沙、脱贫攻坚之路,就一定会留给后代一个绿色、幸福的美好家园!